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7163|回复: 55

[鸠兹古韵] 芜湖老街巷(三):十里长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8 21: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23 17:31 编辑

十里长街



    回忆芜湖十里长街,满满的痛苦,愤愤的揪心,是谁毁了芜湖?毁了历史,毁了祖宗,十里长街的拆迁破坏了芜湖的文化。唉!现在这些历史文化的踪迹全都开发了!历史名城,可惜!可叹!

    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一个港商花钱把他买了下来。然后就用一种粗糙的,不加分析的,摧枯拉朽的激情将这条价值连城的十里长街推倒重建。这种激情是虚伪的,是对商业化动机的一种包装和隐瞒。将所有的古建筑古商铺拆除之后,港商就开始大兴土木,修建住宅楼。当时明白人真是痛心疾首。港商赚了一大笔,一段古文化遗产却烟消云散。现在对当年的冒失惋惜不止。十里长街傍长江支流而建,是皖南最主要的一条商业街,周围的房子都是有着历史年份的,如果保留到现在肯定已经成为芜湖的一大景观,成为旅游的胜地。可是现在没有了,那个损失是无法预计的。



早期下长街,路边老者在干什么?



芜湖十里长街残存的老建筑



芜湖老街巷系列:

一天门、二多桥、三明庵、四褐山、五里汀、六郎桥、七更点、八角亭、九莲塘、十里牌。。。。。。
据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芜湖县志》记载统计:全县共有古老街巷119条。民国八年(1919年)的《芜湖县志》统计,在清至民国的112年间又增加68条,合计187条。1987年11月1日的《芜湖日报》指出:到1986年底,全市有755条小街小巷。
1、芜湖老街巷(一):淳良里历史文化街区、堂子巷民俗文化园   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p;extra=&page=1
淳良里,九华中路-环城西路,清光绪二年,因住户奉公守法而得名。民国时曾用名为灯草巷、铁石墩,建国后改为原名。
堂子巷,西内街-淳良里,清嘉庆年间,因开设澡堂故名。
索面巷,鱼市街-淳良里,明清时,此巷因聚集着面商而得名。
油坊巷,堂子巷-九华中路,清光绪年间,因开设油榨坊而得名。
西内街,鱼市街-上长街,因地处老城内西面而得名。1933年建街。
2、芜湖老街巷(二):芜湖古城   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p;page=1#pid6994415
肖家巷,丁字街-东内街,1575年因肖姓居多而得名。
打铜巷,儒林街-丁字街,解放前因铜匠聚集而得名。
井巷,东内街-罗家闸,1945年因巷口状似水井,改地名。1938名为梧桐巷。
河洞巷,薪市街-米市街,1616年因地势低洼似河洞而得名。
南门湾,儒林街-花街,1575年因位于老城南门,进城需转弯而得名。
南正街,环城南路-儒林街,因此街位于老城正南而得名。1575年建街。
花街,南门湾—马号街,因专营篾器以扎彩灯而得名。1575年建街。
十字街,花街-马号街,因形似十字而得名。自1616年为县衙驻地,1912年建街。
米市街,东内街-九华中路,曾因米行云集而得名。1575年建街。
薪市街,花街-九华中路,曾为柴草集散地而得名。1616年建街。
东内街,环城东路-米市街,因地处老城内东面故名。1928年建街。
儒林街,环城东路-南门湾(南正街),因旧时街东北夫子庙为儒生考场,故得名。公元960年建街。
儒林后街,儒林街-丁字街,靠儒林街后而得名。公元960年建街。
马号街,罗家闸-十字街,公元222年周瑜屯兵在此,建马棚而得名。
鱼市街,芜湖话的谐音是“瑜死街”,即芜湖民间流传古代三国时期东吴军师、大将周瑜病死于此地,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叫“鱼市街”,又因为此街是老芜湖人江湖鱼虾交易集散之地,故而顺理成章的就叫鱼市街了。
丁字街,官沟沿-打铜巷,因形似丁字而得名。1368年建街。
东寺街,东内街-环城东路,因东寺庙而得名。1450年建街。
浮桥街,沿河路-环城南路,此街因靠浮桥(弋江桥前身)而得名。
罗家闸,肖家巷-环城北路,1933年罗姓建水闸而得名。
官沟沿,官沟沿南起儒林街,北至正大巷,此处地势低洼,长年积水,道路泥泞,湿滑,百姓行走不便,因而怨声截道。公园960年,芜湖地方官吏为方便平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在此巷边开一渠道沟,故名"官沟沿"。官沟沿全长203米,宽3米,原系石条路面,80年代改成水泥路面,此处也是我市保存较完整的老城区之一。
同丰里,罗家闸-九华中路,解放前和淳良里争风水得名。 1990年劳工路撤并同丰里。
小潘家墩,环城南路-薪市街,因潘姓人居多而得名。1368年建。
南菜市,环城南路-薪市街,1958年因绕南门菜市而得名。1938同和巷。
大潘家墩,环城南路-南门湾,1368年因地形似土墩、潘姓居民多而得名。
太平大路,米市街-九华中路,取意太平无事。民国时曾命名太平街、高埂头。建国后更名为现名。
公署路,马号街-环城北路,解放后为专员公署驻地而得名。
正大路,官沟沿-东内街,1926年因“正大”杂货号得名。
大成坊,环城南路-儒林街,公元960年因夫子庙前右方矗立一大石碑坊而得名。
环城东路,砻坊路-环城北路,该路前身为东环城路,故名。1932年建路,1966年修。始名东环城路,文革期间易名为胜利东路,1976年恢复现名。
环城南路,砻坊路-环城西路,该路前身为南环城路,因环绕老城故名。1932年建路,始名环城南路。文革期间易名为胜利南路,1973年恢复今名,76、82年重修。
环城西路,环城南路-九华中路,该路前身为西环城路,故名。始名环城西路,文革期间易名胜利西路,1973年恢复今名。
环城北路,康复路-九华中路,因该路前身为旧县城北环城路而得名。1932年建路,1950、66、73年修。该路前身为北环城巷,文革期间易名为胜利北路,1973年恢复现名至今。
3、芜湖老街巷(三):十里长街 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extra=page%3D1
十里长街,西内街-寺码头,清光绪20年建路,民国时期分为上、中、下三段。文革期间叫“灭资街”,1977年改为现名。
上长街,西内街-中长街(状元坊),清光绪年间建路,号称十里长街。民国时期分为上、中、下3段,文革期间改名为灭资街,1977年恢复现名。
中长街,上长街(状元坊)-中山路,因此街号称十里之长,故名。光绪年间建路。民国元年为上、中、下长街,文革期间名“灭资街”,1977年恢复此名。
下长街,管驿巷-寺码头,系长街下段,故名。1876年至民国三年称上、中、下长街。文革中一度称“灭资路”。1977年恢复原名,1993年建新百大厦,东段征用。
4、芜湖老街巷(四):
卡子街,黄山中路-张家山东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外迁回民居此。现名为“嘎”“卡”谐音所致,故名至今。
北坛正街,黄山中路-九莲塘南巷(缝纫机厂),因境内天坛庙故名。1864年建街始名至今。
北坛后街,北坛正街-黄山中路,解放后为区分北坛正街得名。1864年建街。
洗布山,1880年,贫民在此从事洗、晒布得名至今。
桑枣园,1628年因此桑枣树甚多而得名。
铁桥巷,青弋江-砻坊路,解放后以铁路桥命名。1910年建巷。
塘沿东巷,砻坊路-官塘,位于大塘东,故名。1910年建巷。
塘沿西巷,砻坊路-官塘,位于大塘西,故名。1910年建巷。
教场西巷,康复路-第十四中学,位于教场东村之西,故名。
锅坊河沿,青弋江-砻坊路,此巷开设过锅坊,故名。1951年命名至今。
仓巷口,沿河路- 笆斗街,1932年此巷为粮食集散地名,故名。
启春关,芜铜铁路-龙王庙,清末,一县令每年经此地去郊外春游,故名。
启春巷,芜铜铁路-杏花村,系启春关派生地名。
笪家巷,东外街-康复路,1880年笪姓在此建祠堂,故名。
高长街南二巷,高长街-高长街,1880年建巷,1955年更名。
官沿巷,砻坊路-青弋江,1910年建巷,解放后更名。
张公桥,砻坊路-仓巷口,清代张姓官员为方便百姓所建的石桥,故名。
复本巷,芜铜铁路-龙王庙,因境内复本塘得名。1892年建巷。
汤家园,东外街-笪家巷、环城东路,1880年唐姓在此聚集,故名。现为“汤”、“唐”谐音致此。
鳌鱼埂,芜铜铁路-鳌鱼埂街,因荷花塘埂形似鳌鱼,故名。1675年建巷。
梅家坦,鳌鱼埂街14号-劳动巷,因梅氏公馆正面横卧一条坦石路得名。
施巷口,小塘沿-东外街,1900年以施姓得名。
小塘沿,龙王庙-梅家坦,镜湖区,1911年以后沿塘建宅住家故名。
龙王巷,芜铜铁路-龙王庙,系龙王庙派生地名。1925年建巷。
龙王庙,鳌鱼埂街-东外街,1925年干旱修庙求雨得名。
冰冻房,高长街-地区卫校,1920年此巷为鱼行,使用冷冻贮鱼,故名。
仓津铺,沿河路-砻坊路,清代有仓前、通津两铺,1953年取两铺首尾字故名。
汤家北巷,砻坊路-高长街,因汤姓得名。1910年建巷。
沿河路,芜铜铁路-滨江北路,因沿青弋江故名。1876年修路。1956、65年、81年3次拓宽改造。该路始分两段,为东沿河路、西沿河路。后分三段,为上沿河路、中沿河路、下沿河路。1950年合并统称至今。  
康复路,环城北路-砻坊路,因境内原康复医院(今地区医院)得名。1950年建路,原名湾塘埂。1957年更为现名。1970年扩建。
砻坊路,袁泽桥-环城东路,镜湖区,水泥,主要道路,1988,13。解放前因开砻坊得名。原称大、小砻坊。文革期间改为建设路,1981年更为现名。
高长后街,汤家北巷-芜铜铁路,因位于高长街南面,系高长街派生地名。1920年建路,解放后更为此名。
鹅卵石街,仓巷口-环城东路,1685年因鹅卵石路名而得名。
鳌鱼埂街,笆斗街-龙王庙(鳌鱼埂),系鳌鱼埂派生地名。1655年建街。
东外街,启春关-环城东路,1928年建路至今。
高城坂,因地势东低西高,靠近老城口得名。1926年始名至今。
鸡毛山,因原旧县老城北面一座荒山草似鸡毛得名。
高长街,康复路-芜铜铁路,1910年取名为教长街,现名为“教”“高”谐音所致。
笆斗街,环城东路-仓巷口,因住户大多从事笆斗编织,故名。部分路面1993年2月维修。曾用名迎秀门笆斗东街,1981年更为现名。
桑枣园,淳良里-环城西路,1628年因此桑枣树甚多而得名。
龙王庙,镜湖区,南起小塘沿,北至东外街。全长185米,宽2米,原系弹石路面,现为水泥路面。在江城芜湖上年纪的老龄市民的心目中,印象较深。1925年我市受到多年不遇的特大旱情,田地龟裂,颗粒不收,地方百姓和官吏在此修一庙宇,起名"龙王庙",城中百姓为求上天普降甘露而在庙中烧香,拜佛,求雨。因而故名。
鹅卵石街,1685年因鹅卵石路名而得名。

