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8915|回复: 69

[转载] 合肥发展之十三五“大开局”(11“区”4县1县级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4 17: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忠魏武23 于 2015-12-24 17:29 编辑

                                                                                合肥发展之十三五“大开局”(转载)                                                                                                                                             主要内容包含(11“区”4县1县级市)包含瑶海区.蜀山区.包河区 .庐阳区.政务区.北城新区.滨湖新区.经开区.高新区.新站区.合巢经开区 .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县级巢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7: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忠魏武23 于 2015-12-24 17:45 编辑

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打造“五个城市”,即创新城市、高品质城市、美丽城市、国际化城市和幸福城市从2016年开始,国民经济将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这将是合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关键时期,要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岁末年初,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在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上指出:合肥将以开放的思维、国际的视野和合肥的视角,打造创新城市、高品质城市、美丽城市、国际化城市和幸福城市。

[总结]有望提前五年实现主要指标进省会十强


  “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主要指标进省会十强”——这是2011年合肥市提出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今年年底,合肥市财政收入将突破千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新跨越、进十强”的目标有望提前五年实现。


  据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合肥GDP总量居省会城市第12位,增速居第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居第9位,增速居第2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工业投资总量均居第5位;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居第10位,增速居第2位;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分别居第9位、第7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1000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8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位居全国第3位。


合肥样板形成特色更具认同感和幸福感


  五年来的大发展,合肥坚持向先发地区看齐,拉高标杆,见贤思齐。2006年以来持续推进的大建设让合肥获得发展的硬件: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际机场、港口航运等为重点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合肥一跃从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区中以高架桥、主干道路、轨道交通、支路网为骨架,构建起现代交通体系。


  环境建设坚持“城湖共生”、“生态宜居”理念,建设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水环境治理、绿色森林增长、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综合整治为“四大行动”,巢湖水质不断改善,城区内拥有两个国家森林公园。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上,新型显示、机器人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等已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领先优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医疗装备、信息服务业等正在加速崛起。


  生活在合肥,也是更有认同感和幸福感。社保标准统一、医改成全国样板、城市户籍人口95%拥有住房、17万人口明年可全部脱贫、公共文化设施加快建设……“近几年,在各类幸福城市评比中,合肥一直位于全国前列”。


将加快建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合肥加快建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为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具体将以打造创新城市、高品质城市、美丽城市、国际化城市和幸福城市这“五个城市”为抓手和载体。


  创新城市:合肥将以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核心区为突破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动力转换,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高品质城市: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推动交通体系协调建设、要素资源协调保障,以建设现代化都市区为支撑,在协调发展中拓展空间,优化发展主城区、壮大发展副中心、培育发展新城镇、加快建设美好乡村、壮大县域经济;打造比肩宁杭、协同联动高品质城市。


  美丽城市:将以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实施水环境治理、绿色森林增长、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综合整治四大专项行动。还将推广低碳生活、提升园林绿化水平。


  国际化城市: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发挥“双节点”城市功能,打造开明开放、接轨世界的国际化城市。除了建设高水平的开放平台,合肥也要提高区域合作和都市圈一体化水平,加快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


  幸福城市: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建设健康合肥、打赢脱贫攻坚战,效率与公平兼顾,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


[详解]说发展目标:五年内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据透露,预计今年合肥市GDP达5650亿元,增长10.5%左右;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13.5%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2亿元,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0亿元,增长1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30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0亿元,增长12%左右。


  未来五年目标很明确:经济总量位次前移、创新水平全国一流、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党的领导更加有力,当好全省发展排头兵,确保在全国提前、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说战略定位:五大定位打造双节点城市


  跻身“长江经济带”、踏上“一带一路”,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双节点”城市,合肥发展定位为五个关键词: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将形成“米”字形高铁格局;副中心,建设成为与南京、杭州并列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都市区,大力推进合肥都市区建设;国际化,把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开放高地,把合肥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融入“一带一路”,合肥将建设八大开放平台,同时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下一步拟重点建设面向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山东半岛等的快速铁路通道,加快建设合肥至连云港、合肥至蚌埠第二通道,实施合芜、合安、合铜黄、合叶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将合肥港建成内陆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和江淮航运中心;拓展至“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航线网络,增加国际航线,提高航班密度;依托高铁南站、合肥港综合码头等,建设一批综合客运枢纽和综合货运枢纽场站。


  提升都市区的国际化水平,都市区国际化行动纲要正在编制,合肥将培育高端世界级产业集群,提升城市全球通达能力和交通枢纽智能化水平,建设国际区域性物流中心,打造长三角国家化创新创业中心。


说深化改革:聚焦九大方面与国际接轨


  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合肥版”,去年部署了188项任务;今年156项改革,已有59项任务完成或基本完成。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合肥将着力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坚持同先发地区等高对接,与国际化接轨,注重规则和制度建设,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将聚焦九大方面:


  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建设“三项清单”,研究和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重组。


  完善建设管理制度,继续坚持与完善“六分开”制度,形成区域性要素大市场,规范权力行使,提高规划审批效率。


  完善“1+3+5+N”政策体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财政资金放大和循环使用。


  完善国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开发商与政府建立“双向约束机制”,科学设定建筑高度、密度和容积率。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整合投融资平台,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积极推进PPP等融资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深化发展外向型经济改革,加快综保区、出口加工区等运行体系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机制。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公务员转任法制化、常态化,推行公开遴选新机制,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


说创新驱动:产业链核心集聚创新项目


  到2020年,合肥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5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5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5%,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面达到80%,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0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20件。合肥还将坚持创新驱动、保持创新活力。


  合肥将聚焦产业创新,实施一批居于产业链核心环节的重大项目,如智能机器人、燃气轮机、数控机床、精密制造、离子治疗中心。


  聚焦平台建设,加快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建立研究院产业基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聚焦创新创业,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紧密衔接的创新生态体系。


  还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范围,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7: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忠魏武23 于 2015-12-27 17:29 编辑

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军:八个字概括未来五年发展重点.“大湖名城、芯屏器合”谈及“十三五”合肥的发展重点,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军总结了上述八个字就连市民熟知的“大湖名城”在新的历史时期也有了全新解释。面对“十二五”的成绩,张庆军在合肥市政府第九次全体会上以“大、快、新、美、实”五个字简洁概括;面对“十三五”的发展契机,他坦言合肥瞄准世界级产业集群、将打造国际化创新城市和网络化智慧城市。我们可从中感知哪些城市变化、品位哪些民生大餐?

[总结“十二五”]五个“新”、四个“坚持”


  合肥经济总量更大了、发展速度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城市更绿环境更美、群众获得了更多实惠……“经济总量连跨新台阶,综合实力跃上新高度,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结构调整形成新格局,民生建设达到新水准。”张庆军说,“十二五”是合肥跨越赶超、引领发展的五年。“主要经济指标在26个省会城市中由‘十一五’初期的20位左右,跃居或接近前10位,大步挺进第一方阵。”张庆军说,五年间,各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350亿元,惠及群众3000万人次以上。总结五年的发展经验,合肥坚持产业支撑,形成多产业多业态多支点;坚持项目引领、以项目为抓手;坚持创新驱动,并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引擎;坚持深化改革,释放活力、激发潜力。


[展望“十三五”]经济:经济总量超万亿年增10%


   “十三五”末,合肥经济总量将超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GDP将达到1.8万美元,财政收入达1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到2020年末,主城区常住人口突破550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50平方公里;而最新截至2014年的数据显示,合肥市区城市建成区面积403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395万人。



交通:去长三角主要城市两小时


  张庆军透露,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未来合肥将提升港站枢纽服务功能,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轨道交通的衔接和多式联运,发展枢纽经济;高铁西站枢纽将加快建设。规划新增高速公里600公里以上,改扩建国省干道300公里以上,实现合肥与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城市间两小时通达、到周边城市一小时。建设公交都市,总里程170公里的轨道1-5号线将全部建成运营;明年计划新增和更新600台公交车和229.2公里公交专用道。城市慢行系统将加快建设,地下和立体停车场也将越来越多;此外,考虑铜陵路高架北延、裕溪路高架东延、阜阳路高架北延工程。


科技:规划创新装置和尖端科研


《自然》杂志最新发布显示,合肥位居中国科研产出城市榜单前五强,张庆军透露:未来五年合肥还将保持持创新动能。“建设国字号大科学中心,争取布点建设新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同时将规划建设下一代聚变工程实验堆、极端条件下综合集成装置、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环境污染机理实验装置等项目。量子通信、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机器人、新能源等将通过搭建产业创新平台实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推进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院等八大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城建:滨湖将成主引擎和新窗口


  城市面貌也将日新月异。据透露,城市规划上,明年将启动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合肥市都市区(圈)规划、合肥国家新区概念规划和总体规划、合肥市智能交通规划、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总体规划、合肥高铁南站片区城市设计深化、合肥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根据十三五规划,合肥城区打造成国际化都市区的核心区、高端服务服务业集聚区;开发区则要成为创新创业的引领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建设东部、南部、北部三大副中心;建设九年的滨湖新区将力争“国家级”,成为引领合肥都市圈创新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支撑安徽崛起的增长极、长三角双向开放的新窗口。”


民生:增加普惠园医疗布局合理


  改革发展的成果最近将惠及全城老百姓。张庆军说,合肥将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全面推进共享发展。诸如,实施宽带合肥计划,加快无线城市建设,到“十三五”末,主城区无线宽带覆盖率达100%;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平台将各类服务事项下沉到社区办理,把服务窗口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在民生领域: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到2020年累计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教育医疗方面,将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打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升级版。合理布局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


休闲:环巢湖景点打包申创5A


   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40%,绿化覆盖率达45%,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米。同时,持续实施环巢湖综合治理,严格污水排放标准;建设引江济淮,补充巢湖流域水资源。严格控制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推进工业污染场地治理试点,出台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探索建立新型环境治理机制、建设低碳城市。


