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0 20: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合肥民生答卷之环保篇
合肥在线 2015-01-20 12:28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http://news.hf365.com/system/2015/01/20/014436230.shtml
□考生:合肥市环保局
□考官:全市人民
□答题时间:2014年1月-2014年12月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4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天,优良率52.1%,比2013年增加 天。(A)
A.190 8 B.189 7 C.191 6 D.200 10
2. 巢湖流域11个国考断面中有 个断面达到考核要求,比2013年增加 个,其中南淝河施口断面总磷、氨氮、COD年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24%、27.3%和23%。 (D)
A.3 二 B.5 一 C.6 三 D.7 一
3. 合肥出台提前淘汰黄标车补偿政策,根据年限、车型给予最高 元/辆的补助;建立小锅炉淘汰专项补助制度,按照每蒸吨补助1万元的标准已兑现补助782万元。 (A)
A.8000 B.10000 C.5000 D.20000
4. 2014年,全市共整治排污口177个,清理河道两侧垃圾点1224个、河道违规开垦面积51万平方米、河道(沟渠)317公里,搬迁取缔畜禽养殖点527个。环巢湖河流 套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完成设备安装。 (B)
A.10 B.15 C.20 D.8
5. 全市环保系统下达环境监察意见函413份,处罚企业 家,罚款金额393.9万元,关闭企业 家,挂牌督办南方水泥等12起环境违法案件。 (A)
A.116 28 B.117 15 C.123 4 D.122 30
二、判断题
1. 合肥正建立合肥经济圈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行区域内雾霾综合治理。 (√)
2. 合肥淘汰黄标公交车和市级机关事业单位黄标公务车,黄标车(摩托车)实行一环内限行。 (√)
3. 目前合肥还没有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 (×)
4. 巢湖湖区蓝藻水华面积、频次及藻密度低于往年同期。(√)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下2014年合肥水污染治理情况。
答:合肥以“河长制”为抓手,加强水污染治理。一是全面推进“河长制”。市委召开巢湖治理和“河长制”专题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出席会议并讲话,进一步部署推动“河长制”。2014年,全市共整治排污口177个,清理河道两侧垃圾点1224个、河道违规开垦面积51万平方米、河道(沟渠)317公里,搬迁取缔畜禽养殖点527个。环巢湖河流15套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完成设备安装。与六安市环保建立丰乐河联防联控机制和预警机制。二是《规划》项目加快推进。把66个项目纳入国开行一二期项目,通过调度、督促、通报等,进一步加快《规划》项目进度,目前项目完工39个,调试27个,在建39个,前期2个,其中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完工。编制《巢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梳理65个项目、总投资221.26亿元,正按照程序报批。我市巢湖流域涉水项目解除区域限批。三是印发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综合治理方案,督促各责任单位推进污水截流、生态补水、清淤等项目,力争2015年十五里河、派河水质达标,南淝河水质进一步改善。完善巢湖蓝藻监测预警机制,通过藻水分离港共打捞藻水混合物14.7万吨,生产藻泥7150吨。四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建成运行省内首个饮用水源水质监测预警系统(4个浮标站和2个岸边站),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联席会议和联合执法制度,把饮用水水源地纳入“河长制”管理,关闭搬迁污染隐患近100个,截流排污口7处,整治垃圾堆放30多处。
2. 2014年,合肥市饮用水达标率是多少?
答:2014年,合肥市本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城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从乡镇上报的10个饮用水源地来看,水质达标率也是100%。目前,农村水源地水质还没有检测数据。
近年来,合肥市在城市建设发展与饮用水源地保护矛盾日趋突出的情况下,不断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消除大量环境安全隐患,确保了全市的饮水安全。为了确保合肥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环保部门每个月对“大水缸”进行24项监测,每年就有100多项监测。近年来,合肥先后出台了《合肥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合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保护条例,为饮用水源保护提供了强大、便捷的武器。通过制定规划,编制了《两座水库水源保护区综合规划》增加保护区面积,出台相关导则使饮用水源地的整治有章可循。与此同时,每月对水质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并建立了重点河流和城市饮用水源地巡查制度,每季度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专项巡查,对发现的环境问题跟踪辖区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2年,合肥就在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安装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自动监测和预警。
3. 2015年,十五里河水质可否达标?
答:加快实施水污染规划。按月调度规划项目进展,及时分析水质和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巩固重点断面水质达标成效,确保《规划》项目全部完工,实现“十二五”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积极申报《巢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做好项目实施准备工作。围绕达标目标,依托支撑项目,督促落实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治理方案,力争到2015年底,派河、十五里河基本达标,南淝河水质明显改善。完善考核机制,推动“河长制”落实。落实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 本报记者 杨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