5、芜湖老街巷(五):老街新貌   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extra=page%3D1
冰冻街,东起北京路,西至来复会,全长326米,宽10米,沥青路面。地处范罗山的西北麓,穿过青山。西端与青山街、牛奶坊、朱家巷相接。
吉和街,南起新芜路,北至新市口,1919年建路,1981年恢复现名,全长873米,宽14米,现为沥青路面。
雄观江声巷,马家巷-吉和南路,旧时,因芜湖八景之一雄观江声处在此,故名。
马家巷,吉和南路-雄观江声巷,清末,因军阀马林吉公馆位于此,故名。
工字巷,吉和南路-石头路,此巷形似工字故名。
新横街,沿河路-新芜路,因此街建在老横街后期,故名。
公安街,老横街-新芜路,八十多年前,曾设警察总厅,故名。朱家巷,青山街-吉和南路,百年前因朱姓故名。
朱家巷,青山街-吉和南路,百年前因朱姓故名。
半亩园,青山街-吉和南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魏姓住宅边约有半亩花园,故名。
华兴街,中山路-范罗山,一百多年前,此街生意兴旺,故名。
吉祥寺,老横街-新芜路,旧时,因寺庙和尚法号“吉祥”,故名。
居之安,小营盘-吴家花园,清光绪年间,同居姓,故名。
朱家塘,清咸丰年间,此地多塘,因建朱祖祠堂而得名。
民生路,上二街-镜湖路,1942年后,因该处开办“民生”冰棒厂而得名。
花津北路(花津路),沿河路花津桥北端-二街(市司法局),花津路因花津桥而得名。原名花津路,1875年建路,民国时曾用名石桥港,1956年更名为花津路。2000年11月更名为花津北路。
花津桥,花津北路-上二街,1940年因桥得名。
杨家巷,九华中路-上二街,1821年,杨氏兄弟两人于此建宅,故名。
国货路,中二街-中山路,1931年为********更为现名。曾用名半边街。
峏山杨巷,中二街-双桐巷,清末,因巢县峏山杨村杨氏中医迁此,故名。
双桐巷,中二街-镜湖路,清末,因巷内有两棵梧桐树,故名。
景春花园,中二街-镜湖路,民国初年,以花园故名。
柳春园,中二街-镜湖路,清光绪二十八年,此街处镜湖堤畔,因有柳树,故名。
狮子桥,大城墙院-状元坊,清光绪年间,因巷北石桥上有石狮,故名。
申元街,北京西路-中山北路,沥青,主要道路,民国初年,因申姓得名。
月牙山,中山北路- 原华侨商城,因山貌似月牙故名。
陡门巷,中长街-中二街,因巷内有个最大的陡门,故名。
吉善里,中二街-双桐巷,清初,此巷居住老翁,乐行善,故名。
米捐局巷,中二街-镜湖路,清末,巷内曾设米捐局,故名。
仁寿里,小营盘-小营盘西,1616年,张氏百岁寿辰,颂其仁者多寿,故名。
小营盘,上二街-枣树园,1862年,太平军陈玉成率部在此扎营,故名。小营盘,
朱家祠,朱家塘-枣树园,1875年,因建朱姓祠堂,故名。
枣树园,小营盘-体育场,清末,此地曾是枣树林,故名。
小营盘西,上二街-小营盘(仁寿里),因位于小营盘西,故名。
渡春路,九华中路-镜湖路,1875年建路,1950年合并更为现名至今。
春安路,北京西路-黄山中路,因邻近春安里得名。建国初期名为新火车站,1965年更为现名。
春安里,耕读里-春安路,民国时,此巷原住三户人家,故春安。
耕读里,镜湖新村-春安里,清末,此巷曾办私读,故名。

6、芜湖老街巷(六):老街记忆   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extra=page%3D1
来龙里,南起新芜路,北至交通路。光绪十五年(1889年)建筑广东会馆(亦名广肇公所),出南巷口与新横街相衔接。
集益里,中山路-公安街,清光绪年间,有钱人集资买下此处献给李鸿章,故名。
万字里,吉和南路-临青里,建国前因万字会馆在此,故名。
临青里,利济巷-二沟路,原名小菜市,后改此名。
利济巷,吉和南路-滨江北路,镜湖区,1938年因私人开设利济公司,故名。
怡和巷,一条南北纵向小巷,坐落在健康二马路中段,东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西与芜湖市一水厂接壤。巷因怡和公司而得名。
三昧庵,北京路-平章里,旧时,有三姐妹来此当尼姑而得名。
进宝街,正横街-吉和南路,1920年左右,临街开商店欲招财进宝,故名。
迎江街,吉和南路-滨江北路,因座东向西靠长江,故名。1954年更为此名。
梦范里,吉和南路-迎江街,1976年更为此名。
华盛街,沿河路-新芜路,做生意人欲买卖旺盛,故名。
红墙院,位于交通路北侧,东傍牛奶坊,西接机电学校和市委党校,由三条直弄和一条横弄组成。因靠近天主堂红色围墙而得名。这里的房产原属天主堂所有,刚建造时都是统一设计,统一结构和统一规模。
牛奶坊,曾家塘-来复会,因天主教堂设牛奶场故名。
来复会,红墙院二弄-青山街,因来复会教堂故名。
法华庵,红墙院-市委党校,因教族法华庵故名。
交通路,牛奶坊-江汉里,1950年前曾设电报局,系交通要道,故名。
江汉里,进宝街-交通路,解放前,因湖北会馆设此,故名。
吴家花园,小营盘-渡春路,原是清朝道台吴驻子家的花园。
状元坊,中长街-中二街,宋朝状元张孝祥在此建祠立状元牌坊,故名。
兴隆巷,状元坊-三圣坊,清末,商业集中,生意兴隆,故名。
七更点,平安里-永平里,清乾隆南游至此休歇,后以此地七更顶梁柱命名。
宁渊观,中长街-中二街,宁渊分两观,上观在蛟矶庙,下观在宁渊观。百余年前巷有一宁渊观庙(1956年拆庙建校),因而得名。
三新池巷,吉和南路-宿松巷,因有合股“三江浴室”1952年改“江”为“新”,故名。
傅家院,吉和南路-石头路,原名旭临园巷,1954年因傅姓得名。
祥风里,吉和南路-石头路,1918年县志记载“祥凤里”,自1950年称“祥风里”。
临江巷,傅家院-宿松巷,解放前江西人建临江会馆,故名。
宿松巷,吉和南路-宿松路, 因宿松会馆,故名。
福兴巷,新芜路-交通路,解放前,因私营复兴公司,故名。
蒋家院,觉成庵-福兴巷,清代蒋姓官人在此建房造院,故名。
觉成庵,新芜路-交通路,旧时因觉成庵堂,故名。
曾家塘,新芜路-交通路,清代曾国藩买塘建房得名。
小戏院,新芜路-曾家塘,民国初年,因该地附近常有人唱小戏,故名。
上菜市,环城西路-花津北路,1912年为菜市场而得名。
和平巷,环城西路-花津北路,1945年因人民渴望和平更名。1938年建巷。
石头路,二沟路-北京西路,因碎石路面而得名。1964年筑碎石路,1987年改为水泥路。
二沟路,吉和南路-滨江北路,因路西北角二沟排水站,故名。1890年建,1965年修。原为工字巷、临青里、石头路一部分,1987年11月划出命名。
太和里,余庆里-半亩园,1945年李友文开“太和店”,故名。
余庆里,太和里-吉和南路,因余姓得名。
扶风里,华兴街-牛奶坊,解放前,因陕西扶风县一商人居此,故名。
赵家村,健康二马路-健康路,建国前因赵姓得名。
江夏里,新横街-华盛街,早先,因武汉一带(江夏)人在此做生意,故名。
浔阳里,下二街-公安街,因地势低洼,终日不见阳光,故名。
德仁里,公安街-新芜路,清末,李淑兰家堂号“德仁”,故名。
有恒里,下二街-三街,因恒山籍郑姓商人为表怀乡之情,故名。
阜康里,新横街-沿河路,解放前,因阜氏婆接生安全,故名。
平康里,下二街-三街,清末,因技艺精湛的裁缝免遭抢劫,故名。
美仁里,下二街-三街,清末于此设妓院,后雅化故名。
绍康里,下二街-三街,民国二七年前因康姓人家,故名。
休养巷,沿河路-新横街,建国前建巷,因静故名。。
管驿巷,下二街-公安街,清时,为邮递员驿站,故名。
接官厅,华盛街-滨江北路,清朝时,在此迎接朝廷大小官员,故名。
清和坊,中山路-小戏院,民国初年,李鸿章之子于此建宅,故名,系雅化地名。
寺码头,沿河路-公安街,清时,因有座古寺紧靠码头,故名。
正横街,新横街-华盛街,因位于新横街、华盛街两街正中,故名。
老横街,寺码头-新横街,建国前,为与新横街区分,故名。
北菜市,下二街-新芜路,因位于大菜市北,1937年得名。
中菜市,德仁里-公安街,1917年得名,因此处为蔬菜集散地,故名。
长安里,八角亭-吉和南路,清光绪年间,因广东籍李祥清公寓建此而得名。
宁奉里,吉和南路-北京路后,抗战前,宁波籍钟永康居此,故名。
八角亭,青山街-长安里,1910年左右,因鹤儿山上有座八角亭,故名。

芜湖老街巷(七):大马路·中山路·步行街  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d=671111&extra=
中山路,中山桥-北京路,镜湖区,花岗岩,主要道路,830。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得名。1902年建路,民国时曾叫大马路,1925年3月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得名。

上二街,环城西路-民生路,沥青,1895年建路,文革期间更名为反修路,1977年恢复此名。
中二街,上二街民生路口-中山路,清光绪二十年建路,1955年、1965年、1977年修。曾用名二街,民国三年划上、中、下二街。文革期间统称反修路。1977年恢复现名。
下二街,中山路-寺码头,系二街的下段,故名。1895年建路,民国初年划为上、中、下二街,文革中一度称为“反修路”,1977年恢复现名。
湖滨街,环城西路-上二街,1926年因境内北侧一湖塘,故名。
北市街,九华中路建材大厦-渡春路,因位于旧县城城北门外一个集市,故名。原名北门街,1954年更名为北市街。
镜湖路,镜湖-镜湖,1946年修建,1957、65年修。民国时称威遐路,建国时称环城马路,1954年更为现名。
公园路,镜湖路-新芜路东段,原名大花园,抗战胜利后更为现名。
西花园,现在的芜湖最大的亮点就是人人皆知的“鸠兹广场”,可原来这里曾是春安路、工人文化宫、西花园、藕香居、镜湖新村、市政府的所在地。
新芜路,中和路-滨江北路,镜湖区,沥青,主要道路,1923年筑路,1965年拓宽改造。原名二马路,1923年分东、中、西三段,东段万安路,中段四明路,西段龙船巷。1934年三段合并统称中正路,1949年改为现名。
太阳宫,上二街-杨家巷,清咸丰年间,一宰相之妹建庙修行,在此奉太阳神,故名。
三街,中山路-管驿巷,为区别下二街、下长街,故名。
新教里,黄山中路-春安路,抗战时建路,1953年取现名。
平安里,花津桥-上二街,1915年此巷遭大火,后取名平安,以示吉利。
永平里,七更点-上二街,1912年王姓纳妾,字永平,故名。
大城墙院,上长街-狮子桥,清末,苏姓高筑厚墙护院,故名。
藕香居,镜湖路-中山路,清末,赖姓在此设“藕香居”茶馆,故名。
公园巷,中山路-镜湖路,因毗邻镜湖公园,故名。1945年建巷,原名大花园,1957年更现名。1989年定名为公园巷一弄、二弄(未办理手续)。1994年底公园巷二弄全部拆迁,并入中山路、新芜路。
三圣坊,中长街-中二街,明代建有三公庙,得名三圣。
双玉里,宁渊观-中二街,1931年,玉龙、玉新两兄弟在此开澡堂,故名。
太阳宫,上二街-杨家巷,水清咸丰年间,一宰相之妹建庙修行,在此奉太阳神,故名。
车站路,新市口(路)-滨江北路,因靠近火车站(芜湖西站)故名。1890年筑路,1965年修,1959年更现名。
江岸路,沿河路-中山北路,因沿长江而建(与长江防水墙毗邻)故名。1876年筑路,1956、65、67年三次拓宽改造。原名四栈房,建国后易名沿江路,1954年改为江岸路。2000年11月更名为滨江北路。
平章里,中山北路-三昧庵,因清朝李鸿章的房产在此取其“章”字故名。
华圣里,中山路-中和坊,清末民初,因江西会馆于此种花,习称华圣里。
星五里,北京路-新市口,因善星五住处,故名。
同安里,十九道门-铁佛寺,民国十一年,桐城籍五高、精贵于此建房,故名。
中和坊,华圣里-北京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章峰嶂在此建“中和堂”故名。
十三道门,中山北路-三昧庵(现在的花园街从太阳影楼至龙侨宾馆,后面延伸到申元街联通公司),因清朝李鸿章的房产有十三道门,故名。
十九道门,中和路-同安里,清末民初,上海南和记洋行老板张志城于此盖十九道门房子,故名。现在的金鼎大厦至妇幼保健院之间,后面穿过中和路至饭箩(范罗)山脚下,原来是叫十九道门。相传都是李鸿章的家业,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有一字排开的13或19个连体别墅而得名,当年想想多气派。每一道门里面建筑风格是一样的徽州建筑风格,大多分上下两层,面积及里面的格局却各有所不同,但都有天井、客厅、厢房、后花园等,感觉象《红楼梦》里的房屋,住在里面冬暖夏凉非常舒服。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就是从十九道门起家的。
后来巷山头,范罗山后-后来巷,系后来巷派生名,位于范罗山西侧山腰处。
铁佛寺,中和坊-北京路,解放前因铁佛寺庙故名。
黄泥荡,青山街-北京路,解放前因此为黄泥荡、芦苇荡,得名。
大戏院,华兴街-中和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交光大舞台于此,故名。
后来巷,后来巷山头-来复会,因位于来复会后故名。
土龙山,吉和北路-芜湖纺织厂围墙,因唐朝李春凤死后回水漂来此处得名。原名土龙山,1980年并入狮子山马路,1990年恢复此名。
小官山,黄果山路-安师大附中,1898年因杜姓官员住此得名。

