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2-4 11:48: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inxixi 发表于 2024-2-3 15:18
新能源增长点巨大
未来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超大经济规模的高端产业只有两个:新能源、数字化。
苏锡常应该着眼于这两大类产业:
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商业电池、新型储能材料、新型能源媒质(如氢燃料、光伏、风能等)、三电系统、低碳应用产品、新能源矿产及生物提炼、新能源基建(充电系统、储加氢系统等)、新型交通、以及配套产业链。
2、数字化:人工智能、云计算生态、数据应用与服务、AI生态应用与服务、智能制造(制造型企业的所有智改数转)、芯片、国产化操作系统及应用、机器人、新型数字电商生态,数字设计、数字孪生、以及配套产业链。
由于在20多年前开始外资外企引入,苏州是苏锡常也是江苏经济的领头羊,苏州在外向型经济上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苏州过于沉溺于对外向型经济的精细化服务与招商,却忽视了这两大未来产业,耽误的时间甚为可惜。而且不光是苏州和南京2023年经济增长乏力,整个江苏除了常州的新能源之外,其他新兴产业后劲不足。所以不得不居安思危来分析一下苏锡常未来的产业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上,常州前20年外资引入的缺失反而倒逼了新技术新产业的渴求,十几年前就开始的新能源布局,几乎涵盖了所有新能源产业,到这两年全面爆发。新能源汽车有理想、比亚迪、北汽、大乘等;动力电池有中创、蜂巢、溧阳时代、上汽大通等;光伏企业有天合、亿晶、顺风等;充电储能有星星充电、万邦新能源;三电有汇川、克虏伯、英飞凌、创伟、宏微电气;新型交通有中车、新誉庞巴迪等;新能源配套产业链数不胜数,包括电机、电控、功率器件、传感器、车载线束、储能材料、固态电解质、碳纤维材料、石墨烯材料、汽车及轨道交通零部件、锂矿镍矿并购、分布式发电、光伏及风电组件等等。所以常州一个小小的城市,以仅有500多万的人口,造就了排名全国第四的工业总产值(深圳、苏州、上海、常州)。
在数字化产业上,无锡早就入局,无锡的芯片、物联网会在5年后爆发。因为所有产业都会用数字化重做一遍,所有制造型企业的智改数转,都必须数字化和万物互联,以及工业机器人和数据采集数据标注和算力支撑。所以江苏这五年是常州的五年,再过五年江苏可能就是无锡的五年了,无锡的产业布局是很有希望的。常州的工业机器人(占全国产量与销售的60%)也会在未来五年全面爆发。而且数字化产业会比新能源产业体量更大,至少不亚于新能源。
再看科技数字重镇深圳和杭州。深圳华为的国产化操作系统(鸿蒙)、芯片(麒麟)将会在今年明年开始全面爆发,而且还会持续近20年的遥遥领先,华为的盘古大模型提供了人工智能的国产化,前途无量。AI应用生态还有杭州阿里的通义,都庞大无比。杭州的阿里、深圳的华为、腾讯早就垄断了国内云计算服务,腾讯几乎占了国内信息化平台的半壁江山。未来智改数转和企业全面数字化,算力服务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与其他城市,未来深圳和杭州的科技产业会碾压式的吊打苏锡常,苏锡常唯一能与深圳杭州在数字化产业上抗衡的只有无锡的芯片和常州的工业机器人,其他的就不要想了。另外杭州的数字电商特别是新型电商生态,其托拉斯结构会越来越强,江苏不具备电商的基因,也就是刘强东看在家乡的面子上把宿迁做了一个华东区电商物流的典范而已。
纵观整个苏南,现在就靠常州的新能源还能硬撑一段时间,但数字化大爆发将在五年后开始,如果再不改观,苏南会被深圳杭州越甩越远。苏南的领头羊是苏州,苏州不痛下决心进行变局,不要说苏州,整个苏南甚至整个江苏都没有希望。
常州现在有了新能源,无锡有了芯片和物联网,苏州则应该在数据应用与服务、数字设计、传统企业的智改数转上进行转型。数据应用与服务可能了解的人不多,打个比方,各行各业都要AI介入,无人驾驶哪怕医疗诊断现在都要AI,但数据采集和标注却刚刚开始,规模大到不可想象,光是人工智能培训师和标注员全国缺口就达上千万人,光是这样一个产业,产业规模就不亚于所有新能源汽车的产值,至少几万亿规模。传统企业的智改数转服务,更是上百万亿的规模,因为所有企业都要用数字化重新做一遍。江苏特别适合搞这个,因为江苏有中国规模最大的传统制造产业,而苏州由于以前外资外企主要是信息化产品,所有苏州的转型可以往这两个方向上去。其他的如云计算服务、国产化操作系统、数字电商等等就不要去碰了,根本无法与深圳杭州竞争。
所以苏州的转型应该尽快与常州无锡联合,真正形成苏锡常产业一体化,互补互助互救,未来十年之后,苏锡常如果不居安思危,不及时转型,苏锡常这个名号就仅仅是个地理称谓了。
苏锡常产业应该全力打破深圳杭州的垄断,就往新能源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常州搞新能源、无锡搞芯片和物联网、苏州搞数据服务与智改数转。常州的机器人给苏州提供硬件配套,无锡的芯片给苏州提供基础技术条件,苏州全力转型为全国最大的数据服务基地,光一个数据服务(目前国内还没有哪个城市形成这个产业集群),就可以为苏州提供另外的五万亿的数字化服务产值,不亚于苏州现在的工业产值。另外苏州再在智改数转产业上下大功夫,这也是一个风口。
希望苏锡常能够尽快转型,力争在下一个经济风口仍然能屹立在时代前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