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在各地创业、打工的蒋塘后生总会按时回家,和家中的老人、兄弟在铿锵的鼓点中跳起“马灯”;然后是正月里“出马”于大村小庄。每逢溧阳举行重大节庆活动的时候,“蒋塘竹马灯”也会马不停蹄。
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92岁虞友武时常亲自挂帅,身披战袍、手执令旗,锣鼓声随着长者语调变换着节奏,一匹匹“马”按他指令请将出来,跳出各种阵法,彰显溧阳社渚先民创造的独特民俗文化的魅力。
老祖宗的宝贝,不能在我们手里丢失
2011年6月10日,这一天是蒋塘竹马灯恢弘历史长卷中重要的节点,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社渚蒋塘竹马灯名列其中,成为了溧阳市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曾担任蒋塘生产队队长20多年的虞友武告诉记者:“竹马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时隔40多年能在我们手上恢复,又能受到国家的保护,真不容易啊,我们也算对得起上辈、对得起下辈了。”
传说蒋塘竹马灯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该村贫民虞顺揭竿为旗,组成了数百民众的反朝廷义军,后遭遇官兵围剿。虞顺被捕后充军到中俄边境,白天讨饭,夜宿破庙。有一天,虞顺看到当地人用纸糊的马跑跳腾跃,说是祭祀满门英烈抗辽杨家将,于是他默默祝祷:真神马,救救我,到江南,定以神马祭杨家。半夜,果然有一匹马走进破庙对虞顺说,你骑我背上,紧闭双眼。虞顺上马后,只觉耳边呼呼生风,不知过了几个时辰,听见有鸡啼鸣,虞顺不觉张开双眼,顿时就落在一块村基上。天亮了,虞顺看看四周,原来是社渚田角村的静堂庵,于是他向西熟门熟路来到了蒋塘,焚香化纸,削竹扎马,筑庙祭拜,跳将起来。
在蒋塘地区,虞姓是大姓,解放前,几千名虞氏族人维护着蒋塘竹马灯的家传,然而“出马”十分讲究,必须时逢闰年闰月,因此,虞友武到21岁时才第一次参与跳马,“共10匹马,每匹马有100多人轮着跳,浩浩荡荡1000多人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在溧阳、郎溪、高淳等地表演,可谓旧时一大盛事”。解放后,蒋塘竹马灯停止了活动。
1988年,乡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前往蒋塘调查竹马灯历史时,村民们的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活泛了。时年68岁的虞友武和其他老一辈群众纷纷建议恢复马灯,殷桥乡的文化站长刘长柏随即向县文化局主要领导请示,得到默许。一时间,村里的老人重拾记忆,马匹、乐经、服饰、流程……一点一滴地聚集起马灯的一切信息。乡亲们还把家中娶媳妇、盖新房的钱凑到了一起,你1角我1元集资到了1万多元,到邻近的安徽定埠请老艺人雕刻了傀儡面具,又请来当地老篾匠扎制竹马。正当竹马灯紧锣密鼓恢复筹备、即将撩开尘封的面纱时,厄运降临:因涉嫌搞封建迷信活动,10匹半成品马具被拖到乡政府付之一炬;刘长柏被停职、停薪近两个月,险遭辞退;3名群众被拘留(其中一人逃避)。虞友武庆幸地躲过被拘留。
面对巨大的打击,虞友武不但没有气馁、败阵,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恢复马灯的信念:马灯作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表达人们善良的愿望,同时也给文娱生活枯燥乏味的乡村,带来了欢乐的喜悦。老祖宗留下的这个宝贝不能在我们手中断了线。
此时,恰逢新的县委书记上任,虞友武和当地群众就找到了这位开明的新书记,认真听完群众的陈述后,书记当即指示有关乡镇、部门领导要重视、保护这一民间传统文艺。
蒋塘竹马灯起死回生,村民们更是用心恢复它的每一个细节,他们请来能工巧匠,重又用竹篾编了10匹竹马,马身披上红、黄、黑、白等各色彩衣,组成竹马队。竹马编得活灵活现,马头会动,马身会舞,马尾能摆。10匹马是神马,配有神将,伴有被称为神子的马童,还有护卫者、执事人、旗鼓铳手等。10位神将身披战袍,头戴木雕傩面具,其余人等身着黄衣黄裳,有方形旗、三角旗、会旗等,有锣鼓招军等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它的表演,分上下两场。上半场表现杨家将率众抗击敌军,“令”旗指挥10匹神马,分别是“包围敌军”“力杀四门”“攻破敌城”“全歼敌军”;下半场表演军民共庆胜利,祝福万民安居乐业。
马灯就像一股绳,把大家拧在了一起
