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fzgood2011

[榕城资讯] 【闽江之韵】 乌龙江沙滩公园观景台下月开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6: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澳大利亚画家的罗星塔情缘

15岁那年,李查·林顿从书上读到19世纪海上贸易的故事。书中所描述的国际茶港马尾,引起了少年的好奇心。“我一直很想知道书中描绘的马尾港和罗星塔是什么模样。”于是,此后的四五十年里,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不断丰富着脑海中的画面。
这让他爱上了航海,热衷于各种航船的研究。其间,他到过英、美、法、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甚至有过沿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航线出海的经历。但最让他向往的,还是那个在东方古国中国沿海叫做“塔锚地”的港口。他还成为著名艺术家,画作多次获得奖项。
【1869年,繁华而美丽的港口景致】
61岁那年,他终于得到机会,来到福州马尾港,看到了罗星塔的真实容貌。1996年,他在福州一共逗留7天。大部分时间他就站在罗星塔上俯瞰闽江,手上拿着1896年的照片不断进行对比,观察着从清晨到傍晚光线的变化、景色的差异,并用照相机一一记录。
“回国后,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用铅笔一点点画下草稿,然后再用4年的时间画完了这幅画。前前后后差不多耗去了6000个小时。”他打趣地说道,“我女儿看得不耐烦了,说这是一幅永远画不完的画。” 2001年,李查·林顿终于将1869年一个夏天夕照下,繁华而美丽的港口景致,完整呈现在2.9米长的画布上。此后,这幅画就一直挂在他家中,十几年未动。其间,他的很多画都被机构或收藏家所收购,但唯独这幅他舍不得出售。
【2014年,福建船政学堂展出画作照片】
2014年9月23日,李查·林顿在墨尔本家中,迎来了来自罗星塔下的客人。时任马尾区委书记的福州市副市长林飞,在访问澳大利亚期间,抽空专程看望了李查·林顿,并送上印有罗星塔标志的脱胎漆器。李查·林顿回赠以画作的影印品。当年10月,这幅画作以照片形式,第一次回到了画作的发源地——马尾,展示于复建后的福建船政学堂内。
2015年8月10日,辽宁省福建商会对这幅《在闽江上》画作展开收购,以此回赠家乡。起初,李查·林顿因为不舍,而不愿出售。经过马尾区的沟通协调,得知画作将被捐赠给罗星塔下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不舍的情绪逐渐消解,交易最终达成。李查·林顿表示:“这幅画几乎就等于我的一生,我想没有哪儿比得上马尾更值得收藏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7: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星塔的国际记忆

福建茶叶从武夷山顺闽江水道而下,行程不过400公里,最快的4天就可以到达福州。19世纪中期,福州港每年输出茶叶占全国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茶叶这片绿色“金子”让福州成为世界著名的“淘金”胜地。当时的远洋船舶开到马尾罗星塔下,货物由小舢板船转运进出福州城内。罗星塔下,各国船只云集塔锚地,船员商人往来如流。不仅茶叶,还有来自世界各国以及国内的货物。曾在福州担任了七年法国驻福州领事的保尔.克洛代尔,描写福州港口的商业繁荣:“有欧洲巨舶,满载石油的美国帆船……汉堡和伦敦的货轮,穿梭来往于海岸和岛屿之间的商贩小船。”
马尾港,罗星塔,也因此成为许多外国艺术家描述的共同记忆。在澳大利亚的李查·林顿之前,就有西方画家创作过马尾港题材的作品,已知的有两幅。
一幅是美国传奇海洋画家蒙塔古·道森,在1973年创作的油画《罗星塔》。画中描绘的是夜幕下的马尾港,远处的小山上罗星塔清晰可见,画中央的帆船就是当时盛极一时的飞剪船“卡蒂萨克”号。
另一幅是美国画家雷蒙·德梅西的画作《古老的罗星塔畔》,从画中,我们能看到葱茏的罗星山、古朴的罗星塔,还有山下一栋栋西式建筑和江面上的帆影重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7: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尾港起点的环球运茶竞赛,还进入英国《新概念英语》教材。

