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61633|回复: 213

[时讯] 安徽正式划入长三角 四年努力终于正名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5 19: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angguo 于 2014-9-26 14:12 编辑

2014-09-25 18:26:42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25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一经公布,备受关注的沿江城市群建设思路更加明晰。

  《意见》共提到沿江五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定位,其中首次明确了安徽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而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则将建设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

  “中四角”概念不再

  从2012年底高层调研江西和湖北时表示安徽要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后,多年来融入长三角发展的安徽开始了“中四角”的努力,期间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已有多项公开推介和合作协议。
  安徽的骤然“西向”也引发外界思考与疑惑,安徽则对此解释为“左右逢源”。实际上,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一直是安徽在区域战略上的主方向,即使在整个2013年“中四角”高调造势阶段,承接来自江浙沪的产业转移也成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
  在此次《意见》中,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国际竞争力成为沿江城市群发展的第一项,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
  并优化提升沪宁合(上海、南京、合肥)、沪杭(上海、杭州)主轴带功能,培育壮大沿江、沿海、杭湖宁(杭州、湖州、南京)、杭绍甬舟(杭州、绍兴、宁波、舟山)等发展轴带。
  这样的表述首次明确了安徽省会合肥的地位,即与杭州、南京等并列成为长三角重要城市,安徽的皖江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也和苏南、舟山群岛新区等共同成为长三角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培育中,提出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三大城市组团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也就是说,传统的“中三角”合作格局被认可。
  “以后应该是没有‘中四角’的概念了,还是‘中三角’了”,参与意见起草的安徽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对此评价称,“现在产生这样一个结果,对安徽来说是好事,特别是合肥。”
  实际上在过去一年间“中四角”造势阶段,也多出看空之声。“这个城市群的现实基础和发展方向我认为都不可观,一是四省(湘鄂赣皖)的城镇化发展没有到这样的程度,其次四个省互相之间的协调和发展战略上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徐振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一位地方发改委专家透露,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和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是发改委两个部门分头在做,前者为地区司,后者为规划司。
  “2012年底高层表示安徽要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且当时国家也没有意向说要把长三角扩充到安徽全境,所以合肥一开始还在跟发改委积极争取划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后来渐渐清晰了”,上述人士称。
  “这次是中央层面首次明确地提出将安徽拉入长三角城市,基本上首次明确地讲到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包括三个城市群所形成的一个集群,这样的划分既是尊重民间实行已久的做法,又是经过国家慎重考虑的选择。”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传清说。

  长江中游城市群仍待成熟

  《意见》共提到长江经济带五大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黔中和滇中区域性城市群。定位分别为世界级城市群、引领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极、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西部地区新增长极和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核心区。
  功能定位不同,从经济体量上来看,这五个城市群也是由东向西梯级分布,以逾20万亿的经济总量支撑了长江经济一脉。数据显示,2013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逼近10万亿元,占全国的17.2%,遥遥领先于其他四大城市群,其次分别为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珠三角以及成渝经济区。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共实现生产总值近6万亿,占全国10.5%。
  成渝经济区是明显的增速冠军,以10.9%的经济增速领先于其他几大城市圈。而长江中游城市群去年以固定资产投资47805.77亿元居国内五大城市群首位,但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看,长江中游城市群为35.5%,为国内五大城市群最低。
  除了经济结构仍待优化,从城市群本身的培育来看,湘赣鄂三省仍待优化。“中三角江西在南,而且只有九江沿江,还是存在天然的劣势的,武汉、长沙,再到九江往南的发展,跨度是比较大的”,徐振宇说。
  他认为,长江中游形成成熟的城市群是远景,中期来看仍待完善。而最先成熟的或为湖南、湖北沿江一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19: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合肥能搞个国家级新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19: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总理要给力啊,造福家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9: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4年前的一篇文章~


安徽缘何敲不开长三角大门?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0年05月29日13:04

  作者: 何苗、张裕光
  
      编者按/

  长三角区域规划获国家批复,沪苏浙两省一市人心振奋,相邻的安徽却若有所失。是长三角嫌贫爱富,还是安徽底气未足?这个曾以财雄势大的徽商名闻天下的大省的长三角之梦,会不会就此黯然褪色?

  刚刚获国家批复的“长三角新规划”,只字未提安徽?!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4年铸剑,千呼万唤始出来。它跳出原长三角地区22个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概念,涵盖了沪苏浙 两省一市辖区内所有城市,虽变阵而未移形。与2008年公布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通称30号文件)一脉相承。
  但是,受到学界和民间广泛关注,在30号文件中明确提及的“泛长三角”概念,新鲜出炉的《规划》中却未见踪影。回想今年3月,安徽合肥、马鞍山两市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引来一片“成功入长”的欢呼。如今,6700万安徽人却发现,自己仍然被长三角拒之门外。
  5月26日,安徽省政协常委、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程必定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专访,细说个中缘由。