  旅游休闲作为全新的生活方式兴起,合肥也将为市民打造更多景致和去处。据悉,“十三五”期间将论证包公园申报5A的可行性,同时将岸上草原、万达旅游城、安徽名人馆、滨湖湿地公园、中庙姥山岛等景区打包争取再创1-2个5A景区。


记者 张沛





八字蓝图


“十三五”的蓝图和发展重点,张庆军概括为八个字、两组词:大:建设合肥国家大科学中心,全面推进创新发展。湖:推进巢湖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名:提升城市知名度,全面推进开放发展。城:加快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协调发展。芯:就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推进创新发展。屏:就是发展新型平板显示产业,推进创新发展。器:就是发展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产业,推进创新发展。合:就是完善综合服务,全面推进共享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7: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忠魏武23 于 2015-12-24 17:48 编辑

开启瑶海全面振兴发展新征程
瑶海区委书记路军: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描绘新蓝图。
是一片承载着合肥工业记忆的老城区,百万瑶海人带着荣耀和梦想,在64平方公里的东城热土上,奏出转型发展的最强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瑶海区委书记路军接受安徽商报记者专访,和盘托出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也为市民铺展了一幅未来五年瑶海区的
发展蓝图。

[华丽转身]一改一建 产城融合协同发展

  “十二五”期间,瑶海区科学分析合肥城市发展新趋势,准确自我定位,结合瑶海经济产业实际,提出“一改一建、一转一变”的产城融合、协同发展新思路。“一转一变”将产业的转型与培育作为重点,产业布局规划做到点状布局,相对集中,全面升级,整体融合的轻型化、科技化、集聚化、高端化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瑶海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预计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0亿元、财政收入17.06亿元,比2010年分别翻了一番和增长1.2倍。 2010年“十二五”之初,经历了最近的一次区划调整后,瑶海的区域面积仅有64平方公里,是合肥主城区面积最小的一个,但100万常住人口让瑶海区成为全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区。相比其他城区,瑶海区的单位产出高、城市化进程快、民生担当多、城市承载大的综合特点非常明显。

  2014年3月,瑶海区被确定为全国21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之一,安徽新开普物联网研发中心、恒通文化产业园等多个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项目获得中央补助超亿元,原安徽氯碱化工集团停产搬迁,马钢(合肥)公司转型项目全面启动。

  建设具有一流创新力的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示范区、具有竞争力的都市产业示范区、具有地方特色的物联网示范区,规划建设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瑶海着力培育集顶层设计、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同时,40多个专业市场促进商贸及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小金融、物联网、都市科技、总部经济等新兴业态成为瑶海新的经济亮点,勾勒出瑶海新的产业版图。

[日新月异]六纵六横 建立体大交通网络

  作为老工业城区,瑶海以全面的旧城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改一建”双轮驱动,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列入全国老工业城区搬迁改造试点之后,大建设再度提速,城市面貌变化日新月异。“十二五”期间,瑶海区组织实施建设项目200余个,涉及棚户区、大建设安置点、市政支路网、小街巷和老旧小区整治、校安工程、中小学布点、廉租房、文化卫生公益项目、园林绿化、工业园区等10大类。作为合肥主城区,又是合肥工业文明发源地,瑶海近年来城市建设从夯实基础设施到注重文化、历史、生态方面的品质提升与特色打造。滨河公园、二十埠河生态湿地公园、月亮湾湿地公园项目、花冲公园升级改造等项目加速推进。清明上河园、银屏街等正在规划,老城区独有的合肥文化元素与自身的工业文明底蕴赋予瑶海更多的活力与魅力。大建设带来城区面貌显著改善。瑶海区组织实施大建设路网和旧城改造项目112个,完成搬迁35926户、总建筑面积约582万平方米。建成“六纵六横”主干路网,初步形成立体大交通网络。全区绿化覆盖率达27.20%,比2010年末提高8.64个百分点。

[百姓福祉]乐活瑶海 民生工程134项

  过去五年,瑶海区滚动实施民生工程项目134个,财政直接用于民生工程支出17.83亿元,受益群众90万人次。建成来安花园等13个、总建筑面积约134.38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和廉租房、公租房项目,安置群众3.83万人。新增就业岗位8.8万个。投入23.5亿元提升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水平。

  包括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区、街、居三级自然灾害应急求助体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提高,养老服务机构规模档次提升,高龄津贴实现大幅提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强大。全面放开的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入学让教育民生惠及更多人,居家养老服务、城市流浪人员救助等不断纳入政府花钱为群众买“专业服务”范畴。未来五年瑶海启动23所中小学新建和改扩建工程,20所公办幼儿园和一批特色教育培训园区。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公共卫生中心、文化艺术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四大公共服务中心。

■深度对话


抓实机遇 乘势作为

  安徽商报:崭新的“十三五”即将到来,明年是开局之年,作为合肥的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一直备受关注。未来在转型发展上将有哪些动作?

  路军:瑶海未来将力争成为转型发展示范区、创新创业先行区、生态宜居主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是关系瑶海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工程。我们目前正在编制瑶海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转型发展规划,有序推进53家工业企业搬迁改造。作为去产能的重点项目,马钢(合肥)公司搬迁将为瑶海释放近5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瑶海会积极做好老工业区扩区工作,发挥国家政策利好,我们欢迎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安徽商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新时期瑶海区转型发展的一大重点和亮点,未来五年产业布局有怎样的思路?

  路军:未来五年,瑶海区将重点提升传统服务业,引进现代服务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将打造火车站交通商贸中心等六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合肥电机厂等九个特色街区,把特色产业培育与生态文化建设协同推进。同时,瑶海将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物联网、都市科技、医疗卫生产业等。并引导安徽大市场等传统商贸业走创新创业之路,推动形成“互联网+专业市场”新商业模式。重视培育打造以长江东大街为创新发展轴,由老合钢等4个街区和商务楼宇等合围的“一轴四区+多楼宇”众创空间体系。

  安徽商报:作为老城区,瑶海区的旧城改造任务重,未来在改善城区人居环境上,将会有怎样的新变化?

  路军:打造宜居宜业魅力城区,瑶海的大建设将热度再增,重点构建“一环两横两纵”的快速路网和新的“五横六纵”主干路网格局,形成包括地铁、高架、立桥在内的立体高效城市交通网络。旧城改造将持续推进,以发挥城市中心区、重要功能节点区等重点更新改造区域的极核带动作用,以龙岗和大兴等新兴城区为依托,有效疏解二环路内老城区承载过大现状。

  未来的瑶海将有更美的生态,以瑶海湾公园、花冲公园为核心,由板桥河-南淝河、二十埠河、小板桥河三条生态绿化廊道等组成的“两核三带多线多公园游园”绿化框架,将形成瑶海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开敞空间系统。

  安徽商报:在老城区的升级改造中,瑶海区的“阳光拆迁”经验曾在全国获得示范效应。未来在拆迁安置等民生项目上,瑶海区怎样实现加分?

  路军:拆迁安置既是群众的关注点,也是矛盾的焦点。首先政策要统一,要阳光,要一碗水端平,保证公平性。其次,程序上要合规,流程要严谨,保证合法性。另外规划上要超前,保证可操作性。通过加大货币化安置,增加群众多样化的选择,通过先建后拆,提高对拆迁安置的信心的满意度。目前我们已规划在建安置房项目28个,总安置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可安置群众约10.56万人。

  民生方面就是要不断提高老百姓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的水平。未来五年瑶海启动23所中小学新建和改扩建工程,以及20所公办幼儿园和一批特色教育培训园区。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公共卫生中心、文化艺术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四大公共服务中心”,围绕闲置铁路线、高压走廊规划建设创意文化体育长廊,规划建设优质医疗产业园区,着力完善和丰富公共文化体育卫生服务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7: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宜居宜业 宜学宜游魅力蜀山缔造首创之区
蜀山区委书记李学明:建成国内一流现代化城区.全省首个跨境电商园通关运行;大型商业网点达到27个,领先合肥市;推进“数字城管”;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13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35元,增长速度全市领先;“中国好人”全省最多,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十二五时期是合肥市蜀山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改善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五年,居民幸福感增强。2015年,十二五的收官之年;2016,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新旧交替之际,记者采访了合肥市蜀山区委书记李学明,听他说说将如何谋划蜀山人的十三五,如何给蜀山人带来更幸福的生活。

[成绩单]绿色蜀山跻身全国“三个百强”

  十二五,蜀山区发生了不少大事,平稳完成小庙镇行政区划调整,五大商圈基本建成,新建四季花海等一批城市公园,入选全省首批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

  在“互联网+”如火如荼的今天,合肥市蜀山区率先建成了我省首个国家级国际电商园,占领了高地,如今电商园入驻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全省首个跨境电商园通关运行。三里庵、新南七、政务区等商圈不断壮大,大型商业网点达到27个,合肥市领先;特色文化街区品牌效应初显,文化产业总量和规模以上项目数均居全省城区第一。

  随着社会发展,保障水平也在进一步得到提升,“健康蜀山、幸福居民”促进计划深入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广泛开展“邻里守望,情暖社区”志愿服务。该区还蝉联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文化产业总量和规模以上项目数位居全省城区第一。

  十二五期间,蜀山区生产总值由268.73亿元增加到442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89亿元,年均增长17.8%;综合实力位于全省城区的前列,跻身全国综合实力、最具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质量“三个百强”区。

[任务单]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幸福城区

  在成绩傲人的十二五基础上,蜀山区十三五将更具活力。李学明介绍,蜀山区将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作为合六同城化、合淮同城化战略支点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对周边地区发展要素的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主城核心区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内生动力大大增强。“蜀山区,将会建设成一个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化城区。”

  十三五期间,蜀山区将保持经济增长中高速。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全面完成,西部新城城区框架基本形成,5年累计新增城市人口将达5万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到2020年,该区生产总值确保达到750亿元,年均增长10%;力争达到800亿元。人均GDP存量超过2万美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70%,森林覆盖率达到34.58%。生态环境以及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十三五期间,蜀山区居民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将显著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将实现均等化,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将实现全覆盖。

■深度对话


“西部新城”将是新增长点

  安徽商报:作为“三个百强”的城区,起点高,挑战自然不小。十三五期间,蜀山区如何在挑战中走出新路?如何优化调整产业布局?

