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苏州地铁客流统计贴(禁止地域对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5 10: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5-4-5 10:09
去年清明节第一天客流是266.31。今年是289.79,今年的更高。
新开的线路对老线路分流很多,老线路下降 ...

你能这样比啊,去年清明没有678号线,去年有个6号线就超今年
你要说分流,11号线也比去年低啊,哪个线路分流了11号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1: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25-4-5 14:39 编辑
青胖咸鸭蛋 发表于 2025-4-5 10:29
你能这样比啊,去年清明没有678号线,去年有个6号线就超今年
你要说分流,11号线也比去年低啊,哪个线路 ...


你前边也没讲怎么比嘛。
3号线比去年是上涨的,不知道3/11清分数据的时候算法与去年有没有调整。
去年3+11是58.02万,今年是58.21万,整体看是上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3: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5-4-5 11:14
你前边也没讲怎么比嘛。
3号线比去年是上涨的,不知道3/11清分数据的时候算法与去年有没有调整。
去 ...

我从一开始只有一条线的时候,上下班单程算一人次,后面算2人次,现在算3人次。
其实两边都没变,就是比最初少走了十分钟路。
但是一天一个来回从一开始贡献2人次到现在贡献6人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4: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5-4-5 10:09
去年清明节第一天客流是266.31。今年是289.79,今年的更高。
新开的线路对老线路分流很多,老线路下降 ...

客流不及预期,你还在这洗,真有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4: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25-4-5 14:37 编辑
为rmb服务 发表于 2025-4-5 13:05
我从一开始只有一条线的时候,上下班单程算一人次,后面算2人次,现在算3人次。
其实两边都没变,就是比 ...


问题是苏轨它不这么算。
所有车站的进站人数乘以换乘系数,就是总客流,中间不管你换乘多少次。至于涉及换乘站的分线清分,更是个盲盒。
去年同期的换乘系数是1.64,昨天的换乘系数是1.73,线路从 6条增加到 9条,但换乘系数没增加多少。
2021年的5号线开通那一拨预测,我就被苏轨这算法搞得没脾气了。之后6、7、8开通前的客流预测我再也没参与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4: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25-4-5 15:42 编辑
mkw1234 发表于 2025-4-5 14:01
客流不及预期,你还在这洗,真有劲


洗毛线。谁预期的你找谁去,跟我较什么劲。他讲话不明白,我更正了一下,还是我的错了?你真搞笑。
他那一句“清明的客流还没去年高”,我第一反应就是新开了这么多条线路,怎么可能客流比去年还差,专门向前翻了几十页去找去年的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4: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5-4-5 14:28
问题是苏轨它不这么算。
所有车站的进站人数乘以换乘系数,就是总客流,中间不管你换乘多少次。至于涉 ...

就是按照算法下来,我本来一个来回2人次,变成了6人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4: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一条线,只能一天一个来回2人次。两边走走。
现在,线网多了,人还是我一个人,但是两边涉及到三条线,一个来回就变6人次了。
所以,只要增加线网,哪怕出行人数不增加,客流量也会增加,只不过边际效应会越来越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4: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rmb服务 发表于 2025-4-5 14:44
就是按照算法下来,我本来一个来回2人次,变成了6人次。

换乘系数比较玄学,据我所知很多其他城市的换乘系数更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4:5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о
2Σ1ε
·η
6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4: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mmer89 于 2025-4-5 14:54 编辑
为rmb服务 发表于 2025-4-5 14:46
原来一条线,只能一天一个来回2人次。两边走走。
现在,线网多了,人还是我一个人,但是两边涉及到三条线 ...


6号线开通之后,我极少坐5号线了,分流也是客观存在。去火车站可以6转2之后,甚至最近几个月一次4号线也没坐过。
至于前边有人讲什么预期,我不知道他们预期多少。我只看到昨天1号线东方之门站的人挺多的,喇叭一遍遍的放着“今天没有喷泉”,但客流还是那么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4: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share5k 发表于 2025-4-5 14:47
换乘系数比较玄学,据我所知很多其他城市的换乘系数更厉害。

不需要涉及换乘系数。
你一号线进二号线出,怎么都是算两人次的。
只有换乘站进出才需要分配,另外多种类似路由才需要研究。
我的6人次是明的,不涉及换乘系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为rmb服务 于 2025-4-5 14:59 编辑
zimmer89 发表于 2025-4-5 14:53
6号线开通之后,我极少坐5号线了,分流也是客观存在。去火车站可以6转2之后,甚至最近几个月一次4号线 ...


也对,也可能存在减少,如果原来需要换乘才能到的,原来一个来回4人次甚至6人次,有了直达线路后确实可能降为来回2人次。

我疏忽了。

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极端些,甚至可能发生总量还减少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4: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5-4-5 14:53
6号线开通之后,我极少坐5号线了,分流也是客观存在。去火车站可以6转2之后,甚至最近几个月一次4号线 ...

东门站永远都人多的,毕竟一个苏州中心就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5 14: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确实不及预期,年后正月15开始每天对比去年同期都增了40万,昨天才增了20多,这么算124降的全被6分走了,多出部分也就78的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4-25 13:50 , Processed in 0.04507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