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同里使者

狮山路安邦项目10栋超高分批公示 350米“钻石楼”将搭配超高层住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7 08: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着急 只是公示了住宅项目 等酒店写字楼项目公示了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7 16: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季、w和豪华精选2017年都要开业,好品牌酒店也不少了。关键苏州旅游缺少大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8 13: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需要大型旅游开发项目跟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9 20: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安邦这一批超高 还有龙湖 完工后  狮山路绝对霸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9 20: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信汇达  赶紧加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9 20: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好,狮山路就更加丰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9 20: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超高住宅造了,二期才会有眉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9 20: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最能给苏州超高提起精神的就是350米的安邦项目和480米的昆山建滔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 07: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酒店控小闲 发表于 2016-2-29 20:09
最近最能给苏州超高提起精神的就是350米的安邦项目和480米的昆山建滔中心。

是的  园区应该再贡献1,2栋新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 07: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380家台企投资超116亿美元

高新区台协举行2016年迎春联谊会

  苏报讯(记者 周建越)记者从昨天举行的2016年高新区台协迎春联谊会上获悉,高新区台资企业已超过380家,总投资额超过116亿美元。市委常委、高新区工委书记浦荣皋出席。
  目前,全区380多家台资企业,在电子、医药、机械、通讯、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在推动全区乃至苏州全市经济增长、改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的一年,高新区台企将继续做强做大在苏企业,区台企协会也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让更多台商在苏创新创业、安家乐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 07: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孵化转化 企业14家

高新区“e帮创”入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苏报讯(记者 周建越)近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公示第二批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的众创空间名单,由苏州科技城与苏高新创投集团合作共建的“e帮创”位列其中,成为高新区首家入围单位。
  “e帮创”位于苏州科技城苏高新软件园,是在政府支持下,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有效结合、共同管理的综合性新型孵化器。2015年获得省级众创空间备案和市级众创空间认定。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基地之一,“e 帮创”拥有2000多平方米创客活动场地以及完善的创业辅导与孵化体系,包括创客大本营、导师服务站、路演中心、天使投资会、创客工坊、智能生态实验多功能区及帮创茶咖七大空间,孵化过程涵盖入伙、内部注册、外部注册三大阶段,能够满足创业者的创业需求。“e帮创”重点引进、孵化“地理信息、医疗器械、生态科技、智能装备与家居领域”的创业创新者,通过全方位的支持、服务,集聚一批具有独特创造能力的创业者,协助他们最大化实现创业梦想,同时积极与投资者、政府、企业携手打造健康良性的创业生态,为区域人才集聚、产业创新发挥能量。
  据了解,刚刚成立一年的“e帮创”已举办人才对接、培训、路演、主题活动80场次,累计线下服务创业个人、团队和企业近200个,其中孵化转化企业14家,经孵化辅导的创业团队中有近20人获得2015年高新区区级领军及领军孵化人才项目。“今年‘e帮创’还将通过设立的线上微信、网络服务平台和举办‘创客大赛’等多样化形式,为更多创客与创业者提供更好服务。”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3 01: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目前安邦的权益类投资来看,主要集中于金融与地产股,除了招行和民生银行,安邦还是金地集团和金融街的第二大股东、华业地产(600240.SH)和万科A股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4 00: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楼市供不应求 购房者持币求购


2016-03-02 06:49:3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手机看新闻


评论

  



2月26日,自去年11月以来没有推过地的苏州主城区,终于发布2016年第一批土地出让公告,共14宗,均为住宅用地,总出让面积80.6万平方米,总起价90.34亿。
  
  2月26日,自去年11月以来没有推过地的苏州主城区,终于发布2016年第一批土地出让公告,共14宗,均为住宅用地,总出让面积80.6万平方米,总起价90.34亿。

  这让苦苦等待多时的地产商,似乎看到了希望。但这批土地能否缓解苏州楼市的“饥渴”,目前仍待观察。

  根据易居克而瑞的统计,截至今年1月,苏州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不到4个月,在被监测的35个城市中排名最低。过去一年来,苏州楼市的库存规模同比下降44.8%,同样是跌幅最大的城市。

  这种情况给市场带来巨大的恐慌。去年以来,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很多企业出现无房可卖的窘况,四处寻找项目。购房者则蜂拥抢购,出手迅速,苏州甚至吸引了相当部分来自上海(楼盘)等地的投资需求。这一步步将苏州的房价推向高位,使之成为去年表现最为“抢眼”的二线城市之一。

  拿地,拿地“先别提销售目标,我们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先拿两块地。”面对记者的采访,某大型房企苏州公司总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说,公司的当务之急是拿地,春节前后一直在寻找项目。

  2015年,该公司在苏州共运作两个项目。其中一个在上半年售罄,另一个也于11月彻底卖光。11月以后,信贷、税收等刺激政策不断出现,苏州房价也迅速走高,但公司却面临无房可卖的窘境。公司总部多次催促,要求利用市场向好的时机,不惜一切机会获取项目。

  这种情况在苏州房地产界颇为普遍。正荣集团苏州公司营销总监成军向21世纪经济报道坦承,苏州楼市库存很少,到去年年末,很多企业已经无房可卖,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慌心态。

  问题的根源,似乎可以从土地供应中寻找。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2015年苏州市住宅供应面积为888.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55%。同期,苏州市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为763.23万平方米,同比下滑19.2%。

