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36777|回复: 48

[规划] 《合肥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9 07: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合肥新型城镇化规划已敲定

2017-11-09 06:20江淮晨报


  形成三级多心的主城区中心体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部分棚户区、城中村居民去新区安置;形成“一民航七通用”机场布局……11月8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合肥市规划部门获悉,《合肥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敲定。未来,合肥市将探索研究城市交通拥堵费政策,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划定城市拥堵费区。

  城市空间结构形成“1-4-7”三级多心的主城区中心体系

  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时,合肥市将打破城市单中心结构,形成“1-4-7”三级多心的主城区中心体系。整合高铁站与骆岗机场一带,形成城市主中心(CBD);优化培育老城商业中心、休闲游憩中心、市级行政中心、文化创意中心4个城市副中心。以上市级中心均位于核心圈层,构成钻石形的“中央活动区”。规划建设北城、新站、肥东、肥西、经开、高新、小庙7个片区级中心。

  在优化提升主城区方面,合肥市将创新发展环巢湖示范区,特色发展巢湖城区,综合拓展庐江城区,建设长丰县城成为合肥市辐射皖北的桥头堡,高端发展空港科技产业新城,培育发展合巢产业新城和庐南循环经济产业新城。

  另外,推进中心镇扩权改革,培育长临河、石塘、三河、 山南、下塘、吴山、黄麓、柘皋、槐林、汤池、泥河、龙桥12个中心镇,以及古城、梁园、紫蓬、铭传、严店、杜集、朱巷、中庙、烔炀、散兵、半汤、中垾、冶父山、同大、盛桥、白山16个特色镇。

  农民市民化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此次《规划》明确,合肥市将逐步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使进城人口实现“三维转换”:从农业到非农业的职业转换、从农村到城镇的地域转换以及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

  为此,将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尤其是在中心城区的落户。未来,合肥市将以合法稳定就业年限、合法稳定住所、按照国家法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参保年限等为基准条件,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并针对外来农民工的代际差异,对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采取差异化的扶持和引导政策。

  同时,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合法权益。另外,尽快出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政策,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货币化安置引导部分棚户区、城中村居民去新区

  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事关群众“住有所居”。今后,合肥市将转变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的思路,坚持按需有序原则,并采用多元化的补偿与安置模式,积极推进货币化安置工作。此次《规划》提出,今后,货币化安置比例原则上不低于40%。

  除了引导被征收户购买市场存量住宅,合肥市还将探索对已签约未安置拆迁户实行货币回购,引导居民利用回购款购买住房。对于选择实物安置的居民,增加异地安置的比例,通过提升城市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适度增加异地安置的补偿面积等方式,引导部分棚户区、城中村居民到城市新区安置。

  综合整治时机成熟时将划定城市拥堵费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集聚,老城区交通拥堵的情况比前几年更为频发。《规划》明确,合肥市开展老城区交通综合整治,控制老城区停车位数量,并提升老城区停车费用;探索研究城市交通拥堵费政策,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划定城市拥堵费区;重点改造老城区的主要拥堵节点。

  另外,合肥市还将逐步加强老城区城市环境改造,逐年增加城市开敞空间,加快对重点地区的风貌整治;逐步疏解老城区人口,加快城市新区人口集聚,以滨湖、北城等城市新区作为承接老城人口疏散和城市新增人口的主要载体。

  “一带一路”打造通江达海、联系江淮的区域性航运中心

  通过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合肥可顺势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为此,合肥市重点建设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快航道整治与航运枢纽建设,利用长江、淮河以及多条运河,连通合肥与沿海港口,打造通江达海、联系江淮的区域性航运中心。

  今后,合肥还将重点加强陆路高速通道建设,充分利用既有的沪汉蓉通道、亚欧大陆桥-南陆桥、京福通道、华东第二通道,积极争取合西通道、连合九通道以及京九第二通道;加快建设合宁、合马、合宣、合安、合蚌、合六等放射性区域运输通道,实现与沿江城市带、南京都市圈的快速联系。

  在强化对接上海、品质看齐杭州的同时,合肥将推动与南京在高端服务与旅游等方面的互动合作,加强长江、淮河等跨界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推动合芜宁大都市连绵区一体化发展。

  绿色城市

  构建大尺度 环城绿带

  在老城区,合肥市将结合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有机更新,妥善解决城市防洪安全、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将再生水和调蓄的雨水作为城市水系补水的主要来源,董铺水库和张桥水库水作为应急补充水源。结合岸线改造,逐步降低橡胶坝拦水水位直至拆除,沟通环城公园水系。

  除了结合森林增长工程,构建大尺度环城绿带,还要利用河流、道路、山体等容易识别和可永久持续的地物特征划定边界范围,将江淮分水岭、大潜山-圆通山-紫蓬山、四顶山、白马山、浮槎山以及部分基本农田串联起来,形成区域性的环城绿带。

  公共服务

  重点支持三大开发区新建医疗机构

  除了要在全省率先普及15年基础教育,合肥市还将加快建设市级文化设施场馆,弥补现状差距,推进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合肥市工人文化宫、合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合肥市中心图书馆等一批大型文化场馆建设,形成“15分钟文化圈”。

  在严控老城区医疗资源的同时,重点支持三大开发区新建医疗机构,推进市第三人民医院、省立医院新区、空港医院等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重点在北城、滨湖新区十五里河周边建设优质医疗资源聚集区。

  智慧城市

  重点打造四大智慧城市功能区

  在智慧城市方面,《规划》提出,以中心城传统文教核心区为中心,并重点打造中科智城、两湖(翡翠湖、南艳湖)创新示范区、滨湖创新服务区、南淝河创意智慧谷四大智慧城市功能区,以及多个智慧城市功能节点,形成合肥市的“智慧走廊”。

  中心城传统文教核心区要形成以高等教育、智慧医疗、低碳社区、信息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城市核心功能区。中科智城要建设合肥市科技研发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创新产业中心、宜居生活社区。

  两湖创新示范区要构建高校教育、创业产业、青年创业、科技研发等智慧产业。滨湖创新服务区利用滨湖区区域政务中心、CBD、RBD等资源,建设智慧政务服务、 智慧金融服务、智慧商务服务等功能。南淝河创意智慧谷重点打造创意文化走廊、物联网商务园和滨水生态社区。晨报首席记者 方佳伟

  综合交通

  形成“一民航七通用” 机场布局

  在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时,《规划》明确,加快铁路、航空、港口的系统建设,完善公路和内河航道网络,形成30分钟通达合肥都市圈重要城市、3小时通达国内重要城市的交通圈层。另外,规划形成“一民航七通用”机场布局。

  一方面,发挥新桥4E级国际机场的核心作用,到规划期末,将新桥机场培育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枢纽城市相适应的区域型干线机场。同时,重点在滨湖新区、巢湖、肥东、肥西、庐江、白山、长丰分别规划1处通用机场。

  在与沿海港口的衔接方面,合肥将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打造3条出海通道,通往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以及江苏沿海港口,实现江海直达。

  在市域铁路网络方面,《规划》提出,形成“七高铁四普铁六城际”的铁路网络布局。“七高铁”包括沪汉蓉、京福、商合杭、合西、合郑、合蚌连、合安九等高铁;“四普铁” 为淮南、宁西、合九、六宣等铁路;“六城际”为合六、合滁宁、合马、合芜宣、合武、合淮等城际铁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08: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

                   第一篇 规划背景和条件

                  第一章 重要意义 ——合肥在安徽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引领作用。
         安徽是国家新型城镇化两个综合试 点省份之一,国家对安徽省的要求更偏重体制机 制,同时关注规划建设 ;而对江苏省的要求主要 集中于体制机制。安徽省是我国人口外流最严重 的地区之一,  合肥作为人口流出区域唯一的人口流入 城市,合肥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将在安徽形成强 大的内聚核心,适当平衡全省的人口流动,有利 于在老龄化时代保存安徽宝贵的人口红利。 ——有利于支撑长江经济带。
                  长三角从原来 的两省一市扩容到三省一市,但安徽省的城市在 发展水平上和江浙沪存在明显的差距。合肥市城 镇化发展对于带动长三角西部、实现长三角一体 化发展意义重大。而长三角西部的崛起也将进一 步增强长三角对内陆的辐射带动,有力地支撑长 江经济带战略。 ——有利于中部就地城镇化。我国城镇化发 展极不均衡,每年有超过两亿人口往返于中西部 与东部沿海的主要城市之间。这种“潮汐式”的 人流格局,既造成了我国东部主要城市的“大城 市病”,也使中西部城镇化缺乏动力。

           合肥正处 于中国人口密集区(京九线以东)的地理中心, 合肥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吸引 人口回流,实现中西部就地就近城镇化。——有利于“三河三湖”治理。巢湖作为“三 河三湖”之一,巢湖治理具有国家意义。而合肥 市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则是巢湖治理成功的必要 保障,合肥也将作为城湖共生的人居典范,为“三 河三湖”治理提供经验。 ——有利于大别山地区扶贫。大别山横跨鄂 豫皖三省,是中国人口密集地带唯一的贫困片 区。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和近邻大别山的特大城市, 合肥市城镇化发展将大大提升合肥的辐射能力, 有利于大别山地区扶贫。


