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8 21: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阳和楼的始建年代
以前,对于阳和楼的始建年代都采取了明朝万历四年周应中修《真定县志》的记载:“元至正十七年建,学士杨俊民记”。可是,杨俊民的《重修阳和楼记》题目就冠以“重修”,在元朝至正十七年(1358),监郡普颜公、大尹赵公看到阳和楼破败不堪,召集了各大寺院的方丈住持,让他们捐资重修,“摧压者正之,朽腐者易之,阙坏者补之。”这根本不是新建而是重修。万历版《真定县志》把阳和楼始建年代定格于元至正十七年,显然说不通。以后的志书或各种资料不加细辩,沿用此说至今。这样,阳和楼的文物价值就大打折扣。近来从网上看,一些资料又把始建年代上推到了金末元初,这是根据梁思成先生对阳和楼建筑风格界定而推断的,有一定道理。杨俊民在《重修阳和楼记》中这样记载:
世传此门为子城南门,三面无迹岿然独存,修完古迹以壮雄都……
子城,古代指一个大城市的内城或城门的瓮城。这样一来就是说,阳和楼原是真定城南门的瓮城城楼,在真定城扩建时没有拆除,随着城区南扩成为南街中部一座独立的大型跨街建筑。因此,杨俊民在为重修作记时才发出“三面无迹岿然独存”的慨叹。曾为元朝翰林编修的纳新,在他的《河朔访古记》中载“真定路之南门曰阳和”。为了证实这一点,从《正定县城地图》察看了一下,令人惊奇的是,假如从东城墙南头拐角处,沿着那一小段东西城墙向正西延伸,正好穿过阳和楼南边,到西城墙后基本成90度角,这证明,这条线就是真定早期南城墙的旧址,阳和楼就处于早期城墙线上;这还证明,早期的真定城是方形的。这样,阳和楼的历史就清晰地勾勒出来了:它作为南门瓮城城楼,始建于北周(557-566),在唐朝宝应二年(762)城墙向南拓建后独立成楼,它的名称叫“阳和门”,在现有文献里,首次称阳和楼的是杨俊民的《重修阳和楼记》,楼的建筑风格样式定型于金末元初。以上结论,把阳和楼的始建年代一下上推到北周,早了800年,迄今已达1400多年。唯一存有的疑点是,阳和楼有两个门洞,这作为原有的南门瓮城城楼,在制式上好像有问题,是否是金元时改建,尚待考证。
二、从“门”到“楼”的变迁
真定因常山郡而筑城,因筑城而有阳和门,因扩建城池而阳和门独立,又因真定城发展阳和门变为阳和楼,这是阳和楼从始建到发展的完整过程。也许有人认为这个结论有些怀疑,但我们可以找到论据。北宋吕颐浩《燕魏杂录》载:“今真定府使廨,雄盛冠河北一路。府城周围三十里,居民繁庶……”。这证明在北宋时期,真定城早已扩建,唐宝应年以前城池的周长为20里,证明这时的阳和门已进入市区。这样,大家会有一个疑问,既然阳和门早就独立成楼,为什么没有见过元代以前题咏阳和楼的诗歌和文章呢?金元时期,是正定历史上文人最辉煌的时代,为什么蔡松年、蔡珪、白朴、尚仲贤这些本地人竟没有留下登临阳和楼的文字呢?直到读到纳新作于1340年前后的《河朔访古记》才找到了原因———
真定之南门曰阳和,其门颇完固,上建楼橹,以为真定帑藏之“巨盈库”。
这里“楼橹”是指军事上用以侦查、防御的高台;“帑藏”是指国家库存的金银、钱币等贵重财物。这里说明阳和门修得十分坚固,城楼上还设有瞭望、防御设施,防守严密,原来这里成为真定路贮存钱币和贵重财物的国库,还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巨盈库”,这相当于一个省的金库。如此重要的财务重地,人们从门洞里通过时还要在严密的监督下,这就是文人雅士们不能到这里登临作诗的原因。既然这样,阳和门为什么又成为阳和楼了呢?这还得从元代真定城的发展说起。据《河朔访古记》载,元人与南宋在1234年订立同盟约定共同灭金,在攻克金国临时国都后,土地归宋朝,人口归元人,所以将汴梁、郑州的人口都裹挟到了真定,这就使正定城在元朝中晚期达到了繁华的顶峰。大量汴梁、郑州居民的融入,给真定带来了大都市风气,在阳和楼一带形成“左右挟二瓦市(剧场),酒垆茶肆、豪商大贾并集于此”。这些大都市居民不仅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新的生活方式,也提高了真定居民的文化素质,有了登高远眺、赋诗作词的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另外,从客观上讲,阳和门做为金库,在这样繁华的闹市中心,既不利于保密,也不利于安全保卫和消防,隐患极大。由于上述因素,迁走库房,把阳和门变为文化设施,成为大家眺览登赋的阳和楼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岳阳楼、黄鹤楼等名楼都是在经济文化繁荣的条件下产生的。由“门”变为“楼”,不只是一字之差,而是体现了真定城从一般城市向大都市的升华。周应中不可能没有看过杨俊民的《重修阳和楼记》,修《真定县志》时为什么把阳和楼的始建年代定在至正十七年?因为他只认定了“楼”的历史而没有计算“门”的历史。
三、阳和楼(门)命名的含义