马尾港的记忆,还被写进了英文教材里。英国朗文出版社出版的《新概念英语》第3册第25课《“卡蒂萨克”号》,是一篇讲述1872年运茶竞赛的文章。这艘1869年建成的“卡蒂萨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帆船,也是世界运茶史上最后一艘帆船。这艘帆船曾多次从马尾出发,飞驰伦敦,在运茶比赛中拔得头筹。如今,这艘具有传奇色彩的帆船,修复后被摆放在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7: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画作与诗歌里的福州罗星塔

十年前,福建省外办带回来一个消息,说在国外有一首诗讲到了马尾。福州船政文化建设管理处主任黄有锋介绍,从那时起,船政管理处就开始有意识地搜集相关资料。碍于途径有限,直到近三四年网络发达之后,才有所进展。
2012年,福州船政文化建设管理处工作人员林洁,在网络上发现了一首名为《Old Pagoda Anchorage》的英文歌曲。Pagoda Anchorage意为“塔锚地”,是马尾港的世界邮政地名,歌词中描述的就是马尾港的运茶大赛。通过邮件,林洁和美国的歌曲作者查尔斯·伊布卡取得了联系。查尔斯在回信中,热情地说道:我知道塔锚地是当时中国重要的茶叶贸易帆船聚集的港口之一。他告诉林洁,他的歌曲《Old Pagoda Anchorage》改编自英国女诗人西塞·福克斯·史密斯的诗歌,收录在他2009年的《Sailortown Days Sea Songs》专辑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7: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罗星塔下流连忘返,扬帆竞向泰晤士河畔。

100多年前,英国女诗人西塞·福克斯·史密斯,于1924年发表了诗歌《By the Old Pagoda Anchorage(途径古老的罗星塔)》,诗歌里描述了外国帆船“满载着中国茶的芬芳,在罗星塔下流连忘返,扬帆竞向泰晤士河畔。”
1912年到1913年,西塞·福克斯·史密斯居住在加拿大温哥华岛的詹姆士湾附近。业余时间,她在附近码头和小巷漫步,与当地居民一起倾听许多水手们的故事。她将东方茶港的运茶比赛,写进了诗歌里。诗歌发表后84年,美国歌手查尔斯·伊布卡将其改编成《Old Pagoda Anchorage》,歌曲时长4分12秒,收录在2009年的《Sailortown Days Sea Songs》专辑中。
李查·林顿们的故事,正在这座城市继续演绎,并开启新的篇章。李查·林顿的女儿维吉尼亚,第一次来到中国,便爱上了这座古老而又日新月异的城市。她说:将来我还想带着我的孩子,来看看这片他外公日思夜想大半辈子的美丽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7: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在闽江上》作者,澳大利亚画家李查·林顿访谈录。

马尾是我15岁就开始感兴趣的地方。我记得那时候在书上看到,这里是国际茶港,各国帆船从罗星塔下开始运茶比赛,场面非常壮观。
直到1996年,我才有机会来到福州马尾。那个时候,站在罗星塔看到的闽江两岸和照片里1869年的样子没有太大区别。我把这个画面带回家乡,用了5年时间去创作。
那段时间里,我根据相关书籍和资料,学习了许多历史知识,同时也获取了不同船只的相关信息。例如我从《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了关于福船的简介。我之前也去过香港、澳门,参观了当地海洋历史博物馆,这对于我的创作有很大帮助。福船是福州制造的中国古代战船,它的造型别致,颜色绚丽。我把它放在画的右侧,位于其他国家帆船的前面。
为什么选择1869年为背景?因为对于运茶帆船来说,1869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中国到欧洲的航行时间和距离减半。这使得运茶的帆船无法像蒸汽船一样在这片风平浪静的海域发挥优势,开始淡出历史舞台。
《在闽江上》是我这一辈子花费心血最多的一幅画,用了5年的时间。创作时,我一边比对着历史照片里不同帆船的每一个细节,一边举着放大镜将这些场景高度还原,可以说是把所有的绘画技巧应用在了画里。
19年后故地重游,我看到了这座城市有了质的飞跃,闽江两岸幢幢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还建起了很多漂亮的公园。这几天我参观了罗星塔公园、马尾造船厂还有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我很钦佩当地政府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澳大利亚也有丰富的海洋文化,我想我们还需要向你们多学习。
这些年我参观过很多国家的博物馆,但是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是我所参观过最棒的与船有关的专业博物馆。我很高兴我的画作将在此展出。我相信这里是最适合展出我画作的地方。
我是个中国迷,热爱中国茶,也研究过闽江。在离开前,我想乘船游览闽江,去看一看闽江的入海口。我还想去武夷山,去了解一下那里的茶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7: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峡金融街

