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5-11 00: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大剧院,被玩坏了的大师作品?
广州天河CBD,这里世界500强企业林立密集,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就在这个广州新中轴线上黄金地段,有一座外形奇特,复杂多变,宛如两块被珠江水冲刷过的灵石,且充满奇思妙想的建筑——广州大剧院。
这座大剧院投资13.8亿元人民币,历时5年完成。建筑方案由首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其解构主义笔调下勾勒出的流动曲线,赋予了广州大剧院无限灵动,“圆润双砾”的外形,充满了后现代主义气息。
全球顶级声学大师,声学界最高奖“赛宾奖”得主哈罗德•马歇尔(Harold Marshall)博士,为广州大剧院设计的“双手环抱”看台式,延续了扎哈•哈迪德完全不对称的流线型设计的视觉美感,更以其精妙的结构,使广州大剧院的内部声学效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两位国际顶尖大师的联袂创造,让广州大剧院这两块静卧珠江北岸的石头,熠熠生辉,璀璨夺目,自然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
2010年,英国卫报撰文称赞广州大剧院是“继悉尼歌剧院后的又一个奇迹”;2014年,广州大剧院分别被“今日美国”和英国“每日电讯报”评为“世界十大歌剧院”、“世界最壮观剧院”;2016年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为“全球最美音乐厅”。
这座“高大上”剧院除了收到的好评如潮外,在落成不久也受到了很多质疑。英国《每日电讯报》新闻就曾用了非常耸动的标题《广州大剧院正在崩溃》,文章指出“广州大剧院在对公众开放仅一年后,墙壁和天花板就出现巨大裂缝、玻璃幕墙脱落、雨水也不停地渗入建筑内部”。虽报道被指引用了相关不实内容与图片,纯属老调重弹。
但其外幕墙及细节上确实也存在很多瑕疵与问题,项目建成不到5个月,国内一些电视台记者也曾走访大剧院,发现还有外墙的石材与玻璃板不能完全贴合等现象,细节上更是经不起推敲。三角板材的错位拼贴,安装板缝的大小不一,弧形边框的野蛮剪接,大跌眼镜的狭条补丁……这不像是一个经典建筑该有的面貌。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高规格的建筑细节沦落到如此地步?如果把这个“锅”甩给建筑师,估计现在上帝也不会答应。
有记者采访时曾问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由于大剧院造型独特,施工单位认为‘设计太复杂’,导致施工比较困难,因而出现纰漏。身为设计者,你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
扎哈•哈迪德:“我觉得施工是工程师的工作,他们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如果他们不能完成,那么他们应该找人帮忙。工程师应该去协助设计师完成,而不是由设计师来协助工程师。”
承建方说出现种种质量问题是因“设计太复杂,施工太复杂”。有专家质疑承建方说法,既然你中标了,就肯定提出过技术标书,能提出技术标书,说明自己已经想好了实现设计方案的各种技术手段,为什么在出了问题之后才来埋怨设计太复杂呢?这肯定是没道理的!
广州大剧院建筑结构采用的是“铸钢结构”,外立面为三向斜交折板式网壳,由5000多块玻璃和75000多块石材组成,每块石材和玻璃构建形状无一相同,从任何一个角度观看,剧院的外观都不存在一个对称点。大剧院外立面叫做“钢结构挂石材”,依照当年的幕墙施工水平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有关专家指出,这个当时在类似建筑里还不算最难的,广州环市路上有一栋建筑,它的外挂石材是完全飘出钢结构的,下面根本没有支撑力,全靠侧面和顶部的拉力都可以做好,那大剧院的幕墙有什么理由做不到?
对于大剧院最终呈现的效果,材料的选择可能也要背上半个“锅”。立面不规则的弧形转折和异形体块,采用石材生硬拼凑,这原本就是一场噩梦的开始。同样是扎哈•哈迪德同期设计的阿塞拜疆阿利耶夫文化中心,采用了更易于加工成异形的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和玻璃钢,其建筑细节则显得更为精致与完美。
世界著名建筑杂志《DETAIL》主编克里斯汀•史蒂西(ChristianSchittich) 曾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特别谈到了广州歌剧院,其杂志专注于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和施工。克里斯蒂安•史蒂西有些遗憾地说:“我在扎哈•哈迪德伦敦的事务所里看到这个歌剧院的模型,感觉真是棒极了,我决心一定要到中国去看一看。但是我去了广州之后,觉得建成的建筑和模型相差很远。”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的现实,除了建筑师的创意设计外,还涉及到承建方、业主、监理、材料商等多个复杂环节。如何让设计图纸落地为现实中的建筑,并非是件一蹴而就的容易事情,甚至有些时候还需要碰些“运气”。现在国内在大力推广实践EPC总承包模式,希望藉此能把控好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真正建造出更多的经典建筑。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