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5-22 12:5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广播 2023-05-12 20:58 发表于天津 5月18日,天开高教科创园将正式开园。 来自天大、南开的55个科创项目正分批进入核心区内的起步区,并陆续注册企业开始办公,金融、知识产权等科创服务资源集聚不断加速; 津南、西青区内南北两翼软硬件建设齐头并进…… 天津未来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区”初见雏形。 随着天开园的样貌逐渐清晰,一个个创新创业者作为主角,也走向了这个舞台的中央,开始他们的精彩亮相。今年27岁的天津大学博士生李双阳名下,有一家小小的创业公司,取名“心脉联衢”。位于天开园核心区的南开区科研东路科技广场5号楼507,是这家公司新的落脚地——在李双阳看来,这是“心脉联衢”第一个正式的“家”。 “这些日子要忙着申请专利,毕业论文要准备,还要见投资人,公司的软装也得盯一下,属实是很充实。” 这间70平米的办公室,面积不大,李双阳装修得很用心。他的心愿是: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李双阳是吉林长春人,父母都是农民,家境并不宽裕。“高二那年,姨父确诊淋巴癌,走的很快,也很痛苦。我到现在都记得姨父去世前和我说,希望我以后钻研出更先进的医疗技术,能让更多病人活下来。” 怀揣着这个科研梦,李双阳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以复试第一的成绩跨专业考入天大化工学院,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通过了硕博连读。如今他已经发表12篇SCI论文,申报了四项国家专利。 2021年,还是一名学生的李双阳在天大众创空间里创建了自己独立运作的生物科技公司。随后,他吸纳了一些师弟师妹,打造了一支不同学科背景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的团队。目前,团队已经研发出“具有自愈合功能的仿生人工血管”、“用于血液接触材料表面的长效抗凝血涂层”以及“心包防粘连补片”等一系列产品。他正在集中攻关全球首款体内精准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项目一旦成功,能大大减少患者痛苦。这一项目已经完成临床前的生物安全性能检测与大动物实验阶段。 “心脏搭桥,需要小口径血管,现在的技术是要取患者自己体内的,也就是说患者要在身体两处地方开刀,受两次罪。而如果使用人造血管,远期通畅率不行,容易形成血栓。” 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外科赵丰主任说:“我们将一段李双阳开发的4毫米可视化小口径水凝胶人工血管移植到了猪的颈动脉上,并对血管通畅率、血小板附着情况、是否发生排异等多项指标进行持续监测。如今,实验猪已经术后一年多的时间,各项指标正常,体重还涨了几十斤。就目前动物实验结果来看,我觉得未来是十分光明的。”但是,医疗设备器械研发是个流程长、投入大、风险大的事,研发周期十年起步,研发所需的设备动辄成百上千万,这些都不是一个普通的博士生能承担的。创业近两年,这个小公司办公都是依靠天大八里台校区众创空间里公用办公桌,实验设备要去别的研究所借用。 “找钱”是另一件麻烦事。投资人在对市场前景表示兴趣的同时,也关心很多现实问题:科研成果在哪里生产、车间规模有多大?前期投入多少、产品何时上市?采用哪种方式合作?股权如何分配?手握多项专利,李双阳的心愿却只是在5年内能实现至少一项技术的市场化,让公司能活下来。 “穿上白大褂进实验室,我就能安静下来,穿上西装去和人谈合作,多少有点不适应。”李双阳这样描述过去两年自己的状态。 2023年初,李双阳从学校了解到了天开园,已经摸索了两年的他本能地感到:机会来了! “只要我们入驻天开园,我们就可以共享高校、甚至海河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设备。” 吸引力更大的,是《天开园34条政策措施》。“每一条我都认真读过,其中对高成长初创型企业进行专项投资,最高1000万元。这样我们的生存压力就大大减轻了!” 另一件让李双阳没有想到的福利是核心区综合服务大厅。在这里,李双阳不仅可以实现“下楼申专利,上楼拿材料”,还能一站式接触到更多金融机构,找钱也能相对容易些。“现在已经在和科技局,包括投资人做对接,谈合作了。我打算在核心区做办公室、做展示,在天开园‘一核两翼’发展布局下的两翼——津南区或者西青区去找厂房,开始搭车间,把产品样品做出来去送检、去检测。到时候就相当于向临床迈出第一步了。” 谈起这些,李双阳总是很兴奋,他说,临床是他创办这间公司终极的梦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