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并州柳西

[龙城轶事] 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主题贴(晋商博物院(山西府衙博物馆)今日开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5 1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1# dingdangmaook


    泰山庙大殿原貌已经没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5 22: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述:
    ”92年搬迁到迎新街,好不容易盼到棚户区改造,可不知什么时候这座近60多年的危楼被挂上了文物的牌子,连最基本的煤气,暖气都没有,冬天还得冒着二氧化碳中毒的危险生火炉取暖,请领导和太钢协调,最好是拆除,原我们老百姓的一个住房梦,哪怕是光通个暖气也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5 22: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媳妇娘家所住的化肥厂的苏式职工楼,注意小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22: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22: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22: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22: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原文物修复保护系列报道之二:万寿宫基督教堂静待修缮

    百年前,两个外乡孩子流落到太原,被基督教徒收留并精心栽培。两个孩子长大出人头地后,为了感恩,出巨资与其他教徒一起修建了太原市万寿宫基督教堂。这不是子无虚有的传说,而是真实感人的故事。故事主人公的后人,现在还住在紧邻基督教堂的东侧万寿宫3号院历史民居。
    太原文物修复保护系列报道为您推出的是位于太原市万寿宫的基督教堂,属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23: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来】教堂由教徒共同捐助修建
    此次修复保护的基督教堂位于太原市万寿宫巷内,经五一广场,从五一路由南向北大约步行10分钟,在马路右边便可看到“万寿宫”三个字。由万寿宫巷口而入,大约走200米便是此次修复保护的基督教堂。提起万寿宫内的基督教堂,就不得不说一说位于基督教堂东侧的一座历史民居——万寿宫3号院。
    据万寿宫3号院63岁的老住户张长胜讲,“我爷爷张天俊生于1893年,打我记事起就听爷爷说,他和弟弟张天杰,也就是我的二爷爷,七八岁的时候从外乡流落到太原,由基督教教徒收留并培养到上大学。受成长经历和环境影响,我爷爷和二爷爷自然也是基督教徒。后来,爷爷和二爷爷为了感恩,捐巨资与其他基督教徒一起修建了这座基督教堂。同时,爷爷和二爷爷还共同建造了我们现在的院子万寿宫3号院。”
    关于基督教堂建成的年代,张长胜和太原市廉租房建设管理中心文庙房管所所长乔斌告诉记者,古建筑施工人员在现场进行作业时,从地底下挖出一块大约8厘米厚的石门头,准确地说是门头的一部分,上面刻着一个“真”字,还有“救主一千九百二十三年”。由此推断,基督教堂于1923年建成,也就是民国12年,到现在有整整90年的历史。
    据张长胜介绍,虽然从地底下挖出的残缺不全的门头上面只有一个“真”字,但结合爷爷当年的一些讲解,后面应该有“耶稣教会”,组合起来整个门头就是“真耶稣教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状】
“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有了”

    站在马路上仰望基督教堂,张长胜无限感慨地说:“教堂顶部的塔尖没有了,带有标志性的十字架没有了,上面挂着的大钟也早已不知去向。”
    张长胜清楚地记得,教堂顶部挂着的大钟用粗麻绳拴着,打钟时只要将麻绳摆动,就能发出悠长洪亮的钟声。“还有这个教堂正门,经人们改造后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样子。教堂内现存的上下两层的隔断以及用于将教堂分割成若干个房间的隔墙,原本就没有,是住户们为了居住方便私自加上去的。”张长胜遗憾地告诉记者。
    将记忆中庄严静谧、美观大气的教堂和现在的教堂相比,张长胜觉得有点惨不忍睹。建筑年代的久远,加上人们的随意改造,教堂遭受到的破坏可谓是“该有的没有了,不该有的却有了”。
    因此,张长胜对此次修复保护基督教堂的工作尤为感兴趣,也大力支持。张长胜说,他对教堂的修复保护工作也许做不了什么,但至少可以通过自己的回忆,让世人知道教堂的历史,从而引起人们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23: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展】
动迁安置完毕只待修缮

    走近万寿宫基督教堂便会发现,教堂四周围起了足有一人高的彩钢板围挡,架好了便于施工使用的钢管架。教堂内的一些杂物也基本清理完毕,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忙碌而又小心翼翼地对教堂局部被随意改造的地方做着拆卸等相关工作。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一名身穿迷彩服大约50岁左右的工人正在用小铲子一块一块地仔细清理古砖。这些砖从颜色、成分上看,都是当时建造教堂时所用的古砖。据介绍,为了体现此次文物修复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部分没有破损仍能使用的古砖,经清理掉上面的石灰块等附着物后,在具体修复时仍会使用,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建筑物达到修旧如旧、古色古香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自从5月31日接到任务后,文庙房管所全体工作人员便开始夜以继日地工作。其中,基督教堂的动迁安置工作只用了20天左右的时间就全部结束。6月22日,文庙房管所将基督教堂修复保护项目全部移交给古建筑施工队。
    提起对基督教堂修复保护项目的工作,文庙房管所的工作人员可谓操碎了心,概括成一句简单的话说,就是“晴天怕着火,雨天怕坍塌”。由于部分住户私搭乱建,加上教堂年久失修,安全无疑是大家最为头疼的问题。为了保证安全,文庙房管所的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才使得基督教堂安全顺利地交接给古建筑施工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23: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
整体井然有序庄严大方

    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张长胜生在教堂边、长在教堂边,对教堂有着深厚的感情。7月13日下午,在张长胜的带领下,记者第三次走进基督教堂。而这一次的印象也最为深刻,积压在心里的许多疑团也逐渐解开。
    首先从外观来看,基督教堂平面呈“T”字型,以西方建筑手法为主,夹杂着一些中式建筑形式,坐北朝南,是一处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
    走进教堂内部,张长胜指着教堂前半部分,也就是从外观看“T”字的底部说,这是教徒做礼拜的地方。在张长胜的记忆中,还能清晰地记得儿时教堂内黄色的长板凳,以及众多教徒一起做礼拜的场景。教堂的后半部分,也就是从外观看“T”字的顶部,是长老、牧师等办公的地方。其中,在前后部分连接的地方设有讲坛,用于长老及牧师讲经布道,主持基本圣礼等工作。
    看完教堂的整体布局,张长胜指着位于教堂前半部分两侧和正前面的三个门说:“这三个门是有讲究的,男教徒走正门,也就是前门,女教徒走两边的侧门。”
    从教堂出来,张长胜指着教堂西侧的一片空地说,在记忆中,这边也是有建筑的。这边的建筑加上教堂东侧的建筑(教堂东侧的建筑虽有部分已经发生改变和遭到破坏,但现在仍然存在)为看守教堂的神职人员居住的地方。
    最后,张长胜指着教堂正前面对着马路的地方告诉记者:“原来这里有一个大铁门,这样从整体上看,由于教堂为‘T’字型,两边有用于教徒居住的房屋,正前方有大铁门,整个院落便井然有序,既庄严肃穆又古朴大方。”
   据了解,目前,基督教堂勘测已经完毕,施工设计方案也已出炉,正在等待最后的拍板定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9 20: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3# 湖蓝海


    我之前一直不知道教堂在哪。。。有空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8 08: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8 10: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4# dingdangmaook

5天建个这楼也不容易了那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8 10: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2-27 05:08 , Processed in 0.07630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