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9 18: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折快跑 发表于 2024-7-29 17:28
东风公司与华科大深化战略合作 联合研究院揭牌首发2024-07-26 09:27·武汉经开区

7月25日,东风汽车集团 ...

这个好,希望能搞出先进的汽车技术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9 18: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JX2Zbb 发表于 2024-7-29 18:41
武汉和郑州在文化习俗上不同,郑州除了航空港试验区做得可以,也无优点和过人之处,总体实力和能级隔一大 ...

不说长沙,武汉跟二胖合作都比跟北边强,一个是距离要近很多,再一个二胖的产业结构比北边要强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9 18: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穷则武鄂黄黄,达则武沙昌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29 23: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gencer 发表于 2024-7-29 16:36
瞎猜一个 A 岚图 ,B 东本 ,C 小米

很可能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0 00: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运会巴黎游客“反向旅游”来中国 武汉成为热门目的地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9日14:39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理略、通讯员张大伟、实习生卢祺瑞)第33届奥运会各项赛事在巴黎如火如荼进行,不少巴黎市民却选择“反向旅游”。7月29日,携程数据显示,奥运期间巴黎市民入境中国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72%。上海、北京、广州、厦门、成都、温州、武汉、南京、深圳、昆明成为法国人“反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大型国际赛事对旅游业具有强大拉动力,巴黎奥运会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带来旅游热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游客在奥运期间(7月26日至8月11日)赴巴黎旅游的订单全量同比去年增长114%,内地旅客预订巴黎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94%,预订法国租车的订单同比增长126%。

因巴黎奥运会,今年暑期欧洲旅游也火了一把。奥运期间,国内游客前往欧洲预订酒店的订单量同比增长143%;同时包车游览法国趋势明显,奥运期间欧洲包车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68%。欧洲包车游最热门的目的地有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其中,法国成为欧洲包车游预订量第一的国家。巴黎1日包车游、法意瑞、荷比卢德法等多国游线路深受中国游客欢迎。

因举办奥运赛事与庆祝活动的场馆遍布法国各地,游客也奔赴至更分散更多元目的地深度游览。一些原本相对冷门但拥有赛事举办权的城市也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数据显示,奥运及残奥村所在地、巴黎北部卫星城圣但尼,以及承办篮球和手球比赛的北部城市里尔皆因奥运赛事的到来,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8倍以上。

奥运期间中国哪些城市的游客更爱赴法旅游?数据显示,内地赴巴黎的热门客源城市前十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重庆、武汉。年龄层面,80后占比37%,90后占比29%,70后占比21%,00后占比8%。

有趣的是,7月中旬到8月底,也是法国人集中休假的时间。举办奥运也影响不了松弛感十足的法国人去四处旅游度假。据了解,法国政府也支持当地人民出去度假,把巴黎的空间留给奥运会和游客。因此有部分法国游客,恰好搭乘了法国入华免签政策的便利反向来中国旅游。

来自法国的姑娘艾美丽就是躲避奥运会人潮巴黎市民之一,她在携程国际平台上看到中国的度假农庄,感觉很新奇想体验下中国的乡村生活。在携程陕西佛坪度假农庄,她收获了很多意外的惊喜。数据显示,反向来华旅游的法国游客,年龄主要集中于80、90、70和10后,分别占比28%、20%、16%和1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0 00: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折快跑 发表于 2024-7-29 17:38
武汉⇌南昌1个多小时可到达2024-07-29 16:54·武汉发布
加快推进沿江高铁合武段建设,将武咸昌高铁纳 ...

虽然本届即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十届会商会在长沙举办,但排序武汉一直第一,书*记、市*长(后排)站位也是C位。毕竟武汉系中部及长江中游唯一副省级城市,唯一超大城市,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及长江中游中心城市。政治地位在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0 09: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2024年7月30日


进港航班                           336

出港航班                           338

进出港合计                        674

——————————————————-



7月29日(周一),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406.16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4号线武汉火车站、2号线中南路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0 10: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武汉渡江节举办时间定于8月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0 10: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武汉渡江节举办时间定于8月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0 12: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折快跑 发表于 2024-7-29 17:10
未达预期!湖北多个规划铁路项目调减。与原规划相比:调增花湖机场铁路联络线、武汉枢纽直通线东延线和荆州 ...

