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哈喇子

城建细节及环境提升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15: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锡城,出现了一大批地域文化特质鲜明、场景载体丰富多彩、文化凝聚作用明显的文化创意主题空间。结合城市有机更新,城市金角银边、高端商务楼宇、旅游景区、酒店民宿等场所内的“生活美学新场景”也越来越多。

这些基层文化新场景、美学空间逐渐遍布城乡,与无锡博物院、无锡大剧院、锡剧艺术中心等地标式的公共文化场馆互为补充,让艺术浸润生活,令生活更加艺术。

https://mp.weixin.qq.com/s/K24wOMnKB_ungHtnNUTDZ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3 16: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吴区伯渎河生态治理工程二期项目(江溪段(机场路至泰伯广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该项目位于无锡市新吴区伯渎河两侧(机场路至泰伯广场),建设单位为无锡市新吴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无锡市新发集团有限公司,可建设用地面积约67430平方米,规划用地性质为公园绿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8 09:3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禅寺步行街无改造提升计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8 10: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渔码头变湿地公园 小溪港入列环太湖“绿色珠链”



最近,沿着环太湖公路通锡高速行至经开区华庄干城路以南的小溪港,市民发现这里大变样,水面清澈见底、观景平台造型灵动别致,水上栈道宛若玉带漂浮在湖面中。

经过一年多的改造,由太湖新城建工集团新慧恒公司代建的太湖流域小溪港周边水环境修复工程项目已完工,改造后的小溪港成为生态走廊,环太湖“绿色珠链”再添明珠。

锡通高速穿园而过,将小溪港分为南北两侧。项目从2021年5月开工,去年12月底完工,总规划面积约14公顷。



该项目负责人沈董杰介绍,锡通高速以南原本是裸露空地,现在改造为一汪连通太湖的湖泊,湖水悠悠、鱼虾游弋,460米长的漂浮工作栈道宛若橙色丝带装点湖面。原本中部老太湖大堤被拆除,增设人行栈桥,太湖岸线和贡湖湾湿地公园美景尽收眼底。



高速以北则改造为开阔平整的草地,景观树木沿着清水河栽种,绿意环绕,嘤嘤成韵。今后,这里将变为市民野营野餐的“露营圣地”。


升级改造和精细管理齐头并进。根据小溪港实际地理位置特点,高速公路以南俯瞰网红焦点“白鹭洲”,宣扬一种生态的生活理念,展示城市湿地的新貌。



高速公路以北通过不同场景实现了人流的引导,优势形成自南向北低、中、高度活跃区三个梯度的生态格局。

植物风貌注重地形整理、四季花境及多彩疏林,形成了丰富的自然群落。

清水河引用生态净化措施,运用陆生与湿生植物完善生态系统。

生态湿地采用深浅交替、宽窄结合的水岸,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水体在不同群落中穿过能得到更好的净化和演替。

小溪港增设了三处岸线管理平台,外形酷似帆船,水上栈道近水灯光也被设计为鱼造型,远远望去好似鱼儿在水中游动。为了保留场地记忆,项目以“演绎鱼文化,回归愉生活”为主题项目充分融入了“渔文化”元素,精心设计了“鱼背浅湾、飞鱼远眺、千帆掠影、凤尾鹭鸣”小溪港四景,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湿地公园。

“我们在水底种上了水草,过年前投放了上千斤的鱼尾虾苗,每天我们都会安排工人作业,确保小溪港水质优、湖面清。”项目负责人沈董杰介绍,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小溪港吸引了第一批“原住民”,海鸥翩跹飞来,与湖面上游弋的野鸳鸯相映成趣。

小溪港南北两边中间衔接处的桥下空间将被充分利用,打造“鱼尾广场”,增添休憩座椅。项目还在现有太湖堤岸上增设亲水步道,并与贡湖湾网红“彩虹跑道”联通,以点带线,激活贡湖湾,联动尚贤河,提升辐射力。

https://mp.weixin.qq.com/s/3332EdtZzFnOhGDr5ST44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8 10: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哈喇子 于 2023-3-8 10:37 编辑



庆昇文化科技产业园坐落于运河东路五里新村421号,原址为元件十五厂。

作为一个开放式园区,庆昇文化科产业园面积约3000平方米,旧企业腾退后,这里变成等待挖掘开发的闲置资产。

https://mp.weixin.qq.com/s/A0lm2uR338SQrc1X3oDVOQ



近期,梁溪通过城市“微更新”

