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蛟矶烟浪

[大江南北] 芜湖主要寺庙巡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6 21: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对芜湖的寺庙文化了解大大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陵县南山寺 在县城西31公里丫山镇南山山间。山高309米,唐代创建,山名灵岩,寺建于其后因名灵岩寺。山顶有一巨石屹然耸立,形似神鹫而得名“鹫峰寺”。据传,唐贞观元年(627年)金乔觉(地藏王)曾先到南陵千堆山,然后至南山(灵岩山),最后到九华山。旋又至南山,见山势挺拔,境地幽美,宜于清修,遂于是处觅地建“灵岩寺”。筑佛殿、香堂、僧舍、寮房共数十间,供香客僧众憩住。僧徒终日诵经拜佛,暮鼓晨钟,香烟缭绕。从此,香火旺兴,名弛遐迩,善男信女来此敬香者络绎不绝。元未“灵岩寺”被毁于战火。明洪武五年(1372年)复行修建并取新名“南山寺”。寺内设“僧会司”(佛门法庭),置僧官管理寺庙僧众及佛事活动。此时“南山寺”香火旺盛。清代后,佛事香火逐渐衰落。寺宇也因年久失修,佛殿、僧房残存无几。1966年,县人民政府在该寺原址建麻风村,后改名为“南山医院”至今,在今丫山镇南山村境内。





    南山寺坐落在南陵县何湾镇南山村的南山山间,现为南陵县南山医院院址。翻开有关史料得知,这里不仅是闻名远近的游览胜地,而且还曾经是重要的佛门圣地。
    南山寺初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南山原名灵岩山,寺庙建成以后便因山名将寺庙起名为灵岩寺。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寺庙被毁于战火,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复行修建,更名为“南山寺”。
    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新罗国(今朝鲜)皇族近亲金乔觉曾先到南陵的千堆山,然后至南山,最后至九华山。因南山山势挺拔,环境清幽,金乔觉路过这里时,便在南山逗留了数日。因此,后来建成的南山寺便有“九华初步”之称。后人曾制“九华初步”金字匾额悬挂于大佛殿的门楣之上。
    金乔觉在九华山建立寺庙以后,仍念念不忘南山的秀丽景色。他的弟子洞察其意,遂来南山觅选庙址,建立灵岩寺(南山寺前身)。南山寺与九华山遥遥相望,黎明时分,驻足静听,九华山的钟声隐约入耳。后来,九华山又将“僧会司”(和尚的法庭)设立于此,并置僧官管理寺庙及佛事活动。从此,南山寺香火日盛,名闻遐迩,大江南北善男信女来此敬佛烧香者络绎不绝。
    鼎盛时的南山寺由大佛殿、东花园、西花园三大主干部分组成,另建有香堂、僧舍、寮房九十间,供僧众香客住宿、休憩。僧徒们终日诵经拜佛,暮鼓晨钟,香烟缭绕。大佛殿台阶前竖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前一对雕刻精细的雄雌大石狮把住门庭。大佛殿殿后山巅有一块巨石,形如神鹫,昂首挺立,慓悍雄伟,此石峰人称“鹫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陵县香由寺作者 : 不详
  南陵县香由寺 寺在今体育场北约100米处,号“江南第一寺”。建于晋隆安年间(397~401年),初名“荐福烧香院”,是一座私家建置的奉祀先人的香火院。唐贞观九年(635年)建山门于大道旁。唐武德年间(618~626年) 寺被毁于兵火,咸通年间(860~873年)重新修建。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香由寺香火之盛名噪全县,及至元末寺又圮倾。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再度修复,并于寺内设置僧会司。僧官先后有:惠旋、常山、常伏、明火等人;僧众有法密、法贸等30余人。自唐以后,香由寺历经各个朝代,几度废兴。民国年间,寺内香火逐渐衰落。至解放前寺已圮废无存,遗址在今环城路盐库处。



