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6-15 14: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创赋能,滨湖智慧气象产业迈大步
“风云”不仅可测,而且可以精准测。
前不久,深空深海重大科技成果展在锡成功举办,背后折射出无锡在深空、深海领域所拥有的强大产业基础,作为其中的新代表,无锡在大气、海洋领域的气象精准预报研究也正迸发出强劲动能,集超算、模拟、人工智能于一体的智慧气象技术不断赋能众多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前4个月,因为无锡“远洋气象导航系统”的助力,山东远洋集团“青岛——新加坡——几内亚”航线运行持续良好,这一“无锡技术”在打破“远洋气象导航”长期被国外技术垄断的同时,也全面开启远洋导航系统国产替代的关键一步。
“十四五”开局,得力于滨湖一批气象企业的自主研发及密切合作,无锡气象精准观测技术不断提升,应用领域持续拓宽。同时,滨湖区正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全力推进全国首条新气象创意产业街区的建设,构建集气象服务、软件开发、创意服务等于一体的关联产业集群,5年内街区将引入和培育企业超20家,年产值规模将超10亿元。
广招人才
构筑强大智力支撑
4月份,地处滨湖区境内的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无锡九方科技有限公司、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步调一致”做了同一件事——广招气象人才,很多岗位年薪开到30万元。
作为一家专注于大气、海洋预报与商业气象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九方科技自主研制的预报产品已覆盖大气环保、远洋航运、金融保险、防灾减灾、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4月份,今年要实现“人才数量、产值规模翻番”的九方科技一则“30万元年薪招聘气象工程师”的公告引发关注,岗位覆盖并行计算、模式预报、机器学习算法、自身前端和后端开发等整条智慧气象产业链的所有环节。
国家超算无锡中心近年来面向科技前沿和重大需求,不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重要代表之一的“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在提高对气候预测、分析和影响评估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应对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减灾防灾能力。前不久,中心也面向全国招聘天气预报模式研发、人工智能算法等多个岗位的工程师,起步月薪最高开至1.5万元。
超算中心气候气象部负责人杨磊告诉记者,气象数据计算是超算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随着气象计算服务需求的增多,中心人才结构也在不断进行优化。
而对“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空天地海’综合气象装备和服务提供商”的航天新气象来说,因为气象装备研究领域的变化,今年已经把揽才计划拓展到了德国、澳大利亚等海外气象专业研究机构的顶端人才。
技术攻关
助力预报精益求精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精准气象服务开始加速从气象台、民航等公共部门向产业及商业领域拓展。无锡气象企业“广招天下才”,目的只有一个——精准提高气象观测技术,以满足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的气象市场需求。
“超算技术正加速智能气象时代的到来,通过对气象卫星、观测台站、雷达等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可加快天气预报速度并提高预报分辨率。”杨磊说,天气预报中经常会听到“局部地区、短时间”,超级气象计算就是要将“局部”和“短时间”更为具体化,即在时间和空间定位上更加精准,目前国内天气预报水平分辨率已经从初期的300公里缩短到了3公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杨磊举例说,随着更多数据的系统汇入,未来天气预测将更精准,一场马拉松鸣枪起跑的那一刻,早早就能确定下不下雨。 “城市举办重大活动,九方空气质量数值模拟云平台可以精准测算200米以内的空气质量,并确认污染源头。”九方创始人周峥介绍,九方“气象服务精细化多模式集成预报系统”气象预报计算效率比很多同行提升40倍,同步开发的气象预报产品不断助力大气环保、远洋航运、防灾减灾、智慧城市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气象数据,由各种气象观测设备测得,包括天基(卫星观测)、空基(雷达等)和地基(地面气象观测)等三个维度,其中地基气象数据主要依靠地面气象观测站,当前全国8万多个气象观测站的设备40%由航天新气象提供。作为气象行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位于山水城境内的该企业未来将继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从地面向上“看天”的同时,还要从卫星上向下“看天”。
链式发展
深度合作做优产业
气象经济学上的“德尔菲气象定律”称,每投资1元可得98元的经济回报。随着产业气象需求的增加,到2025年,国内气象服务市场产值预计将达3000亿元。
周峥说,需求增多,气象企业发力空间相应增加,以远洋气象导航为例,目前全国有6000多艘远洋货轮及13万艘近海船舶,日常气象导航需求巨大。航天新气象负责人薛鸣方说,航天新气象未来将加快拓展旅游、环保、海洋等行业的气象市场,新兴市场产值比重将从10%增至50%。
在气象企业发力提高自主技术的同时,产业链上强链补链的深度合作也在不断推进。九方、超算同处一栋大楼,楼上气象计算、楼下产品开发组成了产业链的上下游。航天新气象由知名科研院所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十三所整合而来,目前正加速推进国家级气象台站综合探测、数字融合与综合应用等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当前其大量设备已被九方采购。薛鸣方说,产品、市场、体制等互补,“友好合作是很自然的事情。”
当前,从前端计算到后端服务,从设备研发到市场拓展,一条涵盖技术研发、装备运维、信息提供等方面的完整气象产业链正在湖湾加速形成。据预测,2025年无锡气象产业年产值预计将突破40亿元。
近期发布的《滨湖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中称,滨湖区未来将聚焦气象预报等高精尖领域,突破“卡脖子”封锁,开发一批核心技术。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首席研究员慕建利表示,未来将会与无锡气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中国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