大安路,浮山路-青弋江南岸防水墙,因路南有大庵故名。此名的大安“安”系谐音所致。
箱子拐,中山南路-青弋江南长江防水墙,因形似箱子故名。
曾家巷,浮山路-兴隆街,因曾姓得名。
双孝坊,浮山路-大安路,
富民桥,中山南路-泗关街,清时此地有河,河上架桥,因桥得名。
复义里,大巷街-河街,抗战时因居民李甫成开设复义里杂货店,故名。
二多桥,中山南路-河南二街,该地原有一座桥取名“富民桥”,后来又建一座桥,故名“二多桥”,以后此处填平建房,成为街道,仍沿用此名。
江南村,大巷街-河街,因位于长街南岸,故名。
大巷口,大巷街-头道渡,1807年《芜湖县志》记载“大巷口”故名。
容家巷,河南二街-大巷街,清时因容姓故名。
如意里,泗关街-二多桥,清时因一瓦匠盖了称心如意的房子故名。
圩埂巷,河南二街-圩埂街,民国时叫糖坊巷,建国后以圩埂故名。
同江泉,大巷街-河南二街,因“同江泉浴室”故名。
禹王宫,杨毛埂-弋江桥,因原靠禹王宫得名。
南寺,禹王宫-弋江桥,因原境内南寺得名。
西瓜墩,大王庙-南街,据说早期这里是一片荒芜坡地,上有一处大土墩,形似西瓜而得名。昔日常有戏班子在土墩上搭台唱戏,人们坐在周边低地上看戏,当时有一支民谣唱道“西瓜墩,乌龟地,人家栽秧它唱戏”和俗语“一脚踹到西瓜墩”。
泊浪沟,芜铜铁路-南街,旧时此处有陡门八轮水车,车水量大,形似泊浪,故名。
库子街,兴隆街-青弋江南防水墙,抗战时期库房集中于此,故名。
兴隆街,老马塘区政府-中山南路,旧时因生意兴隆得名。1981将新官街、码头口并入此街。
泗关街,富民桥-大巷街,清末英国在此设内河关税,故名。
河南二街,二多桥-圩埂街,大巷街、泗关街老居民称为前街,把二多桥至圩埂街一带称为后街,后将此段称作二街。1981年为与市区的二街区分,改为此名。
圩埂街,河南二街-箱子拐,原为圩埂,后辟为街路,故名。
东三街,二多桥-西三街,因位于西三街东侧,故名。
西三街,东三街-圩埂街,因位于东三街西侧,故名。
新盛街,河街-泗关街,建国前此街生意兴隆,故名。
大关街,头道渡-大巷口,清时为“芜湖钞关”驻地,故名。
大巷街,泗关街-大巷口,因和大巷口相连,故名。
河街,新盛街-复义里,因紧靠长河(青弋江)得名。
鹅石街,九华南路-浮山路,1919年县志记载,此街鹅卵石铺路,故名。
南街,泊浪沟-漳河路,位于青弋江南岸得名。
南塘街,利民东路-泊浪沟,因靠南塘故名。
塘埂街,利民东路-泊浪沟,因靠塘埂得名。1950年建街。
南关街,利民路-泊浪沟,清时曾设“芜湖关监督署”之南关,由此得名。
西街,弋江桥-南寺,1807年县志记载,位于弋津通桥(弋江桥)而得名。
潮音街,弋江区,城南有个潮音街,具说是过去长江长潮时,能听到潮水的声音,很是壮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21: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9 15:31 编辑

芜湖“十里长街”

【序言】

    不久见报纸新闻云: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文化报社、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揭晓,有着“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屯溪老街作为安徽省唯一入围者。据悉,此次入选首批10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有北京国子监街、平遥南大街、哈尔滨中央大街、苏州平江街、黄山市屯溪老街、福州三坊七巷、青岛八大关、青州昭德古街、海口骑楼老街、拉萨八廓街。 ... 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中心地段,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北依四季葱茏的华山,南伴终年如蓝的新安江水。老街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全长832米,宽5~8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

    远比“屯溪老街”历史久远的芜湖“十里长街”。这个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芜湖人民生活中影响深远,至今仍然发挥情感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在旧城市改造的浪潮下,在个别领导的意志下被铲平了!每当提起芜湖人民曾为之骄傲的“十里长街”,老百姓无不感到痛心和遗憾!我曾经打算把长街的历史沿革和商业发展、人文写成一部电视专题,看到长街已经今非昔比,常遗憾不已。今天看到屯溪老街的新闻,激起我对长街历史的回忆,找到原来准备写电视专题的脚本,就略作修改,把它发出来,做为十里长街的历史的记录了。

一、  长街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芜湖的长街历史远远比起屯溪老街要久远的多了!其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宋代建筑芜湖县城墙时开始,距今八百多年历史。东吴孙权黄龙年间(公元223—229年)将芜湖县自黃池移至今北门鸡毛山高地,那时鸡毛山周围还是一片湖泊,可能只在县治附近有原始的集市。唐代以后,开始大修东南水利、疏河道、筑东坝,使中江之水分流而入江归海。太湖之水不得倒灌芜湖。到了宋代在芜湖郊区大事围垦农田。水落后,鸡毛山周围陆地随之扩大,人口增多商业兴起。特别是筑城之后,商业街道,相继出现。宋城的范围:东至今东门外的“鼓楼岗”,北至北门外“高城坊”,南至南门外的“南门湾”西至西门外的“大城墙根”。以及“兴隆巷”、”“打铜巷”、“米市街”、“薪市街”、“鱼市街”、“花街”、“油坊巷”、“铁锁巷”、“南正街”、“西内街”都属于宋城内的商业区。是昔日当地各行各业的集中场所。

     宋城毁于南宋金元之乱,到了明朝重建的县城范围大为缩小。县志云:“弼赋门西连长街大市”,这说明这时西门外内缩,把原来的一条西门大街截断,西门内叫西内街,西门外叫长街。所谓“长街大市”原来也在宋城之内。所以形成十里长街始于宋代建筑。因此,从宋代算起,长街迄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建都北京后,户部设置芜湖关。官府文书传送朝廷官员往来,都要经过江口,故从县衙门到江口修建了一条高出水洼地的官道,以便人马通行,在江口还建造了一所“接官厅”设有官铎站。以便送往迎来,这条官道也是青弋江的堤岸,亦作防洪设施。官道两旁,自然是开店设摊的好市场。所以西门口的长街大市,逐渐延伸到江口,形成一条“十里长街”。十里长街独擅长江特别是长河青弋江水上运输之利,这更促进了长街商业的迅速发展。县志云:“长河(青弋江)汇宣泾诸水,由东而下,直逼南城,经浮梁(老浮桥)西达于江。”长街的后沿,紧靠青弋江北岸,有徽州码头,寺码头,有头道渡、二道渡、有老浮桥、利涉桥、后来由中山桥,都通向长街,因而水陆交通,极为便利。长街货物进出青弋江,可以直达皖南的宣、泾、南、繁以及苏南地区,进出长江,可以上溯湘赣鄂川,下达宁沪苏杭,北至无、含、和、巢、庐、合等地,因之商贾接踵而至,百货咸集。这就是十里长街商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十里长街其实它的长度大约在1783米左右。县志记载:“清代由新市街出弼赋门(即西门口)西抵江口,名十里长街。”1985年芜湖市工商联实地丈量,从鱼市街顾顺兴酱园至西门口长343米,自西门口到宝塔根,长1440米。合计1783米。安500米为1里计,长街的长度为3.65里。南北宽平均为200米。长街占地面积约为356,600平方米。芜湖人习惯把长街分为三段,西门口至状元坊一段,叫“上长街”。状元坊至宁渊观叫“中长街”,宁渊观至宝塔根脚下长街。整个长街两边还有许多横向的巷道,也附属于长街的商业区。

    芜湖十里长街经历了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变化,在明初,江南地区生产发展了,货物聚集于芜湖,长街成为闹市。据明史记载:“成化七年设芜湖、杭州、荆州关,征竹木钞,后改银。”芜湖关设在泗关街,其时芜湖商埠地位已在杭州、荆州之上了。在明天启中(公元1621年-—1627年)设征收货物税机关”。至崇祯年代,芜湖关银,年达七万两。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向长街市面计间(即:按照店屋房间数量)排征“江夫河蓬差银”,年达两千三百零四两,这说明长街此时已经是很繁茂的市场了。 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重建芜湖县城,“弼赋门西接长街大市”,可见此时长街已是店房林立。并且延至江口。到了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1861年),十里长街毁于太平天国之战。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芜湖遂成为闻名全国的四大米市之一,商业大兴。在此前后,李鸿章家族先后来芜,大量投资于房地产,兴建房屋,开辟新街道如今日之二街,中山路、新芜路等,其中在长街店房属于“李府”修建的占有很大比重,长街原有的富有绅商,也同时在长街修建房屋店房,出租或者自有营业,因而长街商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县志记载:“繁盛视昔日有加”。

二、长街的商业特点和百年老店  

长街两边店房并立,讲究店面装潢,美轮美奂、争奇斗盛,以广招揽,门楼大都高耸,飞翠流丹。不少大店的招牌横匾都出自名家手笔,如武进唐驼写的颜柳体,于右任写的行书,最引人注目。谭延闿之弟谭延泽写书写的“魁陛斋”尤令人称颂。招牌、门面宏伟,是显示财力雄厚、货物充足的重要方式。商家懂得这点,顾客重视这点。店堂之内,货物山积,货架之上,琳琅满目。由于街道长而狭窄,来往顾客如云,人头拥挤,更显长街之长之远,店房之高之大,其人声嘈杂,场面之壮观,真不愧为“甲于江左”的闹市。当时长街集中了“北连牛渚,历淮阳而达燕蓟”“西接秋浦、为荆、囊、闽、粤”的财货、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者极多 ,人们在这里进行交易,经常是“肩摩击”、“市声如潮”、“至夕不休”,其繁荣程度已经达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的黄金时期。

    芜湖十里长街商业有其独有的特点。县志云:“长街百货咸集,殷实商铺,尽萃于此。”又云:“江口一带,米、木商行,设有客栈、茶楼、酒馆、浴室、照相、戏院、医院等服务性行业。”这就是长街商业的特点。长街的行业主要是百货、绸布、杂货、中药、西药、酱坊、陶瓷、铁器、铜锡器、香烛、笔墨纸张、书店、银楼、皮货、鞋帽、钱庄等等。各行各业的商店,大都货物充足,花色齐全,交易额大。

长街有许多百年老店,主要的有明代的永春中药店,明代万历年间的休宁人士汪一龙,字正田,精医道,来芜湖在西门外大街(上长街)创立永春中药店,慎选药材,精制丸散,对症取服.效验神速,四方争购。凡取道芜湖的外国人购药携归。永春药店历时二百多年,九世同堂。其子孙有不少取得功名。其次是沅记胡开文墨庄。芜湖胡开文墨庄是徽州老店的分支,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徽墨早在南唐就已经驰名全国。南唐后主李煜尤为赏识。宋朝宣和三年,歙州改为徽州,徽墨之名自此开始。胡开文徽墨在乾隆年间即闻名当世。乾隆末季(1782年)绩溪胡天柱折屯溪开“文来墨店”,后在休宁经营,改名为“胡开文墨庄”,采贡院匾额“天开文运”之意,胡开文从此声誉远扬。在清同治八年(1869年)胡天柱的六房曾孙胡贞益(号沅阶),集股一百五十元,来芜合伙开“胡开文墨庄”,地址在南门大街。十年后,改由胡沅阶独资经营,改名“记胡开文墨庄”。光绪五年地址迁鱼市街,资产已经累积千元。公元1890年,店址再迁至上长街井儿巷口,时资产已经扩大到三万银元。再有“张恒春国药店”。张恒春国药店以重视中药质量,品类齐全、为病人忠诚服务著称。声名不亚于北京同仁堂、杭州庆余堂和汉口叶开泰,排入全国三个半中药店之列。张恒春药店创始人张宏泰,江苏溧水人,清嘉庆五年(1800年),曾在安徽凤阳开设张恒春药店,因为荒年饥馑,亏损歇业。其第三子张鸣鹿,十八岁在当涂护驾敦孙大春中药店当学徒,擅长外科医术,不数年接盘该店,仍名为“张恒春”,业务拓展,利润倍增。公元1850年(道光三十年),其子张文金携资金一千纹银,来芜创设“张恒春药店”,店址先在金马门,数年以后迁到西门内鱼市街,1861年(清朝咸丰十一年)迁至长街湖南会馆对面井儿巷口,1867年(同治六年)再迁至中长街状元坊对面,此时资金积累以及达到两万两。相当于他十七年的利润,合原资金的二十四倍。张恒春的药店的建筑是按照北京同仁堂模式,费时三年,始告竣工。城阜高墙,石库大门,金字招牌、宏伟壮观。店内双面柜台,陈设典雅,楹联匾额书画,均出自米芾、唐驼、于右任等名家手笔,当世润笔费是很贵的,“张恒春”招牌字就是清朝状元石秀峰的手笔,如武进唐驼为张家题的店匾“永康”两字,每个字一百块银元。该店门市,面临长街,,后堂作坊,紧靠青弋江。上下货十分便利。此店营业长足发展,获利至巨。长街还有顾顺兴酱园老店。顾顺兴酱园是顾家祖传的百年老店原在城里南正街,后迁至长街头顶鱼市街。这家的酱油、酱菜等产品,素负盛名,人称“老顾家”,很多用户指名要“老顾家”酱油。还有一家百年老店就是金龙兴牛肉馆。