  李学明:新常态下,蜀山区确实面临压力,但这也是重大机遇。十三五期间蜀山区将围绕“魅力蜀山、首创之区”,建设创新创业引领区、转型发展先行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绿色和谐宜居区。将突出企业创新主体、高校院所创新主角;探索建设智慧城市,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园区循环化和生态改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安徽商报:蜀山区的现代服务业在合肥是领先地位,如今五大商圈已基本形成,有新的布局吗?

  李学明:十三五期间,蜀山区在现有商业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双核四轴五圈”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双核,即中心城区高端商贸服务发展核、蜀山经开区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核。四轴,即沿长江西路、望江西路、潜山路、怀宁路沿线地区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轴。利用地铁线路,大力发展地铁经济,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打造一批精品商务楼宇中心和特色街区。

  五圈,即优化提升三里庵商圈、新南七商圈、政务区商圈,依托轨道交通站口打造西七里塘地铁商圈,依托合肥新火车西站,培育高铁商圈。

  安徽商报:合肥市在向西发展,蜀山区现在也沿长江西路向西发展,西城有什么规划?

  李学明:蜀山区的工业集中在西部新城、南岗科技园,十三五将构成以长江西路为主轴线的“一城一园”都市工业布局,建设合六工业走廊核心区。依托蜀山经开区新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高技术服务业、绿色产品深加工,壮大西部新城产业规模,培育我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园,即南岗科技园。将深化与高新区合作,围绕家用电器、汽车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条,集聚现代物流等配套企业,支撑蜀山经济发展。

  安徽商报:城市的发展空间在扩大,城乡一体化已是大趋势,蜀山区的城市空间格局是什么样的?

  李学明:蜀山区将优化布局,首先是提升中心城区能级,蜀山区将依托长江西路、望江西路、潜山路等地铁沿线地区,培育一批总部经济聚集区、特色街区、创意园区,重点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其次,推进西部城区建设,重点打造高端制造业,加快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合肥转型发展新增长点和江淮运河发展轴上的重要支撑点。建设合肥市对外开放的样板区、花园城市的展示区,打造具有国际风范、国内一流的合肥西部新区。

  在两区之间,将打造一条产城融合走廊,这条走廊上,将有蜀山经开区、南岗科技园和蜀山经开区新区(小庙工业集聚区);这些开发园区将实现产业布局联动,打造合肥重要的产城融合走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7: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忠魏武23 于 2015-12-24 17:57 编辑

包河区委书记宁波:坚持滨湖引领 突出产城一体
奋力打造“安徽新中心品质首善区安徽第一高恒大中心超高层开建,中信银行合肥呼叫中心落户;中国软件业前三甲软通动力即将运行,福布斯世界500强新华保险开工在即;以万达文旅城为牵动,电影主题公园、海洋主题公园、水上飞机等国际国内一流项目加快引进,即将引爆环巢湖岸线……2015年,包河大事喜事不断,正为“十二五”画上圆满句号。

[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挺进“全国40强”

  安徽商报:省委省政府实施“抓合肥带全省”战略,市委市政府更是定调全市“十三五”发展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第一城区”未来发展定位是什么?

  宁波:当前,我们对“十三五”形成一个基本判断,一方面,“一个新中心四个新时代”(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以及滨湖新时代、高铁新时代、地铁新时代、临港新时代)进入功能全面释放期,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等一批大项目进入集中收获期。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如:怎样当好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的“示范区”和“领头羊”,怎样在合肥打造国际化都市区上当好开路先锋,怎样在环巢湖生态文明建设上当好“示范”和“标杆”,怎样成为合肥精品城市建设的新名片,等等。我们要勇于担当、直面问题、奋发有为。未来发展定位,浓缩为两句话。一是打造“安徽新中心”,把服务全省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首要的政治任务。重点打造金融商务、行政办公、文体旅游、生活服务、研发创意、要素交易“六大中心”,真正建成全国层面的安徽形象和窗口、全省层面的增长极和辐射源、全市层面的标杆和龙头。

  二是打造“品质首善区”,强调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涵盖城市空间形态、功能品位、产业层次、历史文化、精神气质等各方面。我们将更加注重城市特色,力求最美、最宜居、最现代化。为此,我们提出坚持滨湖引领、中心驱动、产城融合、品质立区,“实现五个一、挺进40强”。即争创1个国家级开发区,服务业增加值和社零总额跃居全省第1,GDP增速达到10%以上,财政收入增速达到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美元左右,综合实力挺进“全国40强城区”。

[产城一体] 省市开放功能的先行示范区

  安徽商报: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包河区要切实发挥好在全市创新转型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具体来说,包河如何很好地承担起这种责任?

  宁波:与其他地方不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国家级新区规划建设、合肥高铁南站、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16.8公里黄金湖岸线等资源集聚包河,产城一体是最大优势。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把“调转促”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着眼“产”,解决宜业问题,比如“六大中心”,要做到省内第一、全国最好之一。立足“城”,解决宜居问题,全面造优交通、教育、医疗、生态、商务、休闲“六个环境”,实现以城促产、以产兴城。

  安徽商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理念”,“十三五”期间,包河该如何落实?合肥成为“一路一带”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包河如何去抢抓机遇实现自身快速发展?

  宁波:主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服务为本”,即服务群众、服务转型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努力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的新路子;坚持“产城一体”;坚持“开放包容”。当前,包河要抢抓合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机遇,成为省市开放功能的主要承载区和先行示范区。我们提出率先推进区域国际化,打造开放高地。大力发展国际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要把国际化落到具体项目上。比如,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国际社区、国际赛事、国际旅游、国际学校等项目建设,有些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规划思维] 想好、画好,算好,干好

  安徽商报: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明年包河区要实现哪些发展目标?结合包河区情和你工作经历,请您谈一谈规划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宁波:我们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全力实现良好开局。率先推进经济服务化,打造产业高地;率先推进城市品质化,打造生活高地;率先推进发展绿色化,打造生态高地;率先推进区域国际化,打造开放高地;率先推进文明示范化,打造文化高地;率先推进治理现代化,打造善治高地。我们将更加强化“规划思维”。探索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规合一,确保先想好、画好,还要算好,然后再干好。比如,在产业培育上,按照“一个产业链规划、几个大项目引领、多个招商平台跟进、一个人才基地支撑的”工作思路,培育人气集聚、人才汇集、内生发展的产业生态,构建投资、就业、消费、税收齐丰收的新格局,真正实现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站在新起点,包河区把“调转促”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拉高标杆,率先突破,全面释放“一个新中心四个新时代”的功能效应,奋力打造“安徽新中心、品质首善区。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7: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忠魏武23 于 2015-12-24 17:56 编辑

老城之根合肥记忆塑造更多特色文化街区
庐阳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卫东:将打造核心“生态圈”作为合肥现代服务业集聚度最高、产业规模最大的核心城区,伴随省城都市区国际化的加速进程,庐阳已逐步融入

  全球经济体系中。“四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三大功能区联动发展。”庐阳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卫东在接受安徽商

  报记者专访时称:辖区将丰富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圈。

  他概括庐阳的特色是:最城市也最乡村;既做“会客厅”、也当“后花园”,“一方面要找到城市之根,城市化进程在整体经济中凸显特色,也要追求品质和生态。”为此,步行街和三孝口商圈的升级改造方案已有了初步方向,滨水休闲生态区也将让市民享受品质生活。

[城区布局]东部重技术 西部重生态

  如果你还认为庐阳区只是四牌楼、三孝口就太OUT了,东北至与新站接壤的工业区,西北至与长丰、蜀山交界的三十岗都是庐阳区的地界。这其中,除了大家熟知的淮河路步行街、城隍庙、女人街,这里还有好吃的西瓜、热销的老蛙镜头,有艺术家们热爱的乡村大地和中科大博士青睐的创业平台。

  在千亿生产总值的大目标下,黄卫东说:庐阳区将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级中央商务区、全省高技术服务示范区和长三角最美滨水文化生态休闲区“三大功能板块”,“全市‘十三五’期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打造国际化都市区,庐阳则要成为全省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先导区、引领区域发展的国际化都市中心城区。”

  三大功能板块具体分布在何处?黄卫东透露,区内将形成“南精东高西生”的总体功能布局,“南部为中央商务区、东部是高技术服务示范区、西部则打造滨水文化生态休闲区,三大功能区还要联动发展。”

[产业构建]金银蓝绿 打造产业生态圈

  “生态圈的构建至关重要,融合商业、文化、旅游、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间、服务与服务间、产业与服务间相互支撑。”黄卫东认为,无论是区域还是产业都要实现联动发展、互动融合。

  这个生态圈的核心将是金融业,主导则为特色商贸,高技术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作为特色产业。黄卫东和他的智囊团将上述四大主导产业归为四种色彩,勾勒了缤纷庐阳的图景。

  金色:这将是总部云集、辐射全省的金融之区。据计划,庐阳将打造成以传统金融为基础、以新兴金融为主导、子业态多样、产业链完整的全省金融先导区,力争到“十三五”末,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00 亿元以上。

  银色:这将是高端聚集、繁华时尚的都市。以四牌楼商圈、三孝口文圈和北一环金融圈等为支撑,以特色街区、电子商务、特色楼宇为重点,形成商圈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力争到“十三”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 亿元。

  蓝色:高技术服务业将吸引创新创业的人才。都市科技园创新发展平台、科技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创客孵化平台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00 亿元。

  绿色:文化牵手旅游,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有序建设,打造具有一定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力争到“十三五”末创成1个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提升品质]发挥自身特色 建设幸福庐阳

  在合淮路以西、包括水面共9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规划了滨水生态休闲区,要让近郊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保留乡村风貌、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将生产、生态、旅游三者有机结合。

