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1108|回复: 380

【上海城规设建道路】连载[2011上海就号称高楼世界第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31 18: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GYG 于 2012-6-20 04:58 编辑

标题:上海号称摩天大楼世界第一!后面改成官方媒体视频里正式宣告的数据:上海100M以上大楼1000幢,高层建筑20000幢,是纽约的2倍。此贴本人发表于(2011年8月26日),再过2个月就是壹年了。援引官方正式的数据,不失为最为靠谱的数据,其它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均可能是“神马浮云”,均为忽略不计的东西!
    之前我还以为收录进上海城规城建连载版里,可后来搜索发现并未收录,我考虑再三,觉得这壹官方宣称是壹条较为重要的信息,故决定把这贴放到上海城建道路里“以正视听”还是比较合适的,它至少展示了上海官方在城建方面,向世人宣告的壹条较为重要的数据,没有根据绝不可能在官方媒体放言,那是要负政宣责任和法律责任的!这可不能是壹时兴起好白相、乱开国际玩笑的。
高楼迷链接:
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9861
上海号称摩天大楼世界第一!外滩SOHO设计几易其稿;建设重品味(2011年8月26日)
  



这是当时的评论,我认为较为客观地评价城市城规城建究竟是什么样?还是认真科学严谨的态度:
    上海世博给力!上海城规城建务必要接力!务必要有以科学数据支撑的优良品质!不搞莫明其妙的限高!不搞莲花型“浮萍式无根基”的争议小高层!不搞奇形怪状的楼顶!
    真正重视城规城建的品质,好象还是最近提出的。过去除了屈指可数的亮丽景点外,基本上是品质不怎么样的高层建筑。到如今,官方媒体修改了已有高层建筑1万9千幢的说法,与凤凰说法保持一致,说是有2万幢高层建筑,号称堪称是世界第一了!但其中1千幢超高层建筑,(为符合本人认为的客观事实,这里有修改:许多是100米刚出头的楼),有许多是不经修饰的大水箱楼顶,剩下的1万9千幢大楼,有许多是莲花式有争议小高层,(这里也修改:即对安全担忧又显得较为丑陋)。
    所以,在地面,没有世界高层第一的感受,只有在东方明珠或金茂或环球上,才会有摩天国际大都市的感觉。市区许多道路,还存在黑色蜘蛛架空线,即便是高楼第一了有何用?论整洁干净,论净空、蓝天指数、论道路平整指数,绝无第一可言,大楼品质、大楼楼顶有大量改善、提升的空间。
    上海务必要由目前的脚痛医脚的、头疼医头的、肚拉治肚的、大检查的、大排查的、大新闻的、大报道的事后诸葛亮,转变为事前的数据报备的、可预测的、治标也治本的、根本意义的防患于未然的事前诸葛亮。
    因此,上海务必要有类似《单位客观数据报备》,一切以客观数据为基础,作为(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造)评判、决策的依据。
    上海城规城建要避免当下向豁摊、豁胖、豁扁、豁矮、豁低、豁小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上海城规城建要避免衍生出另类的摊官。极端比喻,犹如54张牌,是把它全部摊铺开来呢?任其无资质的工程队混入城建领域,到处建盖极有争议的莲花式呢?还是把54张牌高聚集地收拢起来,高智慧高标准地建造国际级的服务完善的社区?
    请见谅我用自己直白的词句!本人有篇《中国城规城建为什么有那么多摊官》,已直接邮送至城市当家部门。尊重各位所有的意见!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8: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召开推进杨浦国家创新试点城区建设联席会议(2011年8月24日)



    上海作为城市国际级整体品牌,推向全中国、推向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8: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市委办公大楼聘洋管家开展合同能源管理 (2011年8月24日)



    上海作为城市国际级整体品牌,推向全中国、推向全世界。
    引入先进管理,以融会贯通为最终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8: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俞正声会见法国施耐德电气管委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一行 (2011年8月24日)



    上海作为城市国际级整体品牌,推向全中国、推向全世界。
    引入先进管理,以融会贯通为最终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1 19: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看到这种新闻联播感觉的视频,马上退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9: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脑汇大陆总部落户上海 市领导出席开幕仪式并剪彩( 2011年8月30日 )

