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8-7 17: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造后仍不胜“雨”力 下穿桥何以如此?
2014年07月28日 10:09
来源:中安在线
昨天,合肥老城区及瑶海区等区域暴雨如注,多处下穿桥因暴雨被淹,车辆受阻,市区交通一度受到严重阻碍。而在这些下穿桥中,有些曾接受涝点改造,有些则为近年新建,但在昨天的大雨面前,却再次显现了排涝能力不足的情况,这也引发了市民的质疑。
问题 多座下穿桥出现积水
据合肥市防洪办昨日发布的雨情通报,这场大暴雨来势急、雨量大,且主要集中在瑶海区、新站区和老城区。
强降雨下,合肥昨日主要积水点有马鞍山路与南一环下穿桥、当涂路铁路立交桥、当涂北路铁路下穿桥、长江东大街与东一环下穿桥、长江东大街铁路立交桥;同时,在郎溪路与临泉路交口、东二环与北二环交口、明光路与南一环路交口、明光路与胜利路交口、新蚌埠路与临泉路交口和瑶海东路路面出现了积水,并影响正常通行。另外,瑶海区地势低洼的小区也出现不同程度积水内涝。
截至27日下午两点,市区除长江东大街与一环路下穿桥、当涂北路铁路下穿桥积水正在排除外,其余积水点积水已排除,交通恢复正常。昨天下午3点多,一环恢复畅通。当涂北路铁路下穿桥由于汇水面积太大,直到昨晚7点多仍在抢险。
解释 降雨强度创历史纪录
按照合肥市防洪办昨天下午发布的雨情通报,当天上午11点,合肥市区突降暴雨,截至下午1点,瑶海区站点降雨量为105毫米、新站区站点降雨量为100毫米、李府站点降雨量为72毫米。其中11点至12点,新站区站点降雨量为96.5毫米、瑶海区站点降雨量为83毫米、李府站点降雨量为65毫米,均达大暴雨量级。
有关人士解释说,此次造成城区多处积水的原因主要是雨量过急收水不及,以及小区地势低洼和周边客水影响等。合肥市排水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场雨不仅是今夏入汛以来最强的一次,同时单小时降雨量也创下了1954年以来合肥市区最大降雨量新纪录。
据悉,2012年8月20日晚8点至9点,1小时内政务区降雨量达90.5毫米,包河区达84.5毫米。
质疑1 涝点改造没有效果?
在今年汛期到来之前,合肥市相关部门已启动多项内涝点整治行动,包括蒙城路与五河路交口、长丰路、南二环淝河路交口等9个内涝点,整治工程在主汛期到来前结束。而在此前,合肥每年都会安排多个内涝整治项目。对此不少市民表示,经历这么多次的改造,为什么遇到大暴雨后还是有积水呢?
对此,合肥市防洪办相关人士解释称,内涝改造项目每年都有安排,但是城市管网是一个逐年改造、完善的过程,“局部区域假如不改造,遇到这样的大暴雨可能情况会更糟糕”;另外,管道的标准再怎么提高,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敢承诺在遇到短时强降雨时完全不会出现积水,只能说情况有所改观。有关人士表示,在强降雨发生时,极短时间的排水不畅与大面积内涝也不是一个概念,改造的目的就是逐步提高排水设施抗暴雨的能力,尽可能少积水和尽可能快地排除积水。同时,出现积水的地点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瑶海区等地,因为这些地方废弃的工业厂房多、老旧小区多,尽管近几年瑶海区已经在完善排水设施,但毕竟需要一个过程。
据介绍,按照目前合肥市的内涝标准,基本上一小时降水量在30毫米以内,城区不会出现积水;30至50毫米,城郊接合部可能会出现局部积水;局部区域一小时降水量为50至100毫米,城市主干道有可能出现积水;假如全市范围内普降暴雨且降水量在1小时内达到100毫米,则各区域的低洼点都难免积水。
据了解,国内大多数城市的防内涝标准是“每小时降雨量在15至20毫米时不出现内涝”,即0.5年一遇,这也是国家的最低标准。2005年以前,合肥市也是这一标准。2006年开始,合肥市将城市防内涝设计标准进行提高,目前为“每小时降雨量在30毫米时不出现内涝”,也就是1.5年一遇,这一标准在国内城市中算是比较高的。
质疑2 下穿桥排水不到位?
昨天,面对一些下穿桥被淹,有市民表示,“如果说老城区排水设施普遍偏老可以理解,那么一环路上几座下穿桥才建好没几年,为什么也经不起考验”?
对此,合肥市防洪办有关人士解释说,市区确实出现部分车辆被困下穿桥的现象,当时的情况是,开始下穿桥内的积水还是很浅的,正当积水开始变深、值守人员开始封闭交通时,周边路面的水一下子倒灌至下穿桥,“水流的速度是以秒来计算的,速度相当快,根本来不及反应”。一位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环新建和改造的下穿桥都配有排水泵站,但是由于此次暴雨强度太大,下穿桥泵站本身排除下穿桥内的积水已经很吃力,周边路面上的积水(也称“客水”)一下子涌入,最终导致了下穿桥内短时间积水严重。
而按照此前合肥市的相关规定,城区道路出现积水,一般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时就会封闭交通,而这次由于雨势过急,加上路面拥堵情况,车辆来不及撤离,所以造成部分车辆被困水中。
相关人士也表示,在未来针对下穿桥积水的相关工作上,也需进一步思考,以便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
-链接 并非异常天气
对于这种对比强烈的局地强降水现象,省气象台气象专家告诉记者,这是典型的长江中下游盛夏时节的局部强对流天气,是受冷暖空气交汇后产生强烈的对流和垂直运动造成的。这种天气现象大多出现在夏季尤其是酷暑最热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空气对流现象最多且最强烈。“以前合肥也经常出现局部强对流天气,只不过今天的暴雨太大,天气现象太明显了,所以引起了广泛关注,并非属于异常天气。”气象专家说。
据悉,未来三天,我省仍多雷阵雨天气。(伍静、王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