以“水韵梁溪”为背景主题

结合古运河慢步风光带建设

对盛新大桥桥下及附属空间

进行了全方位景观提升更新

盛新大桥

位于永乐西路,横跨京杭大运河,全长约500米,桥下空间及附属空间面积约2.63公顷。周围有阳光城市花园、建乐花园、曹张新村第一社区等中大型社区组团,靠近太湖广场以及周边大型公共活动与文化建筑,是沟通运河两岸的重要通道。



随着盛新大桥西侧桥堍围栏的拆除

焕新的桥下空间一一展现

曲径通幽、山石雅趣、绿荫花径

假山林立,与白石相印成趣

乒乓球桌等健身设施、直饮水装置

一应俱全

改造过后的桥下空间,融入光影艺术框景、城市慢行系统、植物组群、康体活动区等元素,打造桥下特色景观小品。层叠向上的休憩座椅与弧形灵动设计的连排座椅,满足市民休憩的需求。桥洞附属周边,不同的地面呈现块状分割与铺装效果,增添了景观的活跃感与丰富性。
https://mp.weixin.qq.com/s/OqbVlCeJBnDFbRZvtjZXyg



家门口的公园绿地随处可见,所以当住建部要求拓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新空间时,无锡马上开启了申报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全国试点城市的步伐。
而无锡的优势远不止这些,目前市区共有400多座公园,面积达56平方公里,近几年大力推进口袋公园、社区公园等老百姓身边的公园建设,可开拓的开放共享新空间潜力大,布局均衡,而且无锡正在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绿地与其他用地的无界融合,也将带来更多的开放共享新空间。


开放的计划中,第一批全市总共有50多处,其中市区有32处,江阴宜兴有20处。我们将完善相关的服务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在此之后进行公布开放。
https://mp.weixin.qq.com/s/IGhFE4Oo8h0BG3tVoRtoZA

首次发现!就在无锡!
无锡生物多样性

小TIPS:

近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历时两年的陆生野生动物调查取得终期成果,共发现陆生脊椎动物27目85科314种,占江苏全省陆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的51.98%。更令人自豪的是,无锡共记录到国 家重点保护动物66种,占全省分布的157种国 家重点保护动物的42%,成为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天堂”。

此次调查范围涉及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及昆虫五大类群。其中,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资源占有量上具有明显优势。鸟类种数最多,共记录到264种,占全省鸟类种数的58.93%;其次是哺乳动物,在无锡分布有26种,占全省兽类种数的32.91%。


此次调查中,共记录到国 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鸟类58种,IUCN濒危和极危物种6种。其中,国 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共9种,为东方白鹳、卷羽鹈鹕、黑脸琵鹭、黄嘴白鹭、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白颈长尾雉、黑嘴鸥、黄胸鹀。青头潜鸭和黄胸鹀2种鸟类还是IUCN极危级鸟类;东方白鹳、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大杓鹬4种是IUCN濒危级鸟类。


自2021年由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组织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终期成果出炉。调查历时两年,共调查到高等植物1417种,包括苔藓植物228种、维管植物1189种,说明无锡是江苏省内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国宝级”植物方面,共统计出国 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种、中国珍稀濒危植物18种,主要有银缕梅、银杏、野大豆、香果树、秤锤树、金钱松、细果野菱等。其中,银缕梅和喜树还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被业界认为随时面临灭绝风险。

https://mp.weixin.qq.com/s/8wotOZ2T0epmwZulPrep0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8 10: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位于太湖湾科创城核心街区的菱湖大道(高浪路-具区路)、科研北路(净慧西路-净慧东路)、和风路(广场东路-广场西路)改造提升已完成方案设计,改造路段全长为5.7公里,为太湖湾科创城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菱湖大道

进入太科城的科创活力主轴



       菱湖大道作为进入太湖科创城的城市主干道,南连太湖,东衔运河,承载着日常交通、人行体验、景观展示等需求。本次升级改造工作依托一轴、两带、三园、多点的总体规划,围绕“低碳发展、城园融合、创新基因”三个关键词进行开展。



一轴

交通空间轴



       市政工程方面,针对现存已破损的道路板面、机箱老旧等影响正常交通使用和美观性的问题,采用局部修复破损并更换铺装、美化老旧设施、更换隐形井盖等措施进行提升。



       景观工程方面,对中分带侧分带植物进行重新设计栽植,以落叶树种为特色,沿人行道、自行车道以及机动车道形成绿化隔离带,提升人们来往于太湖湾科创城的空间体验,丰富道路空间层次,打造一条“春花秋叶”的车行景观带。



