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27 13: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hj_79727 于 2018-1-27 13:53 编辑
为什么杭州西湖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大超过南京玄武湖,莫愁湖,鸡鸣寺等,甚至超过北京故宫,长城,为什么?难道不值得江苏的领导,南京的深思吗?南京市六朝古都,兵家必争之地,真的不缺历史文化,缺的是继承,保护,传承,宣传好这些历史文化!
杭州西湖除了西湖十景,雷峰塔,断桥残雪等,还有辛亥革命烈士墓群也保护的相当的好,民国时期杭州旅游资源日益丰富,西湖景点和文物古迹不断增多。政府将孤山的清朝行宫中的御花园辟为公园,民国16年,改称中山公园,公园左侧辟为浙江忠烈祠,祀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墓,还在西泠桥附近建徐锡麟、秋瑾,陶成章墓等烈士墓。
据史料记载:
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两月之内便光复陕、赣、桂、皖等15个省市和江南大部分城镇。但是张勋等死守金陵(南京),负隅顽抗 ,新军败退镇江,四处求援。光复会决定调苏、沪、浙三军会同新军第九镇组成联军,会攻南京。陈其美主持的上海同盟会得知消息后,倡议组织江浙联军协同攻取南京。1911年11月13日,徐绍桢与上海都督陈其美、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共同组织联军1万多人,推举徐绍桢为总司令、顾忠琛为总参谋长、史久光为参谋长。浙江北伐支队有3000余人,由朱瑞、吕公望率领,在镇江与苏军、沪军、镇军、粤军等部队会合,组成江浙联军,以新军第九镇为主力,下辖林述庆镇军约3000人,刘之洁苏军3000人,朱瑞浙军3000人、镇军第一镇由协统柏文蔚,明羽林率部——管带王承荫,杨韵柯约4000人、徐宝山扬州军2000人、黎天才粤军600人,向南京进发。当时汉口、汉阳已被袁世凯北洋军攻占,革命形势一度动荡,南京城内清军有2万余人,联军总人数约15000人,联军力量弱于清军。
11月20日晚,浙江北伐支队配合黎天才部向乌龙山、幕府山炮台发起进攻,次日拂晓攻占两地。随后浙军又向麒麟门、东郊马群、孝陵卫进攻,与清军激战,战斗惨烈。11月29日,浙军又在天保城与清军激战,浙军组织敢死队向天堡城冲锋。12月1日,攻克南京,清朝末任两江总督张人骏、江宁将军铁良弃城逃避到下关日本兵舰,后赴上海;清军巡防营署理张勋经汉西门由大胜关渡江北逃徐州,南京城内清军投降。12月2日,南京光复。攻克南京在江浙联军攻打南京城战役中,浙军战绩显赫,贡献很大,然而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六十八名将士在战斗中捐躯。光复南京之后,浙军支队队长朱瑞(后任浙江都督)在龙蟠里兴建了浙江烈士祠,以此纪念在光复南京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浙军官兵。1912年在杭州西子湖畔孤山东麓也修建了浙军攻克金陵阵亡诸将士之墓。
1912年12月9日,孙文到西湖祭奠秋瑾烈士墓,祭奠攻克金陵阵亡诸烈士墓,他抚摸着碑文说;“辛亥之役可谓纪念者,大抵皆为袁氏所毁,而此碑屹然独存,可见浙人保障民国之功矣!”
除了龙蟠里修建的浙江烈士祠之外,在莫愁湖建有粤军将士纪念墓,在灵谷寺建有国门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
随着时间的推移,烈士祠被毁。浙江烈士祠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就已不见踪迹,并非毁于战火。从辛亥革命光复时间算起,到1939年左右,不过十七八年的时间,人们似乎对于推翻满清统治已经淡忘,或许也是因为南京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乌龙潭属于景观地段,出于城市建设的需要,似乎在此处有一座烈士祠有些不太合适,于是将辛亥革命的纪念建筑烈士祠推掉了。
浙江将士为光复南京,洒尽最后一滴血,但是他们遗留在南京的纪念祠却荡然无存了,倒是在西子湖畔的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墓得以修复。南京文物志愿者根据蔡元培先生的描述,终于在紫金山天文台西侧找到了浙军攻克金陵阵亡将士纪念塔遗址,是否可以考虑在乌龙潭立一块纪念碑,表示对牺牲在南京大地上的浙军先烈纪念呢?|志愿者在行动|紫金山内志愿者竟然发现了
以上所诉,终于知道为什么杭州国际化程度高,为什么杭州西湖知名度大的原因了。保护,传承好文物遗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