三、长街其他有特色的行业和商店;

   长街很早就有银器店,是银匠开的,出售自制作的银首饰如银项圈等。公元1864年,长街首次出现银楼,即是宁波人朱锦棠创设的宝成银楼。起初资金有五千两纹银,流动资金在外,开业备有金首饰二百两,银首饰数千两,足够门市供应。资金可谓雄厚。宝成银楼是长街的第一大银楼。除宝成银楼之外,1906年,江苏人张叔藩又在中长街陡门巷开设一家宝庆银楼,其规模与宝成银楼不相上下。此后开设银楼的逐渐增多,共计大小银楼二十多家,较大的有老宝成、老宝庆,老同庆、老天宝、九方霞,还有江苏人开的老凤祥、天宝成、新天宝、丹凤、宝庆,本地人开设的老包鑫等,除九方霞设在中山路,丹凤设在陡门巷、天宝设在二街外,其余均设在长街,门面辉煌、金光耀彩。●  张孝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21: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芜湖关设在泗关街,其时芜湖商埠地位已在杭州、荆州之上了。泗关街原来的位置(现在成为临江桥和长江长小区的一部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22: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9 15:57 编辑

十里长街成旧梦(转载)

    芜湖长街,曾是一条流金溢彩的街,曾是江城经济繁荣的通衢大街。早在明代中叶已经形成,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万历三年(1575)建筑县城时,太平府知府“划长街于城外”,从此,街巷不断向西扩展,到了清康熙十二年(1673),已有以长街为首的三十三条街巷,长街最长,它是沿青弋江北岸向江边延伸,直到长江与青弋江汇合处的中江塔,全长七华里。可是这条街在咸丰年间(1851一1861)毁于清兵与太平军战火之中。光绪二年(1876)中英签订《烟台条约》,芜湖辟为通商口岸,镇江米市接着迁入芜湖,带来商业发展的契机。李鸿章家族投入巨资,开发房地产,新建二街、中山路等,又在长街扩充门面,租给外地前来开店的老板;加之本地士绅也开始投资房地产,廉价招徕商家,一时长街门面被炒得十分火热。街面逐渐繁华,成为商家必争的黄金地段。

     当时,沿街两侧,多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徽式建筑,山墙翘角立兽,古楼雕栋画梁,黑砖黛瓦粉墙。家家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络绎不绝。况且这条街上还有无数前朝遗迹尚可寻访:穿过花津桥,有专祀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梁孝文祠,可资观览;西行里许又有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状元故居可供凭吊;不出百步,还有知州陶居仁在宁渊观前设立的横金坊。再往西行,尚有接待百官上岸的接官厅,以及供他们食住的驿馆;馆旁的吴波亭,是清代大诗人王士稹命名的江上胜景……这些著名的人文景观,更加增添了长街浓郁的文化气氛。

    其时,长街一律采用从大荆山开采的石条铺路,街道狭窄,仅有一丈二尺宽。每天人来人往,加上独轮车常年累月地轧,石板路的中间,形成一道深深的槽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遇上天雨路滑,红绿油布伞飘在街上,象大小蘑菇盛开在浓浓的雨中。即使这样,也档不住前来观光的客人。他们知道,这条街应有尽有,想买什么街上都有。这里百货齐全,供人们穿戴的有丝绸布帛店、头巾帽子店、金银首饰店,供吃喝的有米店、酒家、饭馆、酱坊、豆腐坊、糕饼店、油条店,供日用的有山货店、剪刀铺、秤店、铁匠铺、浆染坊、香料梳子店。此外,还有灯笼、纸扎、香烛、爆竹店,蔑器行、花轿行、染料行、瓜果行,以及沿街叫卖的坐摊行贩,他们把长街挤得满满当当的,过往行人往往要擦肩而过。

    这条商业街上开设许多百年老店,如明代歙县巨商阮弼在此开设的“芜湖巨店”染坊,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浆染业的半壁江山;休宁药商汪一龙,在明代万历年间在长街创立“永春”号药店,名声远扬,“每外藩入贡者,多取道于芜湖市药而归”(《 杂识》)。他的裔孙汪步延承其祖业,仍在长街开设药铺,并发展成数家连琐店。相继问世的百年老店还有名冠大江南北的阮记胡开文墨店、中国四大国药店之一的张恒春药店、擅长烹调牛羊肉的金隆兴菜馆、别具风味的鼎泰酱坊等。还有一些知名的商店,如黄恒生、大元福百货店,单瑞来、同裕元、凤大兴杂货店,范隆泰、王润记、文华堂纸张店,宝成、老宝庆、新天宝银楼等,他们各自精通自已的业务,生意做得灵活,在芜湖名气极大。

    清末民初,长街迎来又一个鼎盛期。这时社会基本安定,百姓希望安居乐业,长街顺承人意,生意一度十分兴隆。这时的店面讲究装璜,美仑美奂,争奇斗艳,以广招揽,门楼大都高耸,飞翠流丹,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家家店堂内油绘彩色“福禄寿”三星神像,栩栩如生;店外一律高悬金字黑漆招牌,闪光耀眼。一些大店的匾额,很多出自书法名家手笔,如胡开文墨店等就是武进唐驼写的颜体字;“魁陛斋”帽店的招牌就是请谭延凯之弟谭延泽书写。每逢节假日,店门前飘着“大减价”的市招,五彩缤纷,往来顾客如潮,人头拥挤,场面壮观,真不愧为“甲于江左”的闹市。

    当年的长街街市繁华,其中有条原因必须讲明。这些经商者均以籍贯相同者为帮,各帮擅长自己的业务。例如徽帮擅长于经营皖南丝茶竹漆、徽墨、典当行;泾县太平帮长于经营纸张、布匹、茶叶;江西帮长于经营瓷器、中药、夏布;江浙帮长于经营绸缎、百货、西药等;广西帮长于经营皮货、药材等。他们各有特色,互不干涉,有时还相互传授生意经,由此可见长街兴旺发达的缘由。

     及至清末,芜湖当局为了加强控制,划长街为上长街、中长街和下长街。并将西门城墙拆除,使长街与往东的鱼市街、薪市街连接,这样直至江口,被人称为“十里长街”。正如《芜湖县志》所载:“十里长街,寰匮之盛,甲于江左,城中外市廛鳞次,百物翔集,又采布帛镪至而辐辏”。人们在这里进行贸易交往,常常“市声若潮,至夜不休”。

    解放后,随着新市区的开拓,商业中心转移到中山路一带,古老的长街逐渐冷落,但街市基本保持原样。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建设皖南地区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符合新的城区发展需要,长街的古老建筑全部拆毁,代之而起的新徽派建筑,虽说市容整齐多了,但往昔繁华的古老长街已经如梦幻般的一去不复返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23: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9 16:31 编辑

正田药店(天下第一国药店)与张恒春国药店


      明代芜湖正田药店天下第一国药店。据公元1807年嘉庆《芜湖县志》载:“正田药店,字号永春,垂今二百余年,凡九世”,可知药店开设时间在明万历年间(1573—1619)。与她同有正式历史记载的国药店寥若晨星,山西的广盛号、上海的长生、温州的徐益寿、广东的陈李济榜上有名,她们同属于史册中留下印记的天下第一批国药店。

    古时,俗称江湖郎中的中医,要么被皇家和官家包下来,为皇家人士和官员们专门开药治病;要么就游走四方,悬壶卖药兼代行医,故有“壶公”之称。据宋《太平御览》记载,最早的“壶公”产生于秦汉时期,其杰出的代表是芜湖对江的和县人谢元。当然也有开设诊所、坐堂行医的,其中成药随堂发售。只是到了明代以后,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药商品生产才随之兴起,民间谙熟医道的商人开始创设药店,制售“熟药”。国药店于是如灿烂之花在大江南北竞相绽放。

    芜湖正田药店名标青史。历史上名满天下的武汉叶开泰创建于清顺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即公元1669年,杭州胡庆余堂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即公元1874年,在时间上与芜湖正田药店等相比,相差了一大截。

    说正田药店天下第一,还不仅仅指她在时间上属于中国第一批载入史册的国药店,更重要的是指她的声誉在当时天下第一。这个由安徽休宁人汪一龙创办的正田药店,字号永春,地点在芜湖西门大街,由于主人“精歧黄”,“慎选药材,虔制丸散”,所以药店的中成药“四方争购之,对症取服,应效神速”。明清之际,她还声震寰宇,名播海外,“每外藩入贡者,多取道于芜,市药而归”。这在当时和她并存的国药店的史料中,是难以见到这样粲花之页的。

    但有着如此辉煌业绩的正田药店却在清代嘉庆之后突然衰落了,留给人们无法抹去的哀怨。

    清嘉庆和道光年间(1896—1850)崛起的芜湖张恒春药店成为正田药店的最后替代人。

     早在清嘉庆五年即公元1800年,一个名叫张宏泰的江苏溧水县人就在安徽凤阳创办了张恒春药店。但时运不佳,凤阳的岁岁饥荒,使张宏泰亏蚀不支,只好歇业归家。他的第三个儿子张鸣鹿心犹不甘,决心继承父志,经营药业。公元1813年,虚龄18的他先来到当涂县护驾墩孙大春药店当学徒。没有几年,店主孙某见他业务娴熟,精明能干,就将店盘让给他。张鸣鹿于是将店名孙大春改为张恒春,克绍箕裘,把父亲未竟的事业发扬光大起来。张鸣鹿有3个儿子,分别叫文金、文玉和文彬。据《张氏家谱》说:长子“文金原就学私塾,奋志青云。后念鸣鹿年逾知命,百务蝟集,劳瘁过度,遂辍学就商,助亲理店务。”据此可知,张文金在他的父亲50岁即公元1845年左右来到当涂,佐助父亲经营张恒春药店。几年后,他携带纹银近千两,登陆芜湖,在芜湖学宫南边的金马门开设了张恒春分号,几年后迁到西门城内的鱼市街,公元1861年再迁井儿巷口,6年后的1867年又迁到上长街165号,大门正对状元坊。近20年中3迁店址,药号规模不断壮大。



中国两片半药号之一《张恒春》药号

     张恒春在上长街的新店址,从公元1864年动工兴建,费时3年。新店坐南朝北,面临长街,背靠青弋江,两进式结构,前店后坊,拥有职工80余人。店铺仿北京同仁堂模式,高墙敞厅,石库大门,金字招牌上的“张恒春”3个大字出自清代状元石秀峰的手笔。店内设双面柜台,前面为饮片药材柜,后面为参、茸、桂和丸散、膏丹柜,柜后辟有加工场。陈设典雅,布局合理,楹联、匾额、书画均出自米芾、唐驼和于右任等名家之手。店铺大堂两侧的楹柱上刻有一幅醒目的嵌字联,流露出这位长街新主人志趣不常的心声:“恒德永怀芳流桔井,春光久驻花灿芝庭”。张恒春的到来,正田药店立刻有意避让,从市中心长街迁到郊外南关的一家狭窄的房屋内,虽然仍挂着永春国药号的招牌,但每况愈下,三四个店员料理着拮据的店务,直到公元1956年公私合营被合并后,才结束了她300多年的历史,彻底地从芜湖人的视野中消失的无影无踪。后起之秀的张恒春取而代之了天下第一国药店。

    张恒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宗旨,就是“有求必应,童叟无欺”。店内的坐堂郎中常年无偿为本埠四乡问疾者把脉开方,不分贫富,一概有求必应,不收分文。夜间有人值班,为急症者服务。凡有外地人士问病求药的信函,一律登记备案,并由专人负责逐一回复,绝无疏忽怠慢之举。邮寄外地的药材配方,遍及18个省市自治区,就连京、津、沪、汉地区病家也不远千里前来求医购药,可见其影响力之广远。