罗星塔的塔影,投射到中央金座摩天楼上

罗星塔位于马尾港,世界公认航标,邮政地名塔锚地(Pagoda Anchorage)

英文歌曲《Old Pagoda Anchorage》描述的是马尾港到伦敦港的环球运茶大赛盛况。歌曲作者、美国歌手查尔斯·伊布卡,在给马尾船政管理处的回信中写道,塔锚地是当时中国茶叶贸易帆船聚集的港口,他的歌曲《Old Pagoda Anchorage》改编自英国女诗人西塞·福克斯·史密斯的诗歌,收录在2009年的《Sailortown Days Sea Songs》专辑中。
【途经古老的罗星塔(英国诗人 西塞·福克斯·史密斯)】
途经古老的罗星塔,驰过十五艘帆船
桅杆林立,名字如歌声悠扬
菲瑞克劳斯号,紧紧挨着猎鹰号边
浪花拍击船板,像烟花四散
兰斯洛特号,搏击着风和浪
贝尔特威尔号,万圣节前夕号
还有利安德、阿里尔、提塔尼亚和罗宾
像它的名字一样可爱的莱纳特尔号和骄傲的塞姆皮雷号
扬帆罗星塔,竞向伦敦航
满载着中国茶的芬芳,只为沁香泰晤士河畔
再经古老的罗星塔,已过几年时光
甲板上壮观的景象,如雪花般绽放
船灯在夜空中闪亮
金色辉映着耀眼的白光
船头镌刻着雕像
是纤弱的少女和威武的帝皇
高耸而修长的桅杆下
水手们对着夜空吟唱
风驰电掣的速度,牢不可破的船身
已成为神话在流传
如此的美丽,而又如此的勇敢
扬帆罗星塔,竞向伦敦航
满载着中国茶的芬芳,只为沁香泰晤士河畔
满载着中国茶的芬芳,在罗星塔下流连忘返
静谧的河水,幽静的河岸
还有那清澈的河渠长长
静悄悄的夜,仿佛能听见梦里沙沙的鸣蝉
船儿啊,如此的美丽而又敏感
见着老友一样亲切的河岸
途径古老的罗星塔,扬帆起航
用帆脚索扣住风帆,任船儿在风中游荡
啊,任由船儿在风中游荡
竞向伦敦航
扬帆!扬帆
沁香那泰晤士河畔
用满载中国茶的芬芳
菲瑞克劳斯号,紧紧挨在猎鹰号边上
浪花拍击着船板,像烟花四处飞散
贝尔特威尔号,万圣节前夕号
还有利安德号,阿里尔号和提塔尼亚号,和骄傲的塞姆皮雷
途经古老的罗星塔
扬帆起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7: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峡金融街,建筑光艺术作品,显示郑和下西洋的宏伟场景