  由台湾蓝天集团投建的上海宏汇国际广场8月29日开幕,蓝天集团旗下著名连锁IT商场百脑汇的总部即将落户该楼。市委常委杨晓渡出席开幕仪式并剪彩。

  上海宏汇国际广场位于中山西路1600号,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系5A甲级写字楼,也是蓝天集团在上海地区首栋高端写字楼。成立于1983年的蓝天集团属台湾五十强集团企业之一,以笔记本电脑、键盘、电源供应器等IT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为主营业务,拥有蓝天电脑、群光电子、百脑汇等六大经营事业群。该集团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开发了30余个百脑汇项目,涵盖IT卖场、写字楼、酒店、公寓等多个领域,开发商业项目100余万平方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9: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GYG 于 2012-6-20 05:01 编辑

【上海城规城建之路】连载版
浦东致力打造成为世界著名航空产业城 (2011年8月26日)  




    上海作为城市整体品牌,推向全中国、推向全世界。
打造世界著名航空产业城 国内航空业三巨头“落子”浦东
( 2011年8月26日 )
  浦东新区将用15到20年的时间,形成产值规模1000亿以上、财政贡献100亿以上的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发展成为亚洲最大、世界著名的民用航空产业基地。日前,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率队赴京与中航工业集团、中国铝业公司和中国商飞公司举行航空产业发展座谈,三家央企负责人表示,将助力浦东成为可与法国图卢兹、美国西雅图比肩的世界著名航空产业城。
  座谈会上,中国商飞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金壮龙透露,商飞公司近期已与全球工业化产品制造商——美国伊顿公司和法国赛峰集团所属拉比纳公司正式组建合资公司,该公司将落户浦东,从事与大飞机有关的设计、制造业务,两合资公司均为商飞控股。金壮龙说,浦东特有的区位优势和人才集聚度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很多国际供应商是主动向自己老板“请战”来中国的。对此,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谭瑞松和中国铝业公司副总经理敖宏也深有同感,他们表示将继续把旗下的相关企业和项目落户浦东,推动浦东航空产业的发展壮大。
  中国人自己制造大飞机的梦想由来已久,而浦东是最早的“追梦人”之一。2008年5月,中国商飞在上海成立;2009年2月,商飞设计研发中心落户浦东张江;2009年8月,商飞总部入驻张杨路商飞大厦;2009年12月,商飞总装制造中心在浦东祝桥奠基;2011年7月,商飞作为首批入驻上海世博园区的央企,与上海世博发展集团签署了开发合作备忘录。
  一条高端、完整的航空产业链,如今已在浦东初显雏形。对于未来,徐麟表示,发展航空产业是国家战略,也是浦东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浦东将全力为企业做好服务保障,并以此为契机带动自身发展,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
  据了解,浦东已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民用航空产业培育和发展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推进形成较高能级的产业群。
  目前,浦东在民用航空产业的规模、布局、能级等方面都有清晰的目标与方向,产业发展正以5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未来将形成以大型客机项目为中心,以民用飞机设计研发与总装制造、核心零部件、关键机载设备、生产装备、商用飞机发动机等五大领域为重点,以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为支撑,以民用航空总部、民用航空研发、民用飞机总装、商用发动机与航空配套、民用航空服务业五大园区为载体的发展蓝图。


世纪出版集团入驻闵行七宝( 2011年8月30日 )
  8月29日,闵行区政府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世纪出版集团总部将入驻闵行七宝生态商务区,双方还将共建“世纪出版园”项目。
  据介绍,七宝生态商务区坐落于闵行区七宝镇,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与市区连接的重要结点。该商务区是经批准的上海市2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将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传媒、商务办公、商业金融、休闲娱乐等。目前,该区域已吸引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共同打造文新传媒谷,以及赖声川表演工作坊,建立赖声川国际戏剧文化中心等。
  签约仪式上,世纪出版集团还向闵行区社区图书馆捐赠了1.7万余册图书、出版物和300台电子阅读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9: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定新城推进“产城融合” 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区对外“纳贤”( 2011年8月30日 )

  嘉定新城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昨天对外“纳贤”,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拉手网等企业纷纷表示,将全力参与嘉定新城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建设,打造嘉定新城建设新的发展能级。

  一直以来,“产城融合”是嘉定新城发展的目标。此次,嘉定新城力图通过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建设,和新型金融产业集聚区建设,来强化城市产业支撑,为城市发展提供生命力。据悉,嘉定新城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位于新城的主城区南部,距轨道交通11号线仅2公里距离,地理位置优越。内部共设三大功能组团:上市企业总部商务区、上市企业总部配套区和上市企业孵化区,总规划面积2052亩。其中,上市企业总部商务区以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为发展重点;总部配套区指在为上市企业总部和金融、证券、中介、投行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孵化区则主要计划引进著名的金融证券机构、商务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副总裁沈烽昨天对记者表示,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研发中心、信息中心,以及上海联合钢铁交易所有限公司、上海联合矿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等,将有计划进入嘉定新城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1 19: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每日看看视频和文字的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21: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电气与施耐德电气成立合资公司 申城10楼宇将实行节能改造( 2011年8月25日 )