  保护生态、保护合肥人的大水缸是必须不遗余力去做的。通过土地流转、产业资本进入,使当地百姓生产生活改变,三十岗就从原先的农业为主转变为现在三产为主,下一步还要打造水博物馆、艺术家村、生态小镇,引进猪栏酒吧,整个区域都更具活力。改变之后,农业走向高端,三产与文化、旅游融合;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扩大影响,也会带来更好的生意,农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

  最终是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生活,一方面为合肥市民提供生态、健康的好去处,另一方面也让当地老百姓提升收入,农民的收益渠道增加:土地流转、变身产业工人所获工资、近郊农家乐和民俗收入、房屋租金等等,这也是个良性的“生态圈”。

  合肥体量越来越大、城市面貌越来越漂亮,作为老城区、核心城区的庐阳,必须发挥自身特色提升发展品质。未来要积极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圈,实现创新庐阳、品质庐阳、生态庐阳、幸福庐阳的建设。

[“十三五”蓝图]力争率先向“服务业强区”跨越

  预计经济总量超过千亿,力争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实现从“服务业大区”向“服务业强区”跨越;引领主城区、追赶沪宁杭,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区中实现争先进位。

  未来五年——

  在服务业的高端化、现代化、特色化和国际化进程中成为引领示范全市、服务辐射全省乃至长江经济带的国际化都市中心城区。

  提质增效将是发展的首位追求,强化创新创业,以先进技术引领质量进步,打造质量文化,让“高品质”成为最佳城市品牌。坚持精细化、人性化和智能化城市管理理念,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协调社会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能力,构建“大城管”格局。以人为核心,以社区为重心,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注重重心下移、权力下沉、权责一致、赋权到位。

■深度对话


重塑商业打造商圈

  安徽商报:老城区承载了历史的重任和合肥人的情怀,但面对新兴商业体的冲击,我们要如何嬗变?中央商务区到底将是什么模样?

  黄卫东:庐阳始终拥有最厚重的商业底蕴和价值,四牌楼和三孝口商圈就是代表。我们一方面要提升四牌楼,完善基础设施和老城交通,明年计划打造从百货大楼到鼓楼的空中廊道;推进逍遥津和步行街的联动,实现明教寺、清真寺、基督教堂等文化设施和商业的联动。老城区公共场所明年3月后就可有免费WIFI,在商场购物可获景区门票,所有商业优惠信息整合发布;教育、医疗、交通、商务服务与商业文化相结合,突出以文化为特色、以商业为主导、以旅游为联动。

  安徽商报:从某种意义上说,庐阳其实就是合肥的代名词,未来的庐阳将怎样光复城市文脉、突显文化特征?

  黄卫东:作为“老城之根”,我们正在全方位挖掘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让外来的朋友感受庐州传统精粹和市井文化。我们的目标是,外地人如果不来庐阳就感觉没到过合肥,本地人外迁后还想着经常能再回来。

  一方面,我们打造步行街区周边18条街巷,挖掘每个街巷的故事、凸显不同的特色,预计明年率先启动三条;2-3年街区将展示新面貌。另一方面,以城隍庙街区改造为重点,将周边的段家祠堂、合肥府衙、老四中规划改造,塑造出摸得着合肥记忆的文化街区,在其中恢复更多的合肥记忆。

  还要让走出庐阳的人想要回来,就须做强资源、提升品质。我们提出在“十三五”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5%,打造庐阳优质教育的升级版;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在北部新建医疗产业园。即便住在其他城区,但回来老城探望长辈、逛街购物还是需要的,要让这些人在庐阳享受品质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7: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融入合肥 联动淮南建成大都市北部门户
长丰县委书记许华:奋起直追 迈向全国百强县五年来,长丰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163.79亿元预计增长到360亿元,脱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进入全省科学发展“第一方阵”;全县基本形成高速环绕县域、高铁纵贯全境、空港近在身边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全县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十一五”末实现大幅增长……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这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长丰县委书记许华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介绍了在认清长丰基本县情、所处方位、面临的形势等基础上,如何面向“十三五”,进一步把握未来发展趋势。

聚焦“十二五”


挺起腰杆摘掉“贫困县帽子”

  50年前,“长丰”诞生。当地人默默祈盼:愿长丰名副其实,长治久安,人寿年丰。然而,到了1994年,长丰竟成为全国省会城市辖下的唯一国家级贫困县。进入“十二五”,长丰县进入全省科学发展第一方阵,长丰县终于挺起腰杆,摘下了“贫困”的帽子,迈上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五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163.79亿元预计增长到360亿元,连续跨过200亿元、300亿元两个台阶,与“十一五”末相比实现翻一番。

变身“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

  从前的长丰县,给人的感觉破、脏,但就是这样的基础,在“十二五”期间,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并且荣获“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县”,精气神都彻底地改变。

  长丰县以北城、县城两个重点辐射带动城乡建设,五年累计投资百亿元建设一批交通、水利、电网改造、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全县建设各类公路682公里,县域公路总里程达3166公里,立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市建设中彰显特色和品位,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人寿年丰”成为现实

“长治久安,人寿年丰”是长丰全县老百姓的期望,在“十二五”期间,终于成为现实。五年里,长丰县累计投入资金超40亿元实施民生工程,教育、科技、社保、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带给全县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全县通过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十一五”末实现大幅增长。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得到完善,城乡低保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体系逐步完善。长丰县被评为全省依法治县先进县,社会治安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展望“十三五”


奋起直追迈向全国百强县

  目前,长丰县提出了 “跻身全国百强县,双凤开发区打造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三五”总体定位和战略目标。

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千亿园区

  “十三五”期间,长丰县将继续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围绕“打造千亿园区、发展千亿产业”,突出支柱产业、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名优产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发展智能制造,实现工业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

■深度对话


“跳起来摘桃子”迈向全国“百强”

  安徽商报:目前中央和省市 “十三五”规划即将出炉,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长丰将如何定位?

  许华:“十三五”时期,是长丰县加快实现“百强梦”关键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合肥市建设长三角世界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为长丰扩展了空间、赢得了时机,提供了加速度。

  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区域战略的深入实施,商合杭、引江济淮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长丰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将更加凸显。在这种形势下,长丰县不能等、靠,要“跳起来摘桃子”,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提出了“十三五”战略目标。

  未来五年,通过实施“工业强县、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四大战略,坚持“融入合肥、联动淮南”两大发展方向。同时,通过未来10年的努力,把长丰建设成为合肥国际化大都市的北部门户区

  安徽商报:面对“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您有什么打算?

  许华: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长丰加快发展,关键在产业,核心在工业。全县将集中优势资源,提升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现代建材、服装制造、电力电器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光伏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十三五”发展开门红。

  安徽商报:“十三五”期间,长丰老百姓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许华:改革中要不断释放红利,经济增长时要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十三五”期间,长丰将突出办好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保、住房等民生实事,例如: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布局;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公平、安全、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通过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全县百姓的幸福感。

  其中,2016年,全县将全力推进扶贫攻坚,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政策到人、措施到人、包保到人,确保完成整县脱贫任务。

  长丰县将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县城,打好绿色牌,做好水文章,提升改造老城区,完善县城业态,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不断优化大交通环境,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集镇有序迁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政务区14年成就新城区时代影响力.市成交价格火爆购物中心扎堆登场线一直都是城市生长拓展的生命线。沿着合肥南二环向西,过了金寨路就是历经14年发展成型的合肥政务文化新区。围绕天鹅湖这个地标,在上一个五年规划的引领下,商圈发展向深度升级,文化娱乐逐渐形成城市中心,居所品质领跑全市,教育资源逐渐增强……合肥的“曼哈顿”正在城市西南方彰显着她的时代影响力

[火爆楼市]房价高居合肥九城区之首


  合肥西南方向,毗邻大蜀山的绿色,一个新的城区--合肥政务文化新区在这里已生长14年。


  本月18日~21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努力去楼市库存成为重要目标之一。然而,这对政务区来说,却是大可不必担心的。据统计,截止到11月底,政务区住宅库存量仅剩850套,去化周期仅为1.9个月。


  2015年最后一个月,合肥今年土地市场出让的收官之战,人们赫然发现,政务区两块炙手可热的土地露面。一块是位于天鹅湖东岸的商住用地,一块则是被关注很多年的老石油库地块。将于本月出让的113亩石油库地块,参考价就达520万元/亩。这个价格对于"觊觎"市区稀缺土地的房企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如何将地块收入囊中。


  纵观合肥市区9大区域,政务区是唯一一个土地单价尚未过千万,但房子却卖得最贵的区域。


  刚刚过去的一周,合肥市区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再次上升到9100元/平米以上,政务区销售均价则超过13000元/平米,前一周则超过14000元/平米。然而,即使是这样,每当周末来临,政务区的楼盘售楼部里依然是人头攒动。


  与新建商品住宅市场相得益彰的,是政务区二手房市场。连续很多周,这个区域挂在房产中介的二手房均价都稳定在1万元/平米以上,这也使得政务区成为合肥市首个一二手房均价都超万元的区域。


[高端商业]大型购物中心如连番登场


  在蜀山区"十二五"规划中,发展包括政务区在内的五大商圈,是当时提出的计划。而在政务区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着力打造东北、西北、西南、天鹅湖南岸’四大商业板块’,形成商务服务发达、功能齐备的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的目标。


  今年9月25日,当位于科技绿轴旁的华润万象城开业时,政务区的各层级、类别商业中心已达近10家,都集中在潜山路周边方圆数公里范围内,像一条珍珠项链熠熠生辉。


  2012年,万达广场开业,让政务区有了第一个现代化的购物中心。餐饮、K歌、电影、电玩、购物一条龙的服务,刷新了合肥人逛商场的体验。此后,银泰城、新地中心、万象城,在新城区的土地上树立起一个个样本。