也不用太悲观,这些铁路项目又没有取消,只是没法在十四五期间实施了,留待十五五及以后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0 13: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0 13: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恒隆形式不容乐观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0 14: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建设战高温全面冲刺 工程进度已超过95%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30日07:29 来源: 楚天都市报




第三跑道工程现场,建设工人们冒着酷暑工作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石倩 通讯员 杜红霞 实习生 高瑞琪 徐棒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

正值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热的日子。每日7时,有些人还在睡梦中,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工地上却已是一片忙碌。

目前该工程进度已超过95%,全部完工后,将进入行业验收和飞行校飞阶段。第三跑道投用后,天河机场的起降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航班时刻将有更多选择,天河机场的客货运量也将进一步提升。

冲刺阶段遇高温

7月2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工程现场看到,千余名建设者操作着挖掘机、压路机、装载车、平地机、摊铺机等300多台设备在全力作业。目前,第三跑道工程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正值三伏天,建设工地上没有丝毫遮挡。在太阳暴晒下,极目新闻记者将携带的温度计置于工地路面,温度计显示超过了50摄氏度。有洒水车来来回回往路面反复喷洒。

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工程扩建工程指挥部场道负责人王淏介绍,给路面洒水有多重效果。由于正在建设中的第三跑道与正在使用的第二跑道距离不远,定时给工程路面洒水可以起到降尘作用,避免灰尘影响飞行区的飞机起降;此外还可以给地面降温,减少高温伤害,起到养护混凝土路面的作用。

王淏介绍,目前该工程正在进行紧张的收尾工作,工作量会更大一些,“包括各个工种的交叉与协调,加上三伏天高温,会带来一定压力。”王淏说,项目部会科学统筹户外作业时间,比如进入三伏天后,将开工时间提前至早上7时,11时结束上午的工作,下午3时继续开工至第二天清晨6时。

即使避开了一天中最热的时段,户外作业仍然酷暑难耐。项目后勤人员每天要为工人提供超千斤西瓜、十几桶容量50升的酸梅汤以及藿香正气水,为工人解暑降温。

完工后将进入校飞阶段

据介绍,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于202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吨的目标设计,该跑道长度3200米、宽度45米。跑道双向设置Ⅰ类精密进近系统,配套建设助航灯光、供电、通信、导航、气象、给排水、消防等设施。

王淏介绍,拥有跑道数量的多少代表着机场的起降能力。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天河机场飞机起降24万架次。第三跑道建成投用后,可满足天河机场2030年飞机起降43万架次的需求,保障日均高峰起降1260架次的频率。届时,航班时刻将有更多选择,排队等待起飞降落的概率将进一步缩小,机场客货运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建设武汉客货双枢纽发挥重要作用。

待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全部完工后,将进行工程校验飞行、大飞机试飞和各项验收等工作,试飞、验收等工作结束后将正式投入使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0 14: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技术催生应用新场景——武汉向数字化标杆城市加速迈进

2024/07/30 10:52:2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李伟 实习生 鄂依玲 饶林凯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当前,数字经济正转向深化应用新阶段,如何把握信息时代新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记者调研发现,湖北省武汉市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从发展起步到不断壮大,持续从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政务等方面推进数字化建设走在前列。尤其是,武汉通过对城市数字孪生操作系统的应用,发挥“统、算、枢、安”核心作用,向建成数字化标杆城市加速迈进。

  夯实城市智慧“底座”

  进入地下停车场,输入车牌号或车位号就能开启AR实景导航;足不出户,通过智水AI推流便能获取精准水文数据,助力科学防汛决策;一条生产线,通过“产品孪生”,汽车定制和量产从冲突走向融合……近年来,武汉在城市数字孪生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近日,在武汉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城市数字孪生操作系统科技成果评价评审会上,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武汉云打造的城市数字孪生操作系统成果的评审,指出城市数字孪生操作系统是当今智慧城市运营的关键基础技术,展现了优异的技术创新性、灵活性和可靠性,科技成果达到领先水平。



  通过对城市数字孪生操作系统的应用,武汉云能够实时监控和模拟城市的各项运行数据,对公安、规划、民政、房管、城管等多部门同步开展建筑物、构筑物和城市部件的数字化管理,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为业务部门提供轻量易用的应用场景开发环境,能够有效推动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应用水平提升,发挥“统、算、枢、安”核心作用。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牛强介绍,武汉在推动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上个世纪就引入国际上GIS先进技术来赋能城市规划,最近十年提出智慧城市规划。武汉在数据搜集阶段、调研阶段、编制阶段、审批实施阶段都有前沿探索。如数据采集阶段,武汉在上个世纪末就搭建了“一张图”的平台,把城市相关的所有信息如建筑、道路、市政、园林、社会经济、教育等整合到“一张图”。