                    第二章 规划背景 ——国家制定“新战略”。

        国家提出“四个全面”战略,要求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城乡统筹、 区域协调、改革创新和科学论证。《国家新型城 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以人为核心的 理念和七大原则,将引领城镇化模式的转型。中 央城市工作会议又对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提出了 更加系统全面的要求, 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 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以及“五个十”,即十大战略、十大工程、十大计划、 十大制度、十大行动,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将起到 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 冀协同等国家战略将推动我国的区域发展从板块 分割转变为互联互通,从沿海开放转变为海陆双 向开放。在这一轮区域战略格局优化中,合肥市 承东启西的价值将进一步突显,也要求合肥更加 主动地承接优质资源。      此外,2015 年国务院印 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 意见》,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在城镇化发展中 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 态下经济发展将出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 转化,并将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生产要素相 对优势等九个方面表现出新的特征,与此相适应, 我国的“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十大目标要求。我 国城市发展同样面临新常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面。一是速度换挡,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从高速 转为中速,城市间分化将更加明显 ;二是改革攻 坚,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城市病相继爆发期、 同步提升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关键期、步入改革 深水区的转型艰难期的城镇化,将从数量增长为 主转向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为主 ;三是城镇化、 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人文化、低碳化的“六 化”叠合背景下,处于城市文化重塑期、生态文 明建设奠基期和区域战略格局优化机遇期的城镇 化,其发展动力将从依靠工业化转向更加多元和 特色化。
                ——合肥城市发展“新定位”。长江经济带 战略提出了合肥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长三 角城市群副中心、建设合肥都市区、提升国际化 水平、内陆经济开放高地”五大新定位。从国家 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安徽首个国家级《皖 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合芜蚌自主创新 综合试验区上升为国家层面,再到最新的长江经 济带战略,合肥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出现频率逐渐增加,功能定位日渐清晰,地位作用不断强化。

                     第三章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成就与经验 ——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取得突 破性进展。合肥市坚持“三个放宽、一个积极引 导、两个实现”的户籍政策,极大地降低了落户 门槛。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权益,将基本公共 服务向其延伸,按照居住年限对农业转移人口在 就业、子女就近入学、申请保障性住房、参加城 镇职工社保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方面提供相应 的“市民待遇”。开始实施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 户口登记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 登记为居民户口。教育方面,实现义务教育、高 中阶段教育“零障碍”入学,全面享受同城待遇, 做到“一样就读、一样升学、一样缴费”,农业 转移人口在公平享受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基本无任 何障碍。以滨湖新区为代表,在新区建设发展中, 坚持“四个优先”,凸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制造业成为强大引擎,房地产业健康成 长。2014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进入 全国省会城市十强,增速连续 7 年位居中部省 会城市第 1 位。
                    除了规模的明显变化外,合肥 工业过去十年内的质量也逐步提升。合肥市房地 产行业保持健康发展,房地产总体供求平衡、投 资占比合理。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合肥市惠农补贴逐 年上升,城乡收入比从 2006 的 2.90 :1 下降到 2014 年的 2.04:1。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持续推进, 目前规划建设了 211 个省级示范村和推进 2326 个自然村整治,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业 现代化进程加快,形成“17400”现代农业产业园,
             四个老城区全部退出传统农业,农业二三产业融 合发展取得一定成绩。 ——城市建设成绩显著,综合交通实现飞 跃。合肥市的城市骨架迅速拉开,城市的道路、 基础设施均基本形成系统,政务新区建设逐步成 熟,滨湖新区、北城新区建设初见雏形,展现了 城市的现代风貌。城市综合交通实现飞跃,高速 公路、高速铁路、新机场等一大批区域交通设施 建成运营,大幅提升了合肥在全国的枢纽地位。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一是制度创新,包 括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河长制”、创新 环境治理工程资金保障机制,强化工程调度,实 施第三方巡查制度、廉政监督制度和专家咨询制 度等。
            二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三线三边” 整治为抓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 美好家园。三是推进巢湖治理,巢湖富营养化水平明显减轻,巢湖湖区蓝藻水华面积、暴发频次 及藻密度都明显降低,环湖湿地斑块和生物多样 性逐步修复。四是森林覆盖率提高,获批国家森 林城市。
           ——历史文化空间逐步保护修复,城市建筑 文化开始得到重视。合肥市逐步加强了对历史文 化地区的保护与修复,一些重要历史文化区域改 善提升明显。城市建筑文化开始得到重视,合肥 市已经对近现代优秀建筑(历史建筑)进行了普 查,编制了专项保护规划进行保护,制定了《合 肥市历史文物和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条例》,还 开展了环巢湖地区江淮建筑风貌设计大赛,力求 将传统风貌与现代建筑功能有机结合。

                第二节 核心问题 ——人口市民化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快。2005 ~ 2014 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 长 1.56 个百分点,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区划 调整前后年均增长分别仅为 0.5 和 0.4 个百分 点,增长速度较低


            2005-2014 年合肥市常住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科教资源的产业转化受限,产业创新能 力有待继续提升。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和 国家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市拥有中科院 和中科大等国家级的高端科教资源。但总体上合 肥市科教资源的产业转化的规模仍有待提高、产 学研的合作仍需加强,高端人才流失明显,产业 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城乡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水平差距较 大。第一,合肥市村镇公共服务配置不完善,存 在总量不足、设施简陋、体系不全、管理滞后的 问题。第二,合肥市村镇交通发展滞后,农村公 路等级低,村镇公共交通覆盖面有待提高。第三, 合肥市村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差,尽管设 施建设投入逐步增加,但依旧总量匮乏、分布不 均,尤其是村镇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建设理 念滞后,令合肥市农村污染问题更加凸显。第四, 美丽乡村建设与城镇化快速推进之间的错位。为 了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 但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现在投入乡村的 各类基础设施面临闲置和浪费的可能;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但也在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进城的意愿。
                           ——中心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人居环境品 质不高。一是由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过于集聚, 导致老城区不堪重负。二是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 的分离导致城市产城融合程度低,产生了严重的 “钟摆交通”和拥堵现象。三是老城区环境堪忧, 城中村、棚户区数量多、改造难度大,公共空间 不足。
                  --- 生态资源破碎化与环境质量恶化。合肥 市河道渠化硬化、河滩湿地逐渐退化,再加上人 工控制水位的干扰,以及外源污染排入和内源污 染累积,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破坏,水体失去自净 能力。巢湖周边湿地退化严重,巢湖水面蓝藻水 华经常出现。城市河流基本为劣五类水体,且黑 臭水体比率高。空气中 PM2.5 浓度较高,雾霾控 制压力较大。近 10 年合肥市城镇化快速推进, 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城市环境恶化,人民群众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环保意识不断提升,与短期 内难以大幅改善环境质量的矛盾近期较为突出。

                       ——城市水文化退化,建筑文化不鲜明。合 肥市水环境质量的下降,缺乏亲水空间,导致水 系统在合肥市民生活中的作用在下降。合肥市建 筑形体、色彩、风格各异,缺乏统一的城市建筑 氛围,存在传统与现代建筑形式冲突、西方与东 方建筑形式冲突、高层建筑缺乏统筹等冲击城市 风貌等问题。

                          第四章发展机遇  合肥市目前不仅处于城镇化的发展黄金期和 提升关键期,也是诸多重大宏观机遇叠加的战略 机遇期。 ——长江经济带规划将提升合肥市的战略地 位。长江经济带规划对合肥市的五大新定位,使 合肥市在长三角的地位将与南京、杭州并驾齐 驱。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城市群,担负着 沿海、内陆双向开发的双重带动责任。作为长三 角的副中心,合肥市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也将得到 进一步提高。 ——安徽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份 将有助于合肥市转型创新。《国家新型城镇化综 合试点方案》将安徽列为两个试点省份之一,提 出了包括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 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 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创新 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综合推进体制 机制改革创新五大主要任务,这是安徽省未来城 镇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合肥市 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将在城镇化发展中获得充分的政策空间进行改革创新。 ——安徽被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将为 合肥市改革创新提供更充分保障。国家的《关于 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 案》中,将安徽等八个区域列为国家全面创新改 革试验区,要求安徽重点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 系、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激发创新者动力和 活力、深化开放创新等 4 个方面开展改革探索, 这为合肥市系统推进制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坚实 保障。