  香由寺始建于东晋隆安间,唐咸通、宋政和间香火甚盛。迨明永乐时,敕建梵宇。后历经沧桑,屡遭兵燹,屋宇破败不堪,山门亦荡然不存,仅有香由巷之遗址。至明万历时,重修山门,万历己亥季春,奉直大夫邑人施善教撰文以记之。据《南陵县志》载:“按山门旧制,始自唐贞观九年敕建大道之旁与县治埒,盖邑之左臂也……”。据说:当时香由寺,一名香油寺,因寺内有古井一口,井水如油,可以燃着,故名。寺在荐福山中,是春谷第一胜地。在万历重修时,其井水干涸,故将“油”字三点水除去(井在解放后湮没)。原寺占地数百亩,北靠古城墙,南至大街,可见其寺范围之大。
  香由寺旧称荐福烧香院,明洪武间重建,明景泰中重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后进,后有竹园。光绪元年重建前进,东为荐福院,庙宇轩敞,佛殿宏伟,如来座下,坳堂邃室,密奥异常;如来佛像端坐莲花盆中,高约五尺,左右两侧为文殊、菩提二尊站像,高约八尺,两旁侧殿有十八尊罗汉,其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为泥塑艺术中之珍品。
  其寺香火鼎盛时,终日香烟缭绕,灯烛彻夜不灭。每当除夕,城中进香人群,通宵达旦川流不息,寺内除香钱收入外,尚有香火田,自给有余,常有挂单僧。早晚有诵经声、擂鼓撞钟声。寺院内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寺前大道两旁,苍松翠柏,枝繁叶茂,遮蔽天日,群鸟齐鸣,婉转动听;绿树红花,相互掩映,身临其境,如入画图。寺侧尚有三国古迹:东有周瑜点将台,台高丈余,雄壮宏伟;西有小乔之青茔,碑石矗立,芳草萋萋,间距百步,遥遥相对,为古刹增添风光。市桥河水蜿蜒曲折,一抹如银,河水由籍山桥北折,穿渡玉带桥,与寺前之金桥银桥下塘水沟通,波光潋滟,莲叶芬芳,如此幽雅秀丽胜地,招徕无数骚人墨客、仕宦官僚浏览观赏。清代邑人陶性有诗赞曰:“南国知名寺,危楼半欲摧。松鼯缘碧树,巢鹊下苍苔。一水喧虹影,千秋静远埃。老僧开历日,移得竹枝栽。”
  迨至民国时,寺因年久失修,败坏不堪,寺内当家和尚不守清规,吸食鸦片,不诵经文,香火逐渐冷落,庙产荡尽,寺院树木滥施砍伐,杂草丛生,野兔出没,显得一片荒凉。民国17年(1928年)3月间,任弼时同志来南陵检查党团工作,在香由寺召开党团骨干会议,不幸被捕(后经党营救出狱),古刹内所播下革命之火种,终于燃遍南陵各地。解放后,香由寺庙宇虽已拆除,然其形象犹铭刻在南陵人民脑海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7-7 08:29 编辑

十六、南陵县东海观音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蛟矶烟浪 于 2013-7-7 08:30 编辑

十七、南陵县乌霞寺
南陵县乌霞寺 又名乌鸦洞庵、五霞寺。址在县城西北17公里桂山乡马仁山南腹部。山势环抱,曲径幽雅,处悬崖峭壁之下,名区胜地,不啻桃园一别境。《中国名胜辞典》收录“乌霞洞”条目。该寺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是北宋林学家陈翥著书立说的书舍。嘉衤右六年(1061年)陈翥逝世后,世人为纪念他,将书舍改为“乌霞洞庵”。庵为砖瓦结构,两进11间,跨度13米,宽11米,面积为300多平方米,有佛像和僧人,后遭兵燹而成瓦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地方募化集资重建。民国36年(1947年)夏,县国民兵团伐木烧庵,前殿幸免,后殿被付之一炬,现壁间碑刻两块尚存。

  解放后,乌霞寺存有泥木佛像数尊,有僧人日常佛事,加之景点“童子拜观音”、“八仙石”、“观音搭脚石”,“乌霞洞”洞中有洞,洞洞相通,回旋上下,形成有特色的自然景观,故此香火甚旺。“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毁,仅剩年久失修的庵舍。1984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定为省级保护寺庙。1986~1987年,除省、县拨出专款外,佛教居士、信士集资维修寺舍,重塑和增塑佛像。至此,“乌霞寺”佛像基本齐全,重现古刹之貌,成了本县佛教界的中心、较大型佛事活动场所。寺中先后有弥凡、法雨、勤洗、普缘等任持。1990年,有僧3人,云游比丘挂单日均僧数5人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21: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6 14:09 , Processed in 0.046139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