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8-20 13: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缺的不是故事,缺的是把故事讲好的人。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梁祝传说
梁祝传说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号为I-7,由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江苏省宜兴市,山东省济宁市,河南省汝南县共同申报。
一个民间传说竟然由四个省的六个城市申报,这在非遗项目中也是不多见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应出了梁祝传说流传之广泛,影响之深远。
梁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一侧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我国四大民间传说,而其中又以梁祝传说影响最大,无论是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来说都居各类民间传说之首。
故事讲述的是上虞祝家庄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途中邂逅同时到杭州求学的会稽书生梁山伯,于是双双结伴到杭州游学,期间同窗三载,形影不离,结下深厚情义。祝英台学成先归,二年后梁山伯到虞寻访祝英台时,方知祝英台是女儿身,遂回家告知父母,意欲娶其为妻,不料此时祝英台已由父母之命许配马家,梁山伯知后追悔莫及。三年后梁山伯出任鄞县县令,终因多年相思成疾,一病不起,死后葬鄞城西清道山下。梁死后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途中,路经梁墓,风浪大作,闻此处就是梁山伯葬地之后,不禁悲从中来,上山祭奠,祝英台痛哭亡灵,情义感动天地,只见梁山伯墓突然地裂开一道口子,祝英台纵身跃入其中,同穴而死,过后二人魂魄化作彩蝶翩翩起舞。
祝家庄景区位于浙江上虞,是传说中祝英台的故里。
在浙江宁波海曙区梁祝文化公园里曾发现梁山伯墓,民间俗称“梁山伯庙”。被发现的梁山伯墓有两座,几乎是并列的墓冢,左边是一座一墓双碑,前面的横碑刻有“敕封梁圣君山伯之墓”。此外,这块碑中间有一道非常明显的裂缝,应该就是传说中祝英台祭梁山伯时裂开所致。宁波出土的这座晋代墓葬,无论是墓的位置、规格,还是随葬器物,都与史料记载的梁山伯的县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因此,它被认为是梁祝传说真实性的可信依据。
位于浙江杭州的万松书院是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求学的地方。最早将“梁祝”故事与万松书院结上关系的,是创作于明末清初的《同窗记》中,是寓居杭州的著名剧作家李渔所创作的。李渔在他的作品中,处处突现出鲜明的杭州地域特色,如:梁祝分别从家乡渡钱江,在草桥门偶遇而义结金兰;在当时杭州最著名的书院——万松书院同窗共读。三年后,分别时,沿着长长的凤凰山古道送别。作者把固有的书院、山川、草桥、长亭等都编织在故事当中,增添了故事的说服力和渲染力。所以,近代的许多电影、电视都是根据这个版本进行改编的。
2003年在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原属邹县),出土了一块“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碑文详实记载了梁祝传说故事和重修梁祝墓、祠的原因。
根据碑文记载的内容,济宁梁祝传说应产生于尊儒重孝风气浓厚的汉代;在唐代邹县马坡(今属微山县)就建有梁祝墓及祠堂;元代时峄山上也建有梁祝祠;明代学者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孔庙有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清康熙十一年修的《邹县旧志汇编》记载:“梁山伯祝英台墓城西六十里吴桥地方,有碑”。《峄山志》记载:峄山上有“梁祝读书洞”、“梁祝泉”、“梁祝读书处”等遗址。至今峄山梁祝读书遗址尚存;马坡乡梁、祝、马故居村庄和家族后裔尚在。
梁祝传说在济宁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深入人心,梁祝传说已对当代婚姻风俗产生了影响。在马坡一带,至今梁、祝、马三家不通婚;禁唱梁祝戏;禁放梁祝电影。
江苏省宜兴市也被称为梁祝故里,我记得2012年的“无锡是个好地方”门券交流会,就曾组织券友去善卷洞旅游,那里有英台故居、祝英台读书台、碧鲜庵、晋祝英台琴剑之冢等很多与梁祝传说相关的遗迹和景点。
河南驻马店市汝南县梁祝镇的梁祝故里,也被称为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的发生地,现如今在梁祝镇还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进汝南,就有歌谣中传唱的“马乡”。马乡镇,是梁祝传奇发生的地方,如今已经更名梁祝镇。梁山伯,祝英台,埋在马乡路两沿儿。西边埋的梁山伯,东边埋的祝英台。梁山伯的故居,叫梁岗。祝英台的故居,叫朱董庄。读书的红罗书院,叫台子寺。
梁祝传说记载的最早文献,见于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 直到明清戏曲、唱本和民歌,最后到小传出来,才逐渐明确地表现了这种历史背景。也可以说传说发展到这里(指文字材料而言),才全部道出了它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梁祝传说也才真正得以形成。所以,从现有的材料而论,梁祝传说的完全形成是宋代到清末。
梁祝传说自1600年前的晋代形成以来,并向中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传辐射。在流传的过程中,各地人民又不断丰富发展传说的内容,甚至还兴建了众多以梁祝传说为主题的墓碑和庙宇等建筑。此外,梁祝传说还流传到朝鲜、越南、缅甸、日本、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影响之大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实属罕见。
人们用丰富多彩的文艺样式来表现这个美丽动听的故事,仅戏曲剧种就有30余种、曲艺20余种,更有上百首歌谣、几十种工艺品,以及电影和电视作品。据梁祝传说改编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求学、婚恋的独特风尚,构成了庞大的梁祝文化系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