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4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8 14: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机场楚天情微博数据

2024年6月8日


进港航班                           307

出港航班                           303

进出港合计                        610

——————————————————-


6月7日(周五),武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运量(含换乘)为498.01万乘次,其中客流前五名依次为:2号线汉口火车站、2号线江汉路站、4号线武汉火车站、4号线武昌火车站、2号线中山公园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5: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这里面的体育用地是做什么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6: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rapidish2k 发表于 2024-6-8 15:36
【转】这里面的体育用地是做什么的?

合计近60万平米,赛车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7: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发布关于加快推动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的实施意见

2024-06-08 16:08 来源: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近日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发布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加快推动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

  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

  的实施意见》

  具体内容如下

  ↓↓↓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系统提升枢纽功能,加快发展枢纽经济,全力打造枢纽城市,加快推动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发展枢纽经济为抓手,积极创建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着力构建“枢纽+通道+网络+平台+产业”枢纽经济发展新范式,打造“枢纽带动贸易、贸易聚集产业、产业反哺枢纽”经济循环,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物流对经济支撑作用更加显著,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5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到2030年,全面建成“三港五区”枢纽经济发展载体,依托水陆空三个核心港,高水平建设临港、临铁、临空、商贸服务和生产服务五个枢纽经济示范区,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服务全国、联通全球的双循环核心枢纽城市。

  (三)总体布局

  三港:依托阳逻国际港,包含白浒山港、青山港、江夏港、经开港、林四房港等在内的武汉港打造核心水港;依托吴家山铁路基地,包含滠口、大花岭以及阳逻、光谷南、常福等在内的铁路货运枢纽,武汉站、武昌站、汉口站、武汉东站等高铁客运枢纽打造核心陆港;依托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协同鄂州花湖机场打造核心空港。

  五区:高水平建设临港、临铁、临空、商贸服务和生产服务枢纽经济示范区。高水平建设阳逻枢纽经济示范区(临港)、天河枢纽经济示范区(临空)和吴家山枢纽经济示范区(临铁),依托武汉国际商贸城建设汉口北商贸服务型枢纽经济示范区,依托光谷、车谷制造业产业集群谋划布局光谷—车谷生产服务型枢纽经济示范区,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做大枢纽能级,夯实枢纽经济基础

  1.优化水港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强化集装箱港口群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水运航线和江海联运、水铁联运、铁海联运等运输方式,加快形成武汉货运铁路环线,实现吴家山、滠口、大花岭三大铁路货运集散中心与阳逻港区联接。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直达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到2025年,铁水联运量增长15%以上。(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各相关区人民政*府)

  2.完善陆港客货运枢纽功能布局。推动实现“客内货外”枢纽战略格局,规划实施西北环线、西南环线、东北环线、东南环线项目,实现铁路货运路径顺畅,加快建设铁路物流网络,推动江南江北协调发展,实现铁路物流枢纽与产业互促共生。加快提升中欧班列(武汉)跨境通达与集散服务能力,持续加强西向、北向通道建设,探索发展南向通道,推动中欧班列(武汉)与江海联运无缝衔接,争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推进形成“五主三辅”铁路客运枢纽布局,推动站城一体综合开发,强化临站商务服务、科技创新、旅游康养、新型消费、高铁物流等功能,打造总部基地集群。力争3—5年,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各相关区人民政*府)

  3.加快实施空港客货“双枢纽”建设。推进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协同联动发展,支持武汉天河机场构建以“客机腹舱为主、全货机为辅”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推进第三跑道、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重点项目。到2025年,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300万人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黄陂区人民政*府)

  4.推进武汉都市圈“硬联通”项目建设。加快武汉都市圈联通道路建设,推进武鄂黄黄、汉孝、武天仙潜、武咸等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强武汉进出城道路交通拥堵治理。完善都市圈环射路网布局,加快“三横三纵”快速道路建设,推动武汉都市圈环线南段、武汉至黄梅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武汉都市圈环线汉南过江通道、武天高速等一批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公安局,各相关区人民政*府)

