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7-2 08: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封建社会后期的芜湖城
(1)宋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区的扩大
如果说芜湖城最初的兴起,主要是由于军事上的原因,那么到了宋代,芜湖地区对农田水利大规模的开发,又促进了农业以及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城区的迅速扩大。
宋代在芜湖地区曾大力围垦沼泽、兴筑圩田。仅政和年间(公元一一一一年至一一一七年)官方就筑了三大圩田,即政和圩、方春圩(即行春圩)和陶辛圩(即陶新圩)。长江南岸最大的圩田—一万春圩也是在嘉佑六年(公元一○六一年)重新修筑的。这一工程不仅把圩内十多万亩土地变成良田,而且它对周围的其他圩田也起了屏障作用,使之免予洪水威胁。修筑这一大型水利工程时,我国杰出的自然科学家沈括曾在技术上有所贡献,协助其兄沈披指挥施工。至今留下沈括所写《万春圩图记》,辩论利害甚详,仍不失为我国水利史上的宝贵文献。到兴隆二年(公元一一六五年)实核芜湖圩田(不包括黄池)已达二百九十余里周长。
两宋时期因大规模开垦圩田,使古代作为湖泊的芜湖收缩甚快。到了公元十三世纪前后(元朝),芜湖泊只残存下三个小湖了。亦即天成湖(又名天圣湖)、易泰湖(又名南湖)和欧阳湖。直到清朝中叶,经实地考察记录说;“天成湖……在县东南十八里,广一百八十顷。入处为荆招港。”“易泰湖……在县东南二十三里,周围五十余顷,中隔大江与天成湖相毗连。”“欧阳湖,在天成湖北,大小荆山中。”十九世纪以来,在人们进一步围垦之后,芜湖泊才最后消失了(见图四)。
在农业发展的带动下,手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以作坊手工业生产的芜钢为例,它是著名的特产,曾闻名于国内历时数百年。其创始人濮七就是宋代从山东曲阜迁来的。
商业承继了唐以来“近海鱼盐富,濒淮粟麦饶”的基础。宋代芜湖又进一步发展成为皖南山区、巢湖地区以及淮河流域的米粮、食盐、木材、钢铁和多种手工业品、农付产品的物资集散地。贸易大宗仍是运粮以出、载盐而归。当时的城市风貌可以从北宋林逋(字和靖,公元九六七至一○二八年)的《过芜湖县城》诗里略见一般。
“诗中长爱杜池州,说著芜湖是胜游。”
山掩县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西流。
风消樯定网初下,雨罢鱼薪市未收。
更为两三僧院舍,松衣石发斗清幽。
芜湖已成为江南人民向往的名城,风景幽美、城廓壮观、交通方便。阵雨之余也未能阻止鱼和木材等市场的交易,仍然一片欣荣、繁忙景象。城郊林间分布着隐约可见的寺院。
考其城址,芜湖自隋、唐以来一直没有城廓。公元九五一年南唐重设芜湖县。后十年南唐为宋所灭,县治相沿未废。太平兴国三年(公元九七八年)把原属宣州管辖的芜湖县改属太平州管辖,因无城垣,就“编户三十五里”作为范围。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城市壮大了。筑城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但筑城的记录因年久而失传,后来的文献都说“宋城不知筑子何年”。现在我们从林和靖的诗,粗略推断它筑于公元十一世纪初。那么,当时宋城的范围有多大呢?“今北门外高城板、东门外鼓楼岗等处,皆故城遗址。明初筑城,收缩甚多。则宋城之大亦可想见。”另外,从兴教寺的兴废,还可以了解到在一一八○年曾又一次筑了城。“兴教寺,旧名院。宋建炎间(即一一三○年前后)毁于兵燹。乾道初迁城西南隅,庾子年(一一八○年)筑城废。”
实际上,宋城位置较明城偏东,大部分与明城重合。今神山距宋城的东城墙不远。今濮家店在宋城的东南郊。鱼市街的铁锁巷在宋城的西墙脚下。(见图五)
那时芜湖的郊区发展也很快。并在此基础上开辟了以寺庙为中心的许多风景区。现在追朔起来,分布大致如下:
神山风景区:位于宋城近郊,历代地志都称神山是芜湖诸山的鼻祖,风景特点是山势逶迤,蟠结深邃。远眺诸峦绵亘,襟江带河,舳舻千艘。《图经》记载说:“干将淬剑于此,上有磨剑池。”乾道七年(公元一一七一年,建“志喜亭”于其上。县志记载说,这可能是受我国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所写《喜雨亭记》的影响,才仿建造成的。