                      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五章 指导思想

                  第一节 知道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 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 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 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 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的发展理念。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以人 为本、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布局优化、生态文明、 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二节 总体战略 ——融入“一带一路”。重点建设巢湖生态 文明先行示范区,强化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加 快航道整治与航运枢纽建设,实现合肥通江达 海。重点加强陆路高速通道建设,提升合肥枢纽 地位。突出市场主导与创新驱动,强化城市间经 济协作。推动合肥都市圈与沿江城市带融合,强 化长三角西翼。 ——突出“双量双城”。
                坚持质量优先,在 保持合理城镇化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镇化 质的提升,实现城镇化质量与速度的同步提升。 保持增量带动,合肥市在近期仍需要强调通过增 量创新来带动存量优化,以满足大量的人口进入 城市所产生的空间需求,并平衡存量空间优化的 成本。促进产城融合,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 业化的协调发展,以及城区与产业园区的融合发 展。加强城乡互动,强调民生和社会公平,通过 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居 民共享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第三节 规划原则 ——更加以人为本。城镇化的发展最终归依 于人的全面发展,规划中要更加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更加包容共享。提高城镇化发展中的包 容性,强调社会公正。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 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扩大高等级公共服务的覆盖 人口规模,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更加繁荣永续。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 保护之间的关系,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 化进程,着力维护生态平衡,推进绿色、循环、 低碳发展。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 然的干扰和损害,在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范围内 适度开发建设。 ——更加集约高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 能源等资源,集约高效的推动城镇化发展。鼓励 探索制度与技术创新,降低交通设施、市政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等设施建设的资源消耗。 —
              —更加协调均衡。加强城乡统筹,结合合 肥市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地域特色,务实有效 地协调城乡资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放,逐 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区域协调,构建区域联动 发展机制,适度均衡合肥市区县发展。

                           第六章 发展目标

                   第一节 总体目标 ——
            近期目标。到 2020 年,合肥市城镇化 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 程不断加快 ;合肥在安徽省域城镇化格局中的龙 头作用更加突显,市域“1331”城镇化空间格局 优化完善,逐步形成以合肥主城区为核心、县(市) 城区和小城镇协同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城镇化发展路径不断优化,土地、水资源和能源 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显著提升,巢湖治理初见成效 ;城市生活和谐宜 人,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自 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新型城镇化各项体制机制 初步建立,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各项举措,在户籍 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 生态环境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远期目标。到 2030 年,合肥市城镇化 质量达到长三角先发地区水平,主城区人口规模 向千万级迈进,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 务水准 ;以合肥为核心的江淮城市群基本形成, 市域整体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乡一体化格局 基本形成 ;建立完善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模式,形成在全国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良性互动 的城湖共生关系 ;城乡人居环境各具特色,城乡 居民生活水平与幸福感大幅提升 ;新型城镇化各 项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力 的制度保障。
                    第二节 分项目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到 2020 年,合肥市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力争常 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7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 到 50% 以上。平均每年新增完全享受市民化待遇 的农业转移人口达到 10 万人。到 2030 年,合 肥市城镇化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常住人口城 镇化率达到 8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5% 以 上。基本实现城镇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基本完成城镇建成区范围内的城中村和棚户区改 造。

             ——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合肥在安徽全省 整体城镇化格局中的龙头地位更加显著,市域 “1331”总体空间格局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合 肥主城区、县(市)城区、小城镇协同发展的市 域城镇体系网络,三大产业新城初见雏形。市域 城镇化的交通骨架和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提升。 城湖联动、生态文明的城镇化发展格局更加突 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美丽乡村建设 取得显著成效。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具有 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绿色城市、 人文城市、智慧城市、紧凑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城镇化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城镇发展路 径从粗放走向集约,疏密有致、功能混合、公交 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严格执行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好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初步建立起绿色建设、 绿色生产与消费的发展模式,城市地下管网覆盖 率明显提高。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的原则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城乡空气质量明 显改善,主要河流水质有明显提高。江淮分水岭 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完成巢湖流域的 生态修复工作,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得到充分保障。

                       ——城镇生活和谐宜人。城镇产业发展、吸 纳就业、聚集人口、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增强,基 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城镇消费环境更加便利,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自然景 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发展个性化, 城市管理人性化、智能化。挖掘合肥城市文化底 蕴,塑造城市特色文化,加强合肥城市风貌的打 造,形成城市精神、文化、经济、建筑的高度统 一和完美结合,形成城市独一无二的形象、品牌 及核心竞争力。
               ——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农业转移人 口市民化促进机制初步建立,全覆盖、保基本、 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进一步优化,行政成本 降低,社区管理新体制初步建立,同人口经济规 模相适应的市镇设置标准得到初步规范。多元可 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基本建立。投融资机制 改革进一步深化,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市场化融资模式逐步确立,城镇化资金保障能力显著提 高。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进 一步完善。

               第三节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结合合肥市 发展实际,从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基本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四个方面制定 28 项指标, 指导合肥市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按照“规范有序、尊重意愿、因地制宜、分 步推进,统筹增量”的原则,进一步推进户籍制 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七章 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 户城镇 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使进城人口实现三维转换 :从农业到非农业的职 业转换、从农村到城镇的地域转换以及从农民到 市民的身份转换。  
             第一节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 , 尤其是在中心 城区的落户。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以 合法稳定就业年限、合法稳定住所、按照国家法 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参保年限等为基准条件,因 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并向 全社会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预 期和选择。并针对外来农民工的代际差异,对不 同年龄段的农民工采取差异化的扶持和引导政 策。
             第二节 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 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合法权益。 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 策,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 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市级资金安排向吸纳农 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较多的城镇倾斜。尽快出台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政策,加快推进农业转 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第三节 开展新市民教育,提升文明素质 市民素质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城 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 很多人虽然在身份上实现了从农民到市民的转 变,但在观念、意识和素质等方面,离城市文明 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要大力开展以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新市民教育,既要 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还要 提高公德、法治等文明素质,以帮助他们尽快融 入城市生活。一方面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 结合的教育网络,重点开展社会公德、环境保护、 交通规则、公益帮扶、安全避险等教育活动 ;另 一方面要法律和道德规范双管齐下,以强化他律: 除了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 为,形成震慑之外,还要形成抑恶扬善的舆论氛 围,以良好的城市风尚培育人、感化人。

                    第八章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进 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面向常住人口全面放开,逐步 实现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平 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第一节 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积极协助建立健全全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 理系统,为省内学生学籍转接提供便捷服务。坚 持以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 迁子女就学权利,到 2020 年逐步取消进城务工 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实行“一样就读、一样 升学、一样免费”。在合肥市内实施义务教育“两 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 动可携带政策,统筹合肥市内人口流入地与流出 地教师编制。鼓励采取名校办分校、名校托管、 名校捆绑等办学模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 展。完善随迁子女异地中考等招生考试制度,为 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提供便利。将随 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 女按照本市学生同等标准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学 前教育阶段享有同城幼儿入园待遇。

                       第二节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 力和职业素质。全面组织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 升计划,将农民工纳入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对农 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全面提供 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对在岗农民工开展 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强化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技 能培训责任,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培训 经费。鼓励在合肥的高等学校、各类职业院校和 培训机构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职 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农民工取得职业资格 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并按规定给予职业技 能鉴定补贴。加大农民工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健 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

                        第三节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对部分企业提供社会 保险费率补贴政策。落实安徽省灵活就业农村户 籍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做 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衔接和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 疗保险工作,鼓励在城镇灵活就业的农村户籍人 员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强化企业缴费责任, 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比例。 允许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 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第四节 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根据常住人口配置城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资 源,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 系,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 传染病防控、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农 民工聚居地疾病监测、疫情处理和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符合条件的农民 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当地医疗救助范围。加快建 立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

                   第五节 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 系。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可以按照集 约用地的原则,集中建设宿舍型或单元型小户型 公共租赁住房,面向用人单位或农民工出租。

               第六节 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服务管理 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服务管理,尤其是人 口管理活动,通过加强政策宣传,精准掌握流动 人口信息,完善信息库档案、信息输入平台对接 等方式,给流动人口提供计生政策以及优质服 务。掌握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宣传教育等政策, 逐步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第九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和棚户区改 造

                       第一节 转变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的思路 坚持按需有序原则。合理把控改造时序与进 度,首先选择需求最迫切、意愿最可行的城中村 和棚户区进行改造。坚持市场运作原则。引入市 场机制,明确政府、社会主体、原权利人在改造 过程中的责任与权利,通过政府、市场、原权利 人的充分对话与协作,推进改造工作的顺利进 行。坚持保障民生原则。确保原权利人在改造过 程中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避免因改造导致原权 利人的生活水平下降,但也应避免过高的补偿。 配套充分原则。在改造过程中,要完善改造政策, 土地政策、资金政策也要同步跟进,形成完备的 政策配套体系。