    张恒春严格遵守“虔诚虽无人见,寸心自有天知”的祖训。柜台为处方配药,必用戥秤分量,绝不用手估抓。每方配齐后,由头柜、二柜复核,加盖校对章后才可包扎出门,毫不含糊。天长日久,张恒春赢得了极高的信誉。故老传说芜湖近郊有一家姓陶的童养媳病死,对江娘家来人闹事,婆家出示了张恒春的配药处方。娘家长者看罢叹了口气说,吃过张恒春的药都没救活,那就是天意了。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张恒春的管理制度也颇为先进。药店的财产按照张鸣鹿遗嘱归其3个儿子文金、文彬、文玉所共有,管理人实行兄终弟及的轮流坐庄制。张文金去世后,家业便由其弟张文彬管理,各方派人监督,但此时的张文彬已经年迈。于是,他想了一个方法使张恒春的管理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张文彬决定实行聘用经理制,资方除了外交往来、定时核帐外,一切店务由资方代理人全权管理,即现在称为的CEO制度。这种CEO管理模式从源头上克服了三兄弟以往竞相蚕食共有资财的现象,堵住了利润流失的漏洞,有效地保证了张恒春的持续发展。从公元1850年前夕到公元1955年公私合营,张恒春先后在芜湖、丹阳、护驾墩、当涂、宣城、合肥、柘皋、薛镇等8个地方设立了11个药店,即使是西药洋货大量涌入国内,冲击药业市场,它依旧岿然不动,历经子孙五代而不衰。资方代理人即CEO倘若有失职行为,立刻会遭到罢免,连同推荐他担任CEO的资方也会退出管理决策层,转入监督层面。王子勤和张恒春后人张裕卿就是这样挥泪退入后台的。

    1931年春,资方代理人王子勤从银行借贷大批货款,月支利息千两,在上海盲目购进一批高档药材,价值为42万两白银,折合银元53.7万元,连同本店原有存货共73万元。不料夏季长江流域发生空前的大水灾,市面萧条,营业一落千丈。就在这屋漏偏遇连天雨之际,船破又遭顶头风了,仓库的进水,使库存的药材遭水渍变质,连抢带救,亏蚀了21.3万元。1933年,资方代表张健卿和代理人谢树德出面维持,很快挽回了颓势,使张恒春又发展起来,成为全国驰名遐迩的商号,赢得了中国国药界“三块半招牌”的称号。



中国两片半药号之一《张恒春》药号

    以往和当今中国的四大国药号分别是北京同仁堂、武汉叶开泰、杭州胡庆余堂和广州的陈李济。芜湖的张恒春不在其列。但广州的陈李济在1937年10月生产交易中断,文革后又改为广州中药二厂,这个历史上较早出现的国药号一度沉沦低层。芜湖的张恒春在这期间如同启明星在太空中冉冉升起,光照天下。中药界于是将张恒春名列中国四大药号之内。但张恒春的掌门人头脑十分清醒,他在众人的赞扬声中,说了一句十分精典的话:“张恒春只能称全国半个招牌。”果不其然,有着悠久历史和雄厚实力的广州陈李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前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的大力扶持下,再现辉煌,迅速地重入中国四大药号之列。

    这期间,公私合营后的张恒春虽有颇多药种列入国家基本药物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之内,但颓势已成。公元2000年,吉林通化金马药业在以3.18亿元购买张恒春奇圣胶囊的基础上进而购买了张恒春药业股权,并把厂址设在了风景秀丽的芜湖市经济开发区的凤鸣湖畔。





    张恒春的名字虽然还存在,但长街上那气魄宏大的药店已不见踪影,张恒春掌门人的后裔,据说已年老痴呆而死,留给人们的是一腔淡淡的哀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23: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芜湖金隆兴牛肉馆

创始与发展

金隆兴清真牛肉馆创于1880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创始人为金隆德、金遇兴父子,店号冠以金姓,取父子名字各一而组成。原址在今花津桥巷内石桥港,只有一间草房门面,规模很小,仅出售牛腩和牛杂汤,类似摊贩。由于经营得法,业务逐步发展,于1900年租赁隔壁王姓房屋一间,合并建成楼房上下两开间,经营品种新增加了牛肉面、便饭等,遂成店馆。时值芜湖米市鼎盛,十里长街商店林立,市面繁荣。金隆兴店靠近长街,生意日益兴隆,又于1910年将二层楼改建为三层楼房,增售菜饭,代办筵席,尤以牛腩、红烧牛肉、牛肉面,最为味美可口,遐迩闻名。

1927年,金隆兴曾遭受一场火灾,死亡5人,财产损失甚巨。由于名声大,信誉好,在亲友的帮助下,于是年秋季就原址扩建三层楼房,重振旗鼓,营业范围比以前更为扩大,早上供应方糕、烧卖、牛肉锅贴、牛肉包子、牛肉面、鸡丝干丝、牛肉丝干丝、虾仁干丝等,中午和晚间供应下酒菜肴,顾客盈门,座无虚席,并代办筵席,送菜上门。

1954年,芜湖遭受特大水灾。店馆房屋有倒塌危险,加之市政公司扩建花津路,因而拆去原有楼房,迁中长街新址公私合营。该菜馆迄今业务仍兴隆不衰。

经营特点

金隆兴菜馆为什么创业以来历百年而不衰?为什么店在巷内而名扬江城?秘诀就是:重视质量 金隆兴自开店以来,坚持质量第一。首先,十分讲究选料、配料。选料必须是肥壮牛肉,如买进的牛不够肥壮,则暂不宰杀,精心饲养,俟长膘后,再行宰用。所售面条都是用人工制成的碱水小刀面;牛肉制成各种食品,主料、配料要齐全。其次,十分重视烹调技术,特别注重火候到功,咸淡味道可口。出锅菜肴,都要经厨师或店主亲尝,不符合要求,立即改进。凡质量不好的食品,坚决不准出售。例如,有一次煮了一大焖子牛肉(约100多斤),因温度太高,揭盖烫手,厨工加上一些冷水,牛肉烧熟,店主一尝,感到肉味不正,立即追查原因,认为肉已变质,断然将一焖子牛肉倒入大河。售出食品,按价给货,不少分毫。如出售的牛肉面,有大碗、小碗之分,大碗面条足三两,小碗面条二两五钱,店主时时检查,既防止增加分量,更不准克扣短少。一般劳动人民到金隆兴吃大碗面一碗,就能果腹,真正做到物美价廉,经济实惠。

讲究卫生 金隆兴十分讲究清洁卫生,店堂座位十分整洁,碗、筷、盘、碟,勤洗勤涤。还有一条特别规定:和面的、炒菜的、端菜的工人,操作时,一律不得吸烟,如有违犯,第一次,当面批评,再犯,就要解雇,毫不通融。店主认为,烟灰落在食物里,让人吃了,不仅很不卫生,有害健康,而且口含香烟接待顾客也很不礼貌。为了保证食品清洁卫生,金隆兴出售的牛肉,有好几种牛体的杂件不出售,如血槽(即下腮)、牛胎、牛鞭等,宰牛后,这些杂件一律剔出不卖。

认真管理 金隆兴规模最大时,有职工30多人,管理十分认真,井井有条。店主是全店的主管,对全店经营的各个环节,都亲自过问。大师傅是兼管人,协助店主管理营业。还有一个重要管理人员就是出纳(俗称台头),出纳坐在店门口收款,顾客吃完,堂倌(服务员)当面算账,高声向出纳报账,由出纳收款,丝毫不爽。从店主到所有职工,都要有好的服务态度,对顾客热情接待,来迎去送,毫不怠慢。在金隆兴工作的职工,劳动强度较大,要求很高,但工资待遇较好。在金隆兴工作的老职工较多,有的干一辈子。该店牛肉食品销售量很大,每天要宰一两头牛,进货靠农村卖牛,按质定价,优质优价,一次结清付款,不压价,不欠款。农民都愿卖牛给金隆兴,因此,货源十分充足。

重视质量,讲究卫生,认真管理,是金隆兴之所以长期隆而不衰的秘诀所在,俗话说:“好酒卖深巷”,设在巷内的金隆兴店,誉满江城,并非偶然。



百年老号“金隆兴”重现江城镜湖之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0: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图书社

    伴随着拆房机的尖爪伸进楼体,这座标号为中长街20号的徽派建筑于1998年10月经人拍板,在喧嚣的房地产开发浪潮中轰然倒塌。从此,名扬青史的芜湖科学图书社旧址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海内外人士闻之不禁扼腕叹息:“一个没有文化的拍板,使长街又失去了一种文化。”这幢位于昔日徽州会馆隔壁的科学图书社旧址在被拆前是个什么模样?

  

    她位于长街北面,是一楼一底的房屋。楼屋陈旧简陋,鱼鳞般的瓦片呈现出灰白色,江南风格的楼檐低垂着伸向街间。山墙已呈灰黑色,砖头掉落了一些,露出一个个空洞。靠街的楼层为木质结构,上面的油漆已脱落殆尽,经风雨岁月侵蚀,一片斑驳陆离。楼层与底层交接处有一中檩,镌刻着细腻而又别致的花纹。屋内阴暗潮湿,底层的地板显然因岁月的长久而腐烂了,被人撬掉,成为泥沙土地。楼梯耸立在房屋中间,又陡又窄,呈“L”形,踏上去有摇晃之感,扶手却平滑光溜。凭着楼顶上一块亮瓦所投射进来的光线,可看到屋内的楼板呈一色的酱褐色,透露出历史的沧桑感。低矮的楼屋被楼梯分成不大的两块空间,前面有3间屋,后面有2间屋。这一切都表明1998年被拆前的楼屋基本保持当年芜湖科学图书社的原样。

    可别小看这一角危楼,作为文化阵地,它一直是皖省革命活动的秘密中心据点和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大本营。皖省乃至全国近现代史上,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曾在这里导演而成,一批批革命志士曾从这里吸取精神食粮后驰骋沙场,以致于后人赞誉她:“为新文化做了几十年媒婆,给旧世界播下数千颗逆种。”

    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一个名叫汪孟邹的徽州绩溪人怀揣“匡时济世”的抱负,托芜湖徽州同乡会的介绍,租下这幢楼房,开设起“芜湖科学图书社”,出版发行新报刊,经销新书、文具和仪器,借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于是安徽第一家新式书店诞生了。汪孟邹又名梦舟,字鍊,生于1877年,死于1953年,早年热衷于功名,与其胞兄汪希颜双双考中秀才,是一个颇有旧学功底的知识分子。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和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的结局,促使他抛弃旧道路,投身于新书业。诚如他自己所说:“我少年时候,科举还未废除,我也跟着当时的知识青年学做八股文。那时甲午战争刚过去,中国战败了,大家都认为非改革内政,国家就要亡了。康有为、梁启超几位先生发起了维新运动,各地方志士都赞成他们,我的业师同邑胡子承先生就是最热心的一个。他教我们八股文之外,还教我们历史和地理,而且劝我们节衣缩食,购阅当时出版的新书和新报。这就是我接受新思想的原因,也就是我对于新书业发生兴趣的原因。”

    汪孟邹所说的胡子承老师大汪氏7岁。他不仅从思想上改变了汪孟邹旧式徽州文人的人生价值取向,而且在汪孟邹早年陷入人生迷茫时,亲自为其擘划了人生道路。1903年春,胡子承和绩溪乡绅周栋臣等人凑集了1200元股金,让汪氏到芜湖去开一家新式书店,名叫芜湖科学图书社。作为一个股份制企业,主管其事的汪孟邹表现出他特有的眼光和才干。1904年春,图书社草创伊始,生活窘迫,以致“每天吃两顿稀粥”度日。清贫如此,汪氏却接受了一位挚友到芜湖续办新报的请求。

    他就是汪孟邹在南京结交并终生视为人杰和挚友的陈独秀。原来,陈独秀于1904年3月31日在安庆与房秩五和吴守一创办了《安徽俗话报》。谁知创办伊始,房秩五就要到日本留学,吴守一要回桐城授课,于是陈独秀在这年暑期“背了一个包袱,拿着一把雨伞”来到了科学图书社,居住在后楼左边那间单狭小房间里,与图书社社员章谷士、曹复生和汪孟邹4人,续办起俗话报来。《安徽俗话报》32开,每本40页,宗旨是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由于兼具报纸和刊物的两种特点,所以报纸内容丰富新颖,门类多样有趣,语言通俗生动,图文并茂,装帧考究,价格低廉,深受省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其销路之广,为全国俗话(白话)报之冠,光全国各地的“代派处”就有58个。俗话报由上海章士钊开办,程谷甫主事的东大陆图书印刷局承印,科学图书社全体同仁负责销售。陈独秀本人也亲自动手分发、卷封、付邮、勤勤恳恳为传播革命思想而努力工作。蔡元培先生直至1934年还深情地对世人说:“我对于陈君,本来有一种不忘的印象,就是我与刘申叔君同在《警钟日报》服务时,刘君语我:“有一种在芜湖发行的白话报,发起的若干人,都因困苦及危险而散去了,陈仲甫一个人又支持了好几个月”。俗话报影响甚大,她被时人称为“洪水猛兽”、“风行一时”,一大批知识分子阅过之后,自觉地站到了反清、民主和科学的立场上。

