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海边追浪

老照片 - 怀念老苏州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6 15: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wujun888 发表于 2021-1-25 12:11
当时是沪宁线上最好的车站。

现在苏州站也是沪宁高速线/京沪线(沪宁段)最好的车站,没有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16: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站的站房、站台改造是沪宁高速线&京沪线(沪宁段)沿线车站中最成功的的,没有之一(个人看法)
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架站房,高速&普速一体化候车;
2、站台全无柱雨棚覆盖,除了电梯等必要设施之外,站台没有任何一根立柱;
3、南北广场互联互通,南北两边都可进站候车(无论高速OR普速)
美中不足的地方也有、总结一下:
1、站房“苏州站”的站名悬挂使用了铁总的隶书标准字体,未像老站房一样使用繁体字;
2、没能实现像上海虹桥站一样的高架检票模式(两端一起检票:例如24A/B、25A/B一起检票,且24A/B、25A/B对应站台层的24、25站台);
3、夏天制冷效果一般,体验不佳
说一下沪宁沿线其他几个主要车站站改之后不如苏州站的地方
上海站:
1、采用高架候车室划定区域候车的方式,未能完全实现站房内互联互通,在大客流的情况下稍显不足;
2、高架候车室的立柱建设在站台上,未能实现站台除电梯的必要设施之外完全无柱(上海站雨棚是无柱);
南京站:
采用南北分离式站房候车的模式,南站房与上海站一样采用候车室划定区域候车的方式。不仅未能实现站房的互联互通,且南北广场也不能互通,乘客若是走错广场,则需要绕行较长时间(或者地铁站付费通行),体验不佳,在大客流的情况下缺点明显
无锡站:
高架站房、当时普速场的改造计划是跟高速场一样,无柱雨棚,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实现这项规划,普速场搞了有柱,整个站场以“混合柱”的方式呈现,不能不说是无锡站改的遗憾
常州站、镇江站:
南北广场分设,站场混合柱(可惜)
综上,截止目前,苏州站的站房、站台改造在沪宁沿线依然是最为成功的一个(个人看法),虽然稍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希望苏州北站通苏嘉场、如苏湖场能跟着京沪高速场沾光,继续使用无柱雨棚(徐州东站徐盐场即无柱雨棚),并采用高架站房
同时更希望苏州南站能向上争取,站台采用无柱雨棚建设(通苏嘉、沪苏湖两线交汇,能以“枢纽站”的名义上争无柱雨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16: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州站的站房、站台改造是沪宁高速线&京沪线(沪宁段)沿线车站中最成功的的,没有之一(个人看法)
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架站房,高速&普速一体化候车;
2、站台全无柱雨棚覆盖,除了电梯等必要设施之外,站台没有任何一根立柱;
3、南北广场互联互通,南北两边都可进站候车(无论高速OR普速)
美中不足的地方也有、总结一下:
1、站房“苏州站”的站名悬挂使用了铁总的隶书标准字体,未像老站房一样使用繁体字;
2、没能实现像上海虹桥站一样的高架检票模式(两端一起检票:例如24A/B、25A/B一起检票,且24A/B、25A/B对应站台层的24、25站台);
3、夏天制冷效果一般,体验不佳
说一下沪宁沿线其他几个主要车站站改之后不如苏州站的地方
上海站:
1、采用高架候车室划定区域候车的方式,未能完全实现站房内互联互通,在大客流的情况下稍显不足;
2、高架候车室的立柱建设在站台上,未能实现站台除电梯的必要设施之外完全无柱(上海站雨棚是无柱);
南京站:
采用南北分离式站房候车的模式,南站房与上海站一样采用候车室划定区域候车的方式。不仅未能实现站房的互联互通,且南北广场也不能互通,乘客若是走错广场,则需要绕行较长时间(或者地铁站付费通行),体验不佳,在大客流的情况下缺点明显
无锡站:
高架站房、当时普速场的改造计划是跟高速场一样,无柱雨棚,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实现这项规划,普速场搞了有柱,整个站场以“混合柱”的方式呈现,不能不说是无锡站改的遗憾
常州站、镇江站:
南北广场分设,站场混合柱(可惜)
综上,截止目前,苏州站的站房、站台改造在沪宁沿线依然是最为成功的一个(个人看法),虽然稍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希望苏州北站通苏嘉场、如苏湖场能跟着京沪高速场沾光,继续使用无柱雨棚(徐州东站徐盐场即无柱雨棚),并采用高架站房
同时更希望苏州南站能向上争取,站台采用无柱雨棚建设(通苏嘉、沪苏湖两线交汇,能以“枢纽站”的名义上争无柱雨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19: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url=forum.php?mod=redirect

写的很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21:4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amusrein 发表于 2021-1-26 16:19
苏州站的站房、站台改造是沪宁高速线&京沪线(沪宁段)沿线车站中最成功的的,没有之一(个人看法)
成功 ...