                            第二节 创新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的策略 ——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目标与规划。改造 工作应首先充分掌握城中村、棚户区的数量、分 布,并了解城中村、棚户区居民的改造需求及意 愿,准确评估改造工作的成本与难度。根据评估 成果制定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的总体目标、年度 计划和改造规划,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造工作。
                           ——转变运作模式,充分引入市场机制。改 变完全由政府主导的改造模式,探索政府购买棚 改服务的新模式,逐步形成政府、市场主体、原 权利人共同协作协商的市场运作模式。改造过程 中市级政府主要负责政策制定、整体统筹规划和 计划 ;区级政府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的协同和监管。通过政策优惠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改造项目, 鼓励社会资本以 PPP 形式参与开发建设。充分尊 重民意,探索由原权利人民主协商后申请改造项 目立项的模式。探索竞争性改造模式,同步启动 多个项目、区块的征收意愿征询工作,将同意率 超过一定比例的区块纳入下一年度征收计划或储 备项目库,优先启动同意率最高的项目。
                  ——采用多元化的补偿与安置模式。积极推 进货币化安置工作,今后货币化安置比例原则上 不低于 40%。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可在项目现 场引进第三方房产中介咨询公司,引导被征收户 购买市场存量住宅。探索对已签约未安置拆迁户 实行货币回购,引导居民利用回购款购买住房。 对于选择实物安置的居民,应增加异地安置的比 例,通过提升城市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 适度增加异地安置的补偿面积等方式,引导部分 棚户区、城中村居民到城市新区安置。 ——坚持棚改“阳光征收”。将“阳光征收” 作为推进棚户区改造的准则,及时公开群众关注 的信息,并将改造方式、原则、补偿方案、工作 流程、住户意愿征询以及签约进展情况公之于众, 邀请专业律师和公证人员现场驻点,确保过程依 法依规、公开透明,并且做到让群众全程参与、 自我监督。
                   同时,探索建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 信息公开系统平台,试点网上签约、网上备案和 网上公开,以信息化手段促进“阳光征收”。——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把用足、用活、 用好国家棚改优惠政策,搭建全市棚改统借统还 融资平台,建立银行与市级部门同步受理联审机 制,加快项目筛选申报。探索棚改项目授信置换, 把授信额度置换到已启动且急需资金的棚改项 目,避免部分已授信项目因意愿征询或签约率低 而取消造成授信浪费。 ——探索容积率奖励和异地补偿机制。在控 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阶段,对用于城中村和棚户区地块的容积率,在满足公共设施配置、公共 空间用地安排,并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 按正常指标基数适当提高。对于不适合在原改造 范围内进行容积率调整的情况,在符合城市规划 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可视具体情况实行异地转移 补偿,在控制旧城建设总量的同时,有序推进新 区持续开发。


                 第十章 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 本分担机制

                ——市民化成本测算。2016-2020 年间合 肥市共需要实现大约 50 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 化。其中市内和市外农业人口比例预计大致为 2:1,按照平均每个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政 府承担的公共成本分别以 4.5 万元(本市内)和 8.7 万元(本市外)计,合肥市政府这期间共需要投 入约 300 亿元用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平均每 年约 60 亿元。 表 2 合肥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测算表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明确政府的 职责分工,各级财政承担相应的市政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成本,并负担为 新市民人口提供公共卫生、住房保障、义务教育、 就业扶持等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大部分成本。探索 实行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 财政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补贴数额与农业转 移人口数量挂钩、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

            ——鼓励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在政府的引 导和资助下,鼓励企业、中间组织和居民广泛参 与,分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尤其要调 动企业的积极性,参与分担就业培训、权益维护、 社会保障和住房条件改善等方面的成本。引导企 业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再就业培训和公租房、农 民工宿舍或公寓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并依法缴纳 相关社会保险费用,确保农民工享有合理的工资 待遇和福利保障。

              ——积极探索农民“带资进城”。农民进城 获得城镇户口,实现市民化,不能以放弃农村土 地和集体资产权益为前提,而应把农民市民化与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机连接起来,通过对承包地、 宅基地、林地等的确权颁证和集体资产处理,建 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将农民在农村占有和 支配的各种资源转变为资产,并将这些资产变现 为可交易、能抵押的资本,使离开农村进入城镇 的农民成为有产者,让农民“带资进城”,从而 跨越市民化的成本门槛。 第四篇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第十一章 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融 入“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是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 合肥通过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可顺势融入“一 带一路”战略。


                   2016 年以来,中央确立新的长江 经济带建设思路,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 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合 肥市必须更加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加强交通联系、 促进区域协调、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对接与融入 国家战略。



       第一节 重点建设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强化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合肥处于长江水系的子水系巢湖水系,引江 济巢工程将加强合肥与长江的联系。一方面要将 城市河流水系及巢湖生态修复作为合肥当前和近期的重要任务,推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 市建设、环巢湖湿地建设、江淮分水岭森林增长、 山体修复、农村污染治理等项目实施,建设巢湖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做好大保护文章 ;另一方 面要通过创新举措,引导城市与产业发展集约高 效和布局优化,实现城湖共生。

              第二节 加快航道整治与航运枢纽建设,实 现合肥通江达海 通过航道综合整治实现升级改造,利用长江、 淮河以及多条运河,连通合肥与沿海港口,将合 肥打造为通江达海、联系江淮的区域性航运中 心。着重提升航运现代服务业,增强国际航运功 能与区域辐射力,逐步形成设施先进、功能完善、 管理高效的国际性、多功能、综合性江海联运的 江淮地区主枢纽港。弱化港区的工业发展的职能, 强化其集装箱中转以及旅游游客集散的作用。推 进“共建共享长江港口”建设,协调合肥港、淮 蚌港、六安港与南京港等港口间的合作关系。

                    第三节 重点加强陆路高速通道建设,提升 合肥枢纽地位 以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加强合 肥与各个方向主要城市的交通联系。充分利用既 有的沪汉蓉通道、亚欧大陆桥 - 南陆桥、京福通 道、华东第二通道,积极争取合西通道、连合九 通道(沟通东北亚 - 华中 - 西南)以及京九第二 通道,融入国家运输通道建设大格局。加快建设 合宁通道、合马通道、合宣通道、合安通道、合 蚌通道、合六通道等放射性的区域运输通道,实 现与沿江城市带、南京都市圈的快速联系。


                    第四节 突出市场主导与创新驱动,强化中 心城市间经济协作 ——利用科教城市和创新平台优势,发挥创 新融合与集成效应。支持中国科技大学建设世界 一流研究型大学,支持安徽大学“211 工程”、合 肥工业大学“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 求,优化学科布局,培养创新人才,开展产学研 合作。建立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研发交易转化服 务平台,形成涵盖创新要素集聚、科技成果交易、 科技产业孵化在内的市场体系,打造完整的科技 成果转化链。加强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 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协同, 共同打造辐射南北的创新支撑带。

               ——利用上下游的经济差异与特色,构建统 一市场、实现互补发展。强化对接上海 :包括利 用上海的研发实力提升壮大合肥的制造业,利用 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职能,发展合肥金融后台基 地,利用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职能发展合肥的内 陆“无水港”。差异化竞合南京 :推动合宁两市在高端服务与旅游等方面的互动合作,加强长江、 淮河等跨界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推动合芜宁大都 市连绵区一体化发展,形成长三角的先进制造业 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品质看齐杭州 :借鉴杭州 经验,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街区和 精品道路,改造城市滨水空间,提升城市宜居品 质。市场共享成渝汉 :打破行政藩篱和地方保护 主义,加强与武汉、重庆、成都的经贸合作,共 享各自的市场空间。

                           第五节 推动合肥都市圈与沿江城市带融合, 构建江淮城市群 ——优化合肥都市圈结构。构建“一核、一圈、 一区、五带、多点”发展新格局,即:一个核心区、 一个合肥都市圈、一个滁州城镇密集区和五条产 城融合发展带、多个增长点。加快都市圈核心区 建设,重点建设合肥市主城区,全面提升城镇化 发展质量,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重 点打造合滁宁、合淮蚌、合巢芜、合六、合桐安 五条发展带以及桐城、舒城、庐江、新桥空港新城、 合巢新城等多个县城和现代化产业聚集区。



——协调合肥都市圈与芜马城市组群。加强 合肥都市圈与芜马城市组群在汽车制造、电子信 息、商贸及科研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合肥都市圈 部分产业向芜马城市组群江北地区转移,加强两 者交界处的空间建设协调。重点协调合芜宣交通 廊道、合马宁交通廊道两条交通廊道的建设,强 化合肥都市圈与芜马组合港的交通联系。加强对 姥下河、裕溪河两条生态保育带的建设与保护, 沟通巢湖与长江的生态联系 ;搭建芜马城市组群 与合肥都市圈之间的区域性生态廊道,形成以巢 湖为生态核心的环巢湖生态环。

                ——融合合肥都市圈与沿江城市带。提升合 肥的行政、商务、金融、信息等综合服务功能, 充分发挥已有的科技研发优势,形成对沿江城市 的自主创新技术溢出效应,带动沿江城市带产业 的整体升级。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城市群, 从根本上改变安徽区域离散的格局。并且能够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成为其西向辐射 的“桥头堡”,提升安徽的整体发展水平。


              第十二章优化城镇化总体格局 第一节 构建市域城镇化总体格局

        ——深化完善“1331”。优化提升主城区, 创新发展环巢湖示范区,特色发展巢湖城区,综 合拓展庐江城区,建设长丰县城成为合肥市辐射 皖北的桥头堡,高端发展空港科技产业新城,培 育发展合巢产业新城和庐南循环经济产业新城。推进中心镇扩权改革,培育长临河、石塘、三河、 山南、下塘、吴山、黄麓、柘皋、槐林、汤池、 泥河、龙桥 12 个中心镇,以及古城、梁园、紫 蓬、铭传、严店、杜集、朱巷、中庙、烔炀、散 兵、半汤、中垾、冶父山、同大、盛桥、白山 16 个特色镇。加强对一般乡镇的转移支付,建立差 别化的考核体系。分类引导农村居民点建设,培 育约 300 个中心村。