    陈独秀在这期间曾有个“痒公”的绰号。原来,陈独秀除办报之外,还在安徽公学和皖江中学堂兼教国文课。他是个不拘小节的大男人。一次夜晚在图书社批改作业,见一个学生作诗:“屙屎撒尿解小手,关门掩户圈柴扉”,不禁哈哈大笑,立即用毛笔在一旁批了“诗臭字腥”四个字,然后又加了两句诗:“劝君莫做诗人梦,打开寒窗让屎飞。”第二天早上,他一边点评,一边搔痒。被点评者私下里赠他“痒公”绰号。陈独秀也应承下来,说开出去。因为在图书社那间十分低矮的小楼上,他一到夏秋夜晚总是在灯下一手握笔,一手挥扇,有时干脆脱掉衣衫,打着赤膊写文章。他的床铺十分简单,由于整天忙于编写刊物,顾不得清洗,生了许多臭虫。一觉醒来,身上常常起很多红包,痒得钻心,以致白天不时地用手指甲搔痒。“痒公”绰号由此而出。陈独秀本人后来也有这段情景的回忆:“我那时也是二十几岁的少年,为革新感情所趋使,寄居在科学图书社小楼上,做《安徽俗话报》,日夜梦想革新大业,何物臭虫,虽布满我衣被,亦不自觉。”

    1905年8月15日,《安徽俗话报》出了23期,陈独秀告诉汪孟邹不打算再办了。汪氏请求他出满24期凑个整数再停刊。但他坚决不干,说停就停,毫不含糊。汪孟邹说他“去搞革命工作”。原来,他与安徽公学体操教习、人称“柏大头”的柏文蔚联合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常恒芳等人,创建了革命组织“岳王会”。这个被称为“安徽革命最先之组织”以公学和安庆武备练军的革命青年为发展对象。最早的组织筹划会,就是在科学图书社小楼上召开的。组织命名为“岳王会”,表示继承民族英雄岳飞抵抗金兵、至死不变、精忠报国精神,寓推翻清朝政府统治的意义。正式会议是在芜湖关岳庙召开的。遗址在今芜湖东门胜利电影院一带、昔日的东能仁寺内。

    “岳王会”章程是陈独秀等在科学图书社小楼上草拟的,为保密起见,章程夹在一些不相干的字句中,外人见了也不得要领,可惜未能保存下来。陈独秀被众人推为会长。总部设在芜湖,另有南京、安庆两分会,由柏文蔚和常恒芳两人负责。“岳王会”成立后,陈独秀作了一次短暂的淮北之游,联络了众多淮上健儿,并将清朝咸丰状元武英殿大学士寿县人孙家鼐之孙孙毓筠说服,站到了反清的旗帜下。用孙毓筠的话来说,他之所以改变立场,完全是慑服于陈独秀的人格魅力和才气魅力。1906年4月,陈独秀又依据图书社为据点,在芜湖创办了徽州初级师范学堂,招收的学生后来都成为皖省辛亥革命的骨干。最使科学图书社染上悲壮色彩的,莫过于吴越怒炸清廷出洋五大臣的事情了。

    安徽桐城人后来被清廷恶称于吴樾的吴越,字梦霞,又作孟侠,生于1878年,1901年23岁时就读于保定高等师范学堂,自此广结志士,与陈独秀、陈天华、赵声、杨笃生私交甚好。在创办“旅保两江公学”期间,吴越与陈独秀联系密切,其政治思想上的进步,“尤得力于陈仲甫”的指导。1904年,潘赞化长兄潘进华赴北洋考察警察事务时,号仲甫的陈独秀曾委托他给吴越传达关于进行革命活动的意见:“要努力唤醒广大群众起而救亡,救亡就必须推翻清室腐败统治。同仁等进行革命,要能谨慎而不懦弱,要有勇气而不急躁。”鉴于清廷实施“立宪”骗局,陈独秀和赵声、吴越遂有利用炸弹“震动已死的人心,唤醒同胞的弥天大梦”的想法。

    1905年初夏,由陈独秀书信约好,吴越和江苏丹徒人赵声共赴江城,“密计于芜湖科学图书社小楼上”。密计的内容是炸死颐和园内的慈禧太后,与此同时,孙毓筠和柏文蔚在南京密谋炸死两江总督端方。这边图书社计划议毕之后,赵声和吴越“互争北上任务”。吴越说“我没有妻子儿女,只是老父亲有些舍弃不下。但这次到芜湖前,我已回桐城,上了一趟龙眠山的老家的坟山。此点舍弃不下已扣钟堕地。”见赵声不肯松口,吴越涕泪俱下,高声问道:“舍生一拼与艰难缔造,孰易孰难?”赵声答道:“当然是前者易后者难。”吴越于是说道:“那让我来做这件容易的事,留下难事等待你们去做。”临别前3人在小楼上饮酒叙情,大有一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气概。

    吴越到京后,几次潜伏颐和园边,但戒备森严,一时难以下手。适逢1905年9月24日清廷五大臣载泽、绍英、徐世昌、戴鸿慈、端方出洋考察政治。吴越的同党杨笃生是五大臣的翻译随员,在他的帮助下,这位桐城汉子身揣红布包裹着的自制炸弹,买了一套无顶红缨官服穿在身上,乔装成随员,从正阳门车站登上了富丽堂皇的五大臣专车。尚未立稳脚跟,火车突然起动,猛烈的震动引起炸弹自爆,载泽和绍英受伤,吴越壮烈牺牲。这个事件,极大地鼓舞了反清革命者的士气,震慑了满清王朝。一时京城王公大臣如惊弓之鸟,日夜不安。

    消息传到芜湖,陈独秀立刻给在保定高等师范学堂的张啸岑去信询问:“北京店事,想是吴先生主张开措。关于吴兄一切,务详告。”不久,陈独秀在图书社小楼上收到张氏回信,并附寄了吴越的两部遗著《暗杀时代自序》和《意见书》。信中说:“烈士赴难前曾留下遗言,若遇难,将上述书转交杨笃生或陈仲甫。”泪眼婆娑的陈独秀当即写下一付对子以示追念:“推倒一时豪杰,扩拓万古心肠。”

    “五四”前后,芜湖科学图书社又成为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的第一批“代派处”。曾经影响一代人的其它刊物,如《新潮》、《每周评论》、《星期评论》、《新生活》、《建设与改造》等以及《呐喊》、《彷徨》、《女神》等大师名家作品都从这里流向四方。大革命时间,一度负责指导发行工作的阿英,曾将汉口长江书店的革命书籍,如《共产主义ABC》、《辩证唯物论》、《经济史观》等引进芜湖,在图书社内销售,深受青年学子的欢迎。图书社小楼在五四至大革命时期还是芜湖乃至皖省革命活动的据点。芜湖的响应五四风潮、声援安庆“六·二”运动,反对曹锟贿选、人力车夫大罢工、反奴化教育运动、声援五卅运动、反对陈调元兵变等许多重要的群众运动,都是在这里作出决定的。

    1922年书店成立廿周年,为表彰汪孟邹这位开安徽现代出版发行先河的徽商,陈独秀写了很长一段的激励的话语,肯定他的挚友开办起安徽第一家新书店是“为热烈的革命感情所趋使”;胡适和陶行知的题词则颇为简约。胡适说科学图书社“给文化做了二十年的媒婆”;陶行知则赞扬她“赈济了二十年学术的饥荒”。

    1937年12月日寇侵占芜湖,书店歇业。巡礼她的34年的历史功绩,海内外人士都一致称赞:芜湖科学图书社是安徽风气之开通、文化之进步的摇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01: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9 23:55 编辑

长街出版的《安徽俗话报》



《安徽俗话报》是陈独秀在本世纪初在安徽创办的半月刊,以宣扬爱国、反对封建与列强、提倡教育为宗旨,是全面评价陈独秀的重要资料。
  


陈独秀在芜湖科学图书社(上长街20号的陈独秀旧居-科学图书社)

      清末革命派所办最具有代表性的白话报刊。1904年3月31日在安徽芜湖创刊。该报宗旨,一是救亡图存,二是开通民智。设有论说、紧要新闻、本省新闻、历史、地理、教育、实业、小说、诗词、戏曲、卫生、兵事、格致、闲谈、行情、要件、来文等栏目。稿件编好后送上海付印,再寄回芜湖交科学图书社发行。陈独秀(仲甫)任主编,房秩五(饬武)、吴汝澄(守一)、汪孟邹参加编辑发行工作。半月刊,32开本。每期四十页,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出版。至1905年8月15日,共出二十二期。该刊具有较强烈的爱国、反封建色彩,文字极为通俗,陈独秀在主持该刊工作的同时,以“三爱”等笔名,为该刊撰写了大量文章。

  中国辛亥革命前安徽地区出版的第1家革命刊物;也是当时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白话报刊之一。

  1904年1月在安庆创刊,后迁芜湖出版。半月刊。主编和主要撰稿人陈仲甫(陈独秀)。与当时安徽地区的革命团体“岳王会”有密切关系。广泛报道和评论国内外时事政治,介绍科学文化知识,灌输近代国家观念和民主自由的思想,并暗中鼓吹革命。陈独秀曾以“三爱”笔名在该刊发表了《亡国篇》、《说国家》等大量文章。1904年11月被当地官府勒令停刊。1905年3月复刊。8月出版第21、22期合刊后终刊。每期发行3000册。



陈独秀在芜湖安徽公学和皖江中学堂兼教国文课



陈独秀从芜湖调到北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9 09: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难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0: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芜湖沅记胡开文墨庄

     这家百年墨庄是徽州胡开文老店的分支。说到徽墨,已有千年生产的历史。早在唐末,北方战乱不断,百姓连年遭殃,河北易州著名墨工奚超带领儿子廷归避难来到歙州。他们看到黄山脚下遍布古松,可作制墨原料,这才重操旧业。由于奚氏父子潜心钻研技艺,终于制成“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上等烟墨,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不但委其任墨务官,还赐他“国姓”李,从此,他家制墨誉满天下。北宋宣和三年(1121),歙州改为徽州,徽墨自此开始传开。自宋直至明清,徽州成了全国制墨中心,涌现出多家制墨高手。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绩溪胡天柱在屯溪开“文来墨店”,生意兴隆,他又在休宁打理其岳父“汪启茂墨庄”,不久,他采用金陵贡院匾额“天开文运”之意,将其岳父的墨庄改名为“胡开文墨庄”。休宁为老店,屯溪又开分店,业务逐渐扩展,名声渐次远扬。直到同治八年(1869),胡天柱六房曾孙胡贞益(号沅阶),集资150元来芜湖合伙开“胡开文墨庄”,地址在南门大街,经过十年奋斗,于光绪五年(1879),胡沅阶独资经营墨庄,改名为“沅记胡开文墨庄”,店址迁至鱼市街,资产累计达千元。光绪十六年(1890),业务扩大,店址再迁至上长街井儿巷口,资产扩至三万银元。前店后坊,职工有44人,成为胡开文墨庄后起之秀。1927年又在陡门巷增设分店。解放后,1956年公私合营,沅记胡开文与其他三家墨庄合并,他家出股金35840元,约占总数的70%。经过百年经营,沅记胡开文墨庄资产扩大了320多倍,可见其利润之丰厚。
      沅记胡开文墨庄在开业百年的历史中,得到芜湖以及江南一带画家、书法家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但用他家所制的墨,还用他家所制的毛笔、砚台,使得胡开文成了文房四宝的专业店,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给他家带来的利润也越来越丰厚。但也有两次较大亏损,第一次是光绪十五年(1889),胡沅阶动用墨庄资金五万元,兼营茶叶出口生意,与印度茶商较劲,最终失败,亏损惨重,墨庄资金枯竭,几乎走到破产的边缘。后因发行“兴隆券”筹集资金,直到辛亥革命后,此项债券才陆续偿清。第二次是因抗战初期,长街曾遭敌机轰炸,陡门巷分店中弹焚烧,墨庄营业停歇,损失极大,后来只得举债经营。
      1956年,沅记胡开文墨庄公私合营后,改为芜湖制墨厂,由胡氏传人胡恩森任厂长。当时,他还担任市工商联主委、省工商联常委、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0: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9 12:36 编辑

走出徽州的第一家“胡开文”



“自幼便知胡开文,东涂西抹不肯罢。白首来观老墨庄,黄山松云光四射。学书不成每自惭,要我品题无可话。只道墨家近佛家,摩顶放踵利天下。”这是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副主席,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赵朴初有关“胡开文”的题诗。“胡开文”是清代徽墨四大家之一,创立于清代乾隆年间,历经二百余年。“胡开文”不是人名,而是墨店的店名。



一、“胡开文”的由来



创始人胡天注(1742-1808)

“胡开文”的创始人胡天注(1742-1808),名在丰,字柱臣,从九品,驰赠奉直大夫。根据徽州旧时的民俗,“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以及绩溪《上川明经胡氏宗谱》和胡天注生前订立的《天注公分析阄书》的记载来推算。1754年胡开注十三岁时,去休宁“汪启茂墨室”当学徒。1756年胡天注十五岁时,娶汪启茂之女为妻。1760年胡天注十九岁时,在经过三年学徒,三年帮作后,去屯溪租开“彩章墨店”。大约就在胡天注于屯溪创业期间,岳父家的“汪启茂墨室”却出了问题,难以为继,最终只好将墨室顶给了姓叶的人家。1765年二十四岁的胡天注出资收购了已属叶姓所有的“汪启茂墨室”招牌和“汪启茂墨室”原有的墨印、墨作家伙。这时因为“汪启茂墨室”在竞争中已经失利,很难东山再起。胡天注决定另起店名,便将“汪启茂墨室”更名为“胡开文墨庄”,这是胡开文墨业的正式创立。黄山市博物馆收藏有一块“休城胡开文老店一百五十年纪念墨”,此墨的背面题“诗篇删定犹逾倍,易数推求竟得三”,一侧为“徽州老胡开文制”,另一侧为“民国四年制”。这里的“徽州老胡开文”,即“休城胡开文墨店”;这里的“民国四年”,即为1915年。由1915年上推一百五十年,就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由此推算胡开文墨业创始于1765年。1775年胡天注又承顶了初租的屯溪采章墨店,并将其更名为胡开文墨庄(屯溪店),只销售不生产,墨品由休宁墨店供应。



