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10-21 20:3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铁1号线战备车站,露出神秘面纱即将启用
9月27日,当冷滑试验车顺利完成上行、变道及下行,稳稳停在冷滑终点后,标志着中铁四局安装公司北京地铁1号线福寿岭站启用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冷滑试验,为下一步接触网送电、热滑及系统联调联试创造了有利条件。
10月1日,中铁四局安装公司参建的北京地铁1号线福寿岭站启用改造工程通过列车带电测试,至此,福寿岭站改造区间轧道改造、试验车冷滑和乘用车带电测试工作全部完成。
福寿岭站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建设初期主要目的是以战备疏散为主,兼顾城市交通,自2007年5月起福寿岭站便停止运行,现车站部分设备、设施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开通使用需求,故按照启用翻新原则对福寿岭车站进行改造,车站改造面积4041平方米,地面新建结构建筑面积2902平方米。福寿岭改造主要包括车站工程(含基坑开挖)、线路轨道工程、通信、信号系统采购及安装工程、机电系统采购及安装工程、供电系统采购及安装工程、AFC、安防与门禁系统工程、接入指挥中心、联合试运转等8个部分施工,共涉及45个子专业系统。
试验前,项目经理部精心组织策划,将现场安全隐患排查、人员分工等落实到位,管理人员提前到位对区间内可能影响列车行进的风险因素及时进行清理,以保障行车安全。试验过程中,各点位负责人沟通有序,配合得当,试验车运行平稳,最终顺利完成了本次冷滑试验。
福寿岭站重新启用后,可以为核心区及周边居民打造地铁+公交两位一体的交通服务,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神秘的52号站
“福寿岭站”,在地铁内部也被称为“52号站”。“隐姓埋名”53年,这座车站到底藏着哪些秘密,它的前世今生又有着哪些故事?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近日前往52号站的所在地福寿岭,进行了实地探访。
地铁一号线曾有“进山线”
因战备需要一直隐姓埋名
建成53年之久的福寿岭站,为何一直没有开通使用?其实,这座车站迟迟未能与市民见面的原因,与地铁建设之初的“战备”目的,有着密切关系。
北京地铁在筹建初期确定了“适应军事需要为主,同时兼顾城市交通”的方针。1965年3月,铁道部地下铁道工程局筹建处开始工程勘测设计工作。讨论初步设计的过程中,确定地铁第一期工程由石景山向东经玉泉路、公主坟、复兴门折向南行,最终到达北京站,代号为401线。进山线路方案是地下铁道由石景山向北延伸,经金顶街过福寿岭出地面,简称北线,代号402线。1966年5月,一期工程进山线开始动工修建。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当时福寿岭站就已经建成。1971年1月15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线路开始试运营,实行内部售票,凭单位介绍信在各车站购票。当时,地铁试运营的运行区段为北京站到立新站(公主坟站),共10座车站。在随后的两年里,试运营区段不断向西延伸,到1973年4月23日,地铁试运营线路延长到苹果园站。此后,在北京地铁的线路图上,苹果园一直是1号线最西端的起点站。而苹果园以西的52号站也就是福寿岭站,因为战备需要,一直“隐姓埋名”,很少为人所知。
上世纪70年代以后,北京地铁的基本任务从战备为主,转向以运营为中心,为乘客服务。地铁建设之初浓厚的战备色彩逐渐褪去,融入京城百姓的日常生活。
曾经每日两班“通勤车”
服务地铁职工与技校学生
尽管52号站一直没有对外运营,但在很长的时间里,车站每日依旧有从苹果园发来的通勤车停靠,为职工和地铁技校的学生提供方便。
上世纪80年代,地铁技校新校舍在福寿岭建成。新校舍位置正好位于52号站以南。当时地铁技校面向北京城八区招生,由于福寿岭距离城区较远,附近交通不便,因此家住城区的同学基本都是搭着通勤车上下学。
如今52号站周边较为荒凉,站口北侧是北京铁路局培训中心以及**财经大学西山校区。南侧是北京地铁技校,站口东侧大约500米远有一处新建成的住宅小区,主要为公寓和叠拼别墅,不过小区与地铁站之间并没有道路直接连接。在福寿岭公交站旁,还竖立着一块白色的提示牌,上面写着“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准超越”,让这一区域更加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