  (二)做强枢纽贸易,打造枢纽经济链条

  1.做强面向内需的国内贸易网。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强化武汉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发展区域深度对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推动大宗工业原材料及产品、商品车等适箱货物贸易业务发展,促进流域间装备制造、冶金等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畅通南北陆路通道网络,拓展铁路班列、公路班线业务,推动武汉及武汉都市圈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工业品和中高端消费品优进优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局)

  2.做优对外畅通的国际贸易网。依托中欧班列(武汉),以中俄、中欧、中亚、中老方向为重点,开展机械零部件、光电产品、整车及零部件、板材和纸浆等国际铁路贸易,到2025年,中欧班列(武汉)开行达到2000列/年。扩大欧美国际航线覆盖范围,织密亚洲中短程国际航线网络,重点开展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全球航空贸易。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港口群对接,开展工业原料、电子产品、精密仪器、纺织服装、粮油食品等国际水运贸易,到2025年,力争近洋航线数达到3条,常态化辐射日韩。(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3.建设多层次立体化口岸体系。充分利用进口药品口岸资质,武汉天河机场水果、肉类、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进口种苗等5类口岸资质,阳逻水运口岸肉类、粮食、木材等3类资质以及吴家山铁路口岸进口整车资质,加快推进铁路口岸申报粮食、肉类、水果等3类资质,持续加强口岸建设,优化口岸服务功能,扩大口岸贸易规模,加快形成与内陆开放新高地相适应的口岸体系,到2025年,全市指定监管场地(口岸)达到14个。(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长江新区管委会,黄陂区、东西湖区人民政府)

  4.打造枢纽贸易平台。谋划建设一批全国性特色商品交易结算平台。加快推进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湖北港口商贸物流中心、武汉天河机场展销店和免税店等一批保税商品展销项目;谋划铁矿石、煤炭、钢铁、石油化工及产品、建材等大宗物资国际交易中心;搭建以人民币结算为试点的易货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开放平台。依托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一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打造外向型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支持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争创“数字贸易示范区”;依托武汉药检所申报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在海外设立离岸创新中心和离岸产业孵化中心,全力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综保区差异化创新发展,力争到2025年,三大综保区货物贸易年进出口额达到950亿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长江新区管委会,黄陂区、东西湖区人民政府)

  5.培育枢纽贸易主体。整合组建枢纽企业发展联盟。鼓励本土供应链龙头企业与全国供应链十强企业合作,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方式联动发展,组建战略联盟。做大做强全国供应链创新示范企业。支持本土培育和引进的全国供应链创新示范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引进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的生产制造型、商贸流通型、网络平台型等供应链龙头企业,加快提升武汉国际贸易水平。到2025年,全市A级物流企业达到450家以上,5A级达到20家以上;全市年进出口额过百亿的龙头企业达到10家。(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政府国资委、市发改委,各相关区人民政府,市各相关国有平台公司)

  (三)做实枢纽产业,建设枢纽经济示范区

  1.建设阳逻枢纽经济示范区。依托阳逻国际港,以发展壮大内需导向型临港产业为重点,打造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规划发展航运物流、多式联运等港航物流业,航天科技、船舶制造等临港制造业,大宗商品贸易、跨境电商等临港商贸业,加快形成以阳逻港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现代服务业产业生态集群。到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0万标箱。(责任单位:长江新区管委会,新洲区人民政府)

  2.建设吴家山枢纽经济示范区。依托吴家山铁路基地,培育壮大适铁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多式联运产业集群,规划发展中欧班列、商贸物流等陆港物流业,汽车零部件、食品精深加工等适铁产业,建设中部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到2025年,进出口货值突破400亿元。(责任单位:东西湖区人民政府)

  3.建设天河枢纽经济示范区。依托武汉天河机场,构建现代临空产业体系,加快与鄂州花湖机场协调联动,规划发展航空货运、冷链物流等航空物流,高端珠宝、服饰等临空工业,科创服务、国际体育等航空都市产业,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高品质打造具有国内国际双向辐射和高端产业集聚发力的国际一流航空枢纽。(责任单位:黄陂区人民政府)