关于胡开文店名的由来,现在有三种传说:第一种说法是,胡天注在初租屯溪彩章墨店时,就准备以后自己开墨店,一次他去南京售墨,见贡院的明远楼上悬挂有一块“天开文运”的匾额,他认为开墨店用中间的“开文”二字很适合,就取“开文”二字为店号。第二种说法是,胡天注在初租屯溪彩章墨店时,准备以后自己开墨店,一交他去徽州府(今歙县),看见文庙上悬挂有“天开文运”的匾额,便取“开文”二字为店号。第三种说法是,胡天注在租开屯溪彩章墨店时,经常往返于休宁和屯溪之间,两地中间的居安村附近有一石亭,石亭的门楣上刻有“宏开文运”四字,便取其中“开文”二字为店号。



胡天注有八个儿子,前妻汪氏生长子恒德、次子余德、三子谅德、四子骖德、五子   德、六子懋德,继妻钟氏生七子颂德、八子硕德。1808年胡天注逝世,逝世前曾立有《天注公分析阄书》。这份阄书实际上没有执行,因不不久胡天注就因病逝世。同时,当时胡天注的八个儿子中长子、三子、四子、五子俱已逝世,其他几子都年幼而未能独立。所以,胡天注在病危之际,“遗命(胡余德)统持家政”。26年以后,胡余德已“须眉尽白”,各房继承家业的条件已经具备,加之这时家内的矛盾又比较突出,于是在1834年胡开文家族正式分家。“店业:休城墨店坐次房余德,屯溪墨店坐七房颂德,听其永远开张,派下不得争夺。屯店本不起作(做墨),所卖之墨向系休城店制成发下。兹后不论墨料贵贱,仍照旧价,不许增减;……屯店起桌自造,更换‘胡开运’招牌,不得用‘胡开文’字样”。胡天注的这一专嘱,保证了“胡开文”徽墨的质量,起到制约他人乱用“胡开文”字号、鱼目混珠的作用,但无形中也给胡开文家族发展胡开文墨业加了一道无形绳索,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争议”。对于“屯店起桌自造,更换‘胡开运’招牌,不得用‘胡开文’字样”的规定,胡天注的子孙从德字辈开始至贞字辈数代间,一直为其他各房能否用“胡开文”字号起桌做墨之事争执不休。其中,以六、七、八房争执最厉害,最后形成“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局面。因为“胡开文”的招牌是胡天注创立的,胡天注的子孙都有权利使用。首先是七房在屯溪起桌以“胡开文”款识做墨,后来六房和八房则在老家绩溪上庄村也以“胡开文”款识起桌做墨,并以走街串户的方式在周边城镇出售。1864年前后,由二房孙胡贞观(1825-1879),名桂森,字凫玎和胡贞乾(1831-1910),名钦顺,字健甫主持召开各系房会议,重新议定:胡天注派下子孙均可利用“徽州胡开文墨庄”字号起桌做墨,但须以“记”字区别,以示各负其责。此议为胡开文墨业走出徽州铺平了道路。




二、芜湖“胡开文沅记”



胡天注的六房懋德孙胡贞一(1829-1899),名元,字元阶,为胡开文墨业走出徽州第一人。1869年以前,胡贞一在家乡绩溪上庄以胡开文款识制墨,后来就制墨,背墨包,沿旌德、泾县、南陵到芜湖,再过江到附近地区推销徽墨,多次往返,因此对芜湖及其周边的情况有所了解。芜湖是徽商走向全国的跳板,水陆交通枢纽,管辖徽州的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尹署所在地,四方文人墨客、举子仕人常聚于此,聚集了油烟墨、礼品墨的各种消费人群。同治年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残酷地镇压下去。我国封建社会通过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又恢复了,芜湖成了文童考试之地。芜湖的荆山、龙门、中江、鸠江、天门等书院,是传授经史以备应试的学校,各地读书人都集中到芜湖,墨的需要量很大。加之当时战争结束不久,芜湖市面上徽墨供不应求。因此,胡贞一在同治八年(1869年)和同乡徽墨技工曹文斋、程连水和程平均兄弟一起集资在芜湖古城内的南正街开设了胡开文沅记墨店。光绪五年(1879年),由于股东之间意见不合,最后只好拆股。曹文斋另设曹文斋墨店,程氏兄弟回家乡去了。胡开文沅记墨店就由胡贞一独资经营,墨店也从南门大街迁到鱼市街。胡贞一不但在墨的制作技术、配料等方面精益求精,而且利用家乡绩溪上庄地区盛产优质绿茶的优势,动用资本经营茶叶,与墨业经营互为补充,提高经营利润。1890年,“胡开文沅记”已拥有雄厚的资本,先后在九江增设“胡开文亨记”、在南京增设“胡开文利记”,派自己外甥曹认仙担任经理;在武汉(汉口)增设“胡开文贞记”,派其侄儿胡祥善担任经理;在安庆增设“胡开文立记”,派其侄儿胡祥龙担任经理;在芜湖下长街陡门巷增设“胡开文源记”。当时的南京是两江总督府的所在地、武汉(武昌)是湖广总督府的所在地,安庆是安徽省会,驻有庞大的官僚机构,是徽墨的好市场。同时武汉三镇和九江的商业敏盛,又是四川万县桐油的转销地,在那里采购桐油等原料可以养活开支,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胡贞一用“沅(元)、亨、利、贞、立”作为自己创立的胡开文的店名,是因为在《周易》中“元、亨、利、贞”四字,“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功”。将“元、亨、利、贞”和“立”(存在、生存)看作一个整体,可以表示“天”生生不息的功能,这也足见胡贞一对其新开墨店的兴旺发达寄于了很大的祈望。



胡贞一独资经营胡开文沅记墨店后,职工人数增加了,分工也细了,各干各的工序,不再变动,前面是门市,后面是作坊。墨店一开始就以做高级墨为主,销售对象主要是一些封建官僚及其知识分子。当时的芜湖道台衙门就是胡开文沅记的大主顾之一,官场上把徽墨作为礼品互相赠送,一次交易就值几百两白银。胡开文沅记墨店在高级墨上追求高额利润,而在群众需要的普通墨上,则只取绳头微利,或索性不取利润,以薄利多销为原则争取顾客,以达到广为宣传的效果。到1890年,胡开文沅记墨店已拥有职工44名,墨店也由鱼市街迁至芜湖古城外的上长街井儿巷口(上长街87号)。胡开文沅记的蓬勃发展也引起休宁胡开文的羡慕,决定在芜湖开设门庄,进行竞争,并在店名上冠以“休城”两字,以表示老店。但是休城胡开文墨店在芜湖的业务一直没有什么发展,到抗战前夕盘给了绩溪同乡汪棣鉴。1937年冬,日寇侵占芜湖时该店被炸毁。战后,休城胡开文向胡开文沅记赊进一笔货,添些资本才恢复经营,并改为合股性质,胡开文沅记的店主也参加股份。自此,芜湖的休城胡开文改称胡开文友记。民国以后,各地新式学校增多,普通墨的需要量日渐扩大,胡开文沅记生产的高级墨与普通墨之比也由原来的八比二改为三比七,销路扩大到皖北,经常批发的户数达40多家,并远销到河南省的开封、郑州等城市,遍及皖、豫、苏三省。



后来,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墨的需要量增加,一些新开的墨店考虑到另立招牌难以与“胡开文”竞争,因此就想办法,找门路,租用胡开文的招牌开墨店。如芜湖老胡开文筱庄氏是曹筱庄独资开设的。曹筱庄曾任胡开文沅记的经理,1938年因担保某砻坊的债务关系而辞职,后租用胡开文的招牌在泾县开设墨店。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到芜湖。芜湖还有一家租用招牌的胡开文,叫胡开文洽记,是1947年开设的股东店,由老胡开文筱庄氏职员曹民能、胡开文友记职员曹端甫和股东李琢九合股开设的。解放以后的1956年,芜湖的四家胡开文墨店联合申请公私合营,成立了公私合营芜湖市胡开文墨厂,其中胡开文沅记占其定股的百分之七十五。胡开文沅记的胡天注六房七世孙胡恩森任公私合营芜湖市胡开文墨厂厂长,后调任市工商联主委。公私合营芜湖市胡开文墨厂后来先后改名为芜湖市油墨厂和芜湖长江油墨有限公司。




三、胡开文沅记与胡适



芜湖胡开文沅记墨店的店主和胡适同宗共祖,他们的祖籍都是徽州绩溪县上庄村。据绩溪《上川明经胡氏宗谱》记载,上庄胡氏本为李唐宗室,始祖是唐昭宗李晔的儿子,公元904年为何皇后所生。因避朱温之乱于幼婴时被“护以御衣宝物匿讳民间”。当时任宫廷近侍郎的徽州婺源人胡三,效忠唐王朝,不畏强暴,秘密将昭宗之子抱回来婺源考川隐居,冒胡姓。胡三为婴儿取名“昌翼”,字“宏远”,号“绎思”,意为日后立宏远志向,多寻绎思索,吉祥昌盛,飞黄腾达。到胡昌翼成年时,已是五代十国的南唐。胡昌翼考中了南唐的明经进士,故这一族胡氏被称为“明经胡”,又称“李改胡”。胡昌翼的长子胡延政曾担任绩溪县令,后迁至绩溪胡里定居,其子孙自胡里迁上庄。始迁上庄的始祖是:七二公,为“明经胡”的第二十世,以后自第二十一世起依次为千公、贵一公、福孙公、真佑公、选公、祖寿公、满宗公、普义公(以下胡适家族和胡开文家族开始分支)、胡适家族为道政公,胡开文家族为道福公。



芜湖胡开文沅记墨店和胡适的往来主要是在胡适离开家乡以后,此时芜湖胡开文沅记墨店的店主是胡文妍(洪昭,1887-1956),和胡适(洪骍,1891-1962)同辈。据1998年出版的《绩溪县志》记载:“胡文妍,字鑑臣,上庄人。出生于胡开文墨业世家,早年入私塾,毕业于南京实业学堂。在实业学堂求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江西矿务学堂教习。辛亥革命时被柏文蔚在芜湖邀作幕僚。民国元年,率部从驻屯溪,任徽州、宁国府联络员,联络光复两府属县事宜,物色提名各县知事。2年秋,被新任的安徽督军祁职环撤职。”后返回芜湖继承祖业,来往于芜湖胡开文沅记墨店和南京胡开文利记墨店之间。



胡适离开家乡以后,给在家乡的母亲汇款都是通过芜湖胡开文沅记墨店转汇。仅在《胡适家书》中就有1918年3月27日“又收到芜湖胡开文来信说,所寄洋六十元已托人带回家了”,5月11日“今日托芜湖胡开文寄上现洋三十元,暂时应用,随时筹寄”,6月26日“今日由开文汇上六十元,到日望写信告知”三次给母亲的信中,都谈起托芜湖胡开文沅记墨店汇家款之事。1918年9月1日“今日由芜湖汇上三十元,暂应家中急用”,9月10日“昨日收到芜湖开文来信,知所寄的三十元已收到,不知此款已到家吗?”,又两次提到通过芜湖胡开文沅记墨店汇家款之事。



胡适离开家乡以后,曾四次回乡。1907年胡适因病回绩溪乡居,与母亲欢聚二个多月;1917年7月胡适通过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离美返国后,经沪坐轮到芜湖转抵绩溪家中;8月24日到旌德县的江村探望未婚妻江冬秀,未见面;9月10日到北京,任北京大学教授。同年12月胡适又回绩溪在上庄与江冬秀以新式文明仪式结婚。1918年11月胡适母亲冯氏病逝,胡适与江冬秀回乡奔丧。胡适回家乡绩溪上庄,芜湖是必经之路,胡适回乡路过芜湖时,都投宿芜湖胡开文沅记墨店。据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胡适研究丛谈》中的《胡适二、三事》一文的作者汪菊农回忆,他在芜湖胡开文沅记墨店曾见到过投宿在该店的胡适。