  “关在门外”并不意外

  安徽省的经济总量在中部地区排第四位,人均GDP排第五位,与长三角地区之间存在很大落差,因此“关在门外”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经营报》:5月24日《规划》批复未正式公布之前,外界有安徽和江西也会纳入其中的说法,事实却并非如此,你觉得是否出乎意料?原有的“泛长三角”概念,是否失去了实质性意义?
  程必定:这是很正常的。2008年30日文件中界定长三角范围为沪苏浙 “两省一市”的,已经是很大的进步。在此之前,“长三角”只有16个核心城市,2008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上海召开座谈会才提出扩大至“两省一市”。此外,《规划》中还提到了,长三角地区是“一核六带若干扩展轴”的战略布局。“若干扩展轴”就明确了一个沿长江向西的扩展轴,即申苏浙皖扩展轴。这里就提到了安徽的作用,所以并不是“只字未提”。
  至于“泛长三角”的概念,本来就是学术界提出的,而且有三种观点,一是3+1,即上海、浙江、江苏加安徽;二是3+2,即加上江西;第三是6+1,即华东六省加台湾,这是最大的范围。“泛”的提法本身就是动态的,中央出于慎重考虑未在《规划》中提这个概念,是有道理的,“国字号”规划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意见”,必须有明确的概念和范围,地域界定不清就没法规划。实际上“珠三角规划”和“长三角规划”的修订都是早在2006年就启动的,但前者2008年就得到批复,是因为它们涉及的几个城市都在广东省内,本省的事好协调,而涵盖三省市的“长三角规划”,问题要更复杂一些。
  《中国经营报》:《规划》给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提出了较高的战略定位,是不是因为这样,才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安徽排除在外?
  程必定:可以这么理解。此次《规划》有三个定位,第一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安徽省是沾不上的,亚太地区从东京到新加坡画直线,上海正好在中点上。第二是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安徽是不够格的。第三是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安徽的城市发展水平目前是不能算在其中的,一定要挂名,可能会引起兄弟省市的不服。所以从长三角的三个战略定位来说,安徽还有明显差距。
  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不是处在同一个发展梯度上的,从全国来看,安徽属于经济的“第三梯队”,第一梯队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第二梯队是环黄渤海地区,第三梯队则是包括安徽省在内的中部地区。安徽省的经济总量在中部地区排第四位,人均GDP排第五位,与长三角地区之间存在很大落差,因此“关在门外”是可以理解的。安徽确实处在长三角扩展轴的最前沿,但这只是客观存在的地缘优势,并不代表安徽经济就能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相提并论。

  “入长”大门仍开启

  如果把长三角城市群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它现有的范围还太小。再过五年,这个城市群还要向上游扩展。
  《中国经营报》:今年3月合肥、马鞍山高调“入长”,但在更具实质性政策意义的《规划》中却没有体现。那么,此前的“入长”到底意义何在?
  程必定:这次《规划》虽然没有覆盖安徽的城市,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作用还是要继续发挥的。长三角有两个概念,一是长三角地区,即“两省一市”;一是长三角城市群,这是小概念,它的组织者便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长三角城市群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
  除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这个平台,安徽还有一个更大的“长三角平台”,即长三角地区领导人座谈会议。参加座谈会的领导人,分别是上海市委书记和市长,以及苏浙两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号称长三角“六巨头”会议。2008年12月15日至17日,在宁波召开的座谈会第六次会议上,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和省长王三运应邀参加,会上通过了《长三角加安徽》的决议,即跨省区的申苏浙皖3+1合作体制,“六巨头”会议,从此变成了“八巨头”会议。
  总而言之,安徽在上述两个政府层面平台中的地位,不受此次《规划》内容的影响,该发挥的作用依然会发挥。
  《中国经营报》:此次《规划》出台,是否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已经固定化?对于安徽其他城市今后的“入长”努力有何影响?
  程必定:我认为没有固定化。城市群是开放的,它不是行政区划,城市群是增长的,也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如果把长三角城市群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它现有的范围还太小。跟世界五大城市群相比,面积上还是最小的。中国是大国,还有延展的余地和空间。再过五年,这个城市群还要向上游扩展,即马鞍山和芜湖。长江下游的分界点在江西的湖口,长江6000多公里的长度,下游只有800多公里,八分之一,不是很大的空间,必然会向上游扩展。
  三维空间联系是城市群的基本判断标准,一个地方是不是城市群,首先要看自然上是不是一个综合体,第二要看经济板块。安徽的物流人流有60%是与长三角之间发生的;第三要看社会文化层面的融合。当前安徽经济总体水平与长三角相比还有差距,但合肥、铜陵、马鞍山等城市,在长三角核心城市中已经处于中等发展水平。

  “道理是直的,道是弯的”