两带

城市滨水带



       滨水侧绿地空间结合部分建筑界面和绿化条件,重新梳理出一条透绿见水、视线渗透的生态人文滨水带。


△改造后效果:新增步道连接滨水绿道体系;保留现状乔木,新增开花灌木,丰富穿行体验感



两带

活力城区带



       城区侧绿地空间根据现状绿化条件,打造融合城市生活的街区景观带。



三园

大型公共绿地

       结合周边使用需求,梳理现状植物体系,重新激活更新现有的公共绿地空间,为周边市民提供不同功能主题、随时放松身心的休闲场所。



       科研北路(净慧西路-净慧东路)作为新吴区科技商务中心的对景展示区域,兼顾交通及公共展示功能,本次改造将向北拓宽4.5米,新增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提升道路安全性能,强化入户仪式,打造简洁务实的**形象界面。

https://mp.weixin.qq.com/s/mUiuEv5vWSvlmJclNCdBp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9 09: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灯初上
道路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
天桥上步道灯开启全亮模式
晚上10点
路上人流渐稀
亮化设施关闭
当行人步入天桥时
步道灯又会聪明地亮起。

从市市政和园林局获悉,目前已完成了山水湖滨天桥、金星天桥、水秀天桥、震泽天桥4座人行天桥的“智慧”照明改造,打造出“灯随人亮、灯随车动”的节能便民天桥。智慧化改造后的人行天桥保障了市民出行安全,又提升了城市夜景品质,为夜归人点亮一盏暖心的灯。



沿着太湖大道走上震泽天桥,每隔5层台阶会有一个LED投光灯,桥上还设有洗墙灯、栏杆灯。从远处看,夜色下的人行天桥就像镶嵌在夜空中的一条“彩带”,桥上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为锡城夜景再添一道风景线。

改造前的老天桥灯具年久老化,非机动车道和人行楼梯无功能性照明,百姓夜间出行多有不便。



本次改造全部采用节能环保且不易损坏的LED灯具,配备先进的LED泛光照明设备,散发出更强的时代感。



改造后的4座人行天桥像精心镶嵌在锡城的四颗璀璨珍珠,各有风采,在夜晚闪耀锡城魅力之光。

智慧化改造后的天桥不仅夜景靓丽,也更“聪明持家”。






人行天桥亮化设施运用了红外感应原理步道灯和分时控制模块。每当夜幕降临时,天桥步道灯开启全亮模式,保障晚高峰时段市民安全出行;到了深夜,感应节电环保模式开启,当有行人步入天桥感应区域,各节点人体感应传感器接收信号触发步道灯自动开启,5分钟后再自动关闭。


由于感应区域同时具备多点采集、集中感应功能,当出现行人行动缓慢或中间逗留情况,传感器也能多点触发实时亮灯。
据悉,此次人行天桥“智慧化”改造项目以“更节能、更便民”为宗旨,整体亮化设计效果以简洁为主,凸显天桥结构,4座人行天桥安装节能环保等各类新一代LED节能灯具总计1228套,其中感应式步道灯776套。

经测算,改造后的4座天桥全年可节电约1.9万度,节电率达61%。

https://mp.weixin.qq.com/s/Akb_V9lwcDywreAz4gr9qw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14 11: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哈喇子 于 2023-3-15 15:42 编辑

南尖公园新建工程项目选址意见书
 该项目位于梁溪区运河东路下甸桥港区,用地范围四至:东至古运河、南至京杭运河、西至用地边界、北至运河东路,总可建设用地面积约97763.7平方米。用地性质为综合公园。






在新吴区机场路西侧、伯渎河北岸沿河步道边,一座总面积1800平方米的亮粉色儿童乐园加入了“粉色大军”。这是一座以无锡水蜜桃为主题的儿童乐园——桃气堡,也是新吴区“两河”文化带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

