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jgb 发表于 2025-4-21 19:54
传统超市现在可不便宜……杭州也没开奥乐齐呢,吊 州本土超市太牛了,奥乐齐不敢去。月星红星太牛了,宜 ...
在许多人眼中,奥乐齐是在2023年突然调转了方向,把口号从“国际品质,社区价格”改为“好品质,够低价”。“早期的奥乐齐进入中国的时候,其实是盯着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定位,所以当时走精致路线也没错。但实际上,真正上海土著,或者说上海的精致消费人群,其实反而占比不是最大,最大的占比是劳动力的流入,也就是上海的打工人。”黄碧云说。
同时,转机出现在**之后的理性消费浪潮。奥乐齐撕下“精品”标签,将定位迭代为“平价社区超市”,推出“超值”系列商品,开启了自己的9.9元时代。可以看出,全面“低价”之后,奥乐齐在通过这些策略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店铺运营效率。
“精致中产”故事虽然遇冷,但满足数亿“精打细算打工人”的消费却成了大势所趋。2023年调整后,奥乐齐单店日均客流量从初期的不足200人增至800人以上,周末可达1500人,核心门店销售额同比提升120%。9.9元白酒、鲜奶、酱油也成了流量入口,带动关联商品销售。
从精品到低价,是奥乐齐在中国扎稳脚跟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就是如何从上海走向全国。
早在2022年,就有媒体报道,奥乐齐计划在中国继续开设数百家分店,仅在上海地区,奥乐齐就有可能开设500至600家门店。然而,这一野心在其他外国同行面前稍显张狂。山姆进入中国已经29年,门店数量只有50多家。
其实,在走出上海之前,奥乐齐一直忙碌于加密上海城区的门店,从去年开始也不断向上海城郊试探。奥乐齐开出的金山门店,在上海的16个区中,是距市中心最远的,距离南京路有70多公里,一向被视为上海“郊区的郊区”。不仅如此,同期连开出的3家门店,都在向远郊拓展。彼时在一些人看来,这几乎可以视为奥乐齐走出上海、走向“下沉”市场的初步尝试。
然而挑战藏在细节里。苏州晚8点后“连烧烤摊都看不到”,与上海夜间消费高峰形成反差,奥乐齐不得不调整生鲜日销节奏,比如增加早餐、水果等日间品类占比;无锡人嗜甜,需新增本地糕点SKU,却又不能动摇“60%商品通用化”的底线。此外,新市场对自有品牌的接受度仍是未知数。
更大的隐患在于“店群复制”魔咒——奥乐齐像零售界的萨莉亚,依赖密集布点摊薄成本。一旦脱离长三角供应链圈,单店毛利可能被物流吞噬。上海周边仓储网络已能覆盖300公里,昆山的面包厂、无锡的预制菜加工链如同卫星城,为江浙沪店群织起安全网。但现实是,奥乐齐模式依赖区域化供应链和集中开店,若无法在苏州、无锡快速复制“10~20家店群”,成本优势将被稀释。这也是其暂不进军北方的原因——人口密度不足,单店难以摊薄物流和采购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