  上海电气与施耐德电气中国8月24日签署能源管理合资意向书,双方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并将投入6525万元资金用于对沪上10家公司的现有楼宇进行节能改造和能效管理。

  首批签约将进行楼宇节能改造的包括上海新世界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锦江国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沪上有打造节能楼宇意向的公司远不止10家,合资公司将在完成首批改造任务后,继续为更多的企业提供节能技术。据介绍,施耐德电气公司在国外参与新建的节能楼宇节能率为30%—40%,由于本次改造针对的都是现有楼宇,因此最后的节能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副市长艾宝俊出席8月24日的签约仪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 04: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成为那些个中心 就必须拿出非凡的气魄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3 12: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美老建筑将重现昔日辉煌
日期:2011-09-02 作者:肖健 来源:新民晚报


图为顶部精美的彩色玻璃显示了这幢建于1924年的老楼的建筑风格 肖健 摄影报道  肖健                     

 
 
    位于北京东路的“中一大楼”正在加紧整体修缮之中。走进大厅,古典式的罗马柱,顶部精美的彩色玻璃图案让人看到了这幢优秀历史建筑当年的风采。据悉,北京东路上的这些老建筑大多出自通和洋行、怡和洋行设计师之手,在外观及结构上,它们都具有浓郁的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风格。“中一大楼”曾为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同时也是上海市信托商业公会所在地。该楼有望在今年年底整体修缮竣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3 13: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港 海港发展   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06: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建工集团:从中国高度到世界高度
2009年9月22日 16:46
来源:《上海国资》 作者:孙汝祥 选稿:谢婧
  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 蒋志权

  1951年生,硕士学历。现任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党的16大、17大代表。   

  2007年9月14日,随着最后一根钢梁吊装完成,创下建筑屋顶高度和人可到达高度两个世界第一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实现结构封顶。

  “这幢楼的成功封顶,说明世界上任何高难度的建筑,我们都能造好。”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蒋志权在封顶仪式上激动地说。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总承包商即为上海建工集团和中国建筑总公司组成的联合体。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成功封顶,再次证明了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总集成的能力。而与此同时,国内乃至外国诸多的标志性建筑、大型建筑越来越多地留下了上海建工集团的印迹。上海建工集团,这一有着50多年历史的国有建筑企业,在不断打造上海、中国乃至世界建筑高度的同时,也在不断打造自身的新高度,向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总承包商、总集成商不断迈进。

  改革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

  1994年,上海市建工局整体转制为上海建工集团,之后上海建工集团紧紧抓住上海城市大发展的机遇,坚持科技创新,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2006年,集团综合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双双突破500亿元;在全球225家最大建筑承包商排名中名列第30位;在中国企业500强的排名中名列第73位。集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建筑“鲁班奖”等全国性奖项的总数和拥有成套技术、技术专利数都名列同行业的前茅。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上海建工集团近年来的改革和调整,在不断的改革和调整中,上海建工集团不断提高国有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蒋志权表示,建筑行业是完全竞争行业,也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行业内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前几年不少地方国有建筑企业也纷纷改制,这对上海建工集团形成很大压力。面对压力,上海建工集团选择了改革。

  针对国有建筑企业原有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弊病,上海建工集团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认定方向,脚踏实地,坚持数年,深化改革,从“精干削枝,剥离改制”入手,让一大批与主业弱相关的劳务型企业独立走向市场,让企业更精干。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类人才得以集聚,技术和管理优势得以凸现。集团将优势企业进行整合,成功实现了“上海建工”股票上市。在组织体制上,集团更注重集团总公司对集团资源整合能力和各企业在不同市场上的竞争力。在运行机制上,集团从上到下建立了经济责任制,尤其是推行并不断完善项目经济承包责任制,有效调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搞好工程的积极性。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企业的活力增强了,集团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走向全国走向全球

  改革调整带来的实力和竞争力,使得上海建工集团在上海建筑市场上重大工程、标志性工程的占有率始终在50%以上。然而上海建工集团并不把自己局限在上海,而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强化集团总公司海外部、总承包部和组建集团总公司南方公司的基础上,把拓展外省市和海外建筑市场作为集团持续发展的重头戏。上海建工集团利用原有的传统、人才、设备、技术上的基础与优势,在建筑领域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同时凭借已有的品牌、核心技术和总承包管理等综合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

