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小嗯

杭州高等教育及科研学术发展实况【禁争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1 09: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5-3-11 09:24
教育部禁高校异地扩张是2021年。  已经是习大考察访问两校15年后了。2007年人大成立苏州校区(人大国际 ...

早期引进情况我原就说过,不是省与市级层面资源引进不积极,而是浙江国 家战略布局层面定位太低,吸引不到高端资源。就以习当年引进的清华长三院为例,即使出全力也必须以长三角名义引进,所以只能放江浙沪交界的嘉兴。嘉兴清华长三院就是当年早期浙江能引进到高端高校资源上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10: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5-3-11 09:24
教育部禁高校异地扩张是2021年。  已经是习大考察访问两校15年后了。2007年人大成立苏州校区(人大国际 ...

清华长三院放嘉兴意味不可能有发展到研究生院或校区的上限可能,但如果以清华浙江研究院或杭州研究院名义放别地,如杭州就连下限都没有,研究院人都不会来。因为高端资源只会优先去到国 家高定位和重点战略布局的地区,尤其高端高校和科研机构领域。

如果重点高校在国 家低定位地区布局,就意味该地区的研究院还是校区都难拿到国 家级项目,难批复国 家级平台,结果就是也难引进到高端人才。如我之前说双一流是形式上貌似给了公平竞争的机会符合三大一基都能新进。其实核心条件的国 家大平台、大项目就不是市场公平竞争,是按大区布局,绝对优先大区中心。

如大湾区大区中心广州,深圳即使高教投入再大国际指标再强,也拿不到与投入对等数量的大平台、大项目,最终就引进不到对等投入数量的高端人才,国际资源引进另说。所以我说对杭州和浙江来说最核心先落地综合性国 家科中心,因为没那么死。合肥因中科大历史机遇,深圳因经济和科技创新拿到国科中主阵地,而这2家非大区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11: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ickcxw 于 2025-3-11 11:39 编辑

还是希望北航杭州国际校区、西湖大学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更实际些。争取达到一所中等985大学的招生规模,比如1-2千人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13: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buickcxw 发表于 2025-3-11 11:37
还是希望北航杭州国际校区、西湖大学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更实际些。争取达到一所中等985大学的招生规模,比 ...

北航杭州国际虽然最终达目标万人招生规模,但现是1+N模式,需要N个小规模国际办学集合成一个万人国际校园,短期本科招生如果要扩大需要教育部批出更多小规模国际办学项目,现只批了1个招生指标有限,看今年能否批出第2个或更多。

西湖大学起步3个学院5000人规划,3000研究生2000本科。现再新建医学院,最终招生规模增加,但可预估西湖大学后再逐步新增学院大致最终到宁波东方理工规划的1000万规模,毕竟定位小而精,即6000研究生4000本科。只是西湖大学承担为中国“精英教育”路径探索探路,所以优先研究生教育,后下沉本科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14: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逸雪霁蓝 发表于 2025-3-11 10:21
清华长三院放嘉兴意味不可能有发展到研究生院或校区的上限可能,但如果以清华浙江研究院或杭州研究院名义 ...

苏州却引入了不少高端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18: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逸雪霁蓝 于 2025-3-11 18:20 编辑
绍兴长生 发表于 2025-3-11 14:36
苏州却引入了不少高端资源,


国 家定位不只大区定位一个方面。前面广深例子,广州大区中心,深圳国 家规划更本没区域定位项,因此科教文卫等领域深圳即使投入再多也难获对等回报,但深圳定位高在经济金融与创新等。而苏州国 家定位高重点在产业,如全国唯一国 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定位,锡常同理。苏锡常是国 家头部重点产业核心区。

所以苏州获批全国2651前三的城镇开发边界面积,锡常同理获批人均可开发面积高。可开发面积是最重要核心资源,江苏大平原苏北向苏南提供土地指标,不表示国 家就要批前三和高人均开发面积。否则中西部省区都土地指标集中省会谋求批复如苏州同样高可开发面积,当然不行。苏锡常很多时候人均GDP高于上海,拥有最核心资源的高开发面积下经济总量当然会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20: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考察团赴宇树科技与云深处科技参观考察,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2025-03-11