  相比之下,去年苏州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176.15万平方米,同比增幅达到42.66%。受供不应求的影响,去年苏州商品住宅的成交均价攀升至12924元/平方米,同比上涨高达15.26%。

  恐慌情绪还普遍存在于购房者中。到去年年末,经过大量的去化后,苏州的老城区、工业园区的可供房源已经很少,吴中区的可售商品房库存也极少。按照一位开发商的说法,大量购房者处于“持币求购”的状态。

  按照龙湖地产苏州公司营销总监黄万松的说法,数年前的一项政策调整,也给市场心理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国土部曾在2009年发文,对单宗土地出让的最大面积进行限制。对苏州这类城市而言,单宗住宅用地的最大出让面积不得超过14公顷。“与大体量项目的销售相比,小体量项目的销售周期短,容易给市场带来"供应不足"的印象。”黄万松说,近年来苏州土地出让的体量不大,项目容易很快售罄,从而加剧了市场的恐慌心态。

  二手房的情况也较为夸张。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核心区域,一个名为“绿地华尔道”项目,价格从去年5月份的不到2万元/平方米,攀升至如今的3万元/平方米以上。当地的房产经纪人介绍,单是春节前后,项目单价就提高了2千元/平方米左右,且基本是“出一套卖一套”。

  资本暗流

  在苏州飙涨的房价背后,有着两股不易察觉的资本暗流。其中一股存在于土地市场。

  2015年9月29日,在苏州姑苏区留园路地块的拍卖中,名不见经传的天房发展(600322,股吧)以5.9亿元获得,溢价率为55%。高达31005元/平方米的单价,也使该地块成为苏州的历史“地王”。

  在早些时候的9月7日,深圳(楼盘)联新以40.4亿元的价格拿下劳动路绝版地块,溢价率为64.9%。深圳联新背后的“金主”,是保险大鳄平安集团。

  黄万松表示,在全国楼市整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苏州作为一个经济体量大、供需关系相对紧张的“强二线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进入。这些资金对土地市场影响十分明显,“现在动辄十几家企业竞拍,土地溢价率也经常超过50%,甚至100%,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保险资金带来的压力更大。当地一位知名开发商向记者表示,过去一年多来,在苏州热门土地的拍卖之前,几乎都有保险公司前来洽谈合作。他们希望以入股的方式与房企联合开发,并分享收益。该人士认为,这些保险公司资金雄厚,即使最终未能获取土地,也抬高了房地产企业的心理预期,对地价的攀高有着明显的作用。

  一个直观的案例在于,深圳联新在获取劳动路地块之后,摇身一变成为“甲方”,就项目的开发和运营权向房地产企业招标。最终仁恒中标。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5年,苏州住宅用地成交的楼面价为6525.0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63.92%。苏州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为54.51%。两者均为历史新高。

  另一股资金来自民间,主要体现为投资客。蓝光发展(600466,股吧)苏州公司总经理汪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根据项目客群估算,在吴中区和吴江(楼盘)区的购房者中,约有40%为投资性需求,这些需求除了苏州本地以外,还有相当部分来自上海。这一结论也得到很多企业的认同。

  汪静表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投资资金活跃,且资本的敏感度极高,这也使得长三角地区的楼市容易出现剧烈波动。限购解除、限贷放松等政策利好,除满足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外,无疑也加速了投资需求的释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4 00: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型期的考验

  按照房地产开发的层级划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将苏州归类为“强二线城市”。加之此前几年苏州房价一直处于平稳状态,因此本轮的房价上涨有一定的“补涨”成分存在。

  苏州的GDP总量长期处于全国前十的水平,在江苏省更是位列第一,是“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和杭州(楼盘)的重镇。但与经济实力相比,近期苏州获得的政策利好,似乎更能刺激楼市。

  2015年7月,国务院批复《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按照规划,至2030年,全省将形成南京(楼盘)、苏州两个特大城市。这一定位对苏州的城市规划、人口政策等都将带来深远影响。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

  按照很多业内人士的分析,这两项利好政策的出台也是刺激苏州楼市的重要因素之一。乐观者甚至认为,尽管苏州房价存在一定的泡沫,经济实力的提升,仍然能够支撑市场的上行。

  但这在背后,仍然隐隐存在着一些风险。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经济系主任段进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苏州是传统的制造业基地,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近年来苏州经济开始进入调整期,主要表现为招工难、资金流失严重、经济增速下滑,等等。很多制造业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问题。

  段进军认为,苏州经济正在经历一个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并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定位等的调整。

  在这种背景下,苏州房地产市场能否持续火热,目前尚存疑问。苏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苏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865亿元,同比增长5.7%,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30.5%。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与固定资产投资增心下降、经济进入转型期相比,苏州房地产市场已有畸形化发展的趋势。

  多位受访者均对苏州楼市的现状表示担忧,认为苏州房价已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并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迎来调整。

  但短期内,市场的火爆走势并未改变。据苏州市官方数据,节后第一周(2月15日-2月21日),苏州共成交商品房1275套,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第二周(2月22日-2月28日),苏州成交商品房2686套,再度大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4 00: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经济报道:苏州楼市供不应求 购房者持币求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1 21:55 , Processed in 0.04333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