导 航
查看: 4032|回复: 21

祝贺平江路、山塘街双双入选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5 20: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yan12 于 2015-4-25 20:33 编辑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第一批 30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    2015年4月22日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存,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认定工作的通知》,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审核,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决定公布北京市皇城历史文化街区等30个街区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要求,督促各地做好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依法编制保护规划并严格实施。要积极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激发街区活力,延续街区风貌,坚决杜绝违反保护规划的建设行为。同时将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建立动态维护机制;对由于保护管理工作不力,致使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价值受到破坏、已经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将撤销其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称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5 20: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作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名扬天下的古典园林,咱的老街也不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5 20: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yan12 于 2015-4-25 21:16 编辑

  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面积约为116公顷,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其现存的整体布局已历经千年,仍然与宋代《平江图》基本一致,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城风貌,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聚集了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目前沿平江路两侧保护整治工作已完成,沿线近3万平方米传统建筑得到修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5 20: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yan12 于 2015-4-25 21:18 编辑

  苏州市山塘街历史文化街区面积为56.53公顷,距今已有约1200年历史,目前已完成三期保护整治工程,第四期纳入虎丘地区综合整治改造工程统一规划实施。该街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控保建筑9处,古迹遗址11处,古牌坊9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5 21: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修缮保护的基础上,平江、山塘街区还通过资源整合,精心布局,各自吸引了90多户客商入驻,形成了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古老的街区在新的时代重新焕发生机。其中,以文化休闲业态为主导的平江路已经形成了“苏州传统慢生活的体验区、时尚慢生活的实践区、一座没有场馆的江南传统城市建筑博物馆、苏州古城的记忆”等品牌概念,去年吸引海内外游客近400万人次。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新推传奇名贤文化游产品,使山塘东、西段有机衔接,原本360米长的山塘游线扩展到了3600米,近两年游客人次年均达300多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5 21: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春秋时期的吴国都城。千年城廓,不但与生俱来浸染了江南风物的清丽和灵秀,更以水陆平行、河街相临的双棋盘式的市廛格局而闻名天下。这种人间不二无双的路(河)网结构是自然和人工巧妙结合的产物。它既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市规划的基本要求,又反映了在水乡泽国建城的创造性思维,是吴地先人遵循天人合一思路,充分顺应自然环境的特点并加以合理利用而取得的杰出成果,堪称中国城建史上的光辉典范。

        虽然自上世纪中叶以来,迭经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苏州古城早已不是完璧,然而残损的古城肌体,却仍有相对完整的局部区域。这些幸存下来的区域,不但依然保存了古城的框架结构,保存了古城的原有风貌,而且还维护着生活功能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地处古城东北隅的平江路就是这类区域的代表,因而备受世人瞩目。

        从北宋政和三年(1113)至元末(1367)的250余年间,苏州城先后成为平江府和平江路(元代把直属“道”管辖的国家第三级行政区划称为“路”,这里的“平江路”为苏州在元代的行政名称,而非道路名称)的治所,苏州城亦称为平江城。很显然,平江路的名称来自苏州历史上的这一旧称。

        平江路南起干将路,北至华阳桥,是平江历史街区的主要道路,其西侧的平江河是城内主干河道“三横四直”之第四直河。据清道光年间《吴门表隐》一书记载,平江路古称“十泉里”,因沿线有十口古井而得名。从《平江图》上可以看到,早在宋代平江路就已经是城东地区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和其相临的平江河也是城东地区的重要河道。清乾隆十年绘制的《姑苏城图》标有“平江路”字样,这是现存古地图上首次出现平江路这一路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绘刻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的《平江图》碑,真实、直观地反映了当时苏州城的格局和规模,对全面认识苏州古城的历史面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对照《平江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平江路及其周边历史街区内现有的街巷、河道、桥梁和《平江图》的标示大体上是一致的,由此可见这一区域近800年来基本保持、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是苏州古城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的缩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5 21: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江路是苏州人世代生息繁衍的温馨家园,也是孕育人才的摇篮。明清时期,曾有4位状元生活在平江路一带,他们是申时行、潘世恩、吴廷琛、洪钧。除了状元,这里也出了不少大官僚和文化名人,如北宋宰相丁谓、清代河南巡抚顾汧、广东巡抚韩崶、高士徐波、藏书家黄丕烈等等。近现代从平江路走出的名人有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历史学家顾颉刚,版本目录学家、书法家顾廷龙,中科院院士顾翼东、苏肇冰等,这些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才人杰士,延续了平江路的文脉,也为今天平江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5 21: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含金量而言,苏州全国第一无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5 22: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记得这个几年前就有了~当时第一批只有10个,里面有平江路。山塘街在第二批的10个里面。现在这个又是咋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6 19: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记得这个几年前就有了~当时第一批只有10个,里面有平江路。山塘街在第二批的10个里面。现在这个又是咋 ...
同里使者 发表于 2015-4-25 22:15

之前那个是民间的,最多是半官方的,这个是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认定的,是绝对官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6 21: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江路最好能往仓街拓展,连到相门和藕园,以后来苏州玩的,看谁还说苏州小的,走死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7 08: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恢复成西安城或平遥城那样更好,你们觉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7 09: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恢复成西安城或平遥城那样更好,你们觉得呢?
zuisz001 发表于 2015-4-27 08:57



    能保存好现有的就不错了,商业用地侵蚀民居还是很严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7 10: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燕在科普。。。。。。。。。。。。。。。{:5_1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27 11: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我大苏州好,要经济有经济,要文化有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1 19:50 , Processed in 0.04731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