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5-31 09: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jzrb.sjzdaily.com.cn/html/2015-05/31/content_1166518.htm
院士工作站签7项合作项目
中外2000余专家齐聚石家庄谋创新
院士工作站 签7项合作项目
包含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科研平台建设项目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聚焦第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暨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启动仪式
本报讯(首席记者 范玉蕾)5月29日至30日,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在以岭药业启动,活动期间院士工作站与院士新签约7项合作项目。钟南山、樊代明等中国工程院、科学院20余位生物医药领域院士出席。
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于2012年7月批准挂牌,依托单位为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6亿元、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院士工作站科研大楼近期建成正式投入使用。院士工作站通过整合以岭药业现有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实验室和基地,围绕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打造更高水平技术平台,形成了分离鉴定、质量控制、药物筛选等9大技术中心,建立贯穿创新药物研发全过程及关键技术环节的综合性成套研发体系,形成了持续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新药的创新能力,在中药领域开展复方中药、组分中药以及面向国际的单体中药研发,在化药领域瞄准国际前沿,从药物筛选到注册临床,铺展了化药一类新药研发各个阶段的平台管线。
院士工作站目前已有樊代明、钟南山、杨胜利、张伯礼、杨宝峰、高润霖、张运等20余位两院生物医药领域院士签约入站,建立院士专家委员会,并依托前期科研基础,同院士团队开展包括项目技术指导、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十余项合作,取得诸多研究成果。
在院士工作站启动活动中,新签合作项目成为亮点,新签约的7项合作项目包含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科研平台建设项目。
其中,院士工作站与钟南山院士带领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项目,包括连花清瘟系列产品对常见及新突发重大呼吸道病毒的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机制研究、连花清瘟颗粒治疗突发病毒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
与张伯礼院士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合作打造“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以创新中药研发及名优中成药大品种改造为研究方向,在现代中药领域形成优势互补、集群创新,提升中药新药国际竞争力。
此外与姚新生院士、杨宝峰院士合作开展芪苈强心胶囊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与荷兰莱顿大学合作建立荷兰莱顿大学-以岭医药研究院医药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药物研究所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一类化学药物的研究开发等。
“用更多成果转化回报河北人民”
——中外2000余位专家齐聚我市谋创新
□本报首席记者 范玉蕾
5月30日上午,新落成的石家庄以岭健康城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愈发气势恢宏,第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暨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钟南山、樊代明等20余位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及来自英国、荷兰、加拿大、台湾、澳门等海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位专家齐聚一堂,带来一股强劲的“创新”风。
创新驱动成热点
会议期间,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正式启动。这个国内最高规格的工作站,将以其尖端的科研成果,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创新水平的提高、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也因此成为会议瞩目的焦点。
这次大会以“传承、开放、创新、融合”为主题,会场内外随处可见这几个刚劲有力字样。在主会场,能容纳1500人左右的国际会议厅座无虚席,掌声阵阵。
国际络病学大会为络病理论指导基础与临床研究搭建起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此次大会更是把推动络病学科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提升心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等临床难治性疾病的防治水平作为重点。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的学术交流充分展示络病理论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进展,有助于加强国内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提升络病理论及中医药学的国际影响力,对推动络病学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创新驱动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成为大会关注的热点。“始终要坚持中医药的原创思维,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等核心思想,是中医药原创思维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医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提出,坚持中医理论指导,推进理论创新,同时还要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技术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创业创新。
让中医药走向国际
刚刚投入使用的医药院士工作站有十六层高,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外形高大气派,里面也“武装”着各种高精尖仪器设备,让与会的院士、专家直呼“震撼”,信心倍增。活动期间院士工作站与院士新签约7项合作项目。
“非常的宏伟,非常的壮观,非常的漂亮,这么好的院士工作站不来都可惜!”一直与以岭药业有合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这次又和工作站签署新的合作协议,他表示,以后要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更多方面进行合作,用更多的成果转化来回报河北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也感慨说:“我们一直和以岭药业是有密切的合作,在通心络方面的基础,刚刚完成的临床研究也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希望以岭今后越做越大,中医药能够走向国际,希望我们中药在美国欧洲市场迈出更好的一步。”
专家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
“一是继续对现有的市面上或者国内或者古代一些肯定的或者老百姓比较肯定的受欢迎的药物,再进一步进行循证医学的研究来真正证实它真的有效;二是证明了它有效以后应该找到它的有效成分,更进一步提高它的疗效;第三就是一定要做好药物的质量的控制,把好质量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樊代明:
“医学发展走到现在取得了很大成就,继续走遇到了很多瓶颈问题,大量科学发现,能不能在医学上医用,群众就医要求越来越高,怎么解决这个难题,让医和药组成新的天地,这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整合资源,包括队伍的整合、平台的整合、知识的整合。”他认为,这个院士工作站成立,把有关的院士集中到一起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
“我们把成果引进来,我们的成果也可以走出去。”首批进站院士27个,国内一流专家40个,接近70个人的高层次的智力团队,都是国内医药领域顶尖的专家,这对整个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引进智力、引进人才、引进项目、促进成果转化、培养人才等都会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合作,努力推动更多新产品进入市场,进入广大消费者患者家庭中发挥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