  4.建设汉口北商贸服务型枢纽经济示范区。依托武汉国际商贸城,发挥华纺链等供应链服务平台作用,规划发展电商物流等商贸物流业,农产品交易、小商品批发交易等商贸服务业,打造高度开放的现代流通产业集群。(责任单位:黄陂区人民政府)

  5.建设光谷—车谷生产服务型枢纽经济示范区。光谷片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载体,车谷片区以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为载体,规划发展智慧仓配、保税物流等供应链物流,下一代汽车、“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等制造业,供应链金融、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功能集成、智慧高效的制造业供应链枢纽,建设全国一流的生产服务型枢纽经济示范区。(责任单位: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管委会)

  三、政策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市现代物流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快完善全市枢纽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制定年度工作任务,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重点、难点问题,建立科学合理、长效健全的枢纽经济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二)加大政策支持。整合交通、物流、贸易、服务等产业政策,强化枢纽数字化应用、全货机航线、集装箱枢纽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发展政策。加大全市枢纽经济相关产业资金整合力度,保障土地要素合理供给,加强“港产城”统筹谋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三)强化责任落实。围绕枢纽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快谋划、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库。深入实施精准招商行动,完善招商目标企业库,构建梯次接续、动态推进的项目储备库。各责任单位要细化工作措施,加强协作配合,主动做好跟踪服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4月1日

  (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7: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实施意见》

2024-06-08 15:58 来源: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6月7日

  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加快推动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

  创新发展优势的实施意见》

  具体内容如下

  ↓↓↓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扎实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动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创新发展增长极,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扛牢武汉担当。

  到2026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增强,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件;在汉高校院所与武汉经济社会深度融合,高校输出到本地企业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幅10%,国家和省市重大人才工程培养和引进人数达到18000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4%;具有武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20%和54%。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产教融合发展行动

  1.推进特色学科建设。开展在汉高校学科专业与区域发展需求匹配度评估,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点。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做强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学科专业,新设一批技术经纪、科技投资、工业设计等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出台支持市属高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打造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一院一特色”学科专业(群)。(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创新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属各高校)

  2.推进产教人才流动。深化产教融合育才,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校企协同育人平台20个左右,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深入实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实施“校企双进”工程,组织“科技副总”进企业、“工程师”进高校,推动高校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人才联培。鼓励知名企业家和杰出校友反哺教育发展,探索推广武汉大学“雷军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武汉工匠”培育计划,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载体新模式。(责任单位:市人才工作局,市教育局、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创新局、市财政局,市属各高校,各区人民政*府〈含开发区、长江新区管委会,下同〉)

  (二)实施产才融合促进行动

  3.发挥用人主体作用。聚焦我市重点产业,依托高水平大学、一流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等载体,每年引进和培育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各领域专项人才等1000名以上,高技能人才8000名左右。加快建设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引进一批国外资深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人才,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服务产业升级。(责任单位:市人才工作局,市科技创新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各区人民政*府)

  4.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完善“武汉英才”认定支持体系,实施特别人才引进专项,构建顶尖人才认定“快速通道”。优化实施博士后人才倍增行动。设立武汉人才联络站,积极引导人才回流。深化“学子聚汉”工程,每年提供优质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吸引留汉来汉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30万人以上。加强人才安居及生活保障,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武汉科学家之家”,提档升级“武汉青年人才之家”。做大做强武汉人才基金,发挥“以财引才”作用。提升人才服务便捷化水平,升级武汉人才卡,建立全市集中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到2026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30万人。(责任单位:市人才工作局、市委金融办,市人社局、市投资促进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创新局、市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武汉人才集团)