蒋塘10匹“神马”分别落脚于河心章家边、社渚棠下、殷桥蒋塘等处,每当“出马”祭祀之日,10匹“神马”相约聚集。为方便各方协作开展活动,1992年蒋塘竹马灯协会成立,由殷桥乡宣传委员任首任会长。两年后,由任求生担任了协会会长,任求生曾在南京炼油厂工作,有着较强的活动组织能力。在村民集资搭建的办公场所,协会成立了蒋塘竹马灯历史文化陈列室,供奉了祠山大帝塑泥像和竹马灯先祖虞顺的画像,选演职员、置道具、排阵型、编曲谱等工作也逐步走上了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竹马灯不仅为苏浙皖边区群众带去欢乐、吉祥,社渚的傩文化节,溧阳的茶叶节、旅游节、全运会,常州的民俗风情艺术节、国际卡通节、世博会民族日等重大庆典活动,也都少不了竹马灯倾情助兴演艺。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的荧屏上也频频出现蒋塘竹马灯的雄姿。
逢年过节,几个村的村民都穿着鲜艳服饰,或背起竹马、或抗起旗帜、或操起乐器、或挥起马鞭,穿梭于乡村、企业,无论严寒酷暑,风雨无阻。每匹马都有一名马头,8人以上的神将。七马马头虞寿福说:马灯就像一股绳,把大家都拧在了一起,村民更加团结,感情更加融洽、和气,村风民风更加好了,大家闲暇空余跳跳马,小毛小病的少了,身体强壮的多了,赌博、酗酒的没了,勤劳致富的多了,吵嘴打架的没了,进步要好的多了。
十马神将虞和新感叹:跳了20年的马了,四五十斤的竹马背在身上,还要戴着木质的面具,作出各种动作、造型,有时一跳就是一天,要说不累是假的,但是,每次我都认认真真、诚心诚意对待,尽可能做到完美,对得起观众、对得起马。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一背起马,我就浑身上劲,一切不愉快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任求生说,除了表演者,蒋塘竹马灯只要开展活动在当地就是一场全民总动员。姚巷村从事货运出租的张海春,无论业务有多繁忙,只要马灯协会一个电话,立即会推掉客户甚至赔偿客户的损失,确保竹马灯活动的运输工作。每次,需要一辆超长大卡车运送“高头大马”、4辆面包车运送表演者,运费只是协会象征性出一点汽油钱,他笑着说:“没办法,我们这里的人都为此奉献力量的,更何况我的爷爷也是蒋塘竹马灯的传承者,他关照了,必须全力支持。”
独树一帜的文化,关乎崇拜更交织着梦想
既尊重“老法”,也增添“新法”,这些年,蒋塘竹马无论是马的行头、面具的材质,还是阵法的编排等,都有进一步发展。比如神将佩戴的面具,解放前是在泥坯上上油上色,恢复初期使用了木坯,为了再度减轻其重量,村民们与安徽定埠的工匠一同研制,把上浆的纱布压成膜,再用桐油浸泡,一下子把重量减轻了大半;神马的“皮毛”则用珊瑚绒替代粗布,既减轻分量也增强了质感;早前用的铳,也由氢液化气替代;每次“出马”都要跳好几十场,夜幕降临时,为神马按上的电珠眼就会发出光芒……马灯协会副会长高连生说:“群众看了都说好,我们也觉得艺术水平有了些提高。”
然而,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也并不容易,人员和资金是蒋塘竹马灯协会目前面临的两大难题。会长任求生说,跳竹马灯必须要有充足的体力和较强的身体素质,以前一匹马100多人轮着跳,现在不足十分之一,蒋塘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在外省市打工,每次收到通知,有部分会返乡参加表演,但总体上历次人员在减少;腊月跳马培训班的学员也在减少。在校读书的孩子们课业负担都很重,牵马的小马童也不好找。
虞友武的长子、司令指挥员虞小华也说:谁都不是专职的,跳马灯没有报酬,不能养家糊口,有时不分酷暑严冬一出门就是十天半个月,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吃得了这苦。作为传承人希望有一个较好的保障和发展,吸引更多中青年人来传承传统文化艺术。
保障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据了解,目前蒋塘竹马灯协会开展活动的经费全部是村民自发的捐款,以及前往的异乡客的馈赠。申报国家级非遗成功至今,协会也没能收到政府的扶持资金。现在协会因开展活动和置办道具,还欠外债10多万元。
有关人士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基础,也是地域文化形成特色品牌的文化底蕴。如何更好地传承这类非遗项目,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大课题。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