  2021年9月4日,作为武汉市与华为公司合作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全国首个以城市命名的城市云——“武汉云”正式启用。武汉云以数字孪生技术夯实城市公共数字底座,以基础设施服务支撑城市“数智化”治理,使得数字孪生城市日益清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表示,各个部门的数据可以融合起来共用共享,能够把整个武汉市的政务建设搞成一个国家城市的标杆,同时推动武汉市数字产业化发展。

  数字孪生技术赋能智慧城市

  在交通领域,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可以优化交通流量,提高出行效率,还能促进自动驾驶的发展。武汉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在一个交通拥堵点进行试点,结果显示交通流量提高了15%,市民的通勤时间减少了20%。通过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武汉可以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提供了包括道路属性、标线标识路牌等数据集,且具有亚米级定位精度,能有效支撑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服务,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价值增量。

  数字孪生城市如何更好地支撑智慧管理?“数字孪生城市的核心关键词是孪生,孪生是从制造业而来,将其引入城市领域是重大创新。”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牛强表示,有了数字孪生城市,可实时动态映射城市当前的状态,快速分析并实时调整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用数据为城市赋能。

  7月1日23时40分,汉口水文站水位涨至27.31米,超警戒水位0.01米……与水文人的紧张工作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市民游客在汉口江滩安全标志线外欣赏江景。城市生活从容的背后,是数字孪生水文站平台在发挥作用。在线测流数据可以实时传回平台,再利用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算出的实时流量,为洪水防御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数字孪生技术赋能,“一张图”掌控供水、排水、河湖水系等信息,感知水域“一草一木”,实现“治水”到“智水”。

  在医疗领域,城市数字孪生技术通过精确的数据模型,提升医疗效率,确保患者能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优的治疗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开启了“智慧大脑”。患者未出家门智慧医疗就已跟上,从导航导诊、停车服务、检查治疗、诊后管理等各个环节,智能化贯穿始终。医院内,智能机械臂“舞动”取药井然有序、传送胶囊“飞檐走壁”、智慧“大脑”总控全场……

  随着江豚实时声学监测仪的安装,江豚保护已迈入数字化时代。武汉云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施了“数字江豚”项目。利用实时监测和模拟技术,对长江流域的江豚进行保护和管理。通过对江豚栖息环境的数据分析和模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生态威胁,保障江豚的生存环境。此外,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中科院水生所、中国铁塔武汉分公司、武汉云、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共同打造上线了江豚在线直播平台。网友只需打开手机,即可观看到江豚戏水、捕食、嬉闹的生动画面。这种直播科普的方式能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真正融入了其中,才能更好懂得如何去保护。后续还将开发策划“慢直播+科普课程”等配套服务,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保护。

  武汉如何迎接数字新未来?受访专家表示,武汉正全面推进城市各领域数据的统一标准编码与动态介入,形成各领域信息的“一码孪生”,实现人与城市的协同数字孪生,提升城市发展态势的推演能力,并将开发应用场景,构建多层级的城市调度治理平台,打通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

  向建成数字化标杆城市迈进

  湖北正加快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夯实数字“地基”是关键。2023年10月9日,湖北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要求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快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武汉市委网信办编制的《武汉市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将努力建成“全域赋能、全链创新、全城数治、全民智享”的数字化标杆城市,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提供有力支撑、注入新动能。对武汉而言,数字孪生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



  日前,武汉云与天门市政数局和湖北省融资再担保集团签署了城市数字孪生操作系统服务框架协议,在行业内首创开源开放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还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数字孪生”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成为一种发展新模式、一个转型的新路径、一股推动各行业深刻变革的新动力。

  武汉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钟收成表示,未来,武汉云将深化城市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拓展更多垂直领域解决方案,推进数据共享与开放,支持更多智慧应用落地。同时,武汉云还将加强与湖北各地市合作,更好地支撑数化湖北、数化武汉建设。

  以城市数字孪生操作系统为支撑,锚定智慧城市发展。武汉正持续向数字孪生城市迈进,推进全市信息化全方位、多领域的协同发展,在横向上连接城市的各个职能部门,实现数据的动态流动和实时反馈,纵向上建立市区街多层级网络架构系统,以此打通宏观与微观管理,实现全领域、多层级、各部门的全面智慧协同,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助力武汉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化标杆城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0 14: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铁路线6座栈桥,架起武昌生态文化长廊新活力

