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HGYG

【上海国际金融、航运中心之路】连载版最新:上海金融航运提速(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07: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GYG 于 2012-2-9 07:29 编辑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正解与误解
——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协同和对策

一、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一个协同发展的进程
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到了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市场发展的加速期和产品创新的突破期。2009年7月至今,上海人民币结算额达到189亿元,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民币作为一种准硬通货币具有相当的国际吸引力。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和人民币回流机制建设,上海将向形成人民币产品的研发、定价、供给、交易与结算中心跨出一大步,进入到金融中心建设的人民币时代。
货币国际化是货币发行国金融业在国际上崛起的最好时机,也是国内金融中心向全球金融中心演变的关键。国家已经意识到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协同关系,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国发【19】号文中明确了到2020年建成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当的国际金融中心。因此,上海要抓住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等契机,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依托强大的国际经济实力和贸易规模,成为全球人民币资产的生产、交易与定价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又可以反过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增强人民币的国际货币职能,使之最终成为被市场普遍接受的国际货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07: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存在五大正解与误解
1、有关资本管制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
误解:资本管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障碍,国际金融中心不可能在资本管制国家建成。很多专家学者将人民币自由兑换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先决条件,甚至提出基于资本管制、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三元悖论”。
正解:资本管制对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构成制约,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不存在根本性障碍。一是资本管制是一种全球现象,只是管制程度不同而已。国际清算银行也建议各国央行对纯粹的资本跨境流动加以关注;IMF在危机后的一系列最新研究报告中也已不再强烈要求主权国家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国际上开始倡导审慎监管,对资本跨境流动监管趋严。二是在资本管制条件下,货币国际化有成功先例,德国马克和日元都是在实现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后、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前被IMF宣布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的,这意味着资本账户管制不是本币国际化的制度障碍,一国货币国际化仍可在资本管制条件下完成。因此,上海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绕开资本账户是否可完全自由兑换这一问题,灵活安排资本账户开放进程,如逐步开放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市场,试点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债券,试点允许QFII扩大股权投资持有头寸等方法,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
2、有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上海和香港的关系。
误解: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在进行,香港的独特优势决定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理想试验地及先行者,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首选。

