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23 09: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75665 于 2015-1-23 09:57 编辑
新京报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教育资源如何配置、北京高校是否外迁,成了昨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在小组讨论中关注的话题之一。
市教委表示,京津冀高等教育有望协同发展。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昨晚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相应的规划会配合北京产业转移和人口疏解。
委员建议破除“大锅饭”有部分北京市政协委员不太赞成让北京高校在河北办分校,或主体迁到河北的做法,认为要破除“大锅饭”、“削峰填谷”的思路,不能简单采取行政化、一刀切的手法。也有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可先从校办企业、产业研发基地等高校内部与教学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部分入手,将他们外迁到河北、天津。民盟北京市委长期关注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和专题访谈专家学者,发现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深度和广度与世界其他大都市圈相比,“尚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建议,要建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官方协调机制,加快制定科学长远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北京目前还未有确定的高校搬迁河北、天津项目,“因为还需要三地之间的协调,有条件才行,三地之间要进行密切合作和洽商。”昨晚,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首都高校外迁的总体规划正在研究。“肯定是一个集群。”李奕解释,规划会结合服务对象或疏解人口,“以消费为前提”,而不是把薄弱部分送出去。具体而言,就是为了服务被疏解的人口在当地落地,而相应配套教育资源,李奕说,目前迁至河北迁安的首钢等大产业,已有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 --------
而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转型综合实验区的正定新区规划公示中也提到了起步区作为承载京津高端服务功能外溢的核心载体,建设河北省新兴的研发、教育、医疗服务基地。加强与京津及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建设区域创新研发中心。与北京合作建设京津冀区域大型医疗中心,分担北京医疗压力。规划奥体科教分区:位于太行北大街以东,以发展科技研发、教育、生活居住等功能为主。紧邻京石城际新区站,目前已经有河北体育学院,石家庄职教中心八所院校,石家庄经济学院进驻。不知道能承接建设几所北京的大学分校。中国人民大学华北研究院现在还有消息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