目前伯渎河沿河步道从兴昌南路到G312段全长5.5公里已全线贯通,桃气堡儿童乐园是在伯渎河沿线打造的一个儿童主题乐园,该乐园建成后有力提升了伯渎河周边公共空间活力。接下来,伯渎河沿线还将规划一些不同主题的儿童乐园,满足更多儿童的游乐需求。





https://mp.weixin.qq.com/s/GOjYpq2vMZASHOkKvr780g





  智慧城市基建又开新“脑洞”。继交通灯、视频监控、5G基站、LED指示屏等设施之后,锡城智慧路灯又搭载上了一项新功能——高压微雾抑尘系统。本月起,市民时常可在上马墩路看到这样“神奇”的一幕:细密的水雾从道路两旁十余座路灯杆高处喷涌而出,在城市半空中形成一片片“雾森”。这里正是全市首批上线的智慧多功能灯杆喷雾系统所在地。

  近期,锡山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在上马墩路(柏庄路—华夏路)设置了一批搭载喷雾系统的多杆合一智慧路灯。自动喷雾装置的喷头隐藏于路灯横臂,远远看去与灯杆浑然一体,涌出的白色水雾则犹如“雾的森林”。灯杆“雾森”系统与该路段户外环境监测装置联动,可远程自动控制喷雾系统的运行,有效降低周边环境中PM2.5、PM10浓度,抑制臭氧生成,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同时调节周围温度,为行人和车辆带来舒适的道路出行环境。

  利用路灯杆打造城市“雾森”,这个“脑洞大开”的设计源自无锡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入选全市职工“五小”活动之“小设计”的一个典型案例。据设计师介绍,这些路灯附近装有一台智能主机,设置了多个管道与路灯桩相连,在主机的作用下将加压过的水通过高压管道传送至专用喷头。高压作用会使微小水滴分裂为表层带负电、内层带正电的微粒,带负电的水滴表层与空气中的原子或分子结合就产生了负离子,在局部区域形成微米级水滴颗粒,能有效吸附环境中的浮尘、颗粒物,具有良好的降尘、净化空气的效果。

  “雾森”路灯不仅可用于城市抑尘,还可用于降温甚至杀菌。在高温天气,灯杆喷洒的雾气可吸收空气中的热量,降低路面温度,给人们带来丝丝清凉。风干物燥、杨柳毛絮纷飞的时节,开启高压微雾系统,也能对飘扬的柳絮发挥抑制作用。据介绍,路灯自动喷雾系统采用的水源为自来水,经过滤后进入喷淋系统,喷出的水雾粒子安全洁净,不用担心弄脏过往行人的衣服。同时,灯杆采用四层防水设计,灯杆内取消了路灯电路接线板,水电线路分开,消除安全隐患。

  近几年,行驶在锡城道路上除尘降温、养护绿化的雾炮车已是市民眼中熟悉的风景。与雾炮车、洒水车等抑尘设备相比,路灯“雾森”系统更加节能省水,既可以手动设置水雾喷洒的时间间隔,又可以通过实时感知温度、湿度和PM2.5浓度变化,自动智能化控制系统运行。随着无锡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未来市民将在路上见到更多突破想象的多功能路灯,点亮城市“智慧之光”。
http://www.wuxi.gov.cn/doc/2023/03/15/3907786.s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15 11: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颜,叫马山!

https://mp.weixin.qq.com/s/p-Tv_aQWtgXbMWQ8X52iw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15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物联世界、5G潮涌,锡山锡东新城的“智能网联道路”,令人惊叹!而这一条,就是锡山的“智慧之路”。


自2021年12月25日起,拥有世界领先蜂窝车联网通信技术和单车智能技术的6辆自动驾驶小巴,行进在开放道路上,成为了居民们生活中日日可见的“亲切伙伴”。



https://mp.weixin.qq.com/s/IC4DzVRH-cq391AX3_leE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15 13: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深1°丨新增绿地空间少,如何更好一见“青”心?



美丽无锡建设“向绿而行”。“3•12”植树节之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的一组数字显示,去年全市完成净增造林2367亩,森林抚育2.67万亩,修复湿地4700亩,市区新增绿地约350万平方米,全市林木覆盖率和自然湿地保护率分别达到27.93%和71%,在全省的排名各上升一位、跃居第四和第三。

采访中,绿化人士坦言,经济发达的无锡地少人多,特别是在老城区,可用的新增绿地空间更是少之又少,如何破题“突围”,持续深挖造林绿化潜力、提升群众获得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拓展空间

让“绿化困难地”变“增绿地”


春日的京杭运河两岸,一派绿意盈盈景致,不时有附近的居民来此赏玩休闲。去年,惠山区围绕京杭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河道两侧拆迁地块内,建设了30米宽的生态景观带,种植榉树、紫薇、无患子等“三化”苗木,新增造林面积31亩,并对原有林带进行了林相改造。