注:(1)本次规划 2020 年合肥主城区的范围除 了市区外,还包括肥东县城、肥西县城以及肥东 县的桥头集、撮镇,肥西县的桃花、花岗,以及 长丰县的岗集、双墩;(2)柘皋、泥河、龙桥近期按照中心镇,远期 应按照产业新城(合巢和庐南)的标准进行规划 建设。



第二节 促进各级城镇协调发展 ——促进各级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对主城区 的整合,促进合肥市主城区与肥东、肥西、北城 组团的融合。加快培育县(市)城区及产业新城, 并有重点的发展环巢湖地区。积极培育中心镇, 实现市域均衡发展。结合各阶段发展重点统筹安 排土地指标和资金投入。结合国家设市模式创新 改革进程,将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置为 市。

            ——强化区县合作,适度均衡区县发展。建 立区县发展协作机制,实现经开区与巢湖市、高 新区与肥西县、新站区与肥东县、包河区与庐江 县、庐阳区与长丰县的结对联动发展。采用“一 区多园”的形式加强县域对城区产业的承接。建 立合理的转移项目税收分成机制,具体分成比例 由协作双方酌情确定。市级政府应完善政策措施, 推进区县协作平台建设。

              ——扩权改革,提高中心镇的造血能力。以 增强造血功能为主,产业力求“特而强”、功能 力求“聚而合”、制度力求“活而新”。强化中心 镇的要素保障,适当降低中心镇各种税费上交比 例,土地出让净收益的市、县(市、区)留成部 分和在中心镇征收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全额 返还用于中心镇建设,加强对中心镇的信贷、金 融支持 ;市县两级在下达的年度城镇建设用地切 块指标中对中心镇优先予以安排 ;允许中心镇在 核定的编制总数内统筹安排机构设置和人员配 备。扩大中心镇的发展权限,赋予镇区人口 10 万以上的中心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允许适度调 整中心镇的行政区划,拓展发展空间 ;市县政府 通过整合资金、融资支持等渠道,进一步加大对 中心镇的投入。
              ——加强转移支付,增加对一般乡镇的输 血。以市县两级政府为主,构建规范的财政转移 支付制度,支持一般乡镇发展。确保市级预算一 定比例用于基层乡镇发展,县级政府每年新增的 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政府性投资,应主要用 于农村公共事业和镇村公共设施建设。对一般乡 镇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偏远的郊区为主,近郊次之, 城市周边的乡镇最少。逐步降低一般乡镇的 GDP 考核在整体考核中所占权重。

                   第十三章 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第一节 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层次多 元化、衔接一体化、发展个性化的区域综合交通 网络,逐步形成“承东启西、联接南北、辐射江淮” 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铁路、航空、港口 的系统建设,完善公路和内河航道网络,形成 30分钟通达合肥都市圈重要城市、3 小时通达国内 重要城市的交通圈层。——提升航空服务水平,规划形成“一民航 七通用”机场布局。发挥新桥 4E 级国家机场的 核心作用,积极培育合肥机场国际航线,到规划 期末,将新桥机场培育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上的枢纽城市相适应的区域型干线机场。推进通 用机场建设,重点在滨湖新区、巢湖、肥东、肥 西、庐江、白山、长丰分别规划 1 处通用机场。 加强疏港通道建设,推进城市候机楼建设,扩大 空港辐射范围。 ——加强与沿海港口的交通衔接。依托上海 国际航运中心,打造 3 条出海通道,通往上海港、 宁波舟山港以及江苏沿海港口,实现江海直达。 加快航道建设,建成以合裕线、江淮运河为主干, 店埠河、丰乐河、白石天河、柘皋河、罗昌河、清溪河、庄墓河等航道为补充的内河航运体系。


第二节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完善市域铁路网络。加快高速铁路、城 际铁路建设,规划形成“七高铁四普铁六城际” 的铁路网络布局。规划铁路线网正线总里程为 1369.8 公里,线网密度为 0.12 公里 / 平方公里。 七高铁包括沪汉蓉高铁、京福高铁、商合杭高铁、 合西高铁、合郑高铁、合蚌连高铁、合安九高铁; “六城际”为合六城际、合滁宁城际、合马城际、 合芜宣城际、合武城际、合淮城际 ;“四普铁” 为淮南铁路、宁西铁路、合九铁路、六宣铁路。 ——完善市域公路网络。完善高速公路及国 省干线公路网络,远景规划形成“两环十三射一 纵三联”高速公路网、“十二纵十横”一级公路网。 高速公路网总里程约 964 公里,一级公路总里程 达到 1016 公里。

第五篇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十四章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与功能布局

   第一节 划定城市增长边界 ——内涵与作用。本规划所划定的城市增长 边界,是指在远景条件下,合肥市主城区范围内 可进行城镇开发建设的用地空间和不可进行城镇 开发建设的其他各类功能空间的界线。通过划定 城市增长边界,实现保护各类生态空间、推进节 约集约用地、优化城市形态与空间布局、创新规 划体制机制、稳定城市边缘地区用地政策等目标。


            ——划定城市增长边界。以合肥市总体规划、 战略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以及主城区范围内 没有进入现行城市总体规划、战略规划但经过地 方法定程序审批的各类规划建设用地为基础,通 过与土地利用规划衔接,预留一定数量的弹性建 设用地,三者的集合作为合肥市城市增长边界。

——加强城市增长边界管理。严格控制城市 增长边界外的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除因规划需要 确需建设的线性工程用地、点状设施项目、特殊用地,在城市增长边界外不能组织开展各类城镇 建设活动 ;本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能在城市增 长边界外做出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本级国土 部门不可安排土地征转、提供建设用地指标。城 市增长边界外可以选址建设的项目应当通过规划 选址程序进行确定,项目用地规模应满足有关定 额指标规定,有专项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地区应同 时符合规划要求。城市增长边界内的建设用地管 理应符合城市“三区四线”的规划用途管制要求;

                         各部门涉及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区域发展、产 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应符合城市增长边界的管控要求 ;城市控制性详 细规划编制应在城市增长边界范围内进行。以城 市增长边界为指导,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中划定近中期的城市开发边 界。

                             第二节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从单中心转向三级多中心。打破城市单 中心结构,形成“1-4-7”三级多心的主城区中 心体系。整合高铁站与骆岗机场一带,形成城市 主中心(CBD);优化培育老城商业中心、休闲游 憩中心、市级行政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四个城市 副中心。市级中心均位于核心圈层,构成钻石形 的“中央活动区”。规划建设北城、新站、肥东、 肥西、经开、高新、小庙 7 个片区级中心。

——以“生活圈”模式组织城乡生产生活。 分别以主城区、县(市)城区、产业新城、中心 镇为中心,以城市型公共服务供给为主体,构建 城乡一体化的广域生活圈体系,通过兼顾“效率” 和“平等”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主城区内部, 以城市高速路、快速路等为边界,以不超过半小 时车程为最远距离,构建城市通勤生活圈,作为 职住平衡的组织单元 ;以城市主干路为边界,构 建城市基本生活圈,形成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组织的单元,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和管 理要以城市基本生活圈为基础 ;以城市次干路为 边界,由多个社区构建城市初级生活圈,为居民提供超市、街心公园、小学等最基础的生活服务。

——适度均衡主城区人口分布。逐步疏解老 城区人口,加快城市新区人口集聚,完善滨湖区、 北城新区等城市新区的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设 施,以城市新区作为承接老城人口疏散和城市新 增人口的主要载体。

             ——加快老城区功能优化和环境改造。优化 老城区公共服务布局,逐步疏解老城区过剩的高 等级公共资源,提升老城区社区层面的基本公共 服务水平。开展老城区交通综合整治,控制老城 区停车位数量并提升老城区停车费用 ;探索研究 城市交通拥堵费政策,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划定 城市拥堵费区;建立完善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 重点改造老城区的主要拥堵节点,提高街坊和居 住区道路的开放性。加强老城区城市环境改造, 逐年增加城市开敞空间,加快对重点地区的风貌 整治。

——推动产城融合。推动四大开发区转型和 13 个省级园区功能升级,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和综 合服务功能,重点推进高新区拓展区、新站区少 荃湖产城融合示范区、空港经济示范区、肥西产 城融合示范区等建设。加强对工业项目的投资强 度、产出效益、环境影响的管控,提高不满足要 求企业的税费成本,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或腾笼换 鸟。鼓励企业通过自行协商交易的方式,实现低 效工业用地的再利用。完善产业升级政策,为工 业用地退二进三提供保障。加强工业园区的商业 服务与生活服务配套,合理配置居住用地比例, 改善园区居住环境,实现从单一的产业园区向综 合型城市新区的转型。


                第十五章 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一节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以中运量公交及常 规公交为主体、以出租车为补充的多模式公共交 通体系,形成与城市空间格局和土地利用相适应 的公共交通网络布局,支撑高效率、高品质、高 适应性“公交都市”的构建,促进城市交通方式 结构优化。