阳和楼(门)的命名,看来好似一个简单的事情,实际上“阳和”二字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社会理想、儒释道思想的融合体现,承载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寄托者营建者虔诚的希冀。先说“阳”字,大家都知道,在儒家和道家学说中,“阳”代表着刚健、光明、生机,是阴的对立面;而“和”的寓意更深,“和”的古体字作“龢”,在篆文里它的字形:在丰收的谷子旁,有两个口在吹排箫,可解作多人合奏音乐,《说文解字》注释为:“调也。”因而衍生出和谐、和平、协调等字义,这是一幅多么美好、多么文明、多么动人的图画!这是我们祖先对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题额“阳和”二字,就是寓意刚健、祥和、协调。
四、调和阴阳的功能
作为一座独立的建筑,人们赋予阳和楼最大的功能就是调和阴阳。清初,梁清宽在《重修阳和楼记》中认为,题名“阳和楼”的主要目的就是“阳以济阴”。为什么要“以阳济阴”呢?梁清宽是这样分析的:
(恒山)上应昴五度,於辰为酉,於律为南吕,应阴数之四,故阳以济阴,题额之意实准诸此。
要弄清这段话的意思,我们必须先了解古代星相学家的占星术“分野”。所谓“分野”,就是划分天上的界限。他们认为,天子分封的诸侯列国和管辖的州郡,都对应着天赤道十二星座(十二次)和二十八宿星区,由于这一学说有利于强化“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权威性,成为官方理论。为解决分野上的缺陷,必须借助一座东西向的建筑物与南北大街交叉,利用南方午和北方子的阳气,实现“阳以济阴”,以中和分野上的阴气。为什么历朝官府都十分重视重修阳和楼的原因。
五、调节风水的愿望
在古代,利用建筑物来改善、调节风水的做法很普遍。因此,阳和楼在古代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调节风水。清初,身为吏部左侍郎的梁清宽深谙家乡正定阳和楼的调节风水功能,他在《重修阳和楼记》中这样分析:
再考地理(风水)行:龙起郡之乾,入郡岐为两干,其北从府治而出震,其南从县治而出巽,去之如驰恐无迂回绕聚之致,为形家所忌。故震有天宁诸浮屠以抵之,而东南一塔偏右,左隅惟斯楼岿然中竦,俾乾元刚粹之气常有,萦回凭依而不远驰,正应坤卦承天载厚之道也。
六、观测天象的用途
阳和楼的观测天文气象的用途被人们忽略了。阳和楼虽然处于闹市中心,因为古代空气质量要比现在好得多,空气能见度很高,它的平台高达两丈五,周围没有大的建筑物阻拦,视野开阔,对天空和四周一览无余,是观云测天的好场所。明弘治己未年(1499),大学士石珤在《重修阳和楼记》中对这种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上置五更漏,刻有星人司马,以候晨夜。盖古者登灵台,望云物、占象考瑞,以授人时,其制度大焉,而不可阙者也。
这里所说的“灵台”,是指周文王的观象台。根据石珤的记述,历代所设置观象台的作用有四项:(一)“望云物”,就是观察太阳周围云气的颜色,古人凭以预测吉凶和旱涝;(二)“占象”,“占象”即观测星相,观察和记录各星座的明暗变化,以兆示人事的吉凶;(三)“考瑞”,“考瑞”即考证天上降下“符瑞”(异常天象)后的人事应验情况,这叫做“瑞应”,古地方志一般都设“灾祥篇”以专门记录;(四)“授人时”,即发布二十四节日期,这一项任务只有国家观象台才有,从阳和楼配置五更漏(夜间计时器)、钟鼓房间的情况,很可能是为夜间打更报时提供时刻标准。真定作为地区级的首府,设置观象台是可信的,起码在元朝后期和明朝前期设有专业观象人员。当时人们认为,天象是上天对未来的兆示,所以石珤认为国家制定观象制度的意义重大,是不可缺少的编制。
七、宣教文化的用意
古代人对阳和楼的这一项精神寄托,一般人还不太注意。在科举时代,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当官。所以,人们崇尚文化、希望中举的渴望大大高于对其它方面期望。梁清宽说,自修建阳和楼后,“数百年来文人蔚起”。当然,这是事实。因为特别金、元以来,真定出现了蔡松年、蔡珪、白朴、尚仲贤等一批国家顶尖级的文人学者,还出现了苏天爵、史天泽、梁梦龙等一批国家重臣。仅在嘉靖年间,只有21000多人的真定县就考中进士7人、举人13人,贡生33人。如果说“文人蔚起”毫不夸张,因而造成“多列第于楼之南北而近”,就是说出现了文人们争相在阳和楼南北附近置办住宅的盛况。其实,阳和楼给我们正定人带来的最大的实惠是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登楼可以南眺滹沱河,西览太行山,锦绣山河尽收眼底,登临吟咏,带来了高雅的精神享受,产生了大量的优美诗文,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身心受益;它的优美造型,使路过人“慨然兴起(梁清宽语)”,让人们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美学熏陶,提高了公众的文化素养。
阳和楼高不过灵霄塔,宏伟赶不上大悲阁,名声大不过临济寺,却让全县人们一直萦绕于怀,感情上远远超过了其它宗教建筑。究其原因,它承载着的文化功能无与伦比,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风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