“由于用地紧张,目前我市新增绿地大多结合湿地、道路、美丽河湖等重点工程推进建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我市大幅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净增造林任务,非常不容易。但与此同时,造林绿化空间“吃紧”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如何挖潜增绿,成为摆在现实面前的紧迫课题。

“结合城市更新,推进立体绿化、垂直绿化,不失为好办法。”市绿化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徐勤明表示,立体绿化在无锡日渐盛行,高架桥墩、房屋外墙、楼房屋顶都可作为绿化的重要载体,用最节约土地的方式,为城市绿化打开一片新空间。


位于梁溪科技城的天河公园,今年建成后将成为我市最大的屋顶花园。禧宝在建设现场看到,这一“空中花园”的下方就是地铁4号线天河停车场,目前3.4万平方米的上盖公园已种下乌桕、娜塔栎、美国红枫等色叶树种以及樱花、毛鹃等多种乔灌木,绿化覆盖率达48.4%。


应绿尽绿,见缝插针,更多桥下空间也开始得到充分利用。去年,市建管中心结合吴桥西路改扩建工程,在山北大桥下修建了一个1.9万平方米的小游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在雨水花园内栽种美人蕉、细叶芒等植物,同时还在高架立柱周边安装坐凳,方便市民休息小憩。

“由于难以晒到太阳、淋到雨,桥下空间一度被视为‘城市绿化困难地’。”徐勤明说,为此在设计之初就要谨慎考虑植物品种的选择,经过多年摸索,现已找到海桐、八角金盘、桃叶珊瑚等多种适合在无锡高架环境下生长的植物,为拓展桥下绿化奠定了基础。


推进屋顶绿化,期待**加强引导。“为营造连绵起伏的微地形景观,同时又能符合屋顶承重要求,我们选择了轻质的种植土,覆土深度达70厘米。”无锡地铁置业设计策划部总监盛伟告诉禧宝,屋顶绿化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要推动更多“盆景”变“风景”,还需在**层面加强宣传,鼓励新建筑在设计时就为屋顶绿化预留好空间。






提质增效

育栽特色花木避免“千路一面”

3月9日晚,大通路人行天桥上,30多名绿化工人正抓紧给天桥更换春季花卉。“这次我们布置了300多盆仙客来,在鲜花品种的选择上更突出观赏性。”太湖新城集团瑞景城市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郑舟介绍,今年上半年还计划在金石路人行天桥上,引入最新的花箱悬挂技术,在天桥外立面布设花墙,让市民不上天桥也能从多角度欣赏流光溢彩的“空中花廊”。


“我们以前追求城市绿化的四季常青,把‘森林’引进城市,努力创建‘森林城市’,现在我们要打造‘公园城市’,把城市建设在‘公园’中,让市民不进景区、不买门票,就能观赏到各类奇花异卉,达到‘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阳落地’的效果。”徐勤明说。


如今,穿行在锡城大街小巷,绿化品质提升带来的获得感触手可及:曾经在公园里才能看到的郁金香,在观山路上成为了道路花卉;国际一流花卉比格海棠、超级凤仙,用俏丽色彩扮靓都市街景;在中心城区,不少传统绿地经过改造后升级为“口袋公园”。市建管中心人士表示,高浪路快速化改造完成后,道路沿线植物还将划分成黄、红、粉三大色彩段,打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四季花路之景。


“无锡土地寸土寸金,在想方设法增绿的同时,更要全力提升绿化质量和景观效益。”绿化专家邬秉左认为,绿化提质增效大有可为。


“在引入高品质花卉刷新道路景观时,要避免‘千路一面’。”采访中,有专家指出,由于无锡缺少大型特色苗木花卉培育基地,不少绿化品种都从上海、常州等地引进,难免会有“雷同之感”,但实际上无锡乡土植物资源丰富,如果能打造属于无锡自己的特色苗木花卉基地,加强本土观赏植物研发、培育,或许会让城市景观更为出彩。


绿化人士也呼吁要高度关注树木的地下生长空间。“一般来说,树冠多大,地下根系就有多长。但随着城市立体开发建设,树木根系不得不与地下管廊、管线竞争空间。”徐勤明介绍,这些年无锡已开始探索设置行道树树穴连续种植带,而不是一个个单独的树穴,尽可能拓宽树木根系的生长空间。他提醒,在城市更新、管线入地改造的过程中,要合理设计管线埋深和范围,用心用情保护好大树的根系命脉。


