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3-25 12: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电杭研院正式开园,“科教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3月22日上午,“智汇钱江 新质启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科教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西电杭研院正式开园。院士、领导、企业家、校友、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研究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会上,西电杭研院报告科教人一体化建设、工业软件生态发展、智能芯片产业发展等情况;西电杭研院创建青年向往之城项目授牌签约;教育科技人才校地、校企、园区及江南电子谷入园企业、科技金融等教科人一体化发展合作签约;西电创客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2021年,西电杭研院落地萧山,经过三年建设,研究院的正式园区于去年9月各专项验收并竣工备案完成,10月开始试运行。园区分为生活保障区、教学科研区和产业功能区三大区块,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的功能,更是前沿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摇篮。
面向未来,西电杭研院锚定打造“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目标。一是聚焦深化改革,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构建“课程共建、基地共享、项目共研”的育人新范式;畅通“概念验证—中试孵化—产业落地”全链条,推动标志性成果在长三角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创新“校—院—企”三方人才共引机制,建设全球电子信息人才集聚高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二是聚焦国家战略,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紧扣国 家重大需求和浙江产业布局,强化“大信息+”学科矩阵建设,积极布局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新赛道;筹划建设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创新联合体,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三是聚焦育才聚才,构筑人才发展新优势。强化“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充分发挥长三角人才集聚优势,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为区域发展输送更多“西电力量”。
研究院执行院长姜文作《西电杭州研究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研究院建设三年以来的成绩,并发布了研究院教科人一体化“十五条”改革举措的落地政策:一是聚才引智筑高地。创新“身份在平台、贡献在双方”的校地人才共引机制;完善博后联聘机制,调整教师派驻机制,充分用好各方编制池,实现协同校企人才共招共引。累计引育国 家级人才25人次、省级人才16人次,组建50余支高水平PI团队,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全职科研人员200余人,校企联聘博士后70人,形成了“人才蓄水池”效应,为产业发展输送源头活水。二是创新考评释潜能。优化业绩认定机制,改革成果确权机制,打破传统评价壁垒,通过将企业联合项目、专利成果纳入考核体系,进一步释放教师科研活力。累计撬动研发经费6.6亿元,受理专利71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三是产教协同育匠才。逐步健全学生实习机制,面向浙江及萧山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设立“电磁科学”“卫星互联网”“工业软件”“AI+”等4个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专项,推行“双导师制”,开设各类课程129门,共建校企联合课程21门。累计培养学生2768人,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58项,首届毕业生就业率100%、40%入职世界500强、32%留浙发展,实现了“培养一人、就业一人、扎根一方”的育人目标。四是平台矩阵强支撑。通过营造“企业进校园,校园有企业”的创新生态,拓展校企平台共建机制,升级校企联合攻关机制。获批“工业软件生态共性平台”试点(全国仅2家),获批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中心1个;吴剑旗院士工作站成为萧山区2024年唯一获评重点支持省级工作站的单位;获批杭州市首批概念验证中心(全市仅6家)。与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4家,联合实验室30家。五是破壁疏堵促转化。设立概念验证基金,采取“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判题”模式助力科研成果二次熟化;联动萧山“安心宝”政策,配合设立“安心宝资金周转池”,为企业减负、为教师解忧;推行“先用后转”模式,对于成功转化的成果,给予企业二次转化权益激励。累计服务企业944家,解决问题810项。“飞秒激光跨尺度精密制造”技术用于新版国产证卡防伪,“塔吊集群安全智能监测装备”获得浙江省首台套认定。与龙兴航电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纳入萧山首个“安心宝”扶持。六是服务提质优环境。建立有效的公共服务机制,并依托概念验证基金,以“拨投结合”方式扶持优秀科研成果,共同打通技术转化“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上线面向企业开放的、总价值超亿元的仪器设备共享系统;体育馆、图书馆、食堂、公寓及其他设施逐步向入驻企业员工开放;联合企业建设工业软件中试平台、AI大模型中试平台以及集成电路工艺中试平台。七是前沿布局抢先机。围绕萧山区重点产业方向,积极建立学科产业交叉融合机制,建立三级技术经理人队伍,围绕教科人一体化发展制定一系列招商政策,开展产业招引;健全四类人才服务队伍,助力突破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并为“最后一公里”提供高能级产业落地载体保障;与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杭州湾信息港、达利国际产业园等开展跨园区合作,助力学科发展、助力产业升级、助力企业壮大。目前,通过研究院共孵化企业21家,累计营收1.3亿元,获批“5213”26项;共招引企业15家,其中正齐半导体首期投资3000万美元,总投资额10亿元人民币。
会上,五批教科人一体化发展合作项目成功签约,内容涵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园区合作、江南电子谷入园企业以及科技金融合作。此外,研究院还与2024年巴黎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郑思维达成合作,携手推进奥运冠军羽毛球项目。此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文剑作《智能芯片产业发展报告》、共性平台顾问邱春雷作《工业软件生态发展报告》。杭州研究院创建青年向往之城项目授牌签约。
与此同时,杭州研究院与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萧山区宁围街道签订教育科技人才校地合作协议,与浙江省交通集团技术研究总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此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教育科技人才校企合作协议,与信息港园区、传化科技城园区、达利国际产业园区签订教育科技人才园区合作协议,与杭州齐安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雷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思睿达微电子有限公司、潮源(杭州)光电有限公司、杭州菲拉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江南电子谷入园企业协议,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萧山分行、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浙江萧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财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江南电子谷科技金融合作协议,同时宣布了西电创客创新创业大赛的启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