  说商业就不能离开写字楼。如今,要说合肥哪里的写字楼最漂亮,当属政务区。围绕天鹅湖周边,高耸林立的写字楼集聚了各种公司和行业。与北一环第一代写字楼集群相比,这里的空间更宽广,设计更体现都市感,而这里的租金价格也是合肥最高的,但依旧被很多公司总部看中。


[文化内核]高雅艺术提升城市“含氧量”


  在合肥的对外形象片中,有两个标志性建筑是一定会出现的:合肥大剧院与合肥奥体中心。


  12月20日晚,唯一国有大型流行乐团--上海轻音乐团在合肥大剧院为市民奉献了近两个小时的精湛演出,各种流行音乐与电影、电视剧主题曲引起观众共鸣。


  据了解,截至今年,合肥大剧院已建成运行6周年。数据显示,该剧院累计演出1586场次,接待观众120万人次,例如越剧牡丹亭等节目的上演,为合肥人打开了中国古典艺术殿堂的大门。


  张惠妹、刘若英、周杰伦……耳熟能详的明星们,越来越多地在合肥开个唱。作为主要场地的合肥奥体中心,6万人主体育场、8000人综合体育馆至今已累计举办大型文化体育活动360余场次。


  对一个城市,文化、读书是精神内核。在最近的一份榜单中,合肥名列全国最爱读书的城市之一。而从区域上看,整个合肥的文脉都聚集在政务区。人民日报社安徽分社、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安徽出版发行集团、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省文博园、赖少奇艺术馆等,在政务区聚集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这里,每天生产着供应全省的报纸、广播、电视、书本等节目和产品,承载着将安徽建设成文化强省的宏大目标。


■展望




“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400亿元


  合肥市政务第九次全体会上,政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披露了对十三五的初步设想和规划。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政务区计划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400亿元,招商引资不少于300亿元(含外资),新收储土地不少于300亩,新开工项目建筑面积不少于400万平米,新竣工项目建筑面积不少于300万平米。


  2016年,政务区全年计划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于80亿元,招商引资不少于54亿元(含外资),新开工项目建筑面积不少于80万平米,新竣工项目建筑面积不少于100万平米。


  规划设计:政务区拟完善潜山路以东剩余地块控规编制报批,完成东部主题公园及十五里河景观绿化项目规划设计,推进天鹅湖畔社区服务中心前期规划,加快回迁安置小区前期手续办理,配合做好轨道交通3号线110千伏变电站、东至路220千伏变电站选址、设计等前期工作。


  土地整合:全面推进区内土地收储整合,重点推进神剑科技公司、特种铸造厂、好运搬公司等土地收储,加快推进常青工商所、省路桥公司、五十四中等土地收储,加快推进日化纸箱厂宿舍、821场宿舍、十五里河生活区、常青姚公粮站等老旧小区拆迁。


  项目建设:全面推进规划市政路网建设,加快汤池路、荷叶地路、花亭湖路建设,开工新建万佛湖路、十五里河路等道路,完成生态绿轴天鹅湖南段景观绿化一期工程施工,加快东部主题公园建设,配合做好十五里河河道景观绿化施工。


  招商引资:在剩余土地资源整合基础上,加快成熟土地上市供应,推进“1+X”项目招商工作,重点招引信息处理、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围绕祁门路沿线区域,积极打造含大型企业总部集聚、创新文化产业孵化、政府扶持产业培育、商务休闲配套完善和建筑与自然交融展示的新型城市功能复合区,加快剩余地块招商。


  城市管理:加强天鹅湖、匡河、市政务中心等重点区域管理,做好水环境、绿环境和渣土扬尘控制、禁烧管理。完善城市管理协调机制,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实现文明创建常态化管理。楼市火爆天鹅湖畔高楼耸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合肥为师促大发展谋等高对接建新庐城
庐江县县长王连贵:建设秀甲皖中的中等城市这几日,环巢湖旅游大道与庐城(江)连接线02标正在摊铺沥青面层。元旦小长假,庐江县白山镇居民游览巢湖风光就会更便捷了。其实,这样全新的变化,庐江县几乎每日都在上演,推动着合肥南部副中心的快速成长与崛起。“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区划调整以来,庐江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个副中心、两个基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十三五”期间,庐江将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一个副中心、三个基地”和合肥南部交通枢纽建设,努力实现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十强、力进全国百强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展成果]

   (画外音)王连贵:2015年,庐江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而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纵观整个“十二五”,庐江县更是发生了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生产总值翻番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庐江县生产总值由103.9亿元增加到222亿元、财政收入由10亿元增加到26.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1.3亿元增加到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2.1亿元增加到82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1.5%、17.7%、21.6%和14.3%;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0亿元、年均增长35.7%。

  王连贵告诉安徽商报记者,庐江县近年来的发展成果斐然,先后荣获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中部百强县和全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十强。

工业化率提高至39.6%

   “十二五”以来,庐江县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项目推进为载体,以产业集群为方向,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

  王连贵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县工业投资累计完成515.4亿元,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5个,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同时,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以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的工业体系。

  “十二五”期间,庐江县工业化率由20.5%提高到39.6%,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39.4%提高到50.7%。

与市区初步实现等高对接

  坚持以合肥为师,是庐江县快速发展的“秘诀”。

  据了解,区划调整前,庐江县就已系统谋划融入合肥经济圈,并做了大量工作。区划调整后,庐江县紧顺势而为,按照“人心合、思路合、规划合、体制机制合”要求,第一时间汇入合肥大发展潮流之中。

  围绕合肥“1331”空间战略布局,庐江县修编了大庐城建设、汤池旅游开发、环巢湖开发、经开区扩区等规划,编制完善了镇、中心村建设规划等,基本做到规划全覆盖。按照合肥南部副中心的标准,对城市进行重新定位并完善各类规划。王连贵表示,庐江县积极主动作为,初步实现了等高对接。

[未来展望]

   (画外音)王连贵: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县加快发展既享有国家宏观政策机遇外,自身也面临较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等挑战。为此,我们深入谋划了“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新跨越、进十强、争百强”。

以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

  王连贵解释说,深入实施“两新”突破、“大美庐城”建设、旅游开发三大战略,强力推进“一个副中心、三个基地”和合肥南部交通枢纽建设。

  庐江县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矿业为突破口,推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聚焦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继续挖掘矿业资源优势,实现矿业由一般采选向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加工转型。同步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工业向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

把庐江县城建成中等城市

  王连贵表示,“十三五”期间,庐江县将大力推动城镇化发展,将等高对接合肥都市区,以建设秀甲皖中、康居和谐、富丽精美中等城市为目标,加快庐江县城主城区围合范围内的填平补齐,合理控制城市开发边界,衔接好主城区、开发区、引江济淮工程、高铁新区的关系,提升庐城内涵和发展水平,力争完成“县改市”目标,实现县城向中等城市跨越。

建成合肥的“后花园”

  庐江县积极呼应合肥建设巢湖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更加重视旅游业战略性地位,等高对接世界级大湖开发、温泉开发经验,充分挖掘庐江丰富的山水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树立庐江全域旅游理念,着力把温泉旅游打造成安徽第一品牌,乡村旅游成为最佳目的地,建成合肥主城区的“后花园”。

  具体来说,庐江县将重点推进汤池温泉度假区、“两山一湖”、台创园和环巢湖旅游开发,积极创建国家5A景区。加快旅游资源整合,依托重点旅游区、度假区、旅游乡镇、美好乡村、重大旅游项目等,争创全省旅游十强县。

■深度对话


推动效能建设强化“看齐”意识

  记者:区划调整以来,庐江县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请问,庐江县是如何积极作为,等高对接合肥的发展?

  王连贵:庐江发展坚持以合肥为师,强化“看齐”意识,深入开展“大讨论、大培训、大交流”活动,消除干部思想落差和思路差异,提高干事能力,激发队伍活力;自觉把庐江发展放置到合肥全市生产力布局中谋划,既积极主动争取扶持,更立足自身对接承接辐射,做到一体化规划纳入、整体化工作部署、错位化产业布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和项目支持。面向合肥加大招商力度,与市三大开发区建立常态化招商联系机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面向合肥市民“菜篮子”、“米袋子”,在郭河、同大等地建立了一批农副产品基地。面积合肥市民旅游休闲,加快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景点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等。

  记者:我们知道,庐江县一直大力狠抓效能,此举对庐江的发展有怎样的积极推动作用?

  王连贵:近年来,我县始终把效能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我县以效能提速为目标,以打造创业文化为抓手,在全县上下掀起“效能风暴”,成效明显。

  效能对庐江发展的积极推进行作用,主要集中体现在:一是推进了发展意识的强化。激发了全县各级干部的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工作热情,焕发了一心谋事、扎实干事、能够成事的创业激情,为干事创业增添新的动力。二是推进了发展环境的优化。我县优质高效的政务和服务环境、宽松透明的市场和企业经营环境、充满活力的创新和创业环境正在形成,发展环境的潜在优势逐步凸显,赢的了先机,掌握了主动,促进了转型跨越的发展进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优北拓 生态新城高智商“经开”高颜值
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伟:“我们在二次创业2015年,合肥经开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额65.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4.5亿美元……这是合肥经开区2015年的成绩单。这背后是:瞬冷冻、云图像识别,代表国内智能冰箱的最高水平;合锻世界首创,为“长征6号”火箭服务;联想的制造基地联宝、联想研发中心“手脑并重”;南艳湖生态公园与高科技基地,高颜值高智商的生态新城;空港雏形初现,出口加工区位列全国第7……2015年的合肥经开区,在产业转型与创新升级、产业基地与生态新城、空港示范和双创平台建设的道路上跨越前行。未来5年,合肥经开区将怎样做到“南优北拓、双城联动”,是一座怎样的产业新城?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伟说,“我们正在二次创业”。

[经济·产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

  合肥经开区被誉为“中国家电第一区”,“智能家电”更是练就了一批“独步天下”的科技成果,比如:晶弘冰箱的瞬冷冻技术,美菱率先推出国内首款运用“云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冰箱,这些都代表着国内智能冰箱的最高水平。