绿地+、公园+

营造市民共享绿色空间


明媚春光里,锡城最大的免费赏樱胜地——金匮公园又迎来如潮人流,一年一度的赏樱盛况见证了市民们拥抱“香雪海”的热情。




建设美丽无锡,创建国 家生态园林城市,终极目的是让无锡市民享受亲近自然的生态红利,持续增进民众的“绿色福祉”。本月初,一条喜讯热传朋友圈:锡城首批52处共享绿地近期将向市民开放。市市政和园林局园林管理处负责人王文姬表示,以前,一些公园绿地不少区域都插着“请勿进入”的标牌,现在要把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地划出开放共享区域,让人们走进去、坐下来。


席地而坐,是无锡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相关的绿化理念需加快迭代。在滨湖区一家高新企业上班的海归博士李女士回国已近10年,她对斯坦福大学的那片大草坪依然一往情深,“每次回母校,我都要去大草坪上坐坐躺躺,抬头看看蓝天,低头发发呆,很开心”。

青青绿草、请勿踩踏,类似提示语曾是国内绿地的养护标配。然而,当家门口的公共绿地升级为小游园或口袋公园后,市民理应“沉浸式”享受人与自然交融的惬意。“如果不是恶意破坏,人们在草坪上玩玩闹闹反倒是好事。”郑舟以金匮公园西侧那片1.2万平方米的草坪举例说,大草坪2012年建成至今,人气一直很旺,而小草越踩越绿、越踩越壮,10多年来从未换过草种,“只要养护得当,无需太担心人为影响”。


在邬秉左看来,增强市民的体验感获得感,公园绿地的设施配套更为重要。上周,在经开区金融二街上班的苏先生向禧宝反映,他中午在尚贤河湿地边的海绵公园散步时,发现这个越建越漂亮的公园内没有一只垃圾箱,“最后在立德道上找到了,我在公园里绕了两圈,手中一块香蕉皮没地方扔,有点小尴尬”。

计划年内开工建设的无锡地铁6号线,近日披露了18个站点信息,终点站是贡湖湾湿地公园站。相比于小区附近的口袋公园,无锡这几年不断增多的郊野公园给予老百姓的获得感较为欠缺。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可达性差,虽然也可开车前往,但停车并不方便,建议在规划设计新建公园时,要同步考虑公共交通的配套服务,既便民又低碳。


绿地+、公园+,可以有更多探索。郑舟表示,绿化建设也应彰显城市个性。比如,吴都路、贡湖大道等主干道,可增加雕塑性绿化,诉说道路的前世今生和人文特色,“一条会讲故事的景观大道显然更有吸引力,让人心生欢喜”。




https://mp.weixin.qq.com/s/4sjtc7T3cVqc1OA3yXYEc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15 13: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激活文化因子!惠山区的公厕竟有这些“打开方式”


黛瓦红墙,花木繁茂,和煦的暖阳洒向透明落地窗,休闲桌椅与书架更添人文气息……远看像是繁华都市中的一隅宁静书房,谁能想到,这却是玉祁街道文昌公园内的一处公厕。

小厕所关系大民生,小空间展示大文明。惠山区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进城乡“厕所革命”,从人民群众最急迫的现实需求出发、从最突出的薄弱环节入手,将公厕提档升级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实事工程,实现“三年总任务,一年全完成”,于2022年底如期完成新建20座、提标改造500座的目标任务,建成区、各镇(街道)集镇区范围内二类以上公厕达到全覆盖,一类公厕占比显著提升。

在惠山的大街小巷,一大批高颜值、多功能、充满人文品质的公厕星罗棋布,透过公厕这个民生窗口,让群众感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日前,市委**杜小刚专门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惠山区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成效。


打开方式一


书香满溢人文韵


近日,在玉祁街道唐平湖湿地公园散步的居民惊喜地发现,位于湖心帆船造型旁的一处“城市驿站”格外吸睛。


其实早在2021年,这里还是公园内的一个工具间,为满足居民需求,玉祁街道在不破坏唐平湖整体风貌的前提下对此进行改造,提升改建为一类环卫公厕。公厕占地约154平方米,空间开敞、内外通透,布局上除了常规的男女厕间之外,还配备了第三卫生间、母婴室等功能区,满足特定人群个性化需求。