    正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一项国家战略,是我国参与全球金融竞争、增强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平台。人民币国际化应以上海为主、香港为辅两个支点共同推进,上海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受益者。一是香港特殊的政治体制不可能成为人民币中心。我国肯定要有独立的货币形态,逐渐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加大别国对我国货币的依赖程度。这不能寄望于在法律体系根本不一样地区的实践经验来实现,中国大陆的货币必须在中国大陆的市场积累经验;而且人民币在香港是外币,作为外币的经验对我们没用。二是中国是人民币的唯一发行国,所有货币最终都必须存在中国,上海最有条件和可能承担这一功能。上海作为人民币国际化中心可以确保“货币是我的货币,市场是我的市场;我的市场我做主,我的货币我做主”,有利于构筑金融风险防控的桥头堡,使所有人民币活动都能监测到。
三是上海作为人民币中心能改变我国金融服务逆差的局面。其他国家使用人民币,需要我们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可大大促进国内金融服务出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07: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3、有关上海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
误解:沪港在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是零和博弈,是必须分出胜负的关系。由于金融资源有限,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建成两个能左右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中心,特别是上海与香港同属一个时区,在人民币产品上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态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崛起必将导致香港国际金融地位下降,二者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正解:沪港在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各有优势,更多地体现为互补关系和竞合关系,应错位发展,打造人民币国际金融双中心。一是充分发挥上海的本币优势,主导人民币在岸市场建设,打造成为人民币金融产品研发、定价、结算、风险管理和信息市场中心,做大人民币金融资产规模,提高人民币金融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和国际化水平,维护国内金融安全。二是立足香港的外币优势,大力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成为人民币国际循环的境外支点,但不能对上海人民币市场主导权构成威胁。这既解决了沪港同质竞争问题,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了新通道。三是正确把握好沪港两地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沪港之间应建立以市场平台为纽带的通道机制,上海向香港输出人民币资产,确保香港在人民币资产获取方面优于其它金融中心,并以国内市场影响香港的价格形成机制,抑制过度投机套利。
4、有关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建设的关系。
误解:在资本管制前提下,上海应优先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待资本账户可兑换后自然成为人民币国际金融中心。
正解: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是我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不可或缺的两个手段。上海能否牢牢掌握人民币金融产品定价权,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行使人民币国际话语权,因此上海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放在人民币在岸市场。纵观世界金融史,在境内做本币离岸市场没有成功的先例,如美国IBF、日本JOM都没成功。因此,人民币中心建设需要一种大国思维,彻底改变“大贸易、小货币”的局面。第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人民币配置国际资产能力提升的切入点和归集地,避免重蹈日元国际化最终成为国际投机套利货币,而非国际定价、结算和储备货币的覆辙。第二,上海人民币在岸市场建设会促进以需求为导向的国内金融业发展,而如果在香港或其他国外城市优先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很可能导致国内需求外溢和国外需求集聚。第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本土本币资产支持,离岸本币资产的供给能力无法支撑一个大国金融崛起;而且,一旦搞离岸还会导致国家政策焦点转移,延误在岸市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07: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5、有关金融法律税收政策的统一性与上海独享性的关系。
误解:现代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对整体经济具有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力,金融业应由中央统一监管、统一法律、统一税收。
正解:上海应以香港、纽约、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为参照系,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先行先试,积极构建不影响全国,但对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利的法律税收体系。一是受制于金融资源约束,一个国家只能选择个别城市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家应在法律法规方面给予其相关支持,由国家层面或授权上海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适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法律框架。二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须有宽松灵活的税收体系。国际金融中心同时服务于国内外居民,面向国际市场的服务税收政策应与国际水平一致。因此,上海要积极争取国际金融中心独享税,甚至还要在很多方面争取减税、免税、退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07: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政策建议
1、先行先试,突破四大约束。
在发展中国家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没有先例可循,尤其是在资本账户管制、汇率与利率均未实现市场化的国家,如何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更是没有国际经验可以借鉴。因此,上海应该先行先试,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突破资本管制约束,将上海建设成为人民币金融资产研发、生产、交易、结算中心。要向国家争取政策支持,在浦东或更小区域采取国际化规则或直接复制香港“自由港”经济规则,发展人民币产品国际市场,使上海真正成为人民币资产的集聚地。二是突破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约束,提升上海国际金融服务供给能力。上海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国内主要金融机构的业务总部向上海迁移,尤其是人民币产品研发中心、交易中心和清算中心等向上海集聚,增强上海金融服务供给能力。三是突破国际人民币紧缺约束,加快人民币回流机制建设。要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国际板,允许境外优秀企业在上海国际板发行以人民币定价的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通过金融渠道增加人民币国际供给。同时,在出口环节鼓励以人民币为结算币种、在FDI中以人民币为投资币种等,建立顺畅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四是突破法律税收约束,营造良好的法律税收软环境。遵循“市场选择在先,政府引导在后”原则,在法律、税收等方面要有新思维和新切入点,积极营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法律税收软环境,争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独享税,提升上海金融环境国际竞争力。
2、国家支持,赋予三类权力。
在当前中央统一监管的背景下,国家要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是赋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配套的交易规则决策权力,促进相关交易规则与国际接轨。二是赋予上海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权力,面向境外人民币开放上海的各类金融市场,支持人民币走出去。三是赋予人行上海总部对人民币清算体系的管控权力,严格控制香港以外地区人民币境外二级清算的形成,依照当前国际主流货币对本币离岸二级清算的管理规则,明确在境外组织人民币二级清算必须获得人民银行的许可。
3、完善制度,强化三种力度。
目前,境外对人民币的兴趣很高,除香港特区外,新加坡等金融中心也在积极创设与人民币有关的金融产品。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从市场建设、制度安排等方面着手,防止人民币定价权外移。一是要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力度,调整监管理念,改进监管方式,完善金融环境,加快产品创新,进一步拓展各档期、各产品的市场广度和深度,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多层次收益率曲线体系,培育建立基于国内金融市场交易的定价基准。二是要加大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力度,丰富国内人民币产品,牢牢把握住人民币定价权。三是对境外人民币市场发展要施加适度的控制力度,中央要高度关注境外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情况,特别是要防止境外市场抢夺人民币定价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07: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上海国资国企营收和利润双双增长 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召开( 2012年2月8日 )
  从2月7日召开的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上海国资国企应对外部环境挑战,总体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双双“飘红”。

  市国资委介绍,去年上海国资系统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211.19亿元,同比增长17.5%;利润总额927.56亿元,同比增长13.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39.64亿元,同比增长11.2%;资产总额25208.54亿元,同比增长8.1%。去年上海国资通过开放性市场化重组,优化转型;推进整体或核心资产上市,提升价值,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

  今年上海国资系统将继续提升国资监管能力;推进开放性市场化重组,优化国资布局;推进资本证券化,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推进董事会建设,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收入分配规范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国资基础管理,强化国资监管体系建设。今年上海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还将深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改革,围绕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重要岗位,加大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将国有企业建设成国际化人才高地。