                     ——轨道交通。远景规划 5 条市域轨道线路 服务市域城镇与主城区的通勤出行,规划 15 条 主城区轨道服务城市内部通勤需求。轨道总规模 达 586 公里,线网密度一环内 1.8 公里 / 平方公里, 二环内 1.5 公里 / 平方公里。                         ——中运量公交系统。规划形成“中心放射 + 中心加密 + 外围连线”的中运量公交系统,支 撑组团式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串联高铁站、火车 站、汽车站等大型换乘枢纽以及各级城市中心。 规划 7 条中心放射型走廊、5 条中心加密型走 廊和 1 条外围走廊,总长约 244.4km。结合既有 十八里线和老淮南线,规划两条有轨电车,总长 约 50 公里。
                   ——公交专用通道。规划公交专用道 34 条 (段),总长约 450km,形成“一环十四射八连” 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基本覆盖中运量交通走廊以 外的主要骨干公交线路,形成与骨干公交系统相 配合的系统完善的公交专用道网络。 第二节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构建安全、健康、高效、集约、弹性的市政 基础设施系统,统筹推进水、电、气、热、通讯 以及环卫等实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各类市政基 础设施系统整合。依据城市多组团结构,结合城 市道路等优化各类主干管线、廊道布局,建设市 政综合廊道 ;以市政综合园、市政综合群等形式 整合各类市政设施,减少邻避效应,实现用地集 约、资源循环利用。

——供电。至 2020 年,规划新建 500kV 肥南、 肥北和庐江变,扩建肥西变,增加 500kV 电源点, 完善电源设施布局,提升接受主网电网的供电能 力。以“多环互联、分片供电”为原则,构建“多 环多联络”主网结构,保障主城区供电安全可靠 性,规划新增 220kV 变电站 15 座,扩建 2 座。适 应主城区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发展模式的供电要 求,形成内外呼应的供电模式,提高供电的安全 性和满足未来城市中心区功能更新的电力需求。

       ——供水。完善供水系统,提高城市自来水 普及率。结合主城区及周边城镇发展规模和建设 时序,合理安排水厂和输配水设施建设,规划主 城区与空港地区联网供水,至 2020 年,改扩建 四水厂,扩建七水厂、肥东新水厂、东部工业水厂, 新建八水厂、九水厂。大力发展分质供水、再生 水回用。完善原水管系统和供水配水管系统,提 高应急保障能力。

               ——雨水。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实现主城区 排水防涝综合的能力提升、雨水资源的高效利 用。加强综合治理城市排水河道,构建确保城市 排涝安全的水系布局 ;逐步对现有排水设施提标 改造,完善排水主通道布局 ;多种措施组合,共 同构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 ;加强精细化管理,建 立城市排水应急预案制度。

             ——污水。适度超前建设污水管网及厂站, 至 2020年,主城区规划新增十五里河上游污水厂、 西部组团污水厂、清溪净水厂、于湾污水厂、小 庙污水厂,扩建 11 座污水处理厂。强化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逐步提高出水标准,消减流域 水污染负荷。加强再生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设 施配套,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缓解优质水资源紧 张的局面。

                  ——供气。依托高压输配管线系统,优化完 善主城区中压管网,构建“门站 + 绕城高中压 调压站”的供气系统。至 2020 年,形成以二环 路 DN500 中压 A 环线为骨架,以金寨路、长江西 路、合淮路、阜阳北路、新蚌埠路、长江东路向 主城区外围辐射,联通绕城高压管线上的高中调 压站,形成环支结合的中压输配系统。通过天然 气门站和绕城高压管线上的高中压调压站为主城 区供气,保障各片区用气安全。

               ——供热。至 2020 年,主城区共规划 8 座 热电厂。构建主城区季节性热源调峰体系,降低 投资成本。构建主城区“蒸汽 - 热水”交换体系, 通过区域热力站实现对较远居住采暖用户实现供 热长输覆盖。梳理 DN>300 主干管网,落实热源 间联络管,实现管网规划“相邻热区,热网成环; 偏远热区,内部自环“的目标。 ——通信。按需求合理布局通信局所,综合 考虑各种业务的发展,合理布局、建设业务局、 所和服务网点。主城区通信局所的服务半径控制 在在 1000 米之内,市话局、所按中心局、端局、 模块局三级设置。推进新型 4G 通信基站建设, 实现统一规划,共建共享 ;通信管道做到提前预 控,集约建设 ;加强无线电空域管理,统筹配置 无线电频谱资源 ;保障无线电空间秩序,保护微 波干线通道。

                  ——环卫。规划在合肥市边缘的北部和西部 建设 1 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焚烧为主、填埋 和综合利用为辅”;按照“少建站、建大站”的思路, 至 2020 年,规划主城区建设 2 座大型垃圾转运 站,3 座中型垃圾转运站。逐步完善主城区其他 类垃圾处理设施,确保现状在建餐厨废物处理厂 投入使用,新建 1 座餐厨废物处理厂,扩建现状 粪便处理厂(合肥市有机物处理中心)处理能力 至 500 吨 / 日。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健全充电基础设 施布局网络,提升整体充电能力。遵循“桩随站走” 的原则,构建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充电设施配套 网络。至 2020 年,主城区规划新增 9 座公交车 充(换)电站 12 个充电桩群和 16 个环卫充电桩 群。按照“充电站为主,直流桩群为辅”的模式, 构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保障充电设施的 能力供给,规划新增 23 座社会公共充电站。


               第三节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全面提升城 市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文化、教育、体育、 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设 施建设,加快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大力培育国际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力争实现规划 期末公共服务水平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目 标。


——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公共 教育服务体系,优先发展基本公共教育,全面提 高教育普及程度,在全省率先普及 15 年基础教 育,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到 2020 年,公共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进入全国先 进城市行列,实现教育均衡化、全民化、信息化 和优质化。推进合肥特教中心北校区、合肥新四 中、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黄麓师范学校改扩建 等公共教育设施建设。

                   ——开创公共文化发展新格局。按照构建稳 步推进、结构合理、体系健全的原则,创新发展 现代化城市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覆盖全市的公共 文化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市级文化设施场馆,弥 补现状差距,推进安徽省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 合肥市工人文化宫、合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合 肥市中心图书馆等一批大型文化场馆建设,加 强基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形成“15 分钟文化 圈”。

                     ——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以满足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为出发点,以全 民健身为重点,以“节俭办赛”为理念,适度控 制发展大型公共体育设施,推进合肥市球类健身 馆、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维修改造等建设。到 2020 年,人均体育设施用地达到 2.0 m 2 。推动体 绿融合,改造完善和规划引导公园绿地体育功能, 鼓励社会资本结合大型超市、城市综合体,建设 全民健身设施,完善户外体育运动场布局。

                   ——建成国际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 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严控老城区医疗资 源,重点支持三大开发区新建医疗机构,推进市 第三人民医院、省立医院新区、空港医院等项目 建设 ;重点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到 2020 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范围 100% 覆盖 主城区常住人口 ;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 推动形成多元办医格局,重点在北城、滨湖新区 十五里河周边建设优质医疗资源聚集区。
             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 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 45 张,城市社区养 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 100%。90% 以上的乡镇和 60% 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 区综合性服务设施和站点。养老服务惠及每一个 老年人。孤儿养育保障期末达到目标人群覆盖率 100%,新增孤儿养育床位 260 张。惠民殡葬、公 益性公墓达到目标人群覆盖率 100%。

            ——稳固公共安全体系。到 2020 年,改善 城市布局安全性能,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 损失,提高居民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 城市抗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 处置能力,形成符合合肥市特点的“人防有力、 防灾有效、预警及时、反应高效”的公共安全保 障体系。打造全国领先的公共安全示范区,建设 本质型安全城市。


           第十六章 推动新型城市建设

第一节 加快绿色城市建设 ——建设海绵城市。将“海绵城市”的理念 和要求贯彻到各相关专项规划,编制或修编供水、 节水、污水、再生水、雨水防涝、初期雨水治理、 城市防洪、绿道、道路交通、海绵城市等各专项 规划。在老城区结合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 区有机更新,妥善解决城市防洪安全、雨水收集 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

             加强海绵型建筑与 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 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设施等建设。根据每个地块 的实际地形、水系、地下水位、土壤渗透性等特点, 因地制宜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 术手段,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 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城市 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 造成的破坏,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 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重点将海绵城市建设与 城市河流治理相结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小于 70% ;中心城区排水防涝标准 50 年一遇,其他 地区达到相应排水防涝标准要求。率先在塘西河 区域、新站少荃湖片区、高新区大蜀山片区、肥 西县产城融合示范区等地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试 点示范。

                    ——加快城市水系治理修复步伐。结合海绵 城市建设进行岸线改造,综合河道底质改善、河 道生态修复、河流水动力调控和河水强化处理等 技术手段,提升河流自净能力,提升岸线景观和 周边土地价值,打造亲水怡人的岸线景观和公共 开敞空间。将再生水和调蓄的雨水作为城市水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以大气雾霾和城市 水系治理为重点,结合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 建设,完善雨水调蓄设施,沟通环城水系,进行 岸线综合整治,设置原位水体净化设施 ;加快污 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污水处理标准,污水深度 处理后作为城市水系补水水源 ;加强道路、工地 裸露地面、渣土车、物料堆场、搅拌车等的扬尘 控制;优化交通网络,发展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 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 ;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资源 回用和处理设施,建设循环型城市 ;提升城市风 貌建设,注重建筑风格协调、立面的整治与材质 的提升 ;提升绿道网络体系和小区绿色基础设施 建设。

