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6-17 12: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营盘与芜湖救济院、中共芜湖交通处
解放前芜湖社会教养机构和慈善组织
一、芜湖县救济院
原名育婴堂。清雍正五年(1727)由芜湖地方当局设立,堂址在河南蔡庙巷(今马塘区境内),收养社会弃婴。婴幼儿口粮由省库拨给,并有官绅劝募,购置田地房产出租生息,作为常年支用。但因办理不善,鲜有成效。咸丰间毁于战火。光绪十七年(1891),地方官绅及各帮商号再次捐款,在西湖池南首(今小营盘一带)重建。后改为芜湖县养济院。民国期间更名芜湖县救济院,下设育婴、游民感化、养老、妇女教养、贷款、施棺掩埋6所。因经费有限,设备简陋,院外救济俱未举办。芜湖沦陷期间,一度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安老、育婴、育幼、医疗4所。院内虽有政府补贴及四千多亩田产、一百余间房产出租生息,但孤幼生活仍极苦,日只以两餐(一干一稀)和少量咸菜为食。婴儿因院外代养,患病不能及时诊治,死亡率高,仅以该院育婴所所存资料统计,1948年7月至1949年4月共收容弃婴683名,除被领养86名外,死亡596名,死亡率达87.26%。
二、安徽省第二育幼院
民国三十四年(1945)由国民政府社会部在芜湖设立的难童收容机构,时名安徽省育幼院,在东门笪家巷(静修庵旧址)。民国三十七年(1948)交安徽省社会处接办,改称安徽省第二育幼院,按小学编班施教,难童读书、生活、被服、日用品等费用,由省社会处拨款。1949年5月接收时,在院教职员工36人,儿童142名(其中有家可归者107名)。
三、红万字会
全称世界红万字会中华总会芜湖分会。民国十一年(1922)由军政官员、巨商等主持建立,地址在吉和街43号(今市复员退伍军人转运站站址)。经费来自会员捐募。该会设立后,除春荒施粥、寒冬施衣、平时施药、施茶、施棺外,还创办万慈小学1所。1953年中华总会呈请自行结束后,其会产、校产于当年6月分别由市民政局、教育局接收。
四、芜湖天主堂圣母院仁慈孤儿院
民国二十九年(1940)由天主教芜湖教区开办。负责人为西班牙神甫沙慈心、杜勒撒。据附近教友反映,该院十年来收容婴儿至少在1600名以上。1950年水灾,民间多弃婴,当年即收100余名。1951年1月进行社团登记时,该院三十多名婴儿被置于圣母院地下室,饮食便溺在一起,室内寒气袭人,腥臭四溢,只有一个工友照料。至当年6月市人民政府接管时,院内仅存婴、幼儿11名(此前曾在该院挖出200余具婴儿尸骸)。接管后,改名市救济分会育婴所。
小营盘33号曾是中共芜湖县委交通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