  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李希,副市长艾宝俊出席会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9 11: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特殊的政治体制不可能成为人民币中心。”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16: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国资证券化率今年要达38%( 2012年2月9日 )
  去年,上海建工、上汽集团、上海交运、上海医药、家化集团等沪上国资国企重组改制动作频繁,吸引人们的眼球。而今年,上海国资系统将继续提升国资监管能力,本市地方经营性国资证券化率要达到38%。这是记者从2月8日市国资委召开的新闻例会上获得的信息。

  去年,上海国资国企应对外部环境挑战,总体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双双“飘红”。市国资委介绍,去年上海国资系统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211.19亿元,同比增长17.5%;利润总额927.56亿元,同比增长13.8%。

  结合城市功能定位,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企重组。今年还将继续推进行业收缩和层级压缩。进一步突出主业,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国资涉及的行业由64个收缩到60个以下;有效管理层级在三级以内的企业集团由15家增加到17家以上。调整清理非主业和壳体企业150家。

  加大资本证券化力度。继续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本市地方经营性国资证券化率达到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09: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帖子,LZ加油,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11: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城市最适合建设国际金融中心?_调查结果_新浪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11: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GYG 于 2012-2-11 11:49 编辑


    本着负责精神,给出上述调查链接。好象三长网友较多嘛?   

哪个城市最适合建设国际金融中心?http://survey.finance.sina.com.cn/result/31960.html   
    在网上有限片面搜索,发现描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较为全面报道的有上海建设国际金融航运中心路线图敲定_新浪财经_新浪网,大概凤凰有上海、香港双城记文章。连载版就是俺们高楼迷上海版中有,而且随情持续更新!真可谓“稀缺品种”唉!还有个上海国际金融学院。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航运中心路线图敲定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shanghai/

上海国际金融学院http://www.siif-ed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1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俞的2009年的“大气谦和”!
   
   
俞正声:上海不可能取代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9日 09:3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9日电 香港《星岛日报》今日在“要闻”栏目刊发报道称,国务院批准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引发香港方面的高度关注。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18日称,上海要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不可能的,现在上海和香港间的差距很大,“双方根本不在同一档次”。

  对于2020年沪港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关系,俞正声认为要视乎上海发展的情况而定。

  身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俞正声18日会见香港媒体参访团,被问到沪港间的关系时表示,香港和上海决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两地是兄弟关系,我要重申这句话,以前我也对香港媒体说过这句话。”他说,香港和上海是可以“共赢,同发展的”,上海要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不可能的,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俞正声认为,现在的上海和香港间有很大的差距。“上海和香港的差距很大,不是一般的大,现在的上海和香港根本不在同一档次。”他称,香港有很多方面值得上海学习,包括香港在金融市场的管理,人才培训等多方面。

  有评论认为,2020年上海按照中央的部署成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后,沪港两地的关系会成为美国纽约和芝加哥间的关系?俞正声回应说,2020年时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究竟会发展成怎样,现在还不好说,“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很长,需长期的努力,相信到时两地会找到相应地位的。”

  谈到人民币自由兑换对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俞正声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不是上海可决定的,故上海只能配合中央的有关政策来发展金融中心。不过,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上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很重要的,这是上海需要长期准备的。俞正声还称,在人民币还不能国际化的背景下,上海的金融中心仍是以内地市场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19: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宇规模初步分列:998国际上海金融中心大厦有四幢副楼,分列主楼左右二侧,栋距平均50M,紧靠二幢555M,另二幢333M。
    财务初步估值:将来利税均是亿元楼、十亿元楼、百亿元楼效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19: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致框架:998国际上海金融中心大厦的五幢大楼,均参照上海最为经典的金茂和环球的站姿,楼正不怕影子歪嘛!(再怎么转换角度)
    本人观点:目前,还看不出上海中心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过根据效果图,我质疑它那扭曲的站姿,并向上海中心大喊三声:“站直了”!“站直了”!“站直了”!站不直的大厦,也许是扭曲的“毛毛虫姿态”,愧对!愧对!愧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15: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芝加哥商交所认可上海钢联指数签约合作开发交易衍生品( 2012年2月11日 )
  2月10日获悉,落户宝山的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成功与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签订协议,提供钢铁及相关原材料价格数据供交易所设计衍生品,上线后按交易状况获得分成。中国钢铁指数获世界顶级商品交易所认可,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是美国最大的期货交易所,也是世界第二大期货交易所。早在去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就曾多次造访上海钢联并表达合作意向。

  “作为第三方数据提供商,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的独立、准确,经得住市场考验。”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说,在信息队伍构建等软硬件方面,上海钢联不逊于世界一流数据公司。公司800多名信息采集人员每天实时与遍布全球的1.5万多家公司进行信息采集和核对。据介绍,上海钢联行情报价有51个大类、273个小类,覆盖钢材、矿石、有色金属等主要工业原材料领域,每日发布更新4000多张价格表单,4万到8万条行情报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6 07:55 , Processed in 0.044736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