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子城,就是今天的大公园,皇废基一带. 举凡中国古代的大城市,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几乎都有外城套内城的格局。苏州,这座千年古城,因为建城伊始便定位于诸侯国的首都,及至后来又一直是江南首邑,因而苏州城的格局自然也是这种规制。“吴子城”就是苏州的内城。
苏州外城的规模和形状现代人是比较清楚的,因为它的城墙消失了才几十年,目今尚有部分残段保存,且有一定数量的图片资料,足以对其研究和了解,相对来说并不困难,但内城已消失了数百年,且无任何遗迹可寻,因而它的逐渐被人淡忘似也合乎情理。不过,倘若真想一睹其风采,有心的人们还是可以在《平江图》上找到些参考的。
“吴子城”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514年,与苏州城同龄,也是伍子胥所筑。《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筑小城,周十里。陆门三,不开东面者,欲绝越明也。”这座小城初为吴国王宫所在地,秦汉之后一直为郡守府,是整个江东地区的行政中心。项羽刺杀会稽郡守殷通应该就是发生在这里的。唐代时这里成了太守府,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等大诗人在任苏州刺史时都曾生活办公在其间。入宋之后,“吴子城”为平江府署。从现存的宋刻《平江图》碑上可以看到:当时的“吴子城”呈长方形,四周环以不高的城墙,在南、西、北方向开有三扇城门,唯独东面没有,这正符合《吴越春秋》所说“欲以绝越明也”。
小城内除有官衙、府库外,还有教场和花园,最为醒目的是北门上的齐云楼。史载,南宋高宗皇帝赵构在建都临安(杭州)之前曾驻跸苏州,这就有可能此地亦曾做过他的临时皇宫所在地。但“吴子城”的最后一次辉煌,应是在元朝末年群雄纷起之时。那时张士诚割据称王,即以此地为王宫,大兴土木,巍峨壮观远胜于前朝。可惜好景不长,张吴王最终败给了朱元璋。城破之日,他将爱姬美妾驱赶到齐云楼,放火焚烧,火势蔓延,转眼之间,连座偌大的皇宫也烧得精光,于是这座出尽风头的千年城中城,终于灰飞烟灭,只给后人留
下一个皇废基的地名。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