  杨伟介绍,转型升级,不仅要重视研发创新闭门练功,更要以全球眼光占领国际市场。比如,土生土长的安徽万朗集团,是家电配套冰箱门封条产品的领导者。几年间,万朗启动“走出去”战略,先后在越南、泰国、墨西哥、俄罗斯四个国家投资了五个工厂。

  除了家电之外,装备制造业的合力叉车“基于PDM的4C集成技术产品研发系统”、合肥锻压的世界最大吨位“15000吨双动充液拉深液压机”,均是业内翘楚。合锻的世界首创,还是“长征6号”超大燃料贮箱的重要部件。

  经开区新兴产业和转型升级并重,剑指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建筑产业化等新兴产业。联宝不断刷新合肥速度,远大住工等一批建筑产业化企业齐聚经开。就在最近,哈工大机器人项目也来了,将建设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项目。这些项目,都是2016年经开区的建设重点。“在产业发展上,经开区在做大存量的同时,在努力做优增量。”杨伟说,不管是转型升级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创新创业。 2015年,经开区引进了各类研发创新平台和管理团队,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启迪科技园、东湖高新等10大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开始建设。

  2016年,经开区将全力推进智能终端、绿色节能建筑、智能制造等产业申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十三五”期间,经开区的目标是:培育电子信息、智能家电2个产值达千亿,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住宅产业化4个产业产值超500亿,还将打造30户产值过百亿元企业和60户产值过亿元、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

[生态·城市]安徽工业第一区建生态新城

  合肥经开区是全省唯一获准同步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和国家低碳工业园区的开发区。“在城市建设上,要考虑城市功能,还要考虑生态自然。”产城融合、城市和生态融合,经开区的城市建设“不忘山水、留住自然”。

  南艳湖高科技研发基地今年6月开建,与她相映成趣的是3000亩的南艳湖湿地公园。南艳湖被提起称为合肥观鸟地之首,经开区专门请清华大学专家来做规划,南艳湖片区被分为两个区域,近110公顷的中心湿地几乎全部保持原生态,供鸟儿栖息,湿地和人类活动的公园之间还贴心地以树林隔开,周边再建500亩的科技园区。这里,生态、公园和科技园融合,是生态人居新样本。“未来,我们还会在南艳湖、翡翠湖边建城市慢行系统。”杨伟介绍。

  空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思路也如出一辙,既要让城市高品位、精品化、有特色,同时也要保留乡村风光。空港的建设目标是“绿水蜿蜒、田园环抱、森林环绕、碧湖点缀的生态型空港新城。”另外,经开区还将启动对欧风街、大学城等片区的改造,打造更加有特色的精品街区。

[空港·开放]空港与出口加工区齐发力

  南优北拓、双城联动,未来,经开区将集中优势力量到空港经济示范区,全力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空港的发展,将成为合肥经济圈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还要成为安徽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从一开始的北郊农村到如今的新城起步,空港示范区一期7.5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开工道路10条、总长约22公里,起步区十字形路网骨架已经初步形成。2015年,空港招商全面启动,引进了海富航空项目、东航安徽飞机维修基地等重大项目。

  “空港是合肥经济圈一个大开放的平台。”2015年,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经开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和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将在2016年初投入使用,药品进境指定口岸也将启动申报工作。另一个大开放平台是合肥出口加工区。今年加工区实现进出口额32亿美元,位列全国出口加工区第7位,出口加工区综合服务楼也投入使用,合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正式揭牌开检。今年5月安徽首家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也正式开业。

  2016年,空港将争取引进基地航空货运公司,推动中外运“广州-合肥-洛杉矶”(往返)首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增开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产地与合肥的国际客货运航线,合肥市民很快就能吃上便宜新鲜的进口水果。

[共享·民生]站巨人肩膀做优质教育

“十二五”期间,经开区与8家省市名校或优秀教育机构开展了合作办学。 2015年9月份,45中芙蓉分校、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和南门小学海恒分校顺利开学。 2016年,将与合肥师范学院合作在锦绣小学、59中分别开办“合肥市示范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和“合肥市示范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并将继续引入上海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入区。另外,经开区还将大力实施学生食堂新建改建工程,全面启动中小学午餐试点工作。 2016年,还计划接收4-5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继续引进先进的专业办园机构,打造普惠性幼儿园。

  经开区大力实施乐享幸福、保障幸福的两大共享工程,今年还会推进习友小区、蔡岗小区、莲花新村等老旧小区改造,适时启动南区解困房建设。

■深度对话


在明珠广场打造智能家电众创空间

  安徽商报:今年,北京车库咖啡在经开区落地,未来如何规划?

  杨伟:车库咖啡是以咖啡厅为载体的北京创业大街首家众创空间,4年来已经孵化创业团队361个。车库咖啡到合肥,主要看中经开区的家电产业,将在明珠广场打造全国首个智能家电行业众创空间。推动创新创业是经开区的重点工作,我们还特别提出“园中园”项目。今年,除了车库咖啡之外,我们还引进了5F创咖、莲花电商园等项目。 5F创咖已投入运营,在孵创客、企业20余个,莲花电商园已入驻企业55家。

  安徽商报:联想研发基地已开工建设,进展如何?

  杨伟:大家都知道,联宝是联想与仁宝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的世界级笔记本电脑研发制造基地。今年,联想研发基地也在南艳湖边动工,我们可谓“手脑并重”。这个基地是联想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预计今后会集聚超2000名高端科研人员。

  安徽商报:经开区与海尔最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做那些事情?

  杨伟:12月初,和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见面,收获很多。我们向海尔提出尽快启动合肥海尔工业园预留土地规划建设等建议。张先生也表示,合肥海尔工业园下一步将按照集团统一部署逐步向互联工厂进行转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文忠魏武23 于 2015-12-26 18:30 编辑

新站区立足产城融合建设生态新城、产业新城、智慧新城
王文松:向国际一流产业园区、国家一流高新技术开发区迈进。两年前,安徽商报记者曾专访合肥新站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文松。那时,他刚刚上任新站,是一个信心满满的“大家长”。如今,两年过去,新站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文松更加笃定和自信。从平板显示基地到如今的“芯屏器合四大文章,从当时的偏远之地到如今的路网纵横,从当时的“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到现在“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合肥综保区封关运行、合新欧货运班列正式运营、京东方10.5代线、康宁、晶圆等国内外一批大项目纷纷开工建设……合肥新站区的变化有目共睹。

  十三五开局,新站区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又将端出怎样的民生大礼包?

[产业]少荃湖边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合肥工业,东北风烈!12月2日,总投资400亿元的京东方TFT-LCD10.5代线项目和总投资15亿美元的康宁液晶玻璃工厂项目在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以下简称新站区)同步开工建设。 12月16日,首列“合肥造”地铁1号线列车从新站区的合肥中车公司下线……

  近年来,新站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重点打造新型平板显示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先后引进京东方、彩虹、乐凯、中车、海润、惠科、长虹、住友化学、法液空、国轩高科等一批海内外知名企业,核心竞争力、规模效应和积聚效应逐步增强。

  旌麾直指“十三五”,新站区将坚持“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的发展定位,着力做好“芯、屏、器、合”四篇大文章(芯是指芯片产业,屏是指平板显示产业,器是指智能制造产业,合是指综合开发、产城融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产业新城,向着打造国际一流产业园区、国家一流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目标不断迈进。

  说到这样的变化,王文松不掩骄傲,新站区以实实在在的项目说话。比如,京东方10.5代线项目,是目前全球世代最高、尺寸最大的液晶面板项目,也是全国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康宁液晶玻璃工厂项目,是合肥市迄今引进的最大外资项目。2015年10月20日,合肥晶合晶圆制造基地项目在合肥综合保税区正式破土动工。“晶圆项目的突破在于,投资方台湾力晶是全球知名的晶圆制造企业。它带来的是一个龙头,将带来整条产业链的发展。”王文松介绍,晶圆致力于芯片制造,未来将导入其他高端IC制造业务,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项目。合肥将要打造“中国IC之都”,晶圆就是坚实基础。

[民生]安医四附院(东区)2016年建成运营

  一个城区的发展,最终结果是为了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王文松介绍,目前,新站区已经成功引进安医四附院东区项目,一期建设即将完成。该医院是合肥北部最大的三甲医院,计划总投资8亿元,一共有2000张床位。 2016年,安医四附院东区就能投入运营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站区还成功引进安徽首家“数字化全科医院”,设计床位1000张,预计2018年全部建成。这家医院整合国内外顶尖医疗资源,建立数字虚拟医联体中心,通过建筑智能化、信息化实现“区域医疗服务病人-家庭医生-社区服务中心-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也就是说,居民如果是小病,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名医,还会有医生上门就诊送药。

  新站区的小朋友们也能上更好的学校。十二五期间,168中学陶冲湖校区已经开学,设有初中部和高中复读部,已经有在校学生3600人。目前,新站区还引进了马克汉姆国际学校,总投资8亿元,由美国著名教育机构——马克汉姆教育集团筹建,计划于2017年9月开学,将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办学规模,计划招生6000人。“这所学校有望成为安徽第一、全国一流的国际学校。”王文松介绍,新站区一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2015年,投入教育发展资金超3亿元,同比增长150%。

[生态]十三五期间打造五大生态工程

“让每一条道路都成为林荫大道,让每一条河流都成为流动的风景,让每一个湖泊都成为绿色翡翠。”这是新站的诗意栖居目标。

  王文松介绍,新站区具有天然的生态优势,有三河四湖一渠:二十埠河、板桥河、店埠河;少荃湖、陶冲湖、双龙湖、鹤翔湖都是天然湖泊;还有滁河干渠穿城而过。以前,这些水系都处在原生态状态,不能完全适应城市发展。

  现在,新站区成立了水环境治理领导小组,建立管委会、社区、村居三级河长责任制。目前,新站区六处排污口实现了全截污,省内最大的工业污水处理厂陶冲湖污水处理厂已开始运营。“2009年至2015年,新站区绿化大会战面积以每年10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加至近700万平方米,植树造林面积累计完成2.2万亩。”王文松拿数据说话。

  他说,十三五期间,新站区将重点建设二十埠河生态廊道、少荃湖湿地公园、铁路公园、高教基地带状公园、滁河干渠沿线生态廊道等五大生态工程,并计划投入约10亿元打造新蚌埠路、文忠路等绿化精品道路。预计到2030年,全区绿化覆盖率将达40%,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5平方米。

■深度对话


新站国际化迈上新台阶

  安徽商报:据了解,新站区在对外开放上有很大进展,能介绍一下吗?