1937年1月23日胡适还在日记中记载了芜湖胡开文沅记墨店店主胡文妍到北京拜会胡适的情况:“族兄鑑臣(胡文妍)来谈家乡的匪患,我对他说,买枪练勇都不易做到。不如多装电话,多买脚踏车,从交通上入手。”1947年胡文妍六十大寿,胡适题送条幅:“这样的神仙世界,多活几年好。”此条幅一直悬挂在芜湖胡开文沅记墨店的胡文妍卧室内。建国初期,全国开展对胡适思想批判的运动,条幅被烧毁。1948年胡适去南京参加国民党政府的“国大”会议,胡文研在芜湖胡开文沅记在南京的分店胡开文利记设宴招待胡适,由胡文研的儿媳妇掌勺,烧的是胡适爱吃的绩溪岭北的家乡菜“一品锅”,陪同胡适赴宴的还有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教育部长朱家骅和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



胡适与胡开文关系密切,以至于胡适研究专家唐德刚教授认为胡适家族曾经经营过胡开文,并且在其著的《胡适杂忆》中说:“整个的来说,胡适之对西洋文明的吸收和对自己文化传统的继承,只可说是三七开,他的思想言行,立身处外,和他底胡开文老店(胡适家族未曾经营过胡开文)在进出口交易上所贩卖的货色,也大致是三分洋货,七分传统。”



四、胡开文沅记和汪静之



汪静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也是“五四”时期全国著名的诗人之一。汪静之原名汪立安,后因学胡适的适之而改名静之。汪静之出生于1902年,籍贯是徽州绩溪上庄镇的余村。余村与上庄仅咫尺之隔,现在两村的房屋已经连成一片。汪静之1920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由于深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1921年下半年,与潘漠华发起成立了有柔石、魏金枝、冯雪峰等参加的,由叶圣陶、朱自清为顾问的“晨光文学社”。1922年3月,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等组织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团——“湖畔诗社”。



汪静之和芜湖胡开文沅记的店主胡文妍是同乡。他的祖父汪维吉在家种田兼开小店,其父亲汪以法继承祖业,以种田为主,同时还在上庄村开了一爿小杂货店。汪家的杂货店与芜湖胡开文沅记店主胡文妍家相距不远,两家经常往来,其母亲还与胡文妍的姐姐结为异姓姊妹。汪静之从小就在胡开文家族办的私塾读书,经常到胡文妍家玩耍,与胡文妍的长子胡恩涛成了好朋友。1984年《新文学史料》杂志向汪静之约稿回忆录,他写信给胡文妍的次子胡恩森(原芜湖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委:“仲涛(胡恩森)弟:《新文学史料》要我写回忆录,回忆童年,要提到我母亲和你的姑母。我只记得你姑母的名字一个‘姣’字,上面一个字忘了,所以要春和到上庄去打听一下。他就写信问你了。你女儿在浙大工作,望写信要她有空来我处谈谈。”从信中不难看出,胡开文家族在汪静之的童年记忆中是非常深刻的。



汪静之在1926年,曾在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二农”)任国文教员,当时就住在胡开文沅记。这一年的10月国民革命军攻下武汉,汪静之离开芜湖,由郭沫若介绍到武昌总政治部宣传科任编纂。1934年汪静之到上海浦东中学教国文,这时胡恩涛已从武昌美术学科学校毕业,正在家乡上庄毓英小学当教师,汪静之就介绍胡恩涛到上海浦东中学担任美术教员。1937年的下半年,汪静之和胡恩涛先后回到家乡绩溪。据汪静之写的《关于胡恩涛牺牲前两年的经历》说:“1938年4月和我表弟胡恩涛到武汉,我准备到总政治部第三厅工作,并替恩涛介绍工作。结果第三厅名额已满,只好另谋生路。这时他看见‘战时干部训练团’的招生广告,就去报考,录取了,他就进了‘占干团’(在该团所属‘忠诚剧团’任美术组长)……1940年夏我听说‘忠诚剧团’全是共产党员,都关了起来了。我马上想到恩涛,赶快去见军分校韩主任,请他把我的表弟胡恩涛保出来。他说‘忠诚剧团’全是共产党员,我不能保。我再三请求,他说:‘共产党员谁都不能保,我怎么保得出来。’……不久,听说‘忠诚剧团’全部枪毙了。我就写信告诉我的三舅鑑臣(胡文妍,恩涛的父亲前为原资料注)先生。”关于胡恩涛牺牲的情况,四川《綦江县党史研究资料》有如下记载:“1939年秋,国民党‘战干团’(全称是: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前为原资料注)从武昌迁到綦江,因该团所属‘忠诚剧团’上演话剧《李秀成之死》,被特务密报为隐射蒋介石,宣传共产主义。该团教育长桂永清(大特务前为原资料注)报经团长蒋介石、副团长陈诚批准,从剧团开始,继而在全团五千多学员中,大肆清查共产党人。到1940年,先后分别在綦江、桥河、湾滩子、桐梓兴隆场、江津广兴、五岔一带驻地,活埋屠杀了学员二百七十多人,其中有共产党员胡恩涛(又名胡迪之,忠诚剧团美术组长前为原资料注)等。另酷刑致残四十余人,关押在三角集中营摧残折磨的八十多人,受特务监视的三百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惨绝人寰的大血案。”



汪静之离开家乡以后,只在1937年回家乡一次。自1938年4月离开家乡绩溪以后,就一直没有再回过家乡了。建国以后,清静之曾经托人转交一封信,自己也亲自寄过一封信给胡文妍的次子胡恩森,但因地址不详而未联系上,直到1987年才收到汪静之的一封信:“仲涛(胡恩森)弟:84年你来信的地址‘皖芜沿河路’的‘沿河’二字挤得太紧,我看成‘芜湖路’,结果退回了,无法寄给你。今年才遇见你的女儿美丽,后来又得到你来信,我很高兴!但因太忙,常想着要写信给你俩,都因事忙拖延至今。我忙得是湖畔诗社,准备办函授诗学院,还要整理修改抗战前出版的二十本书,来日无多,恐怕完不成。84年我迁居后就成了隐士(附《隐剧启事》前为原资料注)。……注意营养和体育,可以却病延年。愚兄静之。通信处:杭州浙大路曙光新村11幢29号301室汪立安(勿写‘静之’前为原资料注)”。



1992年胡恩森到杭州女儿处,曾多次到汪静之家拜访,汪静之也多次回访。汪静之多次谈到他此生还想实现三个心愿:一是去老家绩溪看看,家乡的变化一定很大,并且相约两人同去;二是写一本《汪静之传》,整理一部《汪静之诗集》;三是办一个全国性的诗歌函授学习班和私立文学院,培养文学新人。但是,后来由于病魔的无情袭击,使他并发了急性肾功能衰竭,不久便离开人间。据说,汪静之临终前仍然念念不忘他的家乡。2003年国家节期间,胡恩森在儿孙的陪同下回到家乡绩溪上庄,还特别去了余村,瞻仰了汪静之故居的遗址和汪家在上庄开的杂货店遗址,替汪静之还了回乡的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2: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9 12:26 编辑

长街“芜湖巨店”与阮弼

     明代,我国有五大手工业区,因各具特色而名闻天下,这就是松江棉纺织业,芜湖浆染业,苏杭丝织业,铅山造纸业和景德镇制瓷业。
     芜湖民间自古就有自染布匹的悠久历史,到了明代,阮弼将这一产业进行整顿并实现了规模化的生产,不久,芜湖浆染业逐渐成为全国的浆染中心,阮弼也成了著名的人物。
     阮弼,号长公,徽州岩寺人。家道殷实。明代嘉靖年间,变卖全部家产,来到芜湖,经营浆染业,店号“芜湖巨店”。说到浆染业,当时可分为彩纸染色和棉布浆染两部分。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有许多节庆假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及寒食、七夕、冬至等等。每逢这些节日,家家都会买纸张灯结彩,或婚丧嫁娶都要用纸来铺设装点,所以用彩纸的数量很大。汪道昆《太函集》记载:“巨商阮弼经营的浆染业所染‵赫蹄‵之精,盛传海内外。”所谓“赫蹄”就是一种彩色纸,因其色泽鲜艳而远销海内外。
     阮弼经营色纸有了资本积累后,便开始经营染布业。明代棉布生产出于手工,质量高低好坏,决定于纺织和浆染两大关键;而浆染的好坏又决定于“碾石”质量的优劣。芜湖大小荆山产碾石最佳。上等碾石每块价高达十余金,可抵一个小康人家的全部财产。阮弼凭藉资金雄厚,屯积了大量的最佳碾石,因此他家所染布帛、丝绸,质量高,颜色鲜。时间不长就蜚声驰名大江南北。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原先一些小染坊,渐次被他兼并,形成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
     由于“芜湖巨店”具有先进的浆染技术和染料生产技术,各地将布帛纷纷运往芜湖加工,这样又无形带动染料的快速生产,一些较为特殊的染色如“铜绿”、“银朱”等颜料生产迅速扩大。使得“五方争购者益集其所,转毂遍于吴、越、荆、梁、燕、豫、齐、鲁之间,则又分局而贾要津。”其时,阮弼开发的染料行销全国各地,可见其技术水平已经无与伦比。
     芜湖浆染业在阮弼精心经营下,一直旺盛不衰。他去世后,子孙承继祖业,在原基础上改进工艺,使浆染业有更大发展,享誉三百多年。但因外国资本的经济侵略,使芜湖浆染业渐趋式微。《芜湖县志》载:其后,碾石为“靛”(颜料)取代,且价格昂贵,每桶价值近30元,芜湖浆染业,“以货底太贵之故,遂为减色矣”。
     阮弼原先经营的芜湖浆染业的兴衰,正是中国传统手工业由兴盛走向衰亡的缩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2: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晨 于 2013-6-19 12:39 编辑

明代芜湖城垣修筑按照原先设计,要砌筑4座双层楼城门和3座便门。其中楼城门东为宣春门、西弼赋门、南长虹门、北来凤门。3座便门,其中朝南的有上水门和下水门,东南角的为迎秀门。另外还要在东门筑一用来屏蔽宣春门的月城,“东跨能仁寺”。其经费较多,约需黄金两百两。商量来商量去,最后约定,公家从府库内拿出一半钱,其余的由芜湖士农工商凑齐。于是,时任兵部左侍郎(国防部副部长)的汪道昆找到了芜湖的徽商阮弼。

汪道昆(1525—1593),字伯玉,号太函、南溟,安徽歙县人,与阮弼是小同乡,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历任兵部左侍郎等职,曾在沿海参加抗倭战争。他同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戏剧作家和诗人,所著杂剧今存有4种即《高唐梦》、《五湖游》、《远山戏》、《洛水悲》,另有诗文集《太函集》。他的这位在芜湖经营浆染业的同乡阮弼,原是徽州府拥有千亩地产的地主,在朋友劝说和指点下于嘉靖末年到芜湖投资浆染业,由于资本雄厚、经营有方,又拥有颇多“佳石”,不久就兼并了众多小作坊,在江城开设起“芜湖巨店”,并使芜湖迅速跃入全国五大手工业中心区域的行列,享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美誉。汪道昆曾在他的《太函集》中描述了阮弼的浆染业的盛貌:“五方购者益集其所,转毂遍于吴、越、荆、梁、豫、齐、鲁之间。”阮弼于是成为“腰缠万贯”的芜湖首富。不仅如此,他还有强烈的爱国爱乡心。公元1554年倭寇侵扰芜湖时,官军“皆奔窜”。阮弼带领民团拼死抵抗,迫使倭寇弃芜而去,转向南陵。在汪道昆向他陈述芜湖楼城门修筑经费困难之时,阮弼一口应诺,西门的城楼由他独资兴筑。官府也做得漂亮,将西门以人名冠称,叫弼赋门。清初画家萧尺木《太平山水图》中有3幅展现芜湖城垣,其中弼赋门城楼特别醒目。此画现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它向世人表明:古往今来,商人也爱国,商人也爱乡,商人也能办成大事。




及至清末,芜湖当局为了加强控制,划长街为上长街、中长街和下长街。并将西门城墙(弼赋门)拆除,使长街与往东的鱼市街、薪市街连接,为十里长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4: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顾顺兴酱园

长街还有顾顺兴酱园老店。清光绪十年 1884 年, 顾顺兴恩记酱园在芜湖开张。顾顺兴酱园是顾家祖传的百年老店原在城里南正街,后迁至长街头顶鱼市街。这家的酱油、酱菜等产品,素负盛名,人称“老顾家”,很多用户指名要“老顾家”酱油。



在芜湖古城南正街和儒林街的胳肢窝里有一家百年酱菜厂,是顾姓的祖业,经历了公私合营、收归集体、承包等历史变迁。
如今顾家酱坊门庭冷落,芜湖古城的上马,顾氏后人是不是可以让游客闻闻百年顾家酱的香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芜湖具有实力的漕酱坊;顾顺兴、王怡泰、鼎康、宏大长、慎泰隆、许永福、裕大祥、永生、刘义大等字号,大多数都集中在这“十里长街”的闹市区,牢牢地占领着这片商业阵地。这些酱坊门面气派壮观,金字招牌耸立,与五洋百货、绸缎钱庄各业相媲美,毫不逊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5-1-1 16:59 , Processed in 0.09147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