  (三)实施创新策源筑基行动

  5.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实验室体系。集聚发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推进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和提高开放水平,有序开展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预制,争取入列国家专项规划。加快汉江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在汉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加强战略前沿领域原始创新布局。支持湖北实验室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参与“尖刀”技术攻关工程,对接产业重点需求,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大对湖北实验室服务保障力度,强化责任落实、要素供给和考核评估,建立“有服务保障单位、有跟进支持基金、有产业对接平台”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创新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教育局、市经信局、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各区人民政*府)

  6.提高科技创新平台能级。建立以“用”为导向的平台评价体系,引导创新平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推动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等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效运行,每年建设10个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面向高能级创新平台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支持创新平台结合产业和企业需求开展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到2026年,高能级创新平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30项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各区人民政*府)

  7.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载体。推进“武创通”科创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一站式、高质量科技数字化服务。每年建设10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打造一批具备技术研发、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等功能的综合服务载体。推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鼓励多元主体新建各类众创孵化载体,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载体,引导现有众创孵化载体专业化转型升级。完善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梯度实施初创科技企业育苗、小微高企跃升、骨干高企瞪羚、领军企业引领计划。到2026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000亿元。(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局、市经信局,各区人民政*府)

  (四)实施核心技术突破行动

  8.加快构建产业创新矩阵。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打造产业创新矩阵,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支持细分领域领军企业牵头建设新型柔性研发机构,打造10个以上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以创新链协同支撑产业链发展和供应链安全。每年实施10个科技重大专项,采取“揭榜挂帅”方式支持骨干企业开展攻关,推动解决“卡脖子”难题,形成“杀手锏”技术和竞争性产品。支持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每年实施100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企业围绕关键元器件、基础材料、先进工艺等打造主导产品。聚焦优势产业、新赛道新领域等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投入市场应用和产业化。(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各区人民政*府)

  9.加快推进应用场景建设。各区聚焦优势产业或者未来产业形成2—3类场景机会清单,大力引进企业、产品、设备、成果、技术等,以场景需求牵引产业发展。市属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在技术创新、工艺改造、产品升级、企业管理等方面挖掘场景机会;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常态化发布场景清单,建立创新成果对接机制,在场景应用中提供资金、资源等支持,加快场景创新落地。持续推进数字应用场景开放,重点打造一批数字经济标志性场景。(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数据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创新局、市卫健委、市政府国资委,各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国有企业)

  10.加快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因地制宜打造“两个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工业上楼”,建设创新街区、创新园区、创新楼宇和创新创业特色小镇。布局建设环大学创新发展带,推进大学校区、创新园区和城市社区“三区”联动发展。高标准建设东湖科学城,争创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光谷、车谷、网谷、星谷协同发展,促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以武汉新城为核心承载区,以光谷为龙头,联动江夏、洪山、武昌等区域)、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以武汉经开区为核心承载区,联动蔡甸、汉阳等区域)、武汉滨江数创大走廊(以武昌区为核心承载区,联动长江沿岸江岸、江汉、硚口、汉阳、青山、洪山、长江新区等区域)三廊融通发展。(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创新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市教育局,有关区人民政*府)

  (五)实施改革创新攻坚行动

  11.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改革。构建“大科创”工作新格局,完善市区纵向联动和部门横向协作机制。改革科技项目管理机制,赋予企业技术路线制定权、攻关任务分解权、参与单位决定权和经费使用自主权。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和“先用后转”模式。支持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考核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时可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高校院所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技人员,在业绩认定和考核评价中着重评价其对成果转化及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在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自主评审工作。用好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支持重点用人单位引进使用海内外急需紧缺人才。(责任单位:市人才工作局、市委编办,市科技创新局、市政府国资委、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各区人民政*府)

  12.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强市区创投资金统筹,设立早期投资基金,形成300亿元规模天使基金集群,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投创新。开发适应科技创新企业的信贷产品,建立科技创新企业“白名单”制度,支持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订单融资等信贷服务。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扩大科技保险覆盖面,积极开展成果转化保险、绿色保险等业务,增加服务科技创新企业数量和保额。做细做实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分层培育,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上市。(责任单位:市委金融办,市财政局、市科技创新局,武汉投控集团、武汉金控集团)

