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1-25 22: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民俗文化丛书》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民俗对于经济、文化、社会的重要性,以传统的文艺、古城、民居、中国结、唐装等中国民俗遗产、民间文艺为内涵的文化,越来越为国人和世界人民所重视。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多种因素,尚有一些领导和群众对民俗的价值缺乏科学的认识,在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具有中国特色、民族个性的民俗文物、民俗习尚,受到了冲击和破坏。若不抢救、保护,即将与时消沉。中国优秀民俗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层,已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文化的发展要关注“扶持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突出地方特色,赋予现代意味,创新民俗文化类型,发挥其进步、健康和充满活力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课题。
在绵延近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常州人创造出了具有丰富内涵、独特创造和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常州文化既是江南文化的一部分,同时由于其自然地理环境及本身所特有的精神血脉,有着属于自身的鲜明特色。常州文化在众多领域数峰并峙、文化命脉千年不衰的现象,已成为研究江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环节,常州民俗文化也是其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常州在中国民俗研究史上也有着相当的地位,一大批常州籍学者在中国民俗研究方面曾经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是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许多著作都有民俗史方面的论述。此后,人类学、民俗学界不断有凌纯声、芮逸夫、庄孔韶等著名常州籍学者涌现。同时,伍受真、杨锡类等学者对常州本地民俗的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常州相继收集、出版了一系列的民间文学资料,同时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民俗研究工作者。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含量及其作用日益凸现,常州人的文化创新意识愈加强烈,文化研究包括民俗文化的力度也逐步加大。处在新时代的我们不仅应该欢迎新的更加文明的民俗事象的诞生,而且应该关注民俗学的发展和深化,用一种新的民俗理论基础来指导民俗事象的变异,移风易俗,开拓民俗的新时代。常州市民俗研究会的成立,其目的便是为了推动常州民俗研究,增强常州文化竞争力,推动常州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作为民俗研究工作者,通过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和宣传,促进文化自身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首先,我们努力团结有志于调查、研究民俗文化的专家、学者,从研究社会最基层的民俗生活史着手,着力于调查并研究常州的民俗文化的源起、演变和发展。进而认识中国文明史,进而认识到作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地方文明史。其次,我们研究民俗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常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民俗研究会以社会的需要,文化的传承为宗旨,努力激发民俗文化研究的活力,研究常州民俗文化在传承中如何实现现代价值,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移风易俗,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和谐。最后,我们将在总结本地前辈和当今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纳民俗研究人才,通过调查研究,推出一批民俗研究新成果,以弘扬民俗文化的优良传统,促进常州文化建设。这套《常州民俗文化丛书》便是我们研究工作的初步成果。这套丛书不但关注民俗文献的收集整理,传统时代的社会生活研究,还以国家民族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对常州民俗研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果这套丛书能让读者感知常州民俗的历史变迁和丰富多彩,让读者有所启示,我们则心满意足矣。当然,理想和现实始终存在差距,我们深知由于时间仓促,学力有限,差错势所难免,欢迎各方面人士批评指正。
《常州民俗文化丛书》的出版得到常州市华音公益文化基金会(筹)民俗文化研究基金主席,加拿大常州籍人士Alan·戚先生的鼎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民俗学是历史之学,也是现实之学。民俗事象的广泛存在为这门学科的崛起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而民俗学的快速发展和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则为民俗研究走向成熟铺垫了道路。可以说,社会的发展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对文化的渴求,只要我们投身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热潮之中,我们一定会有做不完的文章。希望有志于此者积极参与,使丛书内容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