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8-12 22: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大数据产业引来优强企业和人才 逐“云”追梦收获满满
2017-08-12
来源: 贵州日报
从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3000多万元,到今年预计营业收入翻番。成立不到两年,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乘“云”而起,跃上云端飞速奔跑。
“我们公司是贵州发展大数据战略的践行者和受益者。”8月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公司总经理杨灵运开门见山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源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贵州大数据的牵手。
2014年,贵州大数据产业起步伊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便成为第一批与贵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央企。2015年12月,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下属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十研究院、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我们公司是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合资企业,以云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工业大数据为主营业务。而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根本是通过工业大数据端、网、云模式形成相关应用,这与贵州大数据战略的发展思路相符合。”
2016年,国家批复建设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杨灵运告诉记者,当时集团迅速作出判断,贵州发展大数据将会有更多的政策红利和导向引领,在配套资源上将会引来更多的国内外优强企业深入合作,在人才上将会有大量的行业领军人物和从业人员到贵州创业创新。此外,大量贵州本土企业将抓住大数据发展机遇加快转型升级。
“正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因素都具备,公司总部决定把贵州作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战场,并决心通过工业大数据汇聚、收集、整理把贵州工业云这款应用做大、做强。”杨灵运说。
贵州工业云,是贵州航天云网公司在省经信委指导下,依托“云上贵州”大数据平台打造而成。
贵州工业云以“政府好助手、企业云超市、工业互联网、创客梦空间”为平台定位,基于“互联网协同制造”的发展理念,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先进技术,面向政府和企业提供工业云服务。
“贵州工业云分为政用端和商用端,省经信委管理运行政用端,承担服务政府工业经济运行、调度、预测、预警等任务,能够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我们公司通过商业化模式承担建设和运营商用端。”
杨灵运说,商用的工业云可以把大型企业内部沉冗资源释放出来,盘活闲置资源,也能让中小微企业生产、加工、制造更加便捷高效、成本更低,拓宽整个配套的区域和空间。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利用工业云平台建设精益管理体系,大幅度提升企业生产柔性,缩短产品定制生产周期,减少订单交付延期率,提高贵州生产效率,降低不良品率。
中航工业贵航股份永红散热器公司作为中小企业,依托工业云平台让企业生产效率提高10%,一次性信息化采购成本降低70%,采购成本降低15%,新增供应商20%,库房准确率提升到98%。
从去年7月上线至今,贵州工业云平台已有7万余家企业用户,为航天电器、红林机械、开磷集团、汇通华城、林泉电机、永青仪电等企业提供云服务;发布采购需求12860条,发布产品22065个,发布金额16.4亿元,累计成交16712笔,成交金额9.2亿元。
两年前,杨灵运和伙伴们带着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好奇和憧憬开启了“贵漂”生涯。
两年后,航天云网公司60多名员工收获满满。投身大数据蓝海,他们看到了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决心,看到了贵州守住生态底线、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耐心,看到了贵州以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为依托努力实现同步小康的信心。
“公司的员工不用走出贵州,就能与国内外大数据顶尖专家近距离接触交流。同时,能在这样一块大数据产、学、研、用结合的沃土上创业创新,不断丰富对产业及企业发展的思考,这就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杨灵运感慨说,自己在公司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渐渐悟出了大数据的精髓和本质。
“大数据一定要面向细分领域进行拓展和应用,只有真正给企业和产业带来价值,才能让大数据更好的落地。”(记者 曾帅)
链接
今年上半年,贵州大数据产业在核心、关联、衍生三大业态中均取得了骄人成绩。
核心业态加快推进,成功举办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签约项目360个,签约金额534亿元。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开通,全国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贵安新区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贵安超算中心正式成立,苹果iCloud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华为全球私有云数据中心、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开工建设,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关注和反响。建成贵阳和贵安新区2个大数据清洗加工基地。我省成为国家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体系南方节点。“云上贵州”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整体接入国家平台。
关联业态快速发展,全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视设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2.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2%。智能手机、电子元件、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3.2%、60%和50.7%。
衍生业态深入融合,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15.5%。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8%,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32.9%,带动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增长44.6%和51.1%。
[责任编辑: 刘昌馀 谢素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