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4-15 13: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城系指四周围的城墙,隍是环城的濠,以城隍护卫城池。古代衙署为保一方平安,建城隍神祠,城隍成为一城的主宰。城隍原为守护城池、保障治安之神。道教吸收其为神后,其权限增至护国安邦、剪凶除恶、调风和雨、管理亡魂诸事。官员赴任,首先到城隍庙拜神,宣誓造福一方,并求神护佑。一般城隍庙内有两座城隍像,一为泥塑,一为藤像。藤像为春、秋、冬出巡用。春指清明节,秋为七月十五中元节,冬为十月初一寒衣节。
城隍神祠,最早见于文字记载为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城隍庙已遍及大江南北。《北齐书·慕容俨传》载,天保三年(552),开府仪同三司慕容俨在郢州城,南梁以数万大军攻郢城,城内兵寡,内缺粮草,外无援军,梁军攻城自正月至六月,历时五个月,慕容俨内外交困,他曾率领部下至城隍神祠祈祷,求城隍护佑。他出奇兵,多次击败梁军,梁军以伤亡惨重而退。官府大力提倡祭祀城隍神,并成为官员的一项职责。唐代,张九龄、韩愈、杜牧、李商隐等官员兼文人均做过祭城隍文。宋代皇帝还为城隍加了封号。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大封城隍。敕京都、开封等地城隍为王,官级正一品;府城隍为威灵公,官级正二品(同不兼兵部尚书衔的总督品级);州城隍为灵应侯,官级正三品(同巡抚品级);县城隍为显佑伯,官级正四品(同知府品级,亦有封侯者)。洪武三年,令比照各级地方官衙款式改建城隍庙。
保定城隍庙原为清苑县城隍庙。北魏太和元年(477)置清苑县,县城在今省监狱、马庄一带,于城内建城隍庙。北宋淳化三年(992),保州城移今保定旧城,在北城新建城隍庙(今古城宾馆)。金贞祐元年(1213),蒙古军屠保州,城池与城隍庙尽毁。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蒙古军保州等路都元帅率部于满城县移镇保州,在重建保州城时复建城隍庙。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保州升顺天路,改名顺天路城隍庙,顺天路治与清苑县治同在一城,为区别等级,在城西南隅建县城隍庙废于清同治初年(1862)。一座城内两座城隍庙,在全国罕见。元末,路城隍庙毁于兵火。
明洪武三年(1370年),依敕令再建保定府城隍庙(洪武元年路改府),城隍神为二品官衔的威灵公。至成化十四年(1478),洪武三年建的庙历时108年,庙宇腿颓败。江夏刘观(字亚元)由真定府迁保定知府,节缩公帑,捐舌俸资,鸠工选材,效京城城隍之制,建正殿五间,在城隍庙左右分建二司神祠(左为保护地方之土地祠,右为保护生育之子母宫),正殿之后建城隍寝殿,正殿前分建仪门、大门各三间,构成中轴线的主题建筑,东西路各建司曹15间。正殿前建碑亭,碑刻历代褒奖城隍之敕旨。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奉敕重修该庙,封张罗彦为保定府城隍神。建瓦木结构三空四柱牌楼,额题“敕封威灵公”。建钟、鼓二楼,大门左右各置大石狮一个,小石狮24个,仪门前置铜狮一对。庙门前为庙台,左右有汉白玉石栏杆,中间有三条上庙台的汉白玉石台阶,台阶正对牌楼。庙台南有飨神戏楼,庙台与戏楼空地为观戏广场。
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法、德、意侵略联军侵占保定,焚毁城隍庙。侵略军撤走后,民间集资重建该庙,因资金不足,建成的庙比原先简陋。次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902年1月3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由西安返京,途经保定,追封被侵略联军杀害的直隶布政使廷雍为直隶都城隍,庙名改为都城隍庙。
民国十二年(1923),直鲁豫巡阅使曹锟拨款,彻底整修该庙,重塑神像,新建正、配殿,庙前戏楼亦彩绘一新,未复建钟鼓楼。民国十七年(1928),北伐军推翻奉系军阀政府,拆除庙内神像和后殿,辟为普育市场,当局将庙产划归北白衣庵小学,房屋租给商人营业,收入租金为学校办学经费。庙内空闲地由慈善团体捐资或招商租地建房,房租补充慈善事业经费。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前,国民党清苑县政府驻今市府前街原警察厅故址,国民党军保定绥靖公署驻省政府(今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因省政府由北平迁保定,绥靖公署移驻清苑县政府驻地,清苑县政府移驻城隍庙。
1948年保定解放后,城隍庙恢复普育市场。1971年,保定市招待所扩建,将城隍庙内建筑拆除,合并为市招待处,保留城隍正殿为会议室。改革开放后改名古城宾馆。2006年,原城隍庙大殿为保定市道教协会驻地,将大殿装修并塑城隍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