           ——加大城市节能减排力度。以采矿、建材、 纺织、钢铁等行业为监管重点,促进工业企业污 染深度治理,推广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术,综合推 进工业行业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等主要污 染物减排,同时控制特定行业特征污染物的排放 量,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大力推进城 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全面提升 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推进生活污染减排。——构建环城绿带。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的 前提下,结合森林增长工程,构建大尺度环城绿 带,控制城市无序扩张,保障城市生态功能,并 让市民接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利用河流、道路、山体等容易识别和可永久持续 的地物特征划定边界范围,将江淮分水岭、大潜 山 - 圆通山 - 紫蓬山、四顶山、白马山、浮槎山、 以及部分基本农田串联起来,形成区域性的环城 绿带,宽度 10-30 公里,面积约 2600 平方公里。 在环城绿带内部,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并制定差 异化的政策要求,强化建设管控,建立合理的生 态补偿机制。


第二节 注重人文城市建设

             ——合肥主城区整体的建筑风貌体现出新徽 派的韵味。对于城市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应该在 与整体环境协调的前提下,给予其充分的自由创 作空间,对建筑风格不进行明确限制,以打造城 市地标。对于一般性的公共建筑,以新徽派为主 要特色,形成相对统一的风格。对于肌理性的住 宅建筑,在现代简约风格的基础上,通过将徽派 元素简化、造型体块化等方式,将徽派建筑的特 点有机融入,并突出色彩淡雅明快和融入自然的 空间特色。 ——结合滨水空间建设打造徽派文化建筑群 落。结合城市水环境的改造建设城市滨水的文化 空间、休闲空间。滨水空间的主要公共建筑和小 品应以徽派风格为主,形成独具特色的徽派文化 建筑群落。

第三节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方向。加强智 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牵 头部门,并协调各个部门配合。突出信息基础设 施建设的先导作用,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和“互 联网 +”城市计划,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城市无线 热点建设,逐步实现主城区主要公共场所无线局 域网全覆盖。全面推进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电 子商务、移动办公、在线教育、智慧社区、智能 交通、数字监控系统等智慧服务发展。加快智慧 产业发展,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 新兴智慧型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广泛应用, 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五大抓手。

                 第一, 打造智慧创新示范区。以高新区、大学城等为重 要空间载体,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 技术,打造创新、创业的智慧型孵化基地,实现 “产学研”的无缝对接。以社区群众的幸福感为 出发点,提供便利的社区服务、低碳环保的设施 保障,打造智慧社区。

                第二,提升创新型产业园 区。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国家高新区为龙头,构建以“都市型工业 + 智慧产业” 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把园区尽快建设成为新兴产 业、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园”以及物联网前端技 术应用密集的“智慧区”,并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第三,建设智慧创新平台,科技研发、科技转化、 高新产品孵化、高技术人才创业、科技服务、众 创平台等,支持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智慧型 产业。
            第四,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打造科技金融、 知识产权、高技术创业、技术交易、技术咨询、 科技法律六大类服务。打造智能会展、智慧贸易 和智慧商务服务平台,吸引新型商业商贸产业的 集聚。

             第五,聚集智慧创新要素,包括创新人才、 创新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教育、金融投资、中 介机构、政府机构等七大类要素。


                  ——加强智慧城市空间载体支撑,建设智慧 城市走廊。规划以中心城传统文教核心区为中心, 并重点打造中科智城、两湖(翡翠湖、南艳湖) 创新示范区、滨湖创新服务区、南淝河创意智慧 谷四大智慧城市功能区,以及多个智慧城市功能 节点,形成合肥市的“智慧走廊”。         中心城传统 文教核心区要形成以高等教育、智慧医疗、低碳 社区、信息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为主要内容的 智慧城市核心功能区。中科智城要建设合肥市科 技研发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创新产业中心、宜 居生活社区。两湖创新示范区要通过腾笼换鸟, 构建高校教育、创业产业、青年创业、科技研发 等智慧产业。滨湖创新服务区利用滨湖区区域政 务中心、CBD、RBD 等资源,建设智慧政务服务、 智慧金融服务、智慧商务服务等功能。南淝河创 意智慧谷重点打造创意文化走廊、物联网商务园 和滨水生态社区。


第四节 加强紧凑城市建设 ——立体综合交通。分层利用空间资源,实 现多种交
通方式的高效整合,形成立体化、层次 化交通组织结构。合理利用地上空间和浅层、深 层地下空间,组织不同性质的交通,提升城市整 体运转效率;结合城市各级客运枢纽及地铁站点, 加快地上、地下交通一体化设计,形成零换乘、 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节约城市的土地资源, 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重点结合“四主六辅”区域对外交通枢纽,打造集地上(航空、 高铁)、地面(公共汽电车、客运站)和地下(地 铁、市郊铁路)统一的立体枢纽。

                      ——立体绿化。以公共机构所属建筑、中高 层以下保障性住房以及绿色建筑项目为主体,推 进建筑屋顶绿化建设。大力提倡符合条件的建筑 墙体、地铁通风设施、道路护栏、立交桥及高架 桥桥体等建筑、构筑物实施垂直绿化。加快出台 推进城市立体绿化建设的政策与技术标准,通过 强制措施与鼓励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城市立 体绿化建设的品质。城市绿地调整要坚持占补平 衡原则,凡占用城市绿地的必须落实好异地绿地 空间建设补偿。

                   ——地下综合管廊。统筹城市地下管线工程 建设,合理布局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 力、燃气等地下管网,加快实施既有路面城市电 网、通信网络架空线入地工程。按照规划要求, 推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的部分新 建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地 铁建设、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更新、棚户 区改造等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总结滨湖 新区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加快推进空港 经济示范区、肥西产城融合示范区、高新区拓展 区、新站区少荃湖片区、蜀山西部新城等新区地 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加大 政策支持,发挥市场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 与。

         ——TOD 开发。引导公共交通系统与土地利 用协调发展,规划 4 条 TOD 开发廊道,提高土地 混合利用效率及开发强度,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空 间结构。重点在主城区二环以内以及各组团副中 心 1.5 公里范围内,进行以商业、商务为中心的 TOD 开发 ;在 TOD 开发廊道沿线地区 1.5 公里范 围内,进行以商业、商务、居住为主,适当引入 工业、物流等的 TOD 结合开发。结合小庙镇开发 建设,以“TOD”理念打造“轨道新市镇”试点, 形成特色发展的卫星城镇。

第十八章 强化就业创业创新支撑

   第一节 增强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 产业转移和高端聚集为重点,文化引领为支撑, 从传统科教城市走向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智慧城 市。

               ——激活高端科教资源 , 推进科技创新产业 化。全力建设合肥国家大科学中心,充分利用中 科院、中科大等高端的科教资源,激活科教资源 与城市创新有效结合。鼓励中科院、中科大等研 究院所和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化展开产学研合作, 加快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 新研究院、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 共安全研究院、北大未名生物技术研究院、中国 农科院合肥食品创新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建 设。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新兴产业优势。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实施创新驱动 为核心,产业转移和高端聚集为重点的发展模 式。依托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及特色, 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谋划申报新型显示、 集成电路、高端医疗装备、燃气轮机、高端数控 机床等一批国家级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研发 和产业化进程。支持南艳湖高科技研发基地、京 东方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产业基地、联想研 发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 积极推进有关商事制度改革等阻碍企业创新的制 度及有关政策。

                ——从“引资”到“引智”,引进高水平的 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充分发挥合肥市科教城市的 人才环境优势,加大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及落户鼓励政策,尤其是加大对具有领军作用人 物的支持力度,做到留住本地人才,吸纳国内外 顶尖人才,加大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和高端外国专 家的力度。重点支持第三产业和新型高科技产业, 大力引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 域的创新型企业。

                ——打造创新知名度。利用现有科技创新平 台,通过针对性的突破,比如大学生创业联盟,科技人员创业等尚未形成国内典型的领域,加大 政府投入宣传力度,在国内形成示范,并主动组织并召开全国性会议、论坛为合肥创新创业造势。

                     第二节 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 ——加大创业政策支持力度。对首次领取小 微企业营业执照、正常经营并在创办企业缴纳社 会保险费满 12 个月的创业者给与一次性创业补 贴 ;对吸纳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 1 年以上期限劳 动合同的,按照申请补贴时创造就业岗位数量给 与每个岗位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                  对小微企 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 1 年以上 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与社会保 险补贴。进一步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加大对小微 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建立基金-市场- 产权的三合一机制。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建立基 金-市场-产权的三合一机制。围绕合肥市特色 新型产业,充分利用大金融、大资管、大基金、 大数据的平台,设立合肥市产业发展创业投资引 导基金及专业化子基金。以市场环境建设为目标, 积极推进有关商事制度改革等阻碍企业创新的制 度及有关政策,全面带动改革深入,更好地发挥 政府作用,真正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广大创新创业者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健全 面向高校院所科技创新人才、海外留学回国人员 等高端人才和高素质技术工人创新创业的知识产 权扶持政策,对优秀创业项目的知识产权申请、 转化运用给予资金和项目支持。逐渐形成良好的 创业环境,建立基金-市场-产权的三合一机制。