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日期:2024-07-29 08:41



近日,城市绿道——武昌生态文化长廊6座栈桥全部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

武昌生态文化长廊所在位置为武九铁路北环线旧址。6年前,武九铁路北环线由武汉城投铁投公司负责铁路搬迁,武昌生态文化长廊一期工程启动建设。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从铁路阻隔到栈桥融合,武昌生态文化长廊不仅为周边市民提供慢行观光的通道,也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兴城到围城

拆掉道口建栈桥


《武汉铁路百年》这样记述:“武汉是坐着火车穿越历史而来的城市,每一段铁轨,每一个车站、每一座桥梁,都是一段革命史、奋斗史和城市发展史。”



武昌生态文化长廊成为武汉市民休闲游乐的新景点。

武九铁路起源于原粤汉铁路。粤汉铁路武汉段从小东门至徐家棚,终点徐家棚站后来更名为武昌北站。

1954年,武钢选址青山,铁路开始由武昌北站向青山八大家延伸。第二年,武钢建成投产。铁路线从八大家继续延长至黄石铁山站,称为武大铁路。1990年,大冶至九江沙河街段贯通,与武大铁路合称武九铁路。

武九铁路北环线,从小东门到青山建设十路,途经沙湖站、武昌北站、大家站、楠姆庙站。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粤汉铁路与京汉铁路接轨,形成新的京广铁路,武昌北站与这段粤汉铁路旧线也随之冷清下来。

2000年以后,伴随着铁路第三次大提速、武昌站扩能改造工程,武九铁路北环线作用被进一步削弱。2018年5月10日,武昌北站送走最后一班市郊8304次列车,承载着武九北环沿线居民60年的市郊通勤绿皮小火车停运了。同年5月13日,武九北环线停止办理行车业务。

停运后的武九铁路北环线沿江穿越武昌、青山两个中心城区。由于铁路线的阻隔,城市空间出现割裂,直接影响了武汉市规划实施的“两江四岸”发展战略。中心城区功能提升受到影响,沿江宝贵土地资源也没得到合理利用。

2018年5月,武汉启动武九铁路北环线拆除工作。

根据规划,武九铁路北环线搬迁后,将复合利用腾退铁路用地,地上建设全长约17.1公里的城市公共空间——武昌生态文化长廊,通过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提升长江两岸城市功能和景观形象,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6座栈桥各具特色

串联武昌生态文化长廊


武昌生态文化长廊横穿武昌、青山的地面道路共40余条。拆除铁轨后,为方便周围的非机动车和市民通行,沿和平大道、德平路、园林路、建设一路、沿港路、建设十路等原来重要铁路路口和道口,修建起6座人行栈桥。

7月20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全线通过铁路肌理与铁路元素的保留、历史建筑的改造、自然景观的塑造,搭建一条展示铁路文明与园林生态交织的城市公共空间。长廊中的六桥六景,则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和平大道“弓形桥”

靠近武昌生态文化长廊起点的第一座人行栈桥——和平大道的“弓形桥”首先映入眼帘。这座桥造型独特,桥面梁、索和拱形成张力结构,像一张拉满的弓。站在桥上,可俯视和平大道的车水马龙。据了解,桥的设计参考了英国盖茨亥德千禧桥,在国内城市人行天桥里是首创。

德平路“水波桥”

德平路“水波桥”的灵感来源于附近的余家头水厂。青绿色波纹,似山似水。站在栈桥上能看到二七长江大桥耸立其后。

园林路“彩虹桥”

园林路“彩虹桥”,以四色树脂玻璃构筑了自带复古滤镜的“镜筒”空间,绿、红、蓝、黄四色规则排列令人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从外面看如同道路两端支起的一道虹。“彩虹桥”是武汉市目前第一座室外彩虹玻璃桥。

建设一路“红钢桥”

与彩虹桥自身的多彩不同,建设一路“红钢桥”立面采用统一的锈红,简单的几何体作为装饰排列其中,给人以秩序美与典雅美。绿树成荫的盛夏,路边繁茂的梧桐叶与红桥相映成趣,从树荫缝隙透出的光线投射在桥上令人感到无限的生机。

沿港路“钢箱桥”

沿港路“钢箱桥”由连续的钢箱梁构成,桥底也做了弧形处理,使得桥体造型更加饱满,更像一条银色的游龙。

建设十路“花海桥”