“城市驿站”的另一边更是书香四溢、别有洞天。走进室内,奶茶色调清新典雅,休息区内配备休闲桌椅、吧台、书吧等设施,条形设计的柱子使整个空间看上去更加时尚现代,玻璃落地壁也增加了空间的采光。玉祁街道深挖文化内涵,在建筑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充分展现文化创意、需求导向、时尚韵味。灿烂的春日让人怡怀舒畅,妈妈带着孩子在这里阅读、环卫工人在此喝水休憩、居民逛公园逛累了在此歇歇脚……极具文化感与幸福感的生活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打开方式二


颜值智慧现代范


日前,锡北运河公园河堤旁一座崭新的生态公厕建成开放。造型简约清新,功能完备齐全,“颜值”与“智慧”兼具,这里俨然成为公园内的一道风景。“第一印象就是干净、靓丽!真没想到这么漂亮的公厕‘全新亮相’,太方便老百姓了!”市民李女士感叹道。


该公厕按照一类标准建设,采用高档陶瓷厕具、绿色抗菌板材、泡洗式洁具、一体式洗手台,以智慧系统为支撑,配备智慧物联网管理平台系统,对背景音乐、**空调、消毒雾化系统、除臭系统等进行智能控制,LED照明灯、换气扇可通过红外感应自动开闭,方便又节能。


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厕在格局上与开放式公园融为一体,内部共有19个厕位,其中男厕厕位6个、女厕厕位9个,在建设时相对提高了女性厕位数量,同时配备无障碍坡道、扶手等人性化设施设备,有效解决特殊人群的如厕需求。这里还引入了智能保洁机器人自动作业,当居民使用完毕离开后,机器人就会开始工作,按照程序从前端到两侧进行清洁,保证“一客一保洁”,实现厕间保洁的全自动化,减少保洁成本20%以上。


打开方式三


温情传递润心田

“你看这里环境这么好,干净、整洁,安装了小型冰箱还有微波炉,尤其前段时间天寒地冻的时候,可以热一热饭菜,坐在桌前喝口热茶,感觉非常温暖!感谢党委**对我们的关怀!”今年58岁的环卫工人魏建敏在完成惠山高新区(筹)(洛社镇)花明路周边的清扫工作后,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新苑路与花明路交汇处的新苑公厕二楼“环卫驿站”,接杯热水,坐下休憩。

新苑公厕建于上世纪90年代,改造前由于设施陈旧老化、管道堵塞,给周边居民如厕带来诸多不便。惠山高新区(筹)(洛社镇)以居民诉求为“哨声”,于2021年正式启动新苑公厕提升改造工程,改造等级为一类公厕,着重突出功能齐全、便民利民、干净整洁的原则设计建造,共有11个厕位,还特别增设了2间24小时开放卫生间。


如今,公厕整体形象焕然一新,内部软硬件配置也得到了升级:智慧公厕系统可显示整体布局、使用情况、当前人流量、湿度、温度等数据;还配备了**空调、新风系统、感应冲水、一键呼救等设施设备。

拾级而上,步入二楼的茶水间和环卫驿站,只见空调、冰箱、饮水机、微波炉、电视、沙发、便民药箱、阅读角等一应俱全。洛社环卫所负责人介绍,改造升级后的驿站,开放时间为早上6点至晚上10点,为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快递员、城管、交警等群体提供更多便利。驿站空间不大,却处处体现温情,让广大户外工作者能够在工作间隙来此休息解乏,感受“家”的温暖。

长效管养 添彩城乡品质

公厕管养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构建整洁文明、干净有序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惠山区城管局按照建管并重的思路,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公厕规范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要求公厕管养责任主体建立公厕长效化精细化管理机制,严格做到责任到人,对打扫范围、打扫时间、打扫频率、打扫标准进行明确规定,确保厕所日常维护和管理到位。目前,全区二类以上公厕基本实现了专人保洁和“一客一保洁”,并将农村公厕纳入环卫一体化作业范围,确保厕所常净常洁。


下阶段

惠山区将全面完善制度

靶向、精准推进公厕革命

让群众“寻厕”和“如厕”更方便

对有条件的公厕

划设如厕专用停车泊位

在大型的市场、商业街、公园等

人流量大且具备条件的环卫公厕

开放24小时免费服务

夜间也有管理员值守

让“厕所革命”真正成为

惠民、利民、便民的民心工程和满意工程




https://mp.weixin.qq.com/s/W8oShHxz5QMVgQUzH7fNn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0 13: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增绿添绿,还绿于民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最近开启强力“美颜”模式
城市重要节点公园绿地提升改造工程——
氿南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工程
已于本月初开工建设
计划于9月底完工


