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16 16: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自搜狐财经
2016年对万达极其重要,具有标志意义。王健林称,特别是转型的核心企业万达商业,虽然地产收入仍大于租金等业务,但预计租赁业务净利润占比约55%,以租金等为主的非地产净利润超过了地产开发净利润。
万达商业是集团转型的重点公司,力争2018年提前两年完成转型目标,成为商业服务型企业。王健林在年会上称,万达将逐步减少地产投资。2017年新开业50个万达广场,因为前期投资开工的原因,今年还有11个重资产项目,39个是轻资产项目,以后每年重资产项目要减到5个左右。2020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搞重资产,全部为轻资产。除了万达城配套的住宅外,万达原则上也不再新增住宅开发。
王健林解释,万达从地产开发退出不是对中国房地产看空,主要在于两点:“首先是中国房地产开发的周期性太强,这个周期性可以说全球罕见。我从事地产行业28年,再两年就30年了,被调控了十来次。中国地产好年景没有持续四五年的时候,基本上三年左右来一回调控。行业周期性太强,造成现金流不稳定,预期也容易经常发生变化。其次更重要的是万达已经可以靠品牌挣钱了,过去靠卖住宅、商铺的钱来建万达广场,现在设计运营就可以分得很大一杯羹,何乐而不为?”
王健林称,从2017年开始,在轻资产模式中,主推合作模式,每年确保签约20个以上,上不封顶。如果合作类万达广场上多了,就减投资类万达广场的数量,因为每年开业50个万达广场可能是极限了。
万达商业从现在开始,既不追求收入规模的扩大,转型期也不追求净利润的高速增长。追求净利润结构改变,就是租金在净利润中的占比提高,租赁业务在净利润中占比从2017年开始每年提升5个百分点。王健林表示,轻资产项目分成来的租金含金量更高,分一块钱,7毛5是净利润,所以租金业务增长再高也不怕,地产开发利润就不要增加了,还要逐年减下来。这种租赁业务的增长是安全可持续的,和房价关联度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