  在外省市,上海建工集团积极与当地建筑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力争双赢,已经完成的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在建造的610米高的广州新电视塔,沈阳最高楼茂业中心,江苏最高楼南京紫峰大厦,青岛大剧院等,还有杭州、南京等地的地铁都是上海建工集团走出上海、走向全国的成果。

  上海建工集团的海外事业是从1960年代做援外工程开始的。近10年来,集团在国家经援项目、外交部项目上完成了孟加拉国际会议中心、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新加坡大使馆、纽约总领馆、柬埔寨7号公路等工程。在国际总承包项目上,也有不少突破,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商务中心按时完成,保证了“俄罗斯中国年上海周”开幕式的顺利进行。此外,在非洲、亚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也有一批项目完成,扩大了中国企业的影响。

  2006年,上海建工集团在外省市和海外的营业收入已占到总经营收入的近30%。虽然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上海建工集团和蒋志权清醒地认识到与国际先进建筑企业相比,上海建工集团还有一定差距。

  蒋志权表示,综合设计实力是上海建工集团综合优势中一块非常明显的短板。“设计弱、施工强”是中国建筑企业的基本现状,这种不平衡状态影响了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集团要迈上总承包台阶,就必须尽快提升设计能力。

  此外,上海建工集团的专业结构还不合理。尽管集团已经具备了桥梁、地铁、公路、海底光缆等领域的施工能力,但港口码头、机场跑道等土木工程领域涉足不够多。而国际上的大公司因为没有太多限制,这方面的能力就比较强。

  意识到差距,并迎头赶上,这是上海建工集团的务实明智之举。蒋志权称,上海建工集团将按照国家开拓海外市场的战略定位,加快建立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区域的国际市场布局,通过着力提升企业海外工程的技术支撑能力和远程控制能力,进一步完善海外信息沟通平台,进一步提升上海建工集团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培育总承包总集成能力

  1990年代,上海建工集团按照“交钥匙”的要求总体承包了金茂大厦工程,从深化图纸到十几家国际著名专业分包商的管理,再到工程运行调试的协调,都由其完成。金茂大厦工程的圆满完成,不仅使上海建工集团在国际同行中确立了地位,也使得集团认识到总承包管理代表了世界建筑企业先进的管理形式,是其与国际先进企业的主要差距。尽快提高总承包、总集成能力是建筑企业转变经济运行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此,上海建工集团上下深入开展“管理创新和提升总承包、总集成能力”的大讨论,与此同时,上海建工集团在工程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条件不断培育总承包、总集成的能力。

  一是积极拓展多种总承包方式。上海建工集团实施了适应市场要求和业主需求的类似“浦东机场”、“铁路南站”等总承包管理和施工总承包结合的方式。在国外承接的工程中,探索和实践包括融资、设计、采购在内的工程总承包模式。

  二是着力集成先进而又实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套技术,包括超高层建筑成套施工技术、特大型桥梁成套施工技术、磁浮列车工程成套施工技术、大型钢结构安装成套施工技术、大型地下空间开发成套施工技术等,有力地支撑了各类工程的建设。

  三是努力集成集团内的专业资源。上海建工集团重视发挥专业公司的技术优势,注重前期营销推广的经营平台,做好安装、基础、机施、装饰和园林的协调和配合,形成较全面的产业链经营。

  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的项目不断增多,占集团产值的份额不断上升,2007年上半年达到了25%。