本次氿南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东起氿滨路,西至氿西路,全长2.2公里,总绿化面积约6.8万平方米。为增加氿南路的色彩感和层次感,此次提升改造,对长势不佳、退化的中层小乔木及灌木丛进行梳理,对遮挡人行视线的灌木进行移植,同时保留香樟、杜英等长势良好的乔木品种,以延续氿南路历史与人文的城市记忆。本次林下植物多选择麦冬、筋骨草、虎耳草、蕨类等植株高度不超过30厘米的低矮地被,通过不同植被的颜色、叶片质感及勾勒的线条,展现层次丰富且多变的林下空间。侧分带植物则选择颜色鲜艳的时令花草,并结合景观小品给原有环境注入活力。在有光照的区域,局部将点缀花境,增强景观效果。


此外,针对氿南路南侧现有人行道窄、靠近车行道、人行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差等情况,改造工程将把现有人行道南移至侧分带内侧,将其改为3米宽的帕米孔彩色健身步道。在氿南路与氿西路交叉口,还将采用艺术插画的形式,设置组合景墙,以水网为纽带串联起河港历史、运输起源、文化传承、风土民俗四大主题,满足交叉路口的景观需求。

https://mp.weixin.qq.com/s/B_6pohRZ4FX4Fecj0PUAd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1 09: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尖公园新建工程项目的选址意见书



  该项目位于梁溪区运河东路下甸桥港区,用地范围四至:东至古运河、南至京杭运河、西至用地边界、北至运河东路,总可建设用地面积约97763.7平方米。用地性质为综合公园。




春日的江南,绿意与诗意交织,沿着运河水款款流淌。今年,梁溪将启动建设南尖公园、北尖公园、环城古运河慢性系统以及进行“两河”沿岸梁溪段的整体提升。

南尖公园位于梁溪运河东路下甸桥港区,定位为“梁溪之窗城南会客厅”,将重点打造运河文化体验、工业文创的时尚人文新公园。今年将完成保留建筑改造、堤防改造,将新建景观绿化、硬质铺装、公园道路、体育活动场地及配套设施,目前公园现场已完成围挡,苗木完成移植,正在进行地质、文物勘探、土壤检测。

北尖儿童友好公园新建工程项目的选址意见书



  该项目位于梁溪区老锡澄运河以东,用地范围四至:东至新锡澄运河、南至京杭运河、西至锡澄运河、北至用地边界,总可建设用地面积约236714平方米。用地性质为绿地。


北尖公园将建设儿童友好示范公园,重点打造集科技劳动实践、生态科技体验、科技运动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公园,建成后将开展多年龄段儿童娱乐、体育赛事、露营、汽车营地等主题活动。目前,已完成南岛30亩指标林地种植工作,新锡澄运河将启动开挖。

先导段全长约1.69千米,除了进行堤防改造外,将建设1座27米钢箱梁人行桥。京杭大运河(梁溪段)全长约26.7千米的沿岸将进行全面提升,计划建设8个景观节点、3个城市公园、5个社区公园以及4条道路。今年将先行启动8.5公里的环城古运河慢行系统、古运河接官亭弄至北尖段以及金城大桥(运河东路)至蓉湖大桥段建设。

人文底蕴汇聚的北塘大街将建滨水绿廊,该项目起点位于北塘大街接官亭弄,终点至北尖公园,全长约3.6公里,将实现滨水贯通与腹地开发的整体联动,进行整治、覆绿、贯通,滨水沿线建设跑步道、骑行道与漫步道的三道贯通系统。

在此基础上,结合现状在两端大型公园节点,运河公园与北尖公园连接线内增设中型景观节点与小型节点,提供运动、休憩、服务、社交功能,提升河岸风貌。还将增设轻量化、多功能的驿站,与居住社区相连接。

另外,梁溪今年将对梁溪河进行水环境治理、跨河桥梁亮化、增设人行梯道设计方案编制、提升区域滨河环境、开展梁溪河梁溪区段整治提升工作。
https://mp.weixin.qq.com/s/R_Kd25Db2Ajy-Mx7FkcM2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21 12:34: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马拉松央视直播,全程多处路段还是破旧的水泥马路牙子,品质太差了,太湖大道那一段是质感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4-25 19:50 , Processed in 0.03755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