郑和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奉使西洋,迨今七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长乐《郑和碑》记载: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直逾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若长乐南山之行宫,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乃于永乐十年奏建,以为官军祈报之所。
——永乐三年,统领舟师,至古里等国。时海寇陈祖义,聚众三佛齐国,劫掠番商,亦来犯我舟师,即有神兵阴助,一鼓而殄灭之,至五年回。
——永乐五年,统领舟师,往爪哇、古里、柯枝、暹罗等国,王各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至七年回还。
——永乐七年,统领舟师,往前各国,道经锡兰山国,其主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赖神显应知觉,遂生擒其王,至九年归献,寻蒙恩宥,俾归本国。
——永乐十一年,统领舟师,往忽鲁谟斯等国,其苏门答腊国有伪王苏斡剌,寇侵本国,其王宰奴里阿比丁,遣使赴阙陈诉,就率官兵剿捕。赖神默助,生擒伪王,至十三年归献。是年,满剌加国王亲率妻子朝贡。
——永乐十五年,统领舟师往西域,其忽鲁谟斯国进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国进麒麟,番名祖剌法,并长角马哈兽;木骨都束国进花福绿并狮子;卜剌哇国进千里骆驼并驼鸡;爪哇、古里国进麋里羔兽。若乃藏山隐海之灵物,沉沙栖陆之伟宝,莫不争先呈献,或遣王男,或遣王叔、王弟,赍捧金叶表文朝贡。
——永乐十九年,统领舟师,遣忽鲁谟斯等国,使臣久侍京都者,悉还本国。其各国王益修职贡,视前有加。
——宣德六年,仍统舟师,往诸番国,开读赏赐,驻泊兹港,等候朔风开洋。思昔数次皆仗神明助佑之功如是,勒记于石。
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冬吉日,郑和、王景弘,立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7: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福州举办,今年11月将再次在福州举办。

2013年,中国倡议并发起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宏伟战略。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福州全面启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建设。海港、空港、高铁、高速公路,交通网络立体并进;福州新区,为开放开发提供广阔的空间;福建自贸区,推动福州与国际接轨;亚洲合作对话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论坛暨亚洲工商大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推动福州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17: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9 18: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22: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近代海军摇篮福州,中国首个航母军港青岛,两地小记者团联谊活动。


