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6-1 11: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漫话古城」古城墙的历史变迁
保定方志 2017-08-26 20:13:47
城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起源很早,《吕氏春秋》和《淮南子》记载了“夏鲧作城”的传说。“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这说明历史上的城,是由村落—村镇—城发展过来的。城一般指四周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守意义的军事据点。1928年在河南发现殷墟以后,其实物证明,夏鲧作城的记载,是以殷商史迹为基础的。殷墟是商后期所建都城,由此可见,当时已有了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
通过历史资料我们知道,古代县以上的城,一般都呈方形或长方形,少数呈圆形,其余不规则的城则很少见,而且无论是都城,还是府、县城,都基本一致。不仅如此,历代城的方向性还基本一致,即正北正南。尽管一些城市因地势关系并不方正,但也可以看出,这些城池的营建在不得已中尽力求方正。每个城池一般都具有城墙和城濠环绕城池,起着防御的作用。
保定建城始于宋代,虽比境内燕下都建城晚了许多,但至今也逾千年,据《宋史》和清光绪《清苑县志》所载:自北魏太和元年(477)置清苑县,治所在今保定市区东北部,直至唐代治所无变更。北宋建立后,位于北方的辽国经常南下攻掠宋北部边境,今保定北部一带是与辽国交界的边陲之地,由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建隆元年(960)于清苑县治所设保塞军。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北伐失败后,为巩固北部边防,翌年令幽州行营都部署刘遇修筑保塞(今保定)、威虏(今徐水遂城)、静戎(今徐水)等城池。清苑县城原在今保定城东,因流经该城的徐水(漕河)改道,刘遇始筑今城,并引徐水与一亩泉河合流,经今城。太平兴国六年(981)改清苑县为保塞县,保塞军升为保州。保州城的营建仍在继续,修筑土城墙,营建城内建筑,统一修建的营舍即达一千五百多处。开挖护城河,疏浚一亩泉河,与鸡距泉水汇合,不仅增强了城市的防御功能,而且方便了水运。到淳化三年(992),李继宣任保州知州时,工程始竣工。由此保州城才具备了城市规模。
金贞祐元年(1213),蒙古军攻占保州,全城被毁,徙州治于满城。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蒙古保州等处都元帅张柔将治所从满城迁徙保州,在废墟上进行规划,重建城池,令副帅贾辅、计议官毛居节(名正卿)和苑德(清苑人)主持设计施工督造,并重新筑起土城,城周11里,比宋金保州城有所扩展。
明从战略需要出发,为增强保定城的防御能力,建文四年(1402),都督孟善以砖石砌四门瓮城,增垛口3710个。弘治五年(1492)都指挥张溥再次进行修缮。隆庆年间(1567~1572),知府张烈文及以后两任知府贾淇、章时鸾相继改修土城为砖城。前后3任,历时5年,建成形制宏伟,功能齐全,既能防御,又能进攻的军防重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