镜湖风景区:宋朝状元张孝祥开辟。有“归去来”遗址和野志堂、园照寺等。景称“镜湖细柳”。
赭山风景区:宋大中祥符年间(公元一○○八年至一○六一年)改建广济寺,内有地藏殿。寺右有滴翠轩,山上有赭山塔。每当雨后,岚光缥渺,景称“赭山晴岚”。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字山谷)曾读书于此。
蛟矶:位于长江北岸,上有宁渊观,兴隆二年(公元一一六一年)宋孝宗皇帝赵瑗赐额。陆游(字放翁)、黄庭坚(字山谷)以及后来的朱元璋都到此游览过,并留下了题记。景称“蛟矶烟浪”。
吉祥寺在鹊儿山附近。宋景佑二年(公元一O三二年)宋仁宗皇帝赐名吉祥院。寺右山顶有观澜亭、三元殿等。景称“雄观江声”。
吴波亭在青弋江入长江口。它是古代送别远方客人的地方。景称“吴波烟浪”。
另外,芜湖还有永寿院、古城院、永靓禅林、清凉寺、东能仁寺等等,在宋代都由皇帝赐名留匾。这些寺院曾为当时的风景名胜区。此外,在公元一一○一年芜湖县首次创立了学宫。从以上大规模寺庙的出现和文化机构的建立,也可以看出著名的壮县——芜湖繁荣的一斑。
南宋末年,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无能、北方战乱,座落在长江边上的芜湖也不得安宁。公元一一二七年“金兵攻采石及芜湖”。这一次金兵攻城虽然没有得逞。后来,公元一一三○年前后,芜湖又经历了一次惨重的兵革之灾。县学宫被烧毁了。许多房屋、建筑、寺庙都被付之一炬。昔月繁华的芜湖城,变成一片废墟瓦砾。就连“旧存城垒”也“悉毁于兵”。此后,战争的警报仍接连不断。
一一三○年城垣被毁之后,到了淳熙中的庚子年(也即一一八○年)又再一次筑城,但城内的繁荣情况已大不如前。
(2)元代芜湖城的兴衰
元初社会一度安定,统治者也曾重视过农业生产。如发布《修陂塘诏》说:“农田水利犹人之血脉”,芜湖“地平而田腴,故有塘无陂”。“陂坏塘泄虽不病农而不可得也,及农隙而修治之非守与丞令责与!”不断兴修陂塘、发展生产已被规定为地方官的职责。在农业生产发展的推动下、芜湖县城也很快恢复起来。县人口统计,不久就达到将近五万之多。
元朝芜湖繁荣的状况被当时的人记录为“民之受廛而居者,如星联壑,聚舟车之多、货殖之富,衣冠文物之盛,殆与州郡埒。他弗能比也。”
如此繁盛的城市在元末(一三五五年)“兵革游兴,县遘焚燹、废为荆榛瓦砾之墟。……遗黎仅存八十有三。岁收田赋为石仅一十有七。”县令也只好僦民居为公署。芜湖城又遭到了一次毁灭性的破坏。
此后经“抚摩凋瘵、招来流离,垦其荒地,劝督树艺”五年之后也仅“籍其民一千五百余户,赋其粟六千五百有余石”。公元一三六二年虽然建立了县署、并无城垣。
此后经一度安定时期,明朝初芜湖又迅速地发展起来了。
从芜湖县城的多次兴衰过程里,值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历史名城一经破坏就永难复兴,而芜湖在历史上曾几经毁灭,而不久又都在原址的废墟中复兴起来?是什么原因使得芜湖市发展不衰?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弄清楚芜湖市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和它的经济腹地。元代泰定年间《浦侯去思碑记》说:“芜湖古鸠兹,今壮县。当南北之冲,邮传、商贾、舟车之所集,民聚以蕃。”明确指出芜湖的发展,是和“邮传、商贾、舟车之所集”分不开的。芜湖市“首俯长河[青弋江],尾距高麓,而大江顺流于旁”是腹地地区开展经济活动的交通要冲。腹地经济的发展,要求把生产品卖出去,同时买进生活必需品和劳动工具。芜湖正当此商业贸易、物资交换最方便的地方。从皖南山区、淮河流域以及长江里来的物资,都要集聚在这里。只要经济腹地的生产潜力存在,必然要求芜湖聚落的交通、商业、文化功能相应发挥,城市也必然要壮大。而芜湖附近地区以及所联系的经济腹地,正是江南的富饶之乡。历史上芜湖县城虽几经毁灭,但它的经济腹地的生产潜力并没有受到重大的挫折,其经济生活仍然活跃。这就是芜湖县城能够几毁不灭,一次又一次复兴崛起的原因。其实这正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地理位置所起的作用。这一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在今后“四化”的建设中,将更充分发挥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