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7 23: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75665 于 2014-11-8 20:22 编辑
在正定成为佛教重镇的过程中,隆兴寺的前身——“龙兴寺”也功不可没。宋代时,由于皇帝的尊崇,当时的龙兴寺一跃成为“河朔名寺”,促进了真定城佛事的中兴。元代朝廷多次赐金重修真定寺院,并赐田亩、经卷,高僧胆巴一度住持龙兴寺,并施白金千两重修大觉六师殿。《马可·波罗游记》载:“哈寒府(真定府)是一贵城,居民多是偶像教徒(信仰佛教)……”到了清朝,皇帝不论是前往五台山礼佛还是出宫南巡,真定是必经之地。康乾二帝多次驾临隆兴寺,并在寺旁修建行宫便是佐证。史载,金、元、明、清政府在真定设置的僧官就达44位,到民国二十年,正定仍保存有较大寺院45座。
其实,这期间正定也险遭劫难。故事的主人公是光绪皇帝在隆兴寺的替僧,意定和尚。
那是咸丰八年(1858年),天主教正定教区的一位法国主教看上了隆兴寺旁已然空寂冷落的皇帝行宫,就写了一纸公文,向清朝皇帝租借行宫作教堂,居然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就这样,光绪十二年(1886年),从北京来隆兴寺作住持的意定和尚就跟天主教堂成了邻居。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义和拳的发起人赵三多带领亲信们来到正定,在隆兴寺秘密聚议,会上,赵三多把义和拳改称“神助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这在义和团运动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意定和尚可没想到什么革命意义,在他眼中,不但隔壁的天主堂恐怕面临焚毁,大火还可能殃及千年名刹隆兴寺。于是他对义和团的英雄们晓之以理,动之以钱。赵三多们本是要扶清灭洋,不想与朝廷为敌,故而放过了前皇帝行辕,撤了。
事情还有续篇。1900年,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6月,八国联军以保护各国使馆为名,由大沽口登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10月18日,法军提督巴尧率军从保定侵入正定。隆兴寺内立着的《意定和尚功德碑》记载,当时洋人的马队扛着火枪、拉着大炮,旁若无人地进了正定城。城中一片白色恐怖。而意定和尚又一次保护了古城。
碑文中说,意定和尚“得其将帅之心,通其语言之用,使寺之内外之人、物,下至零星琐屑,无一物而或损伤者”。学者猜测,可能是意定和尚利用他与天主教堂神职人员的交情,兼擅用自己的个人魅力——要知道,皇帝的“替僧”可不是一般僧人做得了的,通过与法军将领的交流,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并与巴尧结拜为兄弟,“巴尧与之相见,握手倾心,誓同生死,虽异族而可化为昆弟。”自然,正定城因此安然无恙。
1901年,法德联军从正定撤军,巴尧来到隆兴寺的方丈院,与意定和尚拍照留念,还与意定约好改日一起去拜谒五台山。
西人带着枪炮撤走了。12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返京,回程驻跸正定,皇族与文武要员们就歇在隆兴寺。面对救正定于危难的意定和尚,慈禧自然是褒奖有加。然而此时比不了康乾盛世,老太太拿不出钱修缮年久残败的正定佛寺,只为隆兴寺大悲阁写了一方“大慈大悲”的匾额。不知老太太是有意还是无意:大慈大悲,亦是大智慧。
毗卢殿中毗卢佛
毗卢殿位于大佛寺中轴线的最末端,殿内的毗卢佛堪称国宝,系明万历皇帝朱翊钧为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祝寿所御制的。这尊毗卢佛全部为青铜铸造,高6.72米,由三层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圆鼓形莲座层叠而成。最为精妙的是三层莲座的千叶莲瓣上均铸有一坐式小佛,表情、手印富于变化,加上大尊主佛,和主佛头冠上的小佛,整尊造像上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其中1000代表大千世界由佛来统治,72就是万历皇帝母亲的寿辰。
《意定和尚功德碑》最后说,“欧洲诸国知中国之尚有佛教者,以隆兴寺而知之;知中国之尚有和尚者,以意定而知之。”此言或许有过誉之嫌,但在当时的情境下,意定和尚以一人之身,救正定古城免于沦陷战火、免遭外族劫毁,实为大佛缘。
据说曾考察过世界三大宗教文明的学者余秋雨在正定发出如下慨叹:“正定最大的亮点是中华文化最兴盛时期的佛教重镇,在这个地方曾经出现过最高的东方智慧。”“一部千年文明史、千年佛教史在正定大地激荡。”历史归历史,不论是半部还是一部,还是希望发展中的正定能扛得住古城的文化,牵得住“佛缘”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