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闲来在微博侃侃而谈几句转过来的。龙岗在2001年前属于肥东,自1992年龙岗确定为工业开发区,如今将近30个年头,市区人龙岗认知龙岗恐怕就是长江批发市场和老罗猪头汤,更多的可能是不好的映象,发展一直差强人意。
一、龙岗失去的(2000年前为过境公路上的城郊小镇)。
1、历史综合因素被动发展。领导能力、历史问题加上三不管的区位。开发区成立之初,佳通公司已在龙岗开始建厂(现在的琥珀名城和园小区附近),但因投资环境等种种原因与龙岗失之交臂让人痛心,这也可能是第一枪的哑炮注定了龙岗与大制造业无关。
2、产业结构暧昧。龙岗确定为工业区时有过明晰的产业定位,而直到如今也难以找到耳熟能详的规上企业,现在工业基本以一类和二类工业用地为主,业态为包装、食品等。物流仓储用地除了长批和曹冲的苟延残喘也未见有何发展。
3、特殊区位。近郊的位置促成的丰富杂乱的社会结构。肥东人进城的门户,瑶海区老旧厂房工业职工的外迁安置的备选地和原住民的故乡地,长批做生意的、拾破烂的、高知和失地农民都在此有交集,社区结构和收入结构异常精彩,造就了高密度的城中村与形形色色的故事发生。
4、生态环境。以水系为例,对于水系极不发达的合肥市区来说,大自然恩赐了二十埠河与小板桥河流经龙岗,开发与保护的意识欠缺。河道拥挤(甚至侵占河道至今拆不了),更无景观绿带美化,两条河很长一段时间成了巢湖上游的臭水沟。
应该来说,2000年前在这之前的发展无异于现在的普通城镇发展,无鲜明产业为增长极,主要依靠的是省道331(即合店路,今天的长江东路)交通形成的带行小乡镇风貌,过境公路上的城郊小镇。
二、龙岗得到的(since2000逐步发展的偏远居住区)。
1、房地产业的发展。1999年先后,以玉兰苑为鼻祖的房地产开发启动,当初的价格是900元每平方左右,标志着地产时代的到来,静安新城、静安瑞泰家园、云河湾等等。也成就了静安集团和文一集团等。
2、开发区的职能转变。根据上述,大肆发展的居住区其比重已经将龙岗的主要职能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区貌似与龙岗不匹配,所以2001年更名为“合肥龙岗综合经济开发区”。
3、土地财政助力快速发展。在近十年的房地产火爆行情下,瑶海区也加大了龙岗地块的出让,2006年以合肥城建琥珀名城为代表的中高端地产项目刷新了龙岗的地产层次,濒临倒闭的合肥城建也因为琥珀名城实现逆袭,现在一路走好,接下来恒大也是助力的龙岗的高端品质。
4、地铁TOD与教育资源发展。2号线贯穿龙岗东西,是**赐予东门的一项福利。2013年开始保利、禹州、文一、城建、新城、龙湖、中梁、安建等等进驻地铁版块,继续提升地产档次。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借助十中、38中、和平路小学,周边的地产迎来了新的春天,在这周边貌似看到了当年滨湖快速建设的场景,龙岗的住宅品质也进入了新层次。
5、交通系统的完善。已经出现了快速路-主次干路、立体交通,大众路地铁站也做好了对肥东地区的交通换乘枢纽衔接。对内对外交通体系骨架完备。
6、绿地系统的完善。已成型的二十埠与小板桥河上出现了放大景观节点,管委会附近的水系、月亮湾公园等也在成熟中。
7、产业转型升级。当年失去的佳通轮胎,现在看来不是坏事啊。借助着东部新城的红利和工业厂区的改造,长江180街区等也在探索中。
总得来说,龙岗这近30年的发展是中国郊区发展的一个缩影,发展的脚步没有太大惊喜。希望这片土地上能焕发新的活力,现在的龙岗已经融入城区,发展空间已经受到自然和现状的制约,下一步是要与周边融合发展,突围第三产业、改造城中村、更新维护老厂区、联网绿地系统和提升医疗等公建配套,做好东门的形象,历史的发展总是向前的,龙岗的发展任重道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