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随着《三河市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持奖励办法(试行)》《三河市扶持楼宇经济发展暂行办法》等“一揽子”扶持政策的出台,三河市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又一个快车道。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河北高质量发展领头雁”,三河市以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为引领,全力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服务服从、主动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今年第一季度,三河市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5.249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2004亿元。
近年来,三河市团结带领全市上下,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使全市经济实现了持续稳步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对接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河市力争把桥头堡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科学谋划、积极推动。针对首都的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以及公共服务等资源,制定对接京津路线图和作战图,通过主动谋划运作,积极争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试点示范和相关政策的先行先试。三河市围绕区域协同发展特别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现实需要,对现有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进行完善提升,明确产业定位、发展布局、设施配套、交通衔接、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强化承接功能疏解、产业转移、要素外溢等重要职能,有效整合域内各方面资源,实现经济发展的最优化。
规划对接,实现科学发展。对标即将出台的北京市通州区与廊坊市北三县整合规划,对三河市城乡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和完善,以实际行动配合副中心建设落实协同发展重大战略。
交通对接,实现融合发展。“目前我们正在稳步推进轨道交通平谷线、京唐城际铁路建设;京秦高速三河境内32.8公里已建成,目前北京方面正在加快潮白河至东六环段道路建设,同时,京津高速与天津对接段正在加紧施工,预计6月底将具备通车条件;加快推进102国道南移工程施工;深入推进干线对接工程,燕郊开发区潮白大街与北京市通州区徐尹路对接即将实现。”三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勾学利介绍。此外,三河市正在全力推进燕郊西出口综合枢纽项目早日开工,通航机场可研报批、项目土地预审报批等工作,着力构建立体化大交通格局,进一步缩短与京津的时间距离。
产业对接,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接教育、医疗、金融等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强与中关村、滨海新区等创新源头的对接协作,继续引进央企、京企落户三河,持续加强与中冶、中建、京投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在三河市落户发展。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实现与京津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区域协同、错位共荣。
公共服务对接,实现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医疗、教育、金融三个“微中心”,推进养老、社保跨区域政策衔接;以合作共建、建设分院分校等形式,承接京津优质医疗和教育资源;深化与京津在信息交流、文化旅游、金融合作、治安防控等方面的合作对接,不断提高三河市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强化与京津在大气污染防治、河道水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紧密对接,完善跨区域生态环保联防联治机制,抓好环首都生态保护绿带建设,推动“平蓟三”京津冀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快建设。
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三河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打造楼宇经济产业群,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等举措,加快建设三河市现代化经济体系。
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三河市积极加快构建新“4+6”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以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借势加快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深入推进“三合”发展模式、“6+大集团”模式,对六大集团进行战略扶持。大力实施“退二优二”“退二进三”战略,加快原有产业优化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研发力度。创新引导扶持办法,推动过剩产能淘汰、“散乱污”企业治理等领域社会闲置资本投向高端高新产业领域,实现“凤凰涅槃”。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大力开展政企面对面与入企帮扶活动,深化政银企对接,对重点企业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强与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大企业大集团的对接合作。全面落实鼓励企业上市资金、出口企业奖补资金等扶持资金,重点加强对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积极完善质量体系,培育“百年老店”,创造更多知名商标、品牌产品。
打造楼宇经济产业群。“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大历史机遇下,三河市由传统以土地等资源要素为主的粗放式开发模式向以人才、智力、资本、技术和服务等要素为核心的集聚式发展模式转变,从而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燕郊高新区管委会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建生说。《三河市扶持楼宇经济发展暂行办法》的出台,主要通过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楼宇提高招租引商的标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通过一系列规范引导和政策扶持,三河市将聚焦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大智移云”等产业,打造一批“亿元商务楼宇”,比如:功能定位明确、入驻企业高端、产业集聚明显、经济贡献较强、发展潜力巨大的重点楼宇。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全面落实“双倍增”计划,加大孵化器、众创空间、“苗圃”等创新平台建设力度,重点抓好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不断提升创新层次和水平。充分发挥科技产业引导基金作用,让科技型企业和高端人才及时、全面享受政策红利。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推进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为企业创新发展助力。
提升园区发展水平。三河市充分发挥优势,抢抓机遇,逐步加大园区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改善硬件和软件条件,在建好平台的同时也注重提升各项服务,推动了市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园区经济总量占三河市的70%以上,财政贡献占85%以上。燕郊高新区自建区以来,累计引进各类项目投资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其中北京项目投资约占1/3,国内其他地区和外商投资项目约占1/3。三河市园区建设风生水起,逐步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步伐,积极推进机构编制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进一步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打造产业发展高地。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群众水平。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推进农宅合作社共建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和闲置资源。
加强生态建设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三河市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治污,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牢牢守住生态底线,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三河市的产业发展营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扎实落实“1+18”政策体系,全力抓好“散乱污”企业、VOCs企业后续治理,持续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建成餐饮油烟专项检查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散煤、扬尘、机动车尾气治理,建设“洁净三河无煤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完成泃河错桥闸生态砾石床建设、3座污水处理厂新建、4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配套建设41.7公里雨污分流管网。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污染的企业。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依法搬迁或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不断提升土壤环境承载力。
提高生态建设水平。扎实推进植树造林,建设一批国家森林公园、郊野公园、街头游园。引入大型造林和园艺企业,在沿河渠、干道打造绿廊,不断提升绿化覆盖面积。扎实开展潮白河绿色景观打造,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增绿添彩。加快推进东部矿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确保东部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二期、黄土庄—段甲岭一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高效推进。
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再利用,推进资源节约,打造循环经济。抓好生产节能降耗,推动企业节能科技攻关,鼓励企业采用节能新技术,强化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切实提高我市经济发展绿色水平。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创建绿色家庭、绿色社区,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生活的资源消耗。加大旅游业培育力度,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做好旅游资源保护、挖掘、开发工作,做足山水文化旅游文章,打造地域品牌特色之乡,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加快建设“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
三河市地处环首都、京津冀,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拥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三河市将继续坚持“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河北高质量发展领头雁”这一定位,瞄准高端、生态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率先意识,借力协同发展大势,优化发展软环境、提高创新创业热情,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再上新水平。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