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yingsh12345

3月11号起,苏州地铁取消东方之门站往返花桥站的大站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3 00:1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站在卖地的角度,越行站增加了成本,收益几乎为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02:2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omenyiqiguo 发表于 2024-3-12 16:35
11号线定位一直都是市域线路,政府发布也是第一条市域线路

根据《苏州轨道交通S1线初步设计》《苏州 ...

市域线路不等于市域铁路,现在市域铁路这个词语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准的用词,就像地铁,原本意思是地下铁,但现在地铁这个词语的意思已经不是地上地下了,而是车型!市域铁路同样如此,对设站密度、站间距有这严格要求!而市域线路则是描述事实而不是标准!11号线连接苏州主城区和县级市昆山,确实是市域线路,但不是市域铁路(批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07:3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omenyiqiguo 发表于 2024-3-12 16:02
其实更合理的规划应该是,昆山区域中心(江浦-顺帆北路)段,平均1-1.5公里一个站,其余段应该要进一步拉 ...

站的角度不一样,结论不一样:站在市区市民的角度,11线路站点过密,最好全线10站,大站快车,直通上海。站在昆山市民的角度,现在这样设计很合理,覆盖人群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07:36: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把11号线,定义成“昆山1号线”,并且适当增加旅速,链接两头沪苏,这样想的话,这条线的设计已经非常棒。毕竟昆山的体量还是配的上一条实实在在的地铁的。人民的思维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屁股决定脑袋,本位主义思考的。能换位思考的,毕竟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07:4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omenyiqiguo 发表于 2024-3-12 15:49
反正11号线作为S1线,定位市域线路,居然没有越行线,确实是一个败笔。
或者说11号线作为市域线路,居然在 ...

苏3和沪11都没有越行线,仅仅苏11有越行线不但增加了投资成本,也不见得客流会更大。会增加一部分长途出行客流,但会抑制短途出行客流。如果说没有越行线是败笔,那苏3和沪11都是败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07: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4-3-12 23:24
然而10号线苏虞张的越行线,从设计之初到现在,砍了好几个了吧。不就是因为财政预算嘛。
同样的钱,宁 ...

设计之初4个,后面3个。而且都是高架站,就是两侧可以改造增加的,跟投资还真没啥关系,预留越行站也就是高架站外多两根轨道。
主要还是思想,因为一开始是按照三种车次考虑,后面直达车次取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07: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calvin9634 发表于 2024-3-13 07:40
苏3和沪11都没有越行线,仅仅苏11有越行线不但增加了投资成本,也不见得客流会更大。会增加一部分长途出 ...

实话说别幻想昆山能有多大客流,看看其他地级市才多少客流,别真的以为最强县就比其他地市强了。
有了苏11这条实验线后,县最多也就是市域线级别了,其他的不再可能出现这种市内地铁了。
苏11里,两头客流反而差不多一半多,客流大站反而是两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像苏州这种摊大饼的城市,反而更加应该学习日本,市区内地铁地下线为主,大市域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地上线越行站快线为主。大市一体化,而不是单打独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08: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说句不好听的,线网评审会,上级ld还直接批评市域S1为什么改成这样。
这个地铁密度的非城区线,基本上也就独一条了,既没有起到拉进市域时空距离快线作用,客流也是个拖后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08: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zimmer89 发表于 2024-3-12 23:24
然而10号线苏虞张的越行线,从设计之初到现在,砍了好几个了吧。不就是因为财政预算嘛。
同样的钱,宁 ...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代理人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09:52: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rmb服务 发表于 2024-3-13 08:02
我还说句不好听的,线网评审会,上级ld还直接批评市域S1为什么改成这样。
这个地铁密度的非城区线,基本上 ...

批评归批评,毕竟是ld 嘛,不提点不同意见就不是ld 了,ld 甚至还可能想苏州一个地级市需要这么多地铁吗,说实话,ld这么想一点不奇怪
个人认为,9号线11号线结合起来看,11号线这条唯一县级市地铁配合9号线,最大程度兼顾了到市区的快速通达和昆山内部自循环,没啥大的毛病,11号线平均10万客流,也还过得去,无锡市区4条线日常也就50到60万客流,平均一条线10万出头,这可是每条线三四个换乘站市区成网的客流,11号线虽然跟苏州市区的线路比,客流差一些,但是这个客流表现跟其他城市比,真还可以了,而且开通时间短,培养的空间也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09: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mhl619 发表于 2024-3-13 09:52
批评归批评,毕竟是ld 嘛,不提点不同意见就不是ld 了,ld 甚至还可能想苏州一个地级市需要这么多地铁吗 ...

提意见是专家,ld是ld。两码事。
事实上,就是个失败典型。
说实话,如果客流大,就没必要专门前后搞个大站车来“宣传”。没见1号线搞大站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10: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rmb服务 发表于 2024-3-13 09:58
提意见是专家,ld是ld。两码事。
事实上,就是个失败典型。
说实话,如果客流大,就没必要专门前后搞个 ...

苏11主要是商旅客流少啊,客流量只能说差强人意。
工厂多的县级市,上班通勤也不是地铁能覆盖到的,靠周末节假日旅客流量撑起来点。

好处是:县市人民对苏州城区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增强了,也带来市区文商旅的增量消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10: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lvin9634 于 2024-3-13 10:53 编辑
为rmb服务 发表于 2024-3-13 07:49
实话说别幻想昆山能有多大客流,看看其他地级市才多少客流,别真的以为最强县就比其他地市强了。
有了苏 ...


客流大站在两头≠两头的客流总和超过中间站总和
两头的客流≠从头坐到尾的客流
不反对苏州和上海之间应该方便通勤,但问题不是苏11,问题是已有的沪宁城际占据了最好的线位和站点,但没有发挥城际铁路应有的功能。
如果想要靠地铁来弥补,那苏3,苏11,沪11 都需要有大站快线,而且3条线的大站快线需要做合理衔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3 11: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家楼 发表于 2024-3-13 10:47
苏11主要是商旅客流少啊,客流量只能说差强人意。
工厂多的县级市,上班通勤也不是地铁能覆盖到的,靠周 ...

无锡的S1一样增加江阴的向心力。
这种是不可逆的,时代不同了,大市抱拳一体化才是根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2-7 15:07 , Processed in 0.04466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