  王文松:这两年,新站区的国际化确实迈上了新台阶,一个是综合保税区,一个是“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综保区2014年3月17日获批,2015年3月17日通过验收,6月29日正式封关运行。截至目前,已完成监管进出口货值2.19亿美元,贸易进出口货值1104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报关单1688份。合肥综合保税区目前已开展业务以保税物流和保税仓储为主,当然也会有进口产品展示和直销等功能,可以说助力整个安徽省的对外开放。

  合新欧货运班列从去年6月份开通以来,已经开通了40多趟列车,到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汉堡等国家、地区。新站区外向型经济平台日臻完善,国际化色彩越来越绚丽。

  安徽商报:新站区在创业创新和人才培养上有何特色?

  王文松: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新站区全力搭建众创空间平台,加强创新创业项目引进和培育。佳海工业城,打造全省最大的小微工业企业集中孵化基地,以优质的服务、成熟的环境、完善的配套功能助力企业创业创新;合肥智慧产业园,发挥高教基地人才资源优势,围绕电子商务、呼叫中心、服务外包、“互联网+”等打造合肥市双创新高地。同时,新站区制定了支持企业发展“2+3”政策体系,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大众创业。在人才培养上,我们也有优势,位于新站区的高教基地是全省规划面积最大、职教门类最全的现代高教基地,预计到2020年,入驻院校将达到20所,在校学生将突破20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徽高教第一城”,也是安徽乃至中部地区的“青春人才库”。安徽商报:2016年,新站区会有哪些重点民生项目?

  王文松:教育、卫生、医疗等,我之前都说过了,那我着重说说保障房吧。“十二五”期间,新站保障民生工程建设目标任务19973套,实际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5个、22361套、总建筑面积达147.2万平方米,受益人口多达 8万人。2015~2017年间,我们将启动12个棚户区,改造户数达15852户,计划建设安置房25371套、总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预计受益人口达6.1万人;另外,棚户区改造项目14个,改造户数29277户,共建设安置房44392套,预计受益人口达9.8万人。我们一直在积极推进安置房建设进度,2015年开工建设安置房共计445万平方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淮硅谷人才高地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
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兵:创新是我们的灵魂.如果将城市比作人,那么合肥高新区可以说“智商很高”。“中科智城、江淮硅谷”一直是高新区的目标。就在2015年,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8位。合肥高新区还有很多荣誉,是首批“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全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获批创建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

  高新区的发展,拉开了框架、改变了面貌。“这些荣誉不是结果,是阶段性地总结,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经济]全年GDP增速达12%

   李兵“晒”出了高新区的成绩单。“十二五”期间,国家高企增至460家,占全市44%。“中科大先研院一期投入使用,合工大智能院、中科院创新院等协同创新平台正在加速建设。”李兵介绍,高新区现在集聚科技服务机构320家,占全市的53%。孵化器16家,其中有8个是国家级的,占全省的47%。

  这样的成绩在全市和全省都名列前茅。 2015年,合肥高新区持续发力,预计全年实现GDP494亿元,增速12%,规上工业产值1158亿元,增加值320亿元,增速12%。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比如惠而浦中国总部暨全球研发中心和大陆轮胎三期等,德国博世和日本丰田通商2家世界500强也成功落户。这些都是高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高新区的发展思路也很清晰,围绕格力系和美的系转型智能家居产业,光伏产业、新能源、智能语音、集成电路等都是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我们力争2016年,让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成为‘百亿’产业,另外鼓励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争取突破30家。”李兵介绍,未来5年,高新区还将重点推进基金大厦、专业孵化器建设。

[民生]提高低保补助 建成两所医院

  1990年合肥高新区奠基,2015年是第25年整。 25年,当年出生的小孩正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这块合肥西部的土地,从荒僻到热闹,当地人民的生活发生极大的改变。

  仅仅是在“十二五”的5年里,高新区新建道路56条,新增通车里程近百公里。新建安置小区289.3万平方米,安置居民39494人。建设公租房、廉租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23800余套。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各5所,引进合肥加拿大国际学校(全省首家)、合肥七中、安医附院高新医院等教育医疗机构。

  李兵说,2015年,高新区实现省、市、区民生工程共29项,新增廉租住房1916套。“孩子是未来。”最让他觉得骄傲的是教育,2015年,高新区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梦园中学等4所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十三五”即将到来,高新区的规划已出。李兵介绍,这5年,高新区会调整提高低保、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补助标准,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真正让百姓享受发展成果。”

  在安置房方面,高新区有所创新,计划开展先建后拆及货币化补偿模式试点,2016年当年就将建设复建点200万平方米。为保障人民生活,“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将建成安医附院高新分院、省妇幼保健院(西区)。

  李兵特别提出,高新区的民生工程有着强烈的“高新特色”。 2015年,高新区首创“智慧城市发展商”PPP模式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获批财政部首个智慧城市PPP示范项目,智慧城市和网上办事、数据共享、居民出行等民生工程紧密相连。高新区的居民们都能在生活中享受到“科技魅力”。

[生态]试点“海绵城市”下雨不再看海

  高新区在生态资源上有优势,大蜀山、王咀湖、柏堰湖,“一山两湖”是高新区的绿色脉络。目前,大蜀山已经成为较成熟的“城市绿肺”,王咀湖和柏堰湖正在开发当中。“我们一直说要做大‘绿文章’,做活‘水文章’,早就推进水环境整治和环巢湖生态修复。”李兵介绍。

  目前,两湖的改造初见成效。令李兵觉得骄傲的还有,2015年年初,合肥高新区通过验收,正式跻身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成为安徽省首家也是中西部首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市民们最直观的感受,一是环境好了,二是房价涨了。”

  在“十三五”期间,合肥高新区将结合合肥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持续开发以王咀湖、柏堰湖核心片区为主的地下空间,重点提升供热、公交、污水处理、排水等基础设施。

  同时,高新区还将围绕"智慧高新"顶层设计,实质推动智慧城市示范性建设,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打造“绿色海绵综合体”。“海绵能吸很多水。”李兵解释,海绵城市就是建设地下管廊,让雨水蓄排顺畅且能得到合理利用,让城市在应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方面有更好的“弹性”。

  倡导低碳生活也是高新区一贯的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高新区还将试点慢行系统,围绕“一山两湖”建设38公里绿道慢行系统。

■深度对话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力争37500元

  安徽商报:“十三五”马上就要来了,高新区有没有什么打算或目标?

  李兵:“十三五”期间,高新区的四大战略是“创新驱动,产业引领,开放发展,产城融合”,目标是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国新兴的创新驱动示范区、大众创业引领区、产城融合样板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和中部崛起增长极。我们有个初步设定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850亿元,年均增速11%;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力争年均增速10%。同时,我们继续鼓励创新创业,将继续建设孵化器150万平方米,孵化培育上市企业25家;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25件;推进产城融合,持续改善民生,城镇化率达7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7500元。

  安徽商报:“创新”一直是高新区的灵魂。以后,高新区还将做些什么?

  李兵:其实,我们说的很多方面都是“创新”,新兴产业、智慧城市等等。“十三五”期间,我们将依托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院、中科院创新院等协同创新平台,持续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强与欧美、俄罗斯等优质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推进大陆轮胎、惠而浦和中俄超导质子研究中心等国际化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面向全球集聚创新资源。推进“江淮硅谷”人才工程,组建“双创”团队,引进领军人才,开展专业化创客培训,搭建人才发展国际化平台,加快人才国际化、集群化发展。

  安徽商报:在对企业的支持上,高新区有哪些新的做法?

  李兵:高新区对企业的扶持是全方位的,很多做法都全市或全省领先,比如刚刚发布《关于支持和引导基金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吸引基金管理机构和基金人才入驻,是全市第一个发布此类政策的。高新区聚集了12000多家企业,其中80%都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很大。此前,高新区就设立全省首家政府主导天使投资基金,发起和参与设立10支创投基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园区 地质公园家门口赏古巢国文化
合巢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王爱华:还将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北大未名、郁金香高地、三瓜公社……以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互联网、动漫游戏等热点产业为依托,合巢经开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动能阔步向前,在这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如何将园区带上一个更为广阔的战略高度,合巢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王爱华已了然于胸。

[2015成绩单]细胞培养技术迈入临床产业化

  2015年合巢经开区在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其中,省城六大协同创新平台,有两个落地该区。

  一方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推动第四代抗体药、细胞培养等技术在国内临床研究和产业化;并开展CAR-T细胞治疗,已取得显著成果。而微小型燃气轮机研究院,研发能力和水平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3款机型在今年年底实现运转。同样具备顶级创新科研水平的中国农科院合肥食品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电子所和中电科38所大数据中心、博雅干细胞产业园、北邮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已在今年年内破土开工建设。

300位专家构建人才智库

  实际上,合巢经开区不仅在国内某些领域的行业硬件上处于一流水准,与此同时,还通过不断引进高精尖人才以及举办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论坛,形成人才贮备和智库搭建。

  2015年,合巢经开区深化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北大、清华等高校院所战略合作,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燃气轮机研究院引进国际国内专家近300人,具备相关领域顶级水平。并在今年内,相继举办了生物医药国际论坛暨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20周年年会、海峡两岸健康养老产业论坛、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创业正当时”青年创业大赛华东赛区决赛、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论坛等国际、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会议。