(通讯员/姚丽桃 图文/范肇心)为深入了解领先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现状,3月8日,由清华大学聂鑫教授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晴虹教授共同带队,清华大学庄亮东助理教授、丁然副研究员以及北航国新院人工智能科创中心季梦奇副教授、范肇心助理研究员组成的联合考察团前往浙江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与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深处科技”)考察学习,共同探讨未来校企合作的更多可能性,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探访宇树科技:感受四足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前沿技术

8日上午,联合考察团来到宇树科技总部,受到了公司高层与技术团队的热情接待。宇树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机器人研发企业,长期专注于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产业化,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丰富的应用经验。

在宇树科技展厅,公司经理为考察团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技术发展路径以及主要产品线。从最初的技术探索到如今的产业化应用,宇树科技始终坚持自主研发,逐步成长为行业的佼佼者。考察团成员对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创业精神表示高度赞赏。



△ 清华-北航联合考察团与宇树科技经理交流人形机器人发展路程

随后,联合考察团观看了宇树科技最新一代四足机器人Go2以及人形机器人G1的现场演示。演示过程中,Go2机器人凭借出色的灵活性与运动控制能力,成功完成了复杂地形行走、快速转弯、原地跳跃等高难度动作,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稳定性与运动性能。人形机器人G1凭借良好的平衡能力与智能交互特性,现场演示了自主站立、灵活行走以及与人类互动的多种功能,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 宇树科技经理介绍四足机器人发展历史

演示结束后,双方围绕四足机器人技术路线、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开展座谈研讨。聂鑫教授从清华大学在机器人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切入,对四足机器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技术提出了改进建议,并与宇树科技技术团队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算法优化进一步提升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杨晴虹教授结合北航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高空作业、灾难救援等特殊场景的可能性,并建议双方在这些领域开展针对性的合作研究。

宇树科技技术高管详细介绍了公司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经验与挑战。他指出,机器人技术的突破不仅依赖于硬件的优化,更需要在算法、人工智能和传感器集成等方面进行多学科的协同创新。针对高校提出的技术建议,宇树科技技术团队表示高度认可,并提出希望通过联合实验室建设、科研项目联合申报等途径,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的全方位合作。

研讨会上,双方还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热烈讨论。聂鑫教授表示,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可以为企业输送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宇树科技表示,企业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与实践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人才的双向赋能。



△ 清华大学聂鑫教授(左)与宇树科技产品经理(右)、高级技术工程师(中)探讨合作方案

探访云深处科技:探索机器人产业应用新场景

8日下午,联合考察团前往云深处科技考察交流。云深处科技是国内机器人产业的知名企业,专注于机器人在工业、教育、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发展成果显著。



△ 联合考察团观看云深处科技人形机器人宣传片

在云深处科技展厅,高级产品经理郑东鑫向考察团详细介绍了公司各类机器人产品在户外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表现,涵盖电力巡检、应急消防、警用安防、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随后,考察团来到户外,观看了云深处科技最新的四足机器人绝影X30的现场实物演示。绝影X30机器人在户外复杂地形环境下,成功完成了障碍跨越、斜坡攀爬、突发外力干扰下的快速稳定恢复等任务,展现出了卓越的抗扰动能力与自主导航能力,充分体现了其在户外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 绝影X30机器人展示爬楼和野外运动能力

在随后的研讨会上,云深处科技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企业自2018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公司在科研教育与工业应用两大板块的战略布局与实践经验。负责人特别指出,企业在电力巡检与应急救援领域的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机器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考察团成员对云深处科技的发展战略表示高度认可。杨晴虹教授结合北航的科研优势,建议双方在智能感知与自主导航技术方面加强合作,特别是在无人机与地面机器人协同作业方面探索更多应用场景。聂鑫教授提出,希望未来双方能够围绕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普及与推广展开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教学的机器人产品,助力机器人技术在科普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 云深处科技高级产品经理郑东鑫向联合考察团介绍企业发展历程

此次考察活动不仅为校企双方搭建了有效的沟通桥梁,也为未来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聂鑫教授表示,校企合作是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此次考察,两校人工智能团队不仅深入了解了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应用现状,也明确了未来合作的方向与路径。杨晴虹教授指出,高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将有效推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未来,校企将进一步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校企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拓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20: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5-3-11 20:37
清华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考察团赴宇树科技与云深处科技参观考察,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名校和名企合作还是不错的,
既能合作攻关技术,
也能给名校生最好的实习机会,
双向奔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20: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3-11 21:00 编辑

ZT—爱吃热油烹煎蛋的磁弟:

国科大杭高院,热门专业曝光!