                      ——谋划创业创新平台。以高新区、经开区、 小庙、新站少荃湖片区等空间为载体,打造产学 研紧密结合的合肥“硅谷”。建设南艳湖众创中心、 翡翠湖孵化中心、柏堰湖服务中心、王咀湖研发 中心、小庙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新站区北航科学 城、少荃湖信息产业园、智慧产业园等研发创业 中心,促进科技研发与城市产业协同发展。以滨 湖新区和滨河更新地区为主要载体,打造高品质、 富有人文魅力的合肥“硅巷”。建设区域政务文 化中心、CBD、RBD、高铁片区中心、紫光科技城、 文化创意产业城等政务、商务、文化、科技中心, 形成城市最具活力的创新创意空间,促进智力和 财力的结合互动。



                      第十九章 提升合肥都市区国际化水平 ——

             培育国际化的产业与贸易体系。以家用 电器、新一代信息技术、光伏等产业为主导,打 造世界级、国际化的产业集群。重点招揽徽商回 归设立总部,积极吸引世界和中国 500 强企业、 行业领军企业等国内外机构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入 驻。重点依托留学生创业园等 3-5 个外商和海归 人士聚集度较高、产业层次水平较高的园区,设 立国际化产业园区试点。加强与美国硅谷、北京 中关村等国内外著名创新、产业园区合作,共建 创新型产业园、加强区域合作开发。                     

                                 加快开发区 功能创新,推进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 区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支持本土企业实现国际 化发展,积极推动优势企业“走出去”承接国际 高端工程、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开展境外直接投 资等。做大做强服务外包产业,争创“中国服务 外包基地城市”。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整合海 关特殊监管区域,高水平建设“四港”(合肥水 运港、合肥国际内陆港、合肥航空港、合肥跨境 电子商务港)、“三区”(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 出口加工区、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一中心” (合肥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等开放平台,建 设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

                           ——建设通达全球的交通与物流网络。着力 打造空港国际化 , 加快实施新桥机场二期扩建工 程,提高新桥机场的区域铁路系统集疏运能力。 加大政府对国际客货运航线的鼓励性投入 , 拓宽 欧、美、日等国家的国际航班,重点支持合肥与 世界各大重要政治、制造业和商贸中心城市的国 际客货运航线。加快推进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 出口加工区、合肥港临港物流园区、合肥港派河 综合物流园区、合肥国际内陆港、合肥空港进境 指定口岸、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 型)、合肥 中外运空港物流中心等开放平台建设,建设成为 国际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开通合肥与欧美国家 的货运航班,加密、延伸“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 合肥至国内主要城市的“货运五定班列”、行包 专列,加强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公空联运,建 成亚欧航空铁路货物的重要转运中心之一。                      ——打造极具活力的国际交往与合作中心。开展国际化城市外语标识体系建设,实现合肥市 重要场所国际化标识全覆盖。在滨湖新区、政务 区、蜀山区、高新区等居住环境较好、配套设施 便利、外籍人士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立 5-10 个 国际化社区试点。鼓励外资来肥投资医疗卫生事 业,选择几所综合性或专科医院设立服务外籍人 士的综合科室和门诊,方便外籍人士就近就医。 推动在肥高校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交流和合作办 学,建设高水平的国际学校。积极争取国际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国际化商务环境。加 大与国际友好城市、外国城市交往,与更多“一 路一带”沿线国家的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利用 海内外理事资源和渠道,推动国际官方和民间友 好来往不断深入。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打造合肥 旅游的国际品牌,推动建设国际体育名城,积极 申报举办铁人三项赛、国际帆船赛、水上飞机低 空飞行等重大赛事。

                               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二十章 加强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 第一节 提高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和编制水平

——提高城乡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化 城乡规划的综合性政策平台和协调管理平台作 用,统筹布局各类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 化遗产和生态敏感区。严格控制各类产业园区的 规划和报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 规划、详细规划的实施办法,强化实施评估、规 划修改、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动态跟踪维护等 机制,树立城乡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 性。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确需修改的,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深化 落实“1331”空间发展战略,主城区做好单元规 划全覆盖,加强规划统筹,市域其他城镇严格落 实战略发展要求,加强环巢湖地区规划控制与引 导。按照精明增长的理念,科学界定城市禁建区、 限建区和适建区“三区”,清晰划定绿线、黄线、 蓝线和紫线“四线”。创新乡村地区规划管理, 探索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要加强城市设计, 提倡城市修补,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 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 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 建筑风格等“基因”。


                 第二节 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 ——健全城乡规划管理制度。强化规划实施 的监督,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 考核体系。严格实行规划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完 善规划程序和公众参与制度,探索设立城市、社 区总规划师制度,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和 特殊空间政策管控,下位规划要严格落实。


                      ——强化建筑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国家、省 的建设规范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适当延长房 屋及基础设施设计使用年限,增强建筑物抗震防 灾能力 ;强化建筑全流程质量管控,严格执行先 勘查、后设计、再施工的基本建设程序,加强建 筑市场各类主体的资质管理,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健全建筑档案登记、查询和管理制度,强 化建筑质量责任追究和处罚,推进建筑产业现代 化,深入开展住宅工程质量专项整治。 第三节 推动多种规划协调与融合 ——创新规划理念,推进“四规合一、多规 融合”。加强城乡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衔接与协调, 构建“一张蓝图、一个信息联动平台和一套运行 机制”,在此基础上,实现林业、文化、教育、体育、 卫生、绿化、交通、市政、水利、环卫等各专业 规划的“多规融合”,探索推进多规融合的规划 编制方法和管理方法。加强部门合作,政府各部 门按照各自职责落实获批的城乡规划,制定专项 规划与实施行动。


                ——形成一张“规划蓝图”。全面梳理“多规” 内容,将“多规”所涉及的保护空间、用地边界、 空间信息和建设项目等信息融合到“一张图”上。 充分考虑各个部门的专业规划,进行图斑比对和 方案优化,消除“多规”存在的矛盾和差异,实 现城市建设用地“一张图”管理,最终在“一张 图”中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 线、基本农田保护控制线、城乡建设用地控制线、产业区块范围控制线“五线”,形成完整的空间 规划控制线体系。


                     ——搭建一个“信息平台”。结合智慧城市 建设,以发改、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政务平 台为基础,搭建信息联动平台,建立“四规”管 理信息互通机制,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建成全 市统一的信息联动平台,便于各个部门审批过程 中及时沟通,最终为建设“智慧城市”、实现“多 规合一”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构建一套“实施机制”。改革现有规划 体制,整合各部门规划职能,积极探索衔接协调 各类规划的工作机制,解决规划相互矛盾以及覆 盖广度、深度不够等问题。积极推进规划控制线 立法,将“多规合一”划定的基本生态控制线、 城市开发边界控制线等纳入地方立法,形成条例; 以政府规章形式明确“多规合一”控制线管理主 体、管控规则、修改条件和程序,规范和强化规 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统一的信息联动平台为 技术支撑,完善一张图运行机制,建立部门业务 联动制度、优化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监控考核制 度和动态更新维护制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9 08: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划很好,实施起来才是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9 09: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骆岗CBD下次规划是不是又变成别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9 09: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iwi@ 于 2017-11-9 10:50 编辑

现在套路已经很明显了,哪里空地多画个圈圈就是未来十年的CBD,炒房的可以跟着指挥棒走,自住的还是要保持清醒分析哪里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东边的红点应该是东部新中心吧,这次地位也提高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9 09: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蚌连?合新又改成从蚌埠接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9 09: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骆岗机场再不动,就要成烂摊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9 10: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lg8248 发表于 2017-11-9 09:06
合蚌连?合新又改成从蚌埠接轨了?

分一期二期,原来论坛里讲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9 10:0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的规划都很好,觉得前途很光明,做起来难啊。   也不能过多责怪政府,就像我们定目标规划,但做成功的毕竟是少数。  有可能不够努力,有可能命该如此,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就这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0: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骆岗机场板块的CBD规划  在上次1331的方案里就有,只是给前几年的通航机场定位搞的没声音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9 10: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骆岗机场版块还是要发展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9 10: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 促进各级城镇协调发展 ——促进各级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对主城区 的整合,促进合肥市主城区与肥东、肥西、北城 组团的融合。加快培育县(市)城区及产业新城, 并有重点的发展环巢湖地区。积极培育中心镇, 实现市域均衡发展。结合各阶段发展重点统筹安 排土地指标和资金投入。结合国家设市模式创新 改革进程,将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置为 市。”    这是说明 划区没戏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9 10: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骆岗没那么简单吧,期望打造成cb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9 10: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铁片区与骆岗片区中间有高速高铁割裂,整合成一个CBD?也是挺会搭台唱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9 10: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本怎么看起来像过程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7 07:43 , Processed in 0.07002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