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2-5 18:1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丧失和大量企业外迁,广东经济要继续领跑全国,只能把目光锁定到西南方向——北部湾经济区、西部陆海通道、海南自贸区等多个重大政策重叠的茂湛平原,这里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缓冲制造业成本上升的最佳过度区域,有土地(广东第二大平原)、有人口(1500万廉价劳动力)、有港口(湛江深水良港)、有工业原料(宝钢、中科、巴斯夫)、临近中国最大自贸区海南岛(方便转口贸易)、临近中国最大出口贸易市场(东盟),不要再让珠三角产业白白流失,把这里打造成广东经济增长的第二极,广东经济将很大可能再引领全国几十年(由衷希望省zf领导能关注到这一点)。
以下是文章节选(篇幅有限,有所删减):
目前看,珠三角,以及整个广东的经济规模,确实比较大,这一点我看到大家都在说,已经超过了意大利等这样的国家的经济规模,这个确实可喜可贺。
我们先从一些大家比较关心的现象来说一下,比如房地产市场,其实深圳人口相比北京、上海等,要少得多,总体经济规模也不及北京上海等,但全国房价的排名,深圳第一,而且我个人有个判断,这个第一,深圳可能会占据很长很长的时间。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很简单,深圳的东面是山,北面已经是在制造业领域,发展了很多年的东莞,再往北就是更缺平原的广州,而往西就是伶仃洋,往南就更没有空间了,属于香港。所以你去看,在全国城市房价排名方面,跟深圳类似的还有厦门,共同点是发展需求较大而平地不多。
通常来说,拥有哪怕一个大平原通道的城市,在整体住宅建设方面,都是有更大回旋余地的,比如杭州东北方向就是大平原腹地,上海除了靠海的部分,都是平原腹地,北京就更不用说了,整个展开的扇形区域,都是大平原,成都、郑州等可以利用的平原也十分广袤,西安和重庆看似被山包围,但有足够扩充的狭长平原和未被开发的地区。所以你去看全国房价前十名里面,不光是深圳排名第一的问题,同时广州和东莞也都挤入了全国前十,如果再加上香港澳门,毫无疑问,珠三角注定是中国房价最高的地区。
请注意,我不是来跟大家分析房价走势的,我要说的是,基于此,珠三角地区发展普通制造业的成本会越来越高,相比拥有更大平原的地区,珠三角的制造业需要迅速升级,更多融入品牌和科技因素,极大的增加附加值,否则就会失去普遍的成本优势,面对土地等要素成本的升高,非常底层的规模性制造业就很难在珠江三角立足和发展。
所以,我们要做个前瞻性判断,那就是珠三角地区,还要维持二十年前那种模式的制造业竞争力,已经逐步的不太可能了,这个时候,如果单纯从发展制造业的角度来说,要么就走向高精尖,要么就单方面向研发倾斜,在其他平原地区寻求成果转换。
与此同时,我们也就引出了,我个人认为的,珠三角最大的可以缓冲制造业成本上升的过渡区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那就是向西南,自己省内的茂湛平原。
茂湛平原面积(1万平方公里)与珠江三角洲平原相当(1.1万平方公里),其承载能力和条件都是具备的,尤其是属于同一省份,规划协调更容易,等到深中通道、广湛高铁等打通,珠三角核心区跟茂湛平原的距离会迅速缩短,产业协同方面会更便捷。
从珠三角与茂湛平原,到西部陆海新通道,再到海南整个岛的巨大的特殊开放政策,包括封关运作等,这三大历史进程的聚合,才是未来真正的珠三角和广东,以及港澳所要发挥的带动以及自身突破的重大效应、机会。
如果基于茂湛平原来规划珠三角的普通制造业缓冲,同时会带动服务业的辐射,这个时候加上海南超级自贸区的政策和位置优势,所聚合起来的产业效应会更大。
当然,我这确实是瞎闲聊,目的是希望广东基于更大的创新规划和突破效应,在未来互联国内,走向世界方面,持续的升级换挡,成为引领西南,开发海南,撬动南亚,甚至引领全球竞争的重要带动性力量,在此过程中,同时也要抓住服务贸易的大爆发周期。更现实的来说,这里面我最期待的还是广东能够力推琼州海峡隧道的修建,早日将茂湛平原和海南超级自贸区完全打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