最近,经过一番打听和收集,终于拿到了关于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的报考数据(虽然不是官方数据,但参考价值极高)。来看看这些有趣的数据吧:

杭高院整体报名人数暴涨:

首先,最让人惊讶的是杭高院的报名人数,竟然比去年多了将近三倍!这增长速度也太快了,看来大家都对这里的研究生项目非常感兴趣。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最热门

在所有学院中,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报考人数最多,大概有800人左右。看来大家对物理和光电工程的兴趣真的很高,这个学院的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确实很有吸引力。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也不差: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报考人数大概在400到450人之间。有传言说这个学院有一些特别的项目,比如体系84和AI331,看来这些项目确实很吸引人。

国科大人工智能学院华大专项报考人数较少:

相比之下,国科大人工智能学院的华大专项报考人数就少多了,不到100人,可能只有50到60人。而杭高院的华大专项报名人数更是只有20多人。看来大家对这个专项的兴趣不高,或者可能是竞争太激烈了。

总的来说,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的报考人数增长非常迅速,尤其是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真的是热门中的热门。希望这些数据能给大家一些参考,祝大家都能顺利考上心仪的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21: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3-11 21:09 编辑
600066 发表于 2025-3-11 20:56
名校和名企合作还是不错的,
既能合作攻关技术,
也能给名校生最好的实习机会,


最好能固化一些常设平台和机构,尽可能多地吸引清华和北航的科技大咖、年轻技术狂人入驻杭州创业、科研。

我觉得甚至可以效仿当年把杭州市最超值的公园年卡向上海人开放那样,把杭州各项人才优惠、公园年卡、赠送办公区等这些打包成杭州的异地“人才码”,赠送北京的清华北大北航中科院这些科技顶流,吸引他们来杭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山老妖怪 于 2025-3-12 20:55 编辑

2025年3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陈志敏、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薛小松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Chiral sulfide and achiral sulfonic acid co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electrophilic tandem selenylation semipinacol rearrangement of allenols》的研究论文,曹仁飞、苏蕊蕊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陈志敏、薛小松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3月7日,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夏衡课题组研究成果“Biomimetic 1,2-amino migration via photoredox catalysis”以“Article”形式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hemistry》。该研究受酶促反应的启发,结合光氧化还原催化开发了一种仿生的1,2-氨基迁移反应,实现了高效多样性γ-取代-β-氨基酸的构建,为非天然氨基酸的多样性合成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21: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5-3-11 20:57
ZT—爱吃热油烹煎蛋的磁弟:

国科大杭高院,热门专业曝光!

杭高院报考吸引力明显增强因永久校区开建,现在考入的学生毕业前能赶上进驻永久校区。具体到热门学院,8个交叉学院中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定位与发展目标相对高且最具体明确:建成中国科学院空间引力波探测培育基地、中国科学院空间红外天文探测培育基地、中国科学院新型微纳激光培育基地、中国科学院高功率超快激光培育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1 21: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山老妖怪 发表于 2025-3-11 21:03
最好能固化一些常设平台和机构,尽可能多地吸引清华和北航的科技大咖、年轻技术狂人入驻杭州创业、科研 ...


我觉得两点:ZF不说了,杭州已经出圈了,
第一是城市科创环境的吸引力,杭州在这方面大环境一直是国内顶级的,但还可以更好,谁都喜欢鸟语花香,人文内容丰富,科创园区和周边小环境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第二只能是科技产业发达,优秀企业多多,越强越有合作的机会,国内以后科技强市可能就那么几个,城市间的科创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再反思都没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13: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milanesi | paiusco设计研究室”两位创始老板Claudio Milanesi与Diego Paiusco受邀担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客座建筑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12 13: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randtk 于 2025-3-12 13:23 编辑
冷笑002 发表于 2025-3-12 13:14
杭州“milanesi | paiusco设计研究室”两位创始老板Claudio Milanesi与Diego Paiusco受邀担任浙江大学建筑 ...


他们俩好像是意大利那边派过来做天目里项目,做完就留在杭州自己创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4-2 06:28 , Processed in 0.04884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