两端一起检票是因为苏站二层面积有限,较上海虹桥/南京南等站小太多,不具备两端同时检票条件,只能勉强满足现有的单一方向集中式检票作业。苏站空调系统前年已完成改造,去年夏天体验冷气较为强劲,今年冬天暖气基本够用站房内不会觉得冷。目前较大站房内较大硬件问题在于厕所,厕所在去年完成了改造,但是抵挡不住低素质旅客的恶意偷盗与破坏,包括但不局限于不听劝阻在厕所内抽烟并烫香烟屁股在门板隔板上、加盖卖壮阳药治阳痿广告(发现举报铁派并涂抹)、偷盗无障碍卫生间内备品及设备、猛踹便器感应装置及门板以满足自己破坏欲望、掰断手机放置支架等等,这些还是在值班时发现被抓到的,还有无数厕所内(男厕所)破坏行为是没被我们抓到的,你去问他干嘛要破坏设施,回答就是纯属发泄、无理由,就是那么不要脸,从心理学上讲就是变态的心理。才装修好一年多一点点,即使保养得再差也不至于一半设备都不能用的程度啊,修的速度赶不上被破坏的速度,就是因为如此所以只好关了一半开另外一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22: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camusrein 发表于 2021-1-26 16:19
苏州站的站房、站台改造是沪宁高速线&京沪线(沪宁段)沿线车站中最成功的的,没有之一(个人看法)
成功 ...

无锡站国铁场和站房改造的时候铁总对于一般站不允许搞无柱雨棚了。所以说苏州是早建早得利了。不过无锡的站房虽然在改造过后也是高架站房(城际和普速共用站房)但是总面积还是要小于苏州站的。但是话说回来无锡站北广场的地下部分做的很开阔,不像苏州站那样一条南北地下通道虽然宽但是却承担了太多的功能,显得有点乱。
常州镇江就不行了南北广场分开站房也分开,像常州站北广场面积是大,但是站房确是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22: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ieyao2018 发表于 2021-1-26 15:33
“蘇州站”比“苏州站”更妥当一些。

是的,记得新苏州站落成时很多人就在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22: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小鱼 发表于 2021-1-26 21:48
两端一起检票是因为苏站二层面积有限,较上海虹桥/南京南等站小太多,不具备两端同时检票条件,只能勉强 ...

记得刚落成那几年真的乱,讲难听点就是很多档次不高的流动人口,我跟我妈下火车结果一堆人围上来外地口音问我啊要一日游,我翻白眼你个假导游还没我熟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22: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SakiTakashima 发表于 2021-1-26 22:23
是的,记得新苏州站落成时很多人就在提了

这个也跟规定有关。因为繁体字属于不规范汉字。现在不能够随便用。特别是再这种公共建筑上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22:4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akiTakashima 发表于 2021-1-26 22:25
记得刚落成那几年真的乱,讲难听点就是很多档次不高的流动人口,我跟我妈下火车结果一堆人围上来外地口音 ...

是的,这个话不方便公开场合讲,一讲又要被戴“排外、歧视外地人”的高帽子。自从前年11月央视曝光后联合旅游文广集中整治一夜间关停了72家从事违法一日游的旅行社并关停了定园,拉客者无任何从业资质,很多一日游黄牛转型黑车,目前还是原班人马,但已不再敢走进地下二楼南北联络通道内了,而是集中在北广场地面层,其业务面涵盖了“黑车、黑店、黑中介”等,可谓是“黑”的一条龙服务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23: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拍照片的这天是老苏州站运营的倒数第二天吧,我记得2010年7月1号南站房就关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23: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yczm 发表于 2021-1-26 23:12
楼主拍照片的这天是老苏州站运营的倒数第二天吧,我记得2010年7月1号南站房就关闭了。

2010年7月1日是北广场启用第一天。但是老站房之后还是用了很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23: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小鱼 发表于 2021-1-26 22:48
是的,这个话不方便公开场合讲,一讲又要被戴“排外、歧视外地人”的高帽子。自从前年11月央视曝光后联合 ...

但是我感觉现在网络很发达。APP也很多。搞不懂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偏要去跟这些“黑...."打交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6 23: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奇古怪 发表于 2021-1-26 23:18
2010年7月1日是北广场启用第一天。但是老站房之后还是用了很久的。

我记得7月1号当天老站就关闭了。
那年上海开世博会,北站房刚建好,北广场还没建好,要从苏站路经过一个头顶搭满脚手架,地上污水横流的狭窄通道走到北进站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7 00:28: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奇古怪 发表于 2021-1-26 23:19
但是我感觉现在网络很发达。APP也很多。搞不懂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偏要去跟这些“黑...."打交道。

多的不得了,外来务工没什么社会经验的厂弟厂妹、来旅游贪图小便宜的人,有的说难听点真的就是活该,一遍遍手把手告诉他了到哪里坐几路车子,告诉他了这个是黑车不要坐就是不信我们要去信他们“能便宜”,不仅硬是要钻进去上当还要反过来骂我们提醒他们“太烦”,不止一次两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1 17:43 , Processed in 0.047840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