  蒋志权说,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鼓励和支持一批工业、建筑企业集团再造成为总集成商、总承包商”。这既是压力,也是上海建工集团继续探索的动力。上海建工集团将认真研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继续探索工程总承包的各种模式,探索建立具有集团特色的总集成管理新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5 06: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十年新历程
[日期:2009-12-08]  来源: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创意成就梦想 科技铸就辉煌
  建筑是华美的乐章,是凝固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世界各地的建筑以其宽厚的胸怀,开放的姿态吸引五湖四海的友人前来观赏,分享城市的深厚内涵和设计者的匠心独运,而众多优秀建筑的创造者之一——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以下简称“现代设计集团”)一贯秉承“传承历史、设计现代、创造未来”的使命,用独到的创意和先进的技术不断刷新城市的面貌,创造着建筑界的奇迹!
  十年磨一剑,风雨铸辉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建筑设计为主的现代科技型企业,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1952年成立)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1953年成立)于1998年联合组建而成,已经有50多年的深厚底蕴。目前,集团已在北京、天津、重庆、武汉、青岛、深圳、西安、海南、厦门、大连、南宁、苏州等地设有23个分支机构,并在香港设有全资子公司。集团已累计完成了3万余项工程的设计与咨询,创作成果遍及全国31个省市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50余项工程设计、科研项目和标准设计获国家、省(市)级优秀设计和科研进步奖。同时,集团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设计机构合作项目已达400多个。在国家建设部历年全国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排名中,现代设计集团始终位于建筑行业三甲之列,在2007年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排名中跻身于前6名,2001年至2007年连续七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跨国经营先进企业》,并连续七年被美国ENR《工程新闻记录》列入《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00强》和《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之一。可以说,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的“现代设计”,也是世界的“现代设计”!
  中国的“现代设计”
  现代设计集团的发展方向是到2010年成为国际著名的工程咨询公司。目前,现代设计集团不但60%以上的经营收入都来自于上海以外的省市,并且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零点公司调查数据显示集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可见,现代设计集团已经成功地由一个上海的企业成长为全国性的著名企业。
  现代设计集团组建虽然只有十年,然而其背后具有50多年的历史积淀,至今,集团的业务领域涵盖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咨询服务,包括规划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市政设计、环境与装饰设计、建筑声学设计、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管理、工程监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控制、工程总承包、科技咨询、投资开发等,项目范围涉及城市规划、广电建筑、交通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和酒店建筑、文化和体育建筑、住宅和工业建筑等方面,积极推动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住宅建筑与百姓的生活最为密切,60年代,上海建筑设计院在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充分交融的基础上,完成了闻名全国的“藩瓜弄”棚户区的改建设计项目。到二十一世纪,现代设计集团又积极参与了世博会定向安置基地8号街坊、世博村D地块项目等一系列世博配套工程,让动迁的老百姓体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现代设计集团还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外省市的住宅规划设计项目,如:成都国际社区规划设计、武汉新世界集团新世界中心高层住宅、合肥市利港银河新城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等。
  交通建筑方面,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在1964年设计建造的虹桥机场通讯台到十六铺客运站、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都为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更涌现了一批代表性的项目,如浦东国际机场、上海铁路南站的交通枢纽工程、上海火车站以及目前在建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不但推动上海的发展,也成为国内外建筑行业的典范。
  体育建筑凝聚了一个国家和城市的精神,在设计上的科技含量极高。由现代设计集团设计的上海八万人体育馆堪称全国第一大体育场,目前还是国内最大的悬挑结构建筑,也是国内第一个将膜结构应用在大型体育建筑中的工程。上海旗忠森林体育城网球中心、上海国际赛车场都是也都是集团近年来的设计精品。同时,为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由现代设计集团负责设计的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实现了多项技术的突破性运用,体现了国际领先的科技水平,为世人瞩目。
  现代设计集团负责的文化和广电建筑也非常多样。既有老建筑改造工程,如:上海美术馆、上海音乐厅,也有城市标志性建筑,如: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馆、上海科技馆、苏州科技文化中心、东方明珠上海广播电视塔、央视大楼等。著名佛教景观灵山大佛也是由现代设计集团负责结构设计的,作品恰当地运用力学原理,体现出浓郁的宗教氛围。
  此外,现代设计集团在城市规划、酒店建筑、商业建筑、医疗建筑、政府机构建筑等方面均有不凡的表现,如:北京CBD核心区概念规划、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及控详、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开发区的规划,并设计了上海金茂凯悦大酒店、西郊宾馆、四季酒店、三亚博鳌、豫园商城、正大广场、中信泰富、温州世贸中心、上海公共卫生中心、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等一批大家耳熟能详的精品工程。
  有梦想和创意,兼有实践能力就会有发展,现代设计集团在实现并不断深化“全国化”战略的同时,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加快“国际化”进程。

  世界的“现代设计”

  成为国际知名品牌是许多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但对于现代设计集团而言,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对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严鸿华给出了三条理由:首先,通过多年的发展,现代设计集团已经成长为国内设计行业的排头兵,建设部委托现代设计集团完成了多项国内设计行业标准;其次,进入市场比较早,上世纪80年代集团就已经完成了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转型,到1998年则完全开始了企业化运作;第三,国际运作经验比较丰富,在国际合作中屡有作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6 04:32 , Processed in 0.05209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