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5-14 08: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接第一版)
“年底前,我们将具备自主生产能力,明年还将生产SUV等多种车型。”公司有关负责人梁普介绍说,这个由珠海银隆集团投资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仅一期投产后,便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74亿元、利税总计23.2亿元。
中博汽车项目,也只是正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子”。该园区也正是正定县近期启动和着力打造的京津冀产业合作区,已纳入中规院编制的正定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范围。
“正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为南、北两区,将分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展开一张不大的示意图,园区负责人王文侠侃侃而谈。
沿中博汽车向东,是常山股份正定园区,再向北开车不过两分钟,就是常山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它们很快将迎来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企业、家纺产业园等行业的“新伙伴”。一个包含万亩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千亩生物制药产业园、千亩高科技孵化园等在内的产业新局,即将形成。
紧邻空港工业园的北区,也有大动作。去年年底,我市与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签订框架协议,共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选址就在该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
据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将不断拓展更为深入、更为广泛的合作领域,努力打造石家庄京津冀协同创新园区。
一条条崭新的大马路向着更宽更远处延伸,一个个高新产业项目热热闹闹地露出了头……一如仲春的朝气蓬勃,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梦想。
“眼下,还有几个大体量、高附加值的好项目正在洽谈中,并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王文侠还开心地透露,届时,千亿元园区的“盘子”里,将再添几个巨力引擎。
“现代庄园”彰显生态之美
如果说京广铁路以东的正定,以及新区、空港在内的重点发展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话,那么,铁路以西片区打造的,则是一条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构筑“第六产业”的发展构架和“产业+科技+农民=现代庄园”的“美丽乡村”模式。
“开心农场”里享受种植的快乐、生态农业园采摘新鲜的蔬果,中午还可以在果园吃上地道的农家饭,再到滹沱河边的冰雕大世界看展览……在正定县塔元庄村走一走看一看,除了静谧恬适、十足的“农味儿”,角角落落都洋溢着“现代范儿”。
村西的现代化连栋玻璃温室内,蛇瓜、紫珊瑚生菜等40多种新品种蔬菜长势正旺。“我们栽植的都是蔬菜新品种,种植示范成功后将进一步推广。”管理员曹二存告诉记者,温室用传感器、无线通信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构建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物联时代”的无人值守。
另一侧的草莓大棚内,更有诱人的收获。和省会市民王立娜一样,二三十名市民从各地赶来,赴一场与草莓的“约会”。专门用来授粉的熊蜂、全市首家高智能大棚、省市农科院的技术指导等一连串“定语”,更是让人们对眼下的“观光农业”信心满满。
怎样更快更好地把这些农产品推介出去?答案就在旁边的慧聪电子商务产业园。
展示大厅里,记者看到,包括石家庄在内的我省各地的红枣、核桃、小米等农特产品,摆在了醒目位置。工作人员可以借助视频系统,组织农产品上线参会、线上交易。
“电商来牵线搭桥,把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输送回城市,逐渐打造出一些特色品牌和产业群。”园区项目孵化中心总监崔泽春介绍说,目前,他们已经累计拓展电子商务应用企业5000余家,促进电子商务交易额数十亿元。
正定县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则表示,机场、高铁、数条高速公路,为滹沱河北岸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这又为当地包括小商品市场、板材市场在内的70多个专业市场,以及现代农业园区插上电商的翅膀。
产业吸纳农民转型为产业工人,产业产出反哺美丽乡村建设。和塔元庄村一样,在正定,不管是以粮食安全、生态农业为基础、整合村庄历史遗存等历史符号建设的北部磁河传统风貌生态区,还是中部田园小镇休闲区,以及依托滹沱河风景区和城市近郊区位优势建设的南部滨河传统风貌休闲区,都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而这可以看作是对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有机结合,努力打造‘记得住乡愁’的现代庄园”的直接诠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