  13.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推动企业将先进专利技术转化为各类标准。到2026年,建设45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推进专利转化运用,建好国家光电子、节能环保等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力争每年培育国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2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创新局,市法院、市检察院,武汉仲裁委办,各区人民政*府)

  14.融入国际国内科技创新网络。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科技融通,举办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供需对接活动,每年共同发布绿色环保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50项以上。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吸引全球知名高校院所、跨国公司来汉设立研发机构。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科技社团牵头发起和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和项目、国际学术会议等。布局建设国际科技合作载体。到2026年,支持建设10家国际企业创新中心、10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责任单位:市委外办,市科技创新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投资促进局,各区人民政*府)

  15.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良好氛围。支持举办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武创源”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英雄杯”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展会。推动出台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地方性法规,完善科研诚信体系,加强对科技活动伦理审查和监管,加大安全风险防控。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和科技创新宣传,健全创新尽职免责、减责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到2026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0.3%。(责任单位:市科技创新局、市经信局、市人社局,市科协,各区人民政*府)

  三、工作要求

  依托市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完善全市科教人才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在规划编制、经费投入、项目建设、环境营造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及时研究解决推进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挥科教人才优势,邀请熟悉武汉科教资源与产业发展的院士专家、企业家等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为推进科教人才优势转化提供智力支撑。建立工作任务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科教人才优势转化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导评估、跟踪评价,根据评估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持续推进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5月29日

  (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8: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个重磅文件应该是出自新来的二号吧,新人新气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9: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巴山楚仁 发表于 2024-6-7 11:20
早就该设拉环了,地铁进站刹车和启动摇晃还是比较厉害的,老年人和小孩子够不着横杆,很容易摔倒。

这都是为了拉手上做广告,后yq时代,应该避免安装任何公共拉手,容易传播疾病,地铁又不会刹车,根本就不用拉扶任何东西,包括立柱都应该取消,安装立柱就会滋生很多人依靠立柱,不仅额外多站空间还阻碍人流通行,造成车厢中部很空,特别是靠在门口旁的立柱,人群只能挤在门口,上下拥堵,降低高峰期车辆空间利用率和安全隐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19: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pidish2k 于 2024-6-8 21:44 编辑
ttyy1122 发表于 2024-6-8 16:43
合计近60万平米,赛车场?


有没有可能是类似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种赛车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21: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科学岛 发表于 2024-6-8 19:35
这都是为了拉手上做广告,后yq时代,应该避免安装任何公共拉手,容易传播疾病,地铁又不会刹车,根本就不 ...

你真的坐过地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22: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科学岛 发表于 2024-6-8 19:35
这都是为了拉手上做广告,后yq时代,应该避免安装任何公共拉手,容易传播疾病,地铁又不会刹车,根本就不 ...

yq前一百多年的坐地铁方式没有原则性错误,拉环、立杆的存在是安全的需要。要相信任何yq都不会是永久的,走出yq PTSD是生活的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22: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laidm 于 2024-6-8 22:14 编辑
ttyy1122 发表于 2024-6-8 16:43
合计近60万平米,赛车场?


现在还有钱新建这么大规模体育场馆?早已出让的卓尔足球场还没建,会不会就是体育中心补土地出让手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22: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科学岛 发表于 2024-6-8 19:35
这都是为了拉手上做广告,后yq时代,应该避免安装任何公共拉手,容易传播疾病,地铁又不会刹车,根本就不 ...

你可真够自私的,这么爱卫生,随身携带消毒喷雾了吗?上下地铁、电梯、卫生间、吃饭地点记得多喷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22: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4-6-8 16:43
合计近60万平米,赛车场?

要是赛马场多好,武汉人民盼了十几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23: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科学岛 发表于 2024-6-8 19:35
这都是为了拉手上做广告,后yq时代,应该避免安装任何公共拉手,容易传播疾病,地铁又不会刹车,根本就不 ...

你是认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8 23:5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永旺到底是不是眼子?或者啥时候能看到动工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10-16 00:13 , Processed in 0.13233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