建设十路“花海桥”从栏杆到拱廊,布满紫藤、蔷薇造景。在紫藤花桥上,紫藤花缠绕着两侧的护栏,一直延伸到拱廊顶部,微风拂过,影影绰绰。

来武汉旅游的襄阳六中老师喻有凡带着家人在“花海桥”拍照。他说一路看下来,六座栈桥,各有特色,好像一座露天的桥梁博物馆。

家门口的栈桥

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感


位于青山公园西侧的沿港路,是连接临江大道、和平大道与冶金大道的重要通道。“原来这里是一个铁路涵洞,如果到江边去必须穿越涵洞,一遇暴雨涵洞就积水”,家住附近十九街社区居民周涛指着沿港路“钢箱桥”位置告诉记者,这里行路难留给人们太多的记忆。

如今,沿港路约240多米的改造段与周边路面齐平,沿港路双向四车道上机动车畅通无阻,“钢箱桥”成了沿港路最美的风景。

记者在钢箱桥下看到,由于钢箱桥宽约4米,上下坡坡度较缓,电动车和自行车都穿越栈桥而过。

周涛说,栈桥建起来后,周围原来和栈桥不相称的低矮房屋、临时建筑也被拆除,环境大大改善了。



和平大道“弓形桥”。


和平大道“弓形桥”附近,三角路花园赵家墩小区4栋居民李红雨告诉记者,原来的武九铁路横穿公路,铁路下面有涵洞,走和平大道穿越武昌必须走涵洞,下雨天这里就堵车,“有时一堵就是半个小时。”武九铁路废除后,建设单位把涵洞填平,在上面架起了栈桥,成了周围居民休闲好去处。

《在武汉触摸中国铁路》作者赵卫东在武九铁路北环线拆除之前,曾走访武昌、青山的多个铁路道口。他告诉记者,武九铁路北环线将城区割裂,截断了武昌、青山两个城区近40条与长江垂直的道路,由此产生多条“断头路”,极大地增加了周边交通压力,给附近居民带来多不便,“一轨之隔的居民若要相见,要绕道很远的道口,多走两三公里的路”。

“临江而不亲江”,也成了临江居民曾经的痛楚。赵卫东说:“栈桥是缝合这道伤口的针线。它们连接起断裂的道路,记录着区域独特的历史片段。”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认为,6座栈桥加速了武昌及青山滨江区域城市路网“缝合”,沿线13公里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未来,整个江南片区将形成40余条道路直通江边的畅通路网,市民亲江赏景将更加方便。

从“背江”走向“面江”

右岸主城“含金量”再升级


武昌生态文化长廊沿线打造四美塘铁路文创天地、八大家创意工坊、武汉火车文化主题乐园等重要节点,串联起武昌滨江商务区等城市重要功能区。6座栈桥,方便市民出行,缝合城市空间,也连缀出长江右岸一片活力。

记者在建一路“红钢桥”上看到,周边一片热气腾腾的建设场景。中建八局项目部负责人说,铁轨拆走后,栈桥建起来了,他们的项目也启动了,地块也升值了。今年10月,“红钢桥”附近八大家创意工坊即将投入运营。对于武汉首个音乐策展型商业街区,周边居民相当期待。

距离沿港路“钢箱桥”50米的青山商场近来有不错的人气。临近午餐时间,在钰龙时代中心工作的蒋夙兰和同事一起在“嗨吃街·青山食境”吃完午餐后,顺便到钢箱桥上散散步,然后步行回公司。



沿港路“钢箱桥”。


和平大道“弓形桥”附近的绿地缤纷城也打出广告:“靠近和平大道弓形桥附近的绿地缤纷城”。

2019年,武昌滨江商务区规划确定,核心区定位以总部经济为龙头,高端商务为主导,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总部商务首选区。

古老陈旧的铁轨拆除后,建一至建四街区招商计划已接近20%。

如今,青山商场、奥山世纪城、武商奥特莱斯、绿地缤纷城等商业体以及正在建设的八大家创意工坊,融合了时尚、娱乐、餐饮、文化等多种业态,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消费体验与生活场景。

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九铁路成功搬迁,武九线综合管廊、6座栈桥相继投入使用,这一切无疑促进了武昌这一“江南中心”更为完整与独立。区域交通盲点向滨江功能纽带的转变,将进一步提升区域城市新功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过文俊认为,武昌生态文化长廊和独树一帜的栈桥,使得该区域的空间布局、交通格局更趋合理优化,为右岸进一步进行科学规划、打破交通瓶颈、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聚集打下基础。这不仅提升了长江两岸城市功能和景观形象,也重塑了武汉江南片区由过去“背江”发展转向“面江”发展的新格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0-9 01:12 , Processed in 0.12066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