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6 18: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就是习惯用“老建筑”这个词。我们一定要分清普通老建筑和保护建筑的区别,不能用“老建筑”一带而过。老建筑是否可以拆?当然可以,但是,“保护建筑”不可以。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国家文物行政部门在认定建筑文物的过程中是非常慎重的,因为一旦被认定为文物,并且挂牌了,那就意味着,这个建筑不能像普通建筑一样若干年后感觉其不好看了或者规模不够用了就可以随便拆毁,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制约。
而且建筑文物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不可重建和不可复制,一旦拆毁就等于永远消失。我国因为自然或者人为原因失去了很多保护建设,但是几乎都没有被重建,原因是重建没有任何“历史”意义。
既然你说到霁虹桥,这个问题太敏感,简单说一下,事实不像大家想象的只是拆或者不拆几个字那么简单。霁虹桥有没有不拆毁的方案?有!而且不止一个!方案可不可行?可行!但是为什么相关部门那么强硬的非拆不可,原因有好几个,首先是钱,相关部门愿不愿意额外为了保护文物建筑多花一些钱,其次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博弈,一旦涉及到这方面的时候,就不能深说了。
习近平上台后还一直强调依法治国,所以有《文物保护法》这最后一个关口,文物保护学者一开始心里还是有底的,因为对国家级文物的拆改国家文物局肯定是很慎重的,但是万能的相关部门还真就把拆改方案送交国家文物局了,并且得到了正式批复。
既然已经被正式批复拆改了,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就是顺其自然,不要抗争了,没有用的。因为在某些国家,民意是无用的,有时越是反抗,被拆除的越快。所以,我们距离真正的依法治国还很远。
另外是曾一智老师,我眼中的她更多的是智慧,其实她竭尽全力保护的都是对城市的发展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些建筑,而且都是以书面的形式,直接向相关部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其实她做了很多,但是大部分却不被人所知。举个例子,如果没有她2007年给政府的提议,哈尔滨机联机械厂的老厂房早在哈西开发初期就被拆除了,也就没有现在红博引以为傲的西城红场。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对于哈尔滨这种历史比较短的城市,国家级文物很少,和历史相关的文物建筑就更为可贵,希望都能尽量得到保护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