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4-1 15: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留言编号] 1427370817125
[留言人] --
[发表时间] 2015-03-26 19:53:37
发改委领导:您好,京津冀协调发展概念提出一年以来,河北各地积极抢抓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请问我市将如何对正定新区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中进行自身定位,是否在全力向中央提出重大诉求,是否在申报京津冀协同发展转型综合实验区或国家级正定新区?谢谢,期待回复。
[留言回复] 发改委
[回复时间]2015-04-01 14:10:03 您好! 邮件收悉,首先感谢您对石家庄发展的关心!现就您关注的问题答复如下: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了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二是起草了我市协同发展思路框架,初步明晰了我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即:“京津冀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基地”。三是积极争取重大诉求。孙瑞彬书记、王亮市长亲自带队多次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关村管委会汇报工作争取支持,积极向国家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有关部委、省专家咨询委员会调研组反映我市重大诉求。目前,石津高速已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2015年底前开工建设;京石城际铁路计划于2017年前开工建设,利用既有铁路开通市郊列车等已纳入交通率先突破工作方案,同时将正定新区作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正式向省上报,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向国家汇报,争取纳入国家总体规划。四是加强对接合作。紧紧围绕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采取以商引商等多种形式,积极与北京、天津及驻京央企进行产业对接,截止目前,我市共有京津协同发展产业项目100项,总投资1428 亿元。五是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014年7月石家庄科技大市场正式启动运营。国家知识产权局、京津部分科研院所在石家庄科技大市场设立了15家工作机构。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市科委、中关村产权交易所也与科技大市场开展了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和打造依托河北、面向京津的科技创新和成果交易平台。2014年8月,我市与北京大学、中国电子集团共同签署《“北大-中电”石家庄信息科技产学研基地项目的合作备忘录》,合作建设北大科技园。力争通过3—5年的发展,聚集各类科研、教育及生产机构,形成以北京大学和中国电子集团为依托、相关高校及企业参与的集团式、开放式创新体系,为我市经济结构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项目支撑。六是筹建产学研联盟。为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市孵化、转化、产业化,打造区域经济合作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我市2014年12月组织召开了首届石家庄产学研联盟大会,并组建了“石家庄京津冀产学研联盟”。目前,已有京津地区23所高校、14家科研院(所),省内10所高校、20家金融机构及100余家企业加盟。 上述是一年来市京津冀协同办开展的主要工作,这当中涵盖了您所关心的问题,不知回答您是否满意,请提出批评指正,并诚恳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石家庄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共助石家庄实现美好愿景。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