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开源模型加技术报告,开源社联合创始人林旅强此前向极客公园表示,开源是最好的「秀技术肌肉」的方式,同时「有的开源模型只开源、不讲他是怎么做的,但是合乎大家期待的开源模型是要搭配技术报告,等于是发 paper 了。开源模型不够的,因为模型是黑盒子,技术报告会说明一些东西。DeepSeek 他们是很透明地把他的技术报告拿来公开,即使一定程度还是会捂着掖着,但是已经是开得比较有态度。今天全球范围的学术派还是会认为,你把一个东西做出来再以开源的方式,是有学术追求的。」
一个月后,DeepSeek 上线并同步开源了媲美 GPT-4o 和 Claude 3.5 Sonnet 的模型「DeepSeek-V3」,并附上了详实的技术报告。这一次,几乎惊动了整个硅谷AI圈。卡神(OpenAI 创始团队、前 Tesla AI 总监 Andrej Karpathy)、Alexandr Wang(Scale.ai 创始人)、田渊栋(Meta AI 科学家)、贾扬清(Lepton AI 创始人)……人均一句「难以置信」。就连 Sam Altman 都忍不住出来酸一把「复刻已经被验证过奏效的东西是容易的」。
过去一年半,DeepSeek 专注于模型和研究,但从今年开始,DeepSeek 着手做应用了。2025 年 1 月 15 日,DeepSeek 推出移动端 AI 助手「DeepSeek」App。目前看,DeepSeek App 跟网页版功能一致,主要有两个功能:联网搜索和深度思考,主打一个简洁,聊天记录也会同步显示在手机端和网页端,尚未针对移动端进行特定功能的打磨,也没有市面上 AI 助手类 App 丰富、fancy 的功能,更像是一个能让你在手机上体验 DeepSeek 最新模型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