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22 19: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京中轴线 于 2020-1-22 19:57 编辑
泰康的帖子题目已经按照施工周期后期总高数据修改为223.4米。224米的提法最早在施工早期出现一次,之后不再出现,猜测与223.4米是同源的数据。
既然大家聊到项目高度采信的问题,我就说说在这方面的经验。
一般来说,一个项目出现多个高度数据,可能有几个原因:
1,结构高和总高有差异。按照主体结构计算的高度可能不包括塔冠、停机坪等。这种情况下,设计方、钢结构承包方往往取结构高,而施工方、业主可能倾向于取总高。但在两者差距极大的情况下(比如远洋新光中心),数据亦有可能向后者统一。
2,核算精度差异。项目的各种高度数据未必都是整米数,有的可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有的就取整了。而在城市控规的语境下,这种取整未必就是四舍五入,往往是有一点零头就算整米。更何况在业主的语境下,那就更得往高了凑,所谓“百米地标”的、“接近300米”的,想怎么算怎么算。
3,项目设计后期出现了设计调整。在技术数据已经公开的情况下,项目又经历了调整,这种情况不少见。国三B当时就有多种业内来源的总高数据,其中最大值是310米,最小值是280米。最后实际总高295,倒是取了个中。
4,项目施工周期中出现了设计调整。这种情况以前较少,但随着本市规划建设进入新阶段,现在也开始增多。高楼迷绝不会喜欢这种情况,因为只有往下砍的,没有在施了还能往上拔的。一般高层项目这种情况已经多起来了,超高层也开始有,阳光保险金融中心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梳理下来,我们就能发现,一个项目已经因开工而置顶了,然后数据又往上调,基本都是因为新的总高核算被施工方发布了,建筑设计没变。这种所谓的“长高了”是高楼迷心理上的长高,不是楼真的高了,这个调整是方法论上的。如果相反,数据往下调,那恐怕就是出现了不希望发生的情况。但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设计是出现了实打实的变化,这个调整就是必须的。
此外,看多了本市的项目,大家肯定会发现,不是每个体量巨大的塔冠都能被最终落实。目前北京在楼体占比上最大的塔冠可能是润世中心二期。比这个小的都有可能遭到取消,比如金融街月坛中心。再大的、单纯通过增高楼体外框架实现的就更有可能有变数。所以带塔冠的总高直到项目完工,都有可能出现调整。
每个高楼迷都希望这些建筑更高些、再高些。但是这种期待有时候也会影响判断。当时国三B塔冠在施,我就特相信它总高能过300,然后我就错了。现在阳光的数据是205,它的核心筒和外框架是同高的。或许再顶起个停机坪就再高几米,谁知道呢?但基于大球设计的220米肯定是没有时效性了。至于传说中的240米方案,最早的时候还真的是存在过的,准确数据是242.75米。可即便是242.75米都不是阳光曾经有过的最高设计方案,在最初的概念设计里(那时候还是主塔楼在西,裙楼在东),那个塔冠有9个标准层高,相当于45米,完全把大球压在里头,总高超过250米。
所以总结来说,小塔冠怡情,216能给你顶到224。中塔冠伤身,一般给你顶不到整数百米,让你难免失望。大塔冠灰飞烟灭,空留一场梦幻而已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