【福州青岛小记者联谊活动】
2017-07-19 07:57:47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7月19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李淑娟 林欢欢 谢薇/文 池远 郑帅/摄 实习生 沈鑫 林奕婷)福州,作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孕育了中国的船政文化;青岛,是中国的海军之城,见证了中国当代海军的扬帆起航。
  昨日,福州日报小记者团首次迎来外地媒体小伙伴。13名青岛日报良友书坊的小记者与本报20名小记者,携手来到福州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感受近代船政文化魅力,书写友谊篇章。
【细数福建船政“中国第一”】
  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大量珍贵文物、图片、模型以及各种仿真场景吸引着小记者们的目光。
  “这些巡洋舰模型分别是全木质结构、铁木合构、全钢甲结构和鱼雷舰,代表着中国近代巡洋舰制造发展的4个阶段……”讲解员提到重要的知识点,每个小记者都认真做着笔记,没听清的地方就相互询问,友谊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福州船政局还制造了中国的第一架水上飞机,它的飞行高度可达3690米,时速126公里。”听到这儿,小记者们忍不住赞叹。
  马尾船政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祥地,是近代远东规模最大的造船产业基地,它开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之先河,是中国制造的肇端之地,它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是中国现代航空业的萌生地……细数“船政之最”,来自青岛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五年(1)班的张佳琪表示,马尾的船政文化不仅是福州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齐诵冰心散文《故乡的风采》】
  下午,小记者们来到福州日报新闻发布厅,聆听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副编审、青岛市作家协会小作家分会负责人章芳接地气的讲座《读文人笔下的福州 写自己心中的榕城》。
  “如果让你们来写自己的故乡,你们会想到写什么呢?”“短短100字的散文,如何写出闽江的清、绿、曲和静?”从郁达夫、林徽因、庐隐到冰心;从榕城美景、美食、美人到民俗文化;从马鞍墙、生根入地的大榕树到风景秀丽的鼓岭……在章芳老师的引导下,小记者们“走”了一遍榕城。
  “清晓的江头,白雾茫茫;是江南天气……”两地小记者齐诵冰心的散文《故乡的风采》,在亲切而平实的语言中,升起对福州的热爱之情。
【收获福州记忆,收获浓浓友谊】
  此次马尾之行,福州日报小记者与青岛日报小记者开展联谊活动。小记者们初次见面,既不知道彼此的名字,也不了解彼此的性情特点。一个“猜猜我是谁”游戏让双方迅速熟悉起来,福州和青岛的小记者面向而立,努力回忆伙伴们自我介绍中的信息。“你的门牙很大,你的绰号是兔子。”“你的名字听着很像‘红领巾’,我记住你了!”……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小记者们完全忘记见面时的羞涩,成为了全新的团队。
  “纸上站兵”游戏中,每组成员需要在规定区域内站立尽可能多的人。为了赢得比赛,小组成员们一起出谋划策。有小记者高声提议大个子背着小个子,一名高年级的“女汉子”应声背起了身边的小伙伴,两地的小记者们在游戏中紧紧地抱在一起。一位来自青岛的带队老师表示,游戏搭建起孩子们沟通的桥梁,孩子们不仅拓展了眼界,还学会了团结、协作、包容、礼让与担当。
  在互赠礼物环节,两地小记者迫不及待地分享了各自带来的小礼物。青岛日报小记者们收到印有“有福之州”的手作、牛角梳等小礼物。在这次活动中,小记者们不仅收获了满满的福州记忆,更收获了一份浓浓的友谊。“欢迎你们再来福州!”“期待下次再见!”
http://news.fznews.com.cn/shehui/20170719/596e9dbb50376.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小记者团参观船政文化博物馆,一百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车床。

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大量珍贵文物、图片、模型以及各种仿真场景。巡洋舰模型分别是全木质结构、铁木合构、全钢甲结构、鱼雷舰,代表着中国近代巡洋舰制造的四个阶段……福州船政局还制造了中国的第一架水上飞机,它的飞行高度可达3690米,时速126公里。1919年8月,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在马尾港成功起飞。
福建船政是中国近代改革开放的先驱,洋务运动的主力,科技教育的发祥地、近代工业发源地、航空产业萌生地、近代海军摇篮,也是台湾海军官校的前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22: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获国家旅游局批准,青岛、福州成为全国第四个、第五个邮轮旅游实验区。


【青岛获批全国第四个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
时间:2016-05-17 06:41:32 来源:青岛早报
    2016年5月17日,昨日,由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中国港口协会主办,青岛市旅游局、青岛市贸促会、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支持举办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邮轮分会成立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岛)国际邮轮峰会在青岛召开,今年峰会的主题是“旅游合作促进邮轮产业发展”。
    为加速青岛和山东地区邮轮旅游业发展,推动青岛邮轮产业更深刻地融入东北亚乃至世界邮轮产业发展大环境,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同意将青岛作为“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在昨日的邮轮峰会开幕式现场举行了揭牌仪式,青岛正式成为“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青岛也由此成为继上海、天津、深圳之后全国第四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
    邮轮经济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市作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领军城市,设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对青岛市、山东省的旅游业都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http://house.qingdaonews.com/con ... ontent_11604886.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22: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福州分别是山东、福建的第一个地铁城市,第一条地铁也同样是分段通车

2015年12月16日,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正式开通,青岛市和山东省迈入了地铁时代!一年后,2016年12月18日,青岛地铁3号线全线通车。从1987年开始筹建,到迈入地铁时代,青岛人30年的地铁梦终于成为现实。
2016年5月18日,福州地铁1号线南段正式开通,福州市和福建省迈入了地铁时代!半年后,2017年1月6日,福州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福州人开始了都市地铁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4-3 07:41 , Processed in 0.04856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