郁金香高地加冕国家4A级景区

  这两年,在合巢经开区半汤的郁金香高地,不断引来来自省内外各路宾客。 2015年,该景区顺利获批国家4A级景区,同时被评为中国自驾游首选目的地、最具潜力旅游度假目的地、最具文化创意旅游线路。一个以花海观光和温泉度假的休闲旅游产业集群示范区,正在不断巩固其在省城周边短途游板块的行业地位。

[数读合巢经开区]

   经济增量:预计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亿元,增长11%;规上工业总产值82亿元,增长13.5%;规上工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增长33.6%;财政收入4.82亿元,增长12%。

[畅想十三五]形成世界级高端高效产业集群

  发展大健康产业集聚,按照“药、医、养、健、游”的发展思路,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技术创新为根本,推进大健康产业国际化、高端化、规模化发展,打造“全球首个生物经济实验区”、“全国首个安全食品产业示范基地”、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为全球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国际化大健康产业基地之一。发展“中国制造202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施协同创新工程,加快推进微小型及重型燃气轮机研发与产业化,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集聚发展,打造“中国合肥燃气轮机产业基地”、“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基地”。

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中心

  以国际化的视野,加快三大双创基地建设(高端原创: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合肥食品创新研究院、中科合肥微小型燃气轮机研究院、国家重型燃气轮机工程中心;猪圈双创:清华猪圈国际创业村、北大数字媒体创业园、安徽动漫游戏产业园;农村双创:大奎电商第一村、小奎金融家俱乐部、安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基地),举办四大特色活动(全国青年“创业正当时”创业大赛、全国青年最美创业基地评选、全国双创交流论坛、全国大学生文化创意大赛),成为国际青年交流、创新创业孵化的品牌。

通江达海商贸物流港

  围绕合福和商合杭高铁、合巢芜和合马高速公路、新桥和禄口机场、G312和S105高等级公路以及未来的城际铁路等交通设施,积极融入合肥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中,开展水运港、国际游艇码头、通航河道规划,形成通江达海快速通道。加快配套交通、保税仓库、物流基地、汽车和食品国际商贸城建设,打造全国性商贸物流港和国际化外贸口岸。

三产融合绿色文旅新市镇

  以温泉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重点,以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三产融合、产城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农村电商发展,成为蓝天白云下的产业,青山绿水中的产品,实现在最原始的生态环境下,享受最现代的文明,打造三农发展、三产融合的新模式和样板区。

■深度对话


建古巢国遗址公园

  安徽商报:近两年,省城市民户外短途出游热情高涨,拥有深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合巢经开区,未来有哪些旅游景区会和市民见面?

  王爱华:首先,将建设古巢国遗址公园、古巢国国都、宕口佛像园三大文化园区,让游客欣赏到古巢国文化。利用巢湖鱼龙化石,建设融合温泉、山谷和山体雕塑为一体的地质公园。另外,一批有现代化、国际化气息的旅游项目也将和市民见面,其中,包括有异域风情的俄罗斯小镇、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半汤国际恒温游泳培训中心、半汤国际影视中心、郁金香体育运动高地项目、森波拉旅游开发项目、未名公社、元山农场观光休闲项目等。

  安徽商报:目前农村电商产业正成为新的热点,对于这块,将有哪些新举措?

  王爱华:互联网电商正在园区内爆发式发展,我们设想,将依托“三瓜公社”电商平台,以大奎电商村为核心辐射周边,围绕民俗、文化、旅游、餐饮与现代农业等多领域开展“互联网+”的新型业态,以线下体验、线上销售,企业引领、农户参与,基地种植、景点示范为模式,形成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民创业致富、弘扬民俗文化新业态。

  安徽商报:在关乎民生的卫生医疗领域,大体思路是什么样?

  王爱华:完善区域医疗机构整体布局,加快推进区内各疗养机构改革,整合现有医养资源,改善卫生资源的配置,实施卫生室(站)的改造工程,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综合和专科医院为主导的医疗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就医圈;依托北大未名国际健康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医疗合作,引进国外优质医疗资源;加强对重大、新发、输入性、不明原因传染病及职业病、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8: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强肥西 转型升级社会文明程度全省领先.肥西在哪里?答案似乎很清晰:“安徽中部、合肥西南、巢湖之滨,辖4乡8镇4园区,总面积1960平方公里,人
  口80.1万。”但当你融入合肥的车水马龙中一路向西南,又很难清楚地为肥西划一道地理分界线。近年来,肥

  西融入合肥的步伐不断加快,已经成为大湖名城合肥的南部门户。“十二五”的五年里,肥西走过了一条光荣与梦想之路。县域经济快速起跳,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县域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居第79位。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肥西人的目标清晰明确:主动引领新常态,积极担当新作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市科学发展主战场、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全国科学发展模范县目标。

走过“十二五”

引领新常态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县(区)首位

  肥西是带着全国百强县排名89位的光环走进“十二五”的。但在肥西人眼中,眼前的发展之路并非一条坦途,伴随着发展机遇而来的,更有超乎想象的一系列严峻考验。

  面对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到经济结构内部调整等一系列困难,肥西首先科学研判形势,明确发展定位,对自己当前所处阶段作了准确研判:“肥西正处于发展功能定位调适期、发展战略机遇叠加期、发展模式路径转型期‘三期重合’阶段,是发展史上最重要、最宝贵的黄金机遇期。”

  厘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在不利的环境中寻找有利机会,肥西以“强行入轨、超高对接”的姿态展现了自己的勇气和魄力,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县(区)首位,在全国百强县中的位置上升了十几个位次,至2014年,全国百强排名已跃居第79位。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重要指标实现翻番。其中GDP连续突破300、400、500亿大关,预计今年达566亿元;财政收入连续突破30、40、50、60亿大关,预计今年达6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预计今年达1250亿元。GDP、财政收入、规上工业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四县一市总量的31.8%、29.5%、35.8%、35.3%……

  数字很美好,数字背后,肥西的科学发展版图更清晰细化。在充分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后,肥西将县域国土空间划分为合肥主城西南片区、产城融合示范片区、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片区、紫蓬山文化旅游片区、西北部外围控制片区等五大功能区,全力推动各功能区和各乡镇差异发展、联动发展和协调发展,使得各个区域的主体功能得到更好发挥,原来乡镇园区各自为营的格局得以改变。

转型升级名企大项目落地开花

  今天站在合肥面向西南,肥西展现给世界的,是名企云集、大项目加快落地的火热景象。卓达新材料、祥源花世界生态旅游区、万利园林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式落户,华南城、百大购物中心、永辉超市、家乐福、用世生活城、名邦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纷纷入驻……“美景”背后,是肥西结构调整不断取得新成效。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肥西把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作为增强县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肥西坚持优化服务机制。坚持每月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调度会制度,及时发现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十二五”期间,肥西县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0%;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4年已实现产值316.4亿元,年均增长47.5%,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7%以上;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稳步调整。肥西的产业集聚也达到了全新的水准。全县规上企业422家,亿元以上企业136家,其中产值突破100亿元以上的有3家,10亿元以上企业11家。三大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县的80%以上。桃花镇成为全省唯一一家电产业集聚镇,三河镇、华南城物流园等被批准为省级服务业聚集区。

“颜值”不断提高城镇化率达到60%

   如果你是一个肥西人,县城所有的公园绿地,你有12.34平方米。如果你去肥西观光旅游,“五纵六横”的骨干路网体系让旅程一路畅通。过去五年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肥西的“颜值”也在不断提高。生活在肥西,更舒适、更惬意,生活更有保障。

  G312、G206、G330、环巢湖大道、S103省道、巢湖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提升支撑了肥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定位于高标准规划建设合肥主城西南中心,“十二五”期间,肥西不断完善县城规划体系,城乡布局进一步优化,建成区面积达9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60%。新建续建安置点近1000万平方米,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34平方米,城乡品质大幅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二五”期间,肥西生态文明取得的新成效也令人惊喜。大力推进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大三线三边整治力度。依法拆除燃煤小锅炉,全面淘汰公务黄标车,取缔派河码头砂石货场,关闭非法开采小矿山……“十二五”期间肥西全县林木绿化率提高到33.8%,不仅是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生态县,肥西还是首批“安徽省森林城市”。

  经济“上去了”,环境美了,肥西人的生活也有了更多实惠。“十二五”期间肥西县累计投入60多亿元,实施50多项民生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10%,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肥西县还高质量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也进一步得到健全。

迈向“十三五”

力争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走过“十二五”,肥西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列。“十三五”就在眼前,肥西已经给自己定下了清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肥西正处于发展功能定位调适期,发展战略机遇叠加期,发展模式路径转型期。未来五年,肥西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大合肥,放眼长三角,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题,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主动引领新常态,积极担当新作为,坚定不移强实力、优结构、抓改革、促统筹、惠民生,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市科学发展主战场,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全国科学发展模范县”目标。

  具体来说,“全市科学发展主战场”是指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至少占全市十分之一,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形象在五县(市)中最佳;“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是指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居民收入、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程度处于全省领先;“全国科学发展模范县”是指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在全国有位置、有特色、有亮点

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三期全面开工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肥西又有哪些新动作?

  2016年,肥西将坚持招大商、育名企、创品牌,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做强新型工业,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种养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做优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新型业态发展,做大现代服务业。

  重大项目建设仍将是肥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明年肥西将推进桃花工业园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加快产城融合示范区安置点、道路和地下综合管廊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祥源花世界生态旅游、联东U谷、悦康药业、江淮轻卡等重大项目快建设、早见效。环境更好、树更多、交通更便利也是明年肥西给老百姓的承诺。推进环巢湖生态示范区二期项目全面完工,三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幸福肥西,明年也将有令人惊喜的新面貌。2016年肥西将加快推行分级诊疗,争创全省综合医改示范县。强力推进县域医共体,整合乡镇卫生院。推广乡、村公共卫生团队服务模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行校长职级制。家门口就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肥西人的生活更有保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20 01:08 , Processed in 0.071439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