  安徽位于长三角向西拓展轴的最前沿,是制造业转移的最佳选择,所以《规划》对安徽短期似有利空,长期却是利好的。
  《中国经营报》:在你看来,此次《规划》对安徽今后的经济发展利弊何在?
  程必定:从行业层面来说,上海与苏浙两省的竞争性比较强,与安徽的互补合作性比较大。江浙本身是内部差异很大的省份,江苏就有苏南帮扶苏北的政策,苏南的无锡镇江等城市都在苏北设立开发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必定是苏北。就浙江来说,以杭州为中心的浙东北长期比浙西南更发达,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浙江省要发展民营经济,产业方面着重发展轻纺,浙江一直以来的发展受益于“吴敬琏模式”。从去年开始,浙江省决定抛弃该模式,在宁波等地区发展重化工,但浙江向安徽的产业转移应该也不会很多。
  回过头看上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必须要高端国际化,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信息中心的上海,已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必定要实施产业转移。所以,安徽的发展主要还是靠上海,上海产业向安徽转移没有做“减法”,只有做“加法”。比如今年1月国家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有合作共建和托管等模式,合作共建期间,引进项目投产后新增的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成,GDP等主要经济指标按比例分别计入。这样无论是形象上的GDP还是实质上的税收,都是做“加法”的。另外,转移的企业还腾出了大片土地,这对于上海也是一种“加法”。
  这次中央对于长三角区域规划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很多产业必须转移。俗话说“水涨船高”,安徽是长三角向西拓展轴的最前沿,那么制造业转移的最佳选择便是安徽,所以《规划》对安徽短期似有利空,长期却是利好的。
  《中国经营报》:按你的说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不是要依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程必定:说“依附”是不准确的,应当是互相依存的关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有一个“区域联动发展”的概念,第一个就是要和长三角地区联动,要求安徽省面向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也要求长三角地区参与安徽的发展,推进泛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长三角地区要腾笼换鸟才有空间发展,这是一个双赢的关系。
  这要从产业存量(即现有产业)和产业增量(即新兴产业)两个方面来考虑。对于存量产业要“以高引高”,充分发挥原有的产业优势,重点在产业价值链环节的提升上取得突破,努力在这些环节上形成要素优势;增量产业则要“以新引新”,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后续承接产业转移作铺垫,培育处于产业生命周期初期的新兴产业的创新优势。
  这里引用徽商胡雪岩的一句话:“道理是直的,道是弯的”。承接产业转移也是这样。理论上来说,产业还有对原所在地的黏性。深圳市2003年曾宣布要全力打造九大产业基地,到去年年底只有一个黄金珠宝基地的生产总值达到200多亿元,还有三个基地成了空壳,没有企业进来。产业发展是投资者说了算,安徽要想办法克服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区域黏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9: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建议将安徽纳入长三角规划,建设世界超级经济中心

2014-05-09 11:01:00 来源: 大智慧财经(上海)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5月9日讯,大智慧通讯社周五从2014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现场获悉,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提出,建议修改长三角规划,将安徽纳入规划并构建以上海为中心的扇形空间结构,建设世界超级经济中心。

倪鹏飞表示,建设世界超级经济中心,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沪苏浙皖长三角一体化,提升它的功能定位,争取到本世纪中叶实现成为全球经济的新中心。建议修改长三角规划,过去长三角规划最大胆的计划也是到2020年包括浙江、江苏和上海在内没有包括安徽,并且对北部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希望结合长江经济带战略,修改长三角的规划。

而在优化长三角地区空间布局上,倪鹏飞称,应实施北进南优、西联东拓、中扩提”的布局原则,构建以上海为中心的扇形空间结构。建立深化区域一体化的公共治理体系,培育提升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基本空间格局上,中心区要冲破过去的“Z”字型的结构束缚,形成以大上海为中心的扇形结构。建议在江北的南通建成“江北上海”,形成两岸对称的超级中心,形成“两岸一岛”的大上海格局。

在北三角上,目前江苏苏中、苏北地区发展条件特别好,既沿海又沿上海,可以构建新型的北三角,希望未来的南北长三角是对称的,当南通成为江北的上海的时候,扬州可以成为江北的苏州,台州建成江北的无锡,连云港建成江北的宁波,形成多对“双子城”。

在西三角,以南京为中心的南京城市群和合肥、芜湖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这两个城市群可以融合使西三角迅速崛起,从GDP等方面的观察可以发现,北到龙海县,西到京九线,南到浙南山区,东到大海,这一个区域已经实现了经济较高程度的一体化。


发稿:余一/许菁/秦婷/曹敏慧 审校:彭定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9: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9: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19: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无常 于 2014-9-25 19:30 编辑

已经注意到今年几个长三角区域合作,都是江浙皖沪,三省一市。安徽已经实质纳入长三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9: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注意到今年几个长三角区域合作,都是江浙皖沪,三省一市。安徽已经实质纳入长三角了。
黑无常 发表于 2014-9-25 19:28


这次国家文件才算正式确立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19: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三角也需要安徽的战略纵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19: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江浙沪皖包邮、、、、、、从淘宝上面看,安徽其实早就长三角啦
这次国家层面的文件出来,合肥正式成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19: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09-25 18:26:42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25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 ...
sangguo 发表于 2014-9-25 19:05



    版主, 快快去申请把合肥版移到华东版去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9: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江浙沪皖包邮、、、、、、从淘宝上面看,安徽其实早就长三角啦
这次国家层面的文件出来,合肥正式成 ...
Scotty 发表于 2014-9-25 19:33


马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5 19: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意味味着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9: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 快快去申请把合肥版移到华东版去哦
小猪奴奴 发表于 2014-9-25 19:35